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大雁南飞 B.桃树结出果实C.铁钉生锈 D.猎豹捕食羚羊2、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甚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残废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A.一种适应性B.适应的相对性C.人工选择的结果D.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3、下列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 B.进一步发展畜牧业C.退耕还林、还草 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4、下列动物行为中,均属于同一类动物行为的一组是()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蛙声一片、蜻蜓点水、孔雀开屏5、“进化树”(如图)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B.A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B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C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用种子繁殖D.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6、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鲤鱼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B.蟾蜍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C.家燕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D.猎豹体表被毛,体内有膈7、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连接在同一块骨上B.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D.骨、关节、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8、下列四个实验中都用到碘液,使用目的与其它三个实验不同的是()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C.观察酵母菌细胞 D.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9、悉尼奥运会期间,人们利用蚯蚓处理垃圾,这是利用了蚯蚓的哪种生理功能(

)A.运动

B.食性

C.呼吸

D.昼伏夜出10、幼儿经常补钙,但仍然患佝偻病,原因是体内缺乏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D D.蛋白质11、如图表示人体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对其描述不合理的是()A.①表示精子 B.②代表子官C.③是新生命的开始 D.④在输卵管内完成12、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漂浮 B.游泳 C.倒退 D.爬行13、下列对动物行为研究的案例中,主要应用观察法的是()A.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B.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C.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D.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14、学习了生物的进化后,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你不认同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B.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序列差异,能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始祖鸟化石证明了现代爬行动物经过长久年代可进化成鸟类15、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B.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C.农药通过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其逐渐增强害虫产生抗药性D.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16、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耳蜗 B.鼓膜、大脑C.听小骨、大脑 D.耳蜗、大脑17、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一氧化碳18、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

)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19、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A.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 B.避免实验材料移动C.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增强透明度20、如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收缩、缩小、下降 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 D.收缩、扩大、下降21、小龙掏耳垢时,不小小心戳坏耳朵内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A.外耳道 B.耳蜗 C.咽鼓管 D.鼓膜22、夏秋季节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同B.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23、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蝴蝶用翅飞行 B.鸟的前肢进化成翼,便于飞行C.蛆虫靠骨骼和肌肉的配合可缓慢地蠕动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24、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25、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目的A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水平放下防止出现气泡B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血液流动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将馒头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为了保持细胞形态A.A B.B C.C D.D26、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2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大豆、玉米、海带、葫芦藓、肾蕨和马尾松六种植物的特点,按如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别是()A.玉米和肾蕨 B.大豆和海带C.马尾松和葫芦藓 D.肾蕨和海带28、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研究生物进化中常用到比较的方法C.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29、图中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植物组织是()A. B. C. D.30、下列动物特征与动物类群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体表有刺细胞--腔肠动物 B.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C.身体和附肢分节--节肢动物 D.体表有角质层--线形动物31、如图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还可以看到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由此可以判断①②③血管的种类依次为()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毛细血管动脉C.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D.静脉动脉毛细血管32、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该()①设置对照实验②保持变量唯一③无关变量须严格控制等量且条件适宜④设置重复实验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3、对家鸽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阻力 B.体内有许多气囊——减轻体重C.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 D.胸肌发达——提供充足动力34、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出球小动脉内的血液依次是A.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C.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D.动脉血、动脉血、动脉血35、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该实验的变量是(

)A.水 B.土壤 C.空气 D.光36、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北海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达96.7%,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可达150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的美誉。(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________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请写出表示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_______。(3)公园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_______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37、我国南海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金枪鱼是其中一种,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在该海域中捕食章鱼,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请据资料回答问题:金枪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金枪鱼鳍的______和______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以上食物链中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到的是______。38、图所示为人的耳及脑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当响起火警讯号时,人们听到了警报声。在上述听觉产生过程中,将声波以振动方式传到内耳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2)人们在跑离火警现场时,结构J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听到警报声人们迅速跑离火警现场,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上述神经结构完成这一活动的过程________。(3)在上述活动中,人们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该激素的分泌受________的调节控制。39、试试看,请你认真填空: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_____组成,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_____。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它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_____。人的生命活动主要靠_____调节,但也受到_____调节的影响。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_____的血管,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肾单位中的_____和紧贴着它的_____内壁起过滤作用。40、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回答问题:甲组:高茎×高茎→高茎410株+矮茎0株乙组:高茎×矮茎→高茎200株+矮茎198株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2)通过分析________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3)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________。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________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如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呼吸获得氧气、体内物质的运输以及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3、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生物能够生长发育的现象。5、成熟的个体都能繁殖后代。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够适应并影响环境。选项中A、B、D都属于生命现象,A、B、D错误;C铁钉生锈不属于生命现象。C正确。考点:生物的特征。2、A【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在一个繁殖季节里,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甚至数百万粒以上,由于鱼的卵是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成活率极低,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利于需要产下很多卵,来保证后代的成活.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选A3、C【解析】毁林开荒会导致水土流失,A不符合题意;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不适合进一步发展畜牧业,B不符合题意;

退耕还草、还林.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C符合题意;

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会导致食物栖息地的破坏,D不符合题意。4、D【解析】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A.猫捉老鼠属于先天性行为,黄牛耕地、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A错误。B.狗辨主客、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尺蠖拟态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属于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D.蛙声一片、蜻蜓点水、孔雀开屏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D【解析】A、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A正确;B、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B正确;C、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古代爬行类。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脱离母体后,只有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够萌发和生长,孢子是单细胞的,生命力较弱,环境恶劣时就会死亡;而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主要原因。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生物进化的历程。【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要求学生要熟记生物进化树。6、B【解析】

