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辛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新型竹木纤维材料板15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辛集市辛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新型竹木纤维材料板15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辛集市辛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新型竹木纤维材料板15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辛集市辛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新型竹木纤维材料板15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辛集市辛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新型竹木纤维材料板150万平方米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本项目具体工艺流程描述如下:(1)上料混合:本项目原料主要有树脂颗粒和钙粉,采用真空吸筒上料或螺旋上料方式加入到搅拌机内;原料混合均匀后经管道卸入挤出机内。真空吸泵上料及螺旋上料筒在原料加入到上料斗过程中会产生粉尘(G1)产生,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N1)。(2)挤出:混合好的物料通过密闭管道输送至自动化挤出生产线内,电加热到170℃,物料熔融后由模具挤出所需形状,该工序会产生挤出废气(G2)、边角料(S1)和设备噪声(N2)。(3)定型:挤出成型的物料利用循环水冷却定型,项目配套20m3循环水池一座,循环水定期补充。(4)覆膜/数码分割:根据客户需求,选择进行覆膜、数码分割中一种或两种。覆膜:覆膜即根据客户需求利用真空吸塑机将墙布(墙纸/皮革)覆在纤维墙板上,项目所用覆膜胶为糯米胶,使用过程中会无废气产生,该工序污染物主要为设备噪声(N3)。数码分割:数码分割工序采用数码雕刻机进行,根据客户需要的尺寸对纤维墙板进行分割,该过程会产生粉尘废气(G3)、边角料(S2)和设备噪声(N4)。(5)检验:覆膜或数码分割后的产品进行人工检验,合格品打包待售。此过程产生不合格品(S3)。(6)不合格品/边角料处理工艺流程描述:①破碎:挤出、分割工序产生的边角料和检验过程产生的不合格品经处理后可回用于生产。首先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该工序会产生破碎废气(G4)和设备噪声(N5);②磨粉:由于破碎的树脂颗粒粒径较大,无法直接用于生产,需对颗粒进行磨粉处理,该工序会产生磨粉废气(G6)和设备噪声(N7),产生的粉末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本项目主要污染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本项目主要污染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类型序号排污节点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废气G1上料混合工序颗粒物废气经集气罩+软帘收集,一套“布袋除尘器”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G3分割工序颗粒物G4破碎工序颗粒物G5磨粉工序颗粒物G2挤出工序非甲烷总烃、HCl、氯乙烯废气经收集后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废水--生产用水COD、BOD5、SS、氨氮循环使用不外排--职工生活COD、BOD5、SS、氨氮泼洒厂区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做农肥噪声N1~6生产设备等效连续A声级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固废S1挤出工序边角料统一收集,经破碎、磨粉后回用于生产S2分割工序S3检验工序不合格品--环保设施除尘灰统一收集后回用于生产--环保设施废活性炭暂存危废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职工生活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以及环境生态问题。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河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辛集市2020年连续一年的例行监测点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判定。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监测站站点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296048.33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8015053.33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256041.67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7115047.33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266043.33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6615044NO2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4440110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9480117.5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364090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8780108.75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384095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9280115PM10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14070200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98150198.67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15670222.86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324150216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14370204.29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338150225.33PM2.5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7535214.29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0675274.67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6535185.71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8775249.33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7735220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1175281.33CO辛集城管大队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3200400080达标辛集采油五厂2900400072.5辛集市政府280400070O3辛集城管大队8小时平均第90位百分位数201160125.63不达标辛集采油五厂185160115.63辛集市政府210160131.25由上表可知,2020年辛集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中NO2、PM10、PM2.5、O3(-90per)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要求,由大气导则中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要求,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东侧85m处为三干渠,执行《地表环境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体功能。