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棘球海胆生物学课件讲解_第1页
光棘球海胆生物学课件讲解_第2页
光棘球海胆生物学课件讲解_第3页
光棘球海胆生物学课件讲解_第4页
光棘球海胆生物学课件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水产经济动物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海胆养殖技术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nudus)又称大连紫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游在亚门,海胆纲,正形目,球海胆科。3、光棘球海胆(大连紫海胆)(1)光棘球海胆形态特征光棘球海胆,壳为半球形,最大的壳径可达10cm。面平坦,围口部边缘稍向内凹,约为间步带的2/3,但到围口部边缘大部等于或反比间步带略宽。每个步带板上有1个大疣、2~4个中疣和多个小疣。管足孔每6~7对排列成斜弧。赤道部各步带板上有一个大疣,大疣的上方和两侧有15~22个犬小不等的中疣和小疣,排列成半环形,把各板上的大疣分隔开,每个大疣的基部周围有疣轮。顶系稍隆起,第1、5眼板接触围肛部,围肛部近乎圆形,肛门偏于后方。大棘很粗壮,赤道部的大棘长约3cm,表面有纵条痕,卜部较细,末端呈折断形。管足内有c形骨片,两端稍膨大,并且有2个分歧状的突起。成体的棘为黑紫色,幼胆的棘为紫褐或黑褐色,管足为黑褐或紫褐色,壳为灰绿色或灰紫色。

(2)光棘球海胆生态习性光棘球海胆生活在潮间带以下到水深180米处,海藻多的砾石、岩礁底,对盐度要求较高,一般在34‰左右;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光棘球海胆的分布场所比虾夷马粪海胆狭窄,岩礁性更强。

(3)栖息环境不同年龄的光棘球海胆,栖息的水深也有不同。在水深。0~2.5m处,在6月以6~9龄为主,在9月和2月以7~10龄为主,几乎没有发现不满5龄的个体;在水深3~8.9m处,以5~7龄种群为主,低龄和高龄个体也可发现;水深9~12m处,9龄以上组群个体特别多,同时也能发现低龄个体。0~1龄群主要分布在水深3~8.9m处。稚幼胆营附着性生活,主要附着于岩礁、海藻体上,它要求的环境条件与成体还有所差异,在岩礁和大型乱石交错排列、海底起伏高低不平的海底栖息量大。因此,在此种地质,水深3~8.9m地带是光棘球海胆稚幼胆的主要附着生活场所。(4)食性光棘球海胆以藻类为主要饵料,尤其喜食藻类的幼苗,能损害海带和裙带的幼苗,幼胆则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饵。摄食有季节变化,随着水温上升(10~25℃),摄食量逐渐增加。但是在繁殖季节,随着性腺的发育,摄食量反而下降。繁殖盛期是6月中旬到7月中旬。小型的光棘球海胆(1龄)全年中单个个体的摄食率,远比大型海胆的摄食率要高。研究观察到光棘球海胆冬季摄食量下降。当水温低于5℃时,摄食量下降特别明显。光棘球海胆的摄食活动不仅受水温的影响,还受水速的影响(水温高于7℃)。建议大部分养殖光棘球海胆的水域冬天可以不投饵,这是因为冬天的水温较低、水速较快。(5)生长光棘球海胆生长较快,3龄壳径为48mm,5龄为70mm,最大个体壳径可达105mm,以壳径60~70mm的个体数量最多。光棘球海胆可以存活14~15年,年龄能从生殖板上的圆环数计算出来。(6)繁殖光棘球海胆在我国光棘球海胆的繁殖季节一般在6~9月,荣成沿海在7~8月,大连沿海在8月到9月中旬,此时性腺发育成熟的最好,通常水温在22~26℃时开始产卵。光棘球海胆与马粪海胆一样具有雄性早熟、个体大者早熟以及1龄即达性成熟的特征。壳径6cm~8cm左右的海胆产卵量为400~600万粒。(7)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