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准格尔旗第四中学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图(清府城南门的月城)机构位于东南沿海的宝岛,最早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置。下列关于该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机构是郑成功当政时设置B.该机构当时隶属浙江省管辖C.加强了与祖国内地联系D.巩固了祖国的西南边疆防守2.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下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改革开放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3.2018年11月4日,第124届广交会闭幕,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89812名采购商到会,累计出口成交2064.94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96.3亿美元,增长2.7%,占总成交额的32.3%。广交会能够得到广泛支持是因为它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C.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D.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4.“中国皇帝座下同意,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以进行通商贸易,不受阻挠和限制……”材料描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专题。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资源包的是A.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B.图片:《纳米比亚独立》C.视频:苏联的改革D.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6.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往往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A.工人运动从欧洲开始兴起 B.号召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C.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诞生7.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得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8.观察下列战争态势图,在这场战役中被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9.“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A.基督教产生 B.文艺复兴发生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兴起10.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志是()A.大化改新B.倒幕运动C.明治维新D.美国扶植11.2019年4月7日,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在福建漳浦开幕。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直接实现“三通”C.加强经济文化交流D.调整“三不”政策12.托克维尔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法国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至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专制社会的君主来改革容易引发危险B.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将加速革命爆发C.专制王权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的发展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3.下列毛泽东的诗词能够体现红军长征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的是A.雄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4.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1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部分农作物产量的年增长率(%)统计表。其中大部分农作物产量出现快速增得益于1953~1957年1958~1965年1966~1978年1979~1982年粮食3.503.53.0棉花4.73.10.213.5油料作物0—1.82.822.7甘蔗7.93.23.615.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C.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6.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B.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D.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1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渡江战役②南昌起义③平津战役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⑤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④③①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④③①18.万隆会议之前,亚非地区除朝鲜、蒙古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仅5个;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这说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广泛认可 B.殖民主义体系日趋瓦解C.“求同存异”方针推动外交发展 D.东西方关系进一步缓和19.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火车时代” B.“钢铁时代” C.“蒸汽时代” D.“纺织时代”20.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幅学习卡片,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C.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21.2019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40年”开端于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22.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提出了()A.无为而治B.“仁”和“德治”C.“兼爱”和“非攻”D.实行“法治”23.下图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路线()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关于这个梦想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读“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在战役中,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和平解放,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全境基本解放。26.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27.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演进的趋势。罗马共和国设立的________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1649年,因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而引发革命,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________。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_____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2019年3月24日,在尼斯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5周年,我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访问法国,具有特殊意义。某历史小组开展“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主题探究活动,完成下面各题根据材料一、二,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哪些途径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境况?下面是小华、小夏同学对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评述,请你谈谈这样评述的理由。小华: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小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革命任务,民主共和只是一块空招牌。结合史实分析,辛亥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共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9.(6分)观察图片并仔细阅读文字,回答问题。图一陈胜、吴广起义图二李自成起义图一: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多名被征发的农民前往渔阳戍守长城,途中被大雨困在大泽乡而不能如期到达。依据秦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因此,二人决定发动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建立了“张楚”政权。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图二:李自成起义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重要一方,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颗粒无收,官府征赋如故,阶级矛盾尖锐。1629年李自成发动起义,针对明朝土地集中与赋税繁重的情况,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接着挥师北上,攻克北京,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可以推断出秦朝重视哪方面的建设?你认为上面哪次起义的口号最能表达农民的根本要求?简要说明理由。30.(7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报道称,毛泽东把中国划入了国际共产主义集团的版面。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对共产主义,它是自苏联革命以来最大的胜利。分析毛泽东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为什么说“对西方而言”,这是一件无法估计的灾难?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的头像图片,图片的左上角写有这样一句话:“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TheChineseAreComing”反映的是我哪一外交成就?取得该成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三: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美国《时代》周刊的风云人物。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662年郑成功收复,1683年,清军进入,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立府,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立,加强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我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也是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故选B。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3、A【解析】

A.根据所学知识,“一带一路”战略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提出了,能够得到广泛支持是因为它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共同发展,故A说法正确;B.提升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不是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故B说法错误;C.支持一带一路的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还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因此不仅仅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故C说法错误;D.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是一带一路的影响,不是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故D说法错误。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4、A【解析】

依据题干“英国臣民及家人仆从,从今以后获准居住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的城市或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通商口岸,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广州、厦门、福州府、宁波和上海”,结合四个选项的条约的内容解答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运用排除法解答问题。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和振兴是亚非拉国家实现民族独立,故B符合题意。《民族认同与德国的统一》是欧洲国家德国的统一,苏联的改革是欧洲国家苏联的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战败后的日本恢复了国民经济,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国际工人运动就有了斗争的科学理论。此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C【解析】

依据题干“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连接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诗句的含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明确此诗句是称颂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神速动作,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分割包围,截断了国民党从海上南撤和西逃的通道,之后,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图中③处是北平,故C项符合题意;图中①处是张家口,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②处是保安,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④处是天津,故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解题的第一步是认识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是北平。第二步是知道图中的图中①处是张家口,②处是保安,③处是北平,④处是天津。9、B【解析】

中世纪是指欧洲的封建时代,“新鲜思想”指的应该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AC为干扰项。故答案选B。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美国打开,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故此题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同胞书》发表,结束了两岸军事对峙的状态,首次提出了两岸“三通”的倡议,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87年,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并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和1990年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惊喜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改革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潮流,而不是改革的领导者,故A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可以得出其基本观点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上的变革,否则就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是分析专制王权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政治改革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关系,不是经济繁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胜利进行了四渡赤水战役,长征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体现了这种转变,故A符合题意;巧渡金沙江、飞夺卢定桥、过草地均在四渡赤水之后,故BD均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是在解放战争中,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14、C【解析】

依据题干选项“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2013年中国又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不是新特点,故AB不合题意;我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5、B【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79-1982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1982年农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是由于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傲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以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说明一战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当时我国的面粉产量领先世界、近代中国的民族企业家资本雄厚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17、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渡江战役是1945年,②南昌起义是1927年,③平津战役是1948年,④千里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⑤百团大战是1940年。所以答案选B。18、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地区的友好交往。选项C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不符,排除A;殖民主义体系日趋瓦解与题意信息无关,排除B;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仍然处于对抗状态,排除D。故选C。19、C【解析】

依据题干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C选项符合题意;火车是以蒸汽机为动力机的交通工具,A选项不符合题意;“钢铁时代”与题意不相关,B选项不符合题意;“纺织时代”与题意不相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0、A【解析】

根据题干图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不断增长,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A符合题意;1950-1970年,美国在此阶段没有放弃“两个中国”政策,B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以C不符合题意;在七十年代国际格局依然是两极格局,D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1、B【解析】

根据关键词“改革开放40周年”可知这个40年的开端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因此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ACD。综上故选B。22、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但是百家争鸣的各家学派及主张是易混点,要准确记忆孔子主张“仁”和“德治”。2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诞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一带,创始人是耶稣,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会飞题意;所以答案是B。2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梦是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①②④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中国梦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的表述错误,故含有③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辽沈东北(2)淮海(3)平津北平华北【解析】

依据题干“三大战役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为(1)辽沈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2)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3)在平津战役中,傅作义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此次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三大战役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6、实业救国短暂的春天【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进入黄金时代。27、(1)保民官(2)查理一世(3)分权制衡(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几年的反复斗争,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因此1649年,因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而引发革命,最终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查理一世。(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共和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发动武装起义;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政权。(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3)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可知,中国辛亥革命中通过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国大革命通过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此看出,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通过发动武装起义;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境况。(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所以说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