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厂界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200m范围内不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5、电磁辐射本项目不属于辐射类项目,无需开展辐射现状调查。6、地下水、土壤质量现状在做好地面防腐防渗的前提下,项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无需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坐标/°相对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及要求保护级别EN环境空气试炮营村115.17385637.905136NW100村民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及修改单声环境本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厂界厂界外1m昼间≤60dB(A)夜间≤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地表水三干渠E85三干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地下水厂区及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生态环境厂区及200m范围内无--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废气:营运期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表2其他企业要求;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无组织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限值;厂界内无组织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颗粒物、氯化氢、氯乙烯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噪声: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3、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因子标准标准来源挤出工序非甲烷总烃浓度≤80mg/m3去除率≥90%《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标准氯化氢浓度≤100mg/m3速率≤0.26kg/h15m高排气筒《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氯乙烯浓度≤36mg/m3速率≤0.77kg/h上料混合、分割、破碎、磨粉工序颗粒物浓度≤120mg/m3速率≤3.5kg/h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2.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中其他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氯乙烯≤0.2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氯化氢≤0.6mg/m3颗粒物≤1.0mg/m3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非甲烷总烃≤4.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厂界内无组织非甲烷总烃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6mg/m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3注: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限值仅在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去除率不达标时执行噪声排放标准项目污染物名称标准值单位执行标准昼间夜间营运期等效连续A声级≤60≤5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及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冀环总【2014】283号),对COD、氨氮、氮氧化物、SO2四种主要污染物实施国家总量控制。建议本项目总量控制如下: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本项目特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氯化氢、氯乙烯、颗粒物。本项目非甲烷总烃总量核算时,排放浓度标准按照《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非甲烷总烃:80mg/m3);颗粒物、氯化氢、氯乙烯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排放限值(颗粒物:120mg/m3、氯化氢:100mg/m3、氯乙烯:36mg/m3)。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非甲烷总烃排放量:10000m³/h×7200h/a×80mg/m3×10-9=5.76t/a;氯化氢排放量:10000m³/h×7200h/a×100mg/m3×10-9=7.2t/a;氯乙烯排放量:10000m³/h×7200h/a×36mg/m3×10-9=2.592t/a;颗粒物排放量:8000m³/h×7200h×120mg/m3×10-9=6.912t/a;因此,本项目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非甲烷总烃:5.76t/a、氯化氢:7.2t/a、氯乙烯2.592t/a、颗粒物6.912t/a。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租赁厂房,不需要新建厂房。项目施工期间只进行设备安装,只产生施工噪声,因此本项目不涉及土方、地基开挖等主体建筑物的施工,施工噪声随施工期结束而消失,对环境影响很小。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气项目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t/a污染物产生速率kg/h排放形式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t/a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收集效率%去除率%污染防治设施名称是否为可行技术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HJ1122-2020)中未规定氯化氢、氯乙烯的可行性技术,因此本项目采取措施可行。