鱼类的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详解】A、鲤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A叙述正确。B、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叙述错误。C、家燕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鲤鱼飞行,C叙述正确。D、猎豹属于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保温;体腔内有膈,D叙述正确。故选B。7、A【解析】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A错误;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C正确;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能够活动的骨连接叫做关节,D正确。8、D【解析】

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更加清楚,要用碘液染色。。【详解】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酵母菌细胞,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目的是检验胚乳中富含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故选:D【点睛】了解碘液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试题分析: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因此能利用蚯蚓处理垃圾。考点:蚯蚓的生活习性。10、C【解析】幼年缺钙会患佝偻病,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11、B【解析】如图所示:①精子、②卵巢、③受精卵,④受精过程。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①表示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它是由睾丸产生的,A正确;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②表示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B错误;

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C正确;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因此④表示受精过程,D正确。12、B【解析】试题分析:水生动物有很多,包括鱼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等,它们的形态各异,但由于在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有:爬行、游泳、倒退、漂浮等,但在水生动物中鱼类占主要位置,它们的运动器官是鳍,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考查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13、A【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研究的知识,思考解答。【详解】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其主要通过观察来研究昆虫,A符合题意;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早在1910年他就通过实验观察,证明鱼类具有辨别颜色和亮度的能力而且辨声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以后继而研究蜜蜂的行为。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B不符合题意;廷伯根,现代行为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7年4月15日生于荷兰海牙。自幼对博物,特别是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主要通过实验法对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进行研究,C不符合题意;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用实验法,对发生行为的动物和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他们之间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发生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点睛】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14、D【解析】试题分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故A正确;B、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大,生物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故B正确;C、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故C正确;D、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故D错误。故选D。生物的进化【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研究证据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5、C【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桦尺蠖体色的变化、雷鸟的保护色等这些自然现象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类型。据此解答。【详解】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这样控制抗药能力强的基因得到积累与加强,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差,是因为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A、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而生物进化的基础就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这种变异不会产生抗药性,A不正确。B、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这种斗争不会产生抗药性,B不正确。C。使用农药后,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后,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农药的长期选择,使得害虫抗药性逐渐加强,C正确;C正确。D。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使用农药后,抗药性强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而抗药性弱的变异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D不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进化的原因。16、D【解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感受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是听觉产生的部位。【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综上分析可知,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耳蜗、大脑。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17、B【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进行解答。【详解】呼吸作用是生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会变得浑浊,这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18、C【解析】试题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白蚁是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工蚁、兵蚁、蚁后、雄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特征是双腭很大,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等,由此说明个体之间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19、C【解析】

在制作临时装片在盖盖玻片这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详解】C、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正确;ABD、避免实验材料移动、防止水溢出来污染装片、增强透明度,都不是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缓缓地盖上的目的,ABD不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20、D【解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的过程中呼吸肌、胸廓容积肺内气压的变化。21、D【解析】小龙掏耳垢,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22、B【解析】蝗虫的一生中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3个时期,这样的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一生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样的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23、C【解析】蝴蝶是昆虫,用翅飞行,A正确;鸟的前肢进化成翼,可自由飞行,B正确;蛆绷没有骨骼,C错误;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D正确。24、B【解析】

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1)(2)是目镜,(3)(4)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详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应该把标本向右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B错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乘物镜倍数,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换为40×即可,即由④换成③,C正确;

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高倍镜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显微镜的应用能力,难度适中。25、A【解析】

(1)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碘、七吸。(2)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详解】A.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A错误。B.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便于观察血液流动,B正确。C.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有关。所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将馒头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C正确。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D正确。【点睛】熟练掌握课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是解题的关键。26、C【解析】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27、B【解析】试题分析:据分类索引结合题意可知,①是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里有一片子叶;②大豆生,是双子叶植物,种子里有两片子叶;③是马尾松,属于裸子植物,有种子,但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着;④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无种子,用孢子繁殖,有了根、茎、叶的分化;⑤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也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无根,但有茎、叶的分化;⑥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可见B正确。考点:植物的分类。28、C【解析】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故A正确;B、研究生物进化中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故B正确;C、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环境的变换,如果环境没有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没有了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就不会进行,故C错误;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总体趋势。29、D【解析】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详解】A、图示为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错误;

B、图示为具有制造和储存营养功能的薄壁细胞,属于营养组织,B错误;

C、图示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C错误;

D、图示为植物体内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属于输导组织,D正确.【点睛】结合图形,掌握植物体内的主要组织及功能.30、B【解析】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体表有刺细胞,利于捕食和防御,A正确;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的特征,B错误;

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C正确;

线形动物的体表有角质层,防止被寄住的消化液侵蚀,D正确。31、C【解析】

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详解】图中①内血流的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应为动脉血管;图中②是连通小动脉和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③内血流的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应为静脉血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情况。理解掌握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D【解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必要时要设置重复实验,可见①②③④都正确。【点睛】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解题的关键。33、B【解析】

鸟的飞行生活是和它的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可结合着鸟类的形态、生理特征来切入。【详解】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消化能力强是适于飞行生活的生理特征。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34、D【解析】

肾动脉属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仍然是动脉血。当出球小动脉在肾小管周围形成毛细血管网时,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血液中的氧气在此发生交换,变成了静脉血,然后汇集到肾静脉流出肾脏的。【详解】肾动脉参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关于肾小球内的血液成分的变化,解答此题需要从肾小球的功能角度去分析,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最主要区别是含氧量不同,动脉血含氧丰富,静脉血含氧少。35、D【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唯一变量,在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该实验的变量是光。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36、(1)蒸腾作用(2)(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1)公园中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2)“天然氧吧”通常是指植被茂密,氧气含量高的地方,氧气产生的有关式子:。(3)公园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对维持森林公园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37、鳃蓝鳍黄鳍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金枪鱼不往海水中乱扔垃圾,积极向人们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解析】

(1)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