项目排放口基本情况表编号及名称类型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参数纬度经度高度(m)内径(m)温度(℃)流速(m/s)排气筒DA001一般排放口37.904240115.17507437.9150.52525.5厂区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监测项目频次监测点位评价标准废气DA001排气筒(有组织)非甲烷总烃1次/年进出口《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氯化氢1次/年排气筒出口《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氯乙烯1次/年颗粒物1次/年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1次/年上风向1个,下风向3个《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其他企业边界限值要求氯化氢1次/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氯乙烯1次/年颗粒物1次/年厂界内非甲烷总烃1次/年厂界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非甲烷总烃1次/年生产车间《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注:生产车间或生产设备边界限值仅在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去除率不达标时进行。本项目挤出工序会产生非甲烷总烃、氯化氢及氯乙烯;上料混合、数码分割、破碎、磨粉工序会产生颗粒物。项目在挤出工序上方安装集气罩,废气经收集后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在上料混合、分割、破碎、磨粉工序上方安装集气罩+软帘,收集的废气经一套“布袋除尘器”处理,与有机废气共用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1)有机废气本项目挤出工序中,PVC树脂颗粒加热后呈熔融状态,少量单体挥发产生废气,污染因子以非甲烷总烃统计,根据《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推荐的公式,该手册认为在加热温度约为300℃,且无控制措施时,非甲烷总烃的排放系数为0.35kg/t原料,挤出加热温度约为170℃,按最大不利因素考虑,产污系数按照0.35kg/t-原料计。本项目PVC树脂颗粒用量为1500t/a,故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0.525t/a。本项目的挤出温度约为170℃,PVC树脂颗粒会热分解产生氯化氢、氯乙烯气体,根据美国EPA《空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册》(美国国家环保局)中对PVC塑料生产工序的研究,氯化氢产生量约为聚氯乙烯用量的0.1‰、氯乙烯产生量约为聚氯乙烯用量的0.3‰,本项目聚氯乙烯年使用量为1500t/a,则挤出工序氯化氢产生量为0.15t/a、氯乙烯产生量为0.45t/a。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的要求,含VOCs产品使用过程应采用密闭设备或在密闭空间内操作,废气应排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无法密闭的,应采取局部气体收集措施,废气应排至VOCs废气收集处理系统。项目挤出工序上方安装集气罩,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集气罩应尽量垂直靠近废气产生点,且集气罩的投影面积应大于设备出料口的面积,保证废气的收集效率;本项目集气罩收集效率按90%计,未被捕集的废气在车间内散逸,最终无组织排放。收集后的废气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按70%计,风机风量为10000m3/h,年工作时间为7200h/a。因此,本项目非甲烷总烃收集量为0.473t/a,收集效率为0.066kg/h,收集浓度为6.56mg/m3;经治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142t/a,排放速率为0.020kg/h,排放浓度为1.969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值。氯化氢、氯乙烯收集量分别为0.135t/a、0.405t/a,收集效率分别为0.019kg/h、0.056kg/h,收集浓度分别为1.875mg/m3、5.625mg/m3;氯化氢、氯乙烯排放量分别为0.041t/a、0.122t/a,排放速率分别为0.0056kg/h、0.017kg/h,排放浓度分别为0.563mg/m3、1.688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未被收集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非甲烷总烃0.053t/a、氯化氢0.015t/a、氯乙烯0.045t/a,排放速率分别为非甲烷总烃0.007kg/h、氯化氢0.002kg/h、氯乙烯0.0063kg/h。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32-2016)表2其他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2)颗粒物项目上料混合、数码分割、破碎、磨粉等工序会产生颗粒物,本次评价采用类比法对项目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源强核算。辛集市腾艺竹木纤维墙板厂年产160万平方米竹木纤维墙板项目原辅料为聚氯乙烯颗粒和钙粉,与本项目使用的原料种类相同,生产工艺为上料混合-挤出-定型-覆膜-检验,不合格品采用破碎、磨粉等工艺处理后回用,颗粒物产污节点与本项目相同,废气采用集气罩+软帘收集,布袋除尘器处理,收集、处理措施与本项目相同,因此颗粒物源强核算类比该项目数据可行。根据《辛集市腾艺竹木纤维墙板厂年产160万平方米竹木纤维墙板项目竣工验收检测表》(河北京瑞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报告编号YS202203-0010)计算可知,颗粒物产污系数为1.94千克/吨-原料。本项目原料及不合格品、边角料处理量共4815t/a,则颗粒物产生量为9.34t/a。本项目在上料混合、分割、破碎、磨粉设备上方或料斗上方设集气罩+软帘(收集效率90%)收集,废气经一套布袋除尘器(处理效率90%)处理后,与有机废气共用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风机风量8000m3/h,年工作时间为7200h,则颗粒物收集量为8.406t/a,收集效率为1.168kg/h,收集浓度为145.9mg/m3,经布袋除尘器治理后颗粒物排放量为0.841t/a,排放速率为0.117kg/h,排放浓度为14.59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未经收集的无组织颗粒物排放量为0.934t/a,排放速率为0.13kg/h,预计厂界颗粒物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项目西北方向100m处为试炮营村,项目产生的废气经治理后均能够达标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3)非正常工况本项目非正常情况为废气处理设施发生事故,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为0%。本项目非正常情况按1次/年,1次/4小时计。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0.000256t/a。非正常情况下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为0%,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约为0.00026t/a,排放速率为0.066kg/h,排放浓度为6.56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排放限值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当项目非正常情况发生时,颗粒物排放量约为0.00467t/a,排放速率为1.1675kg/h,排放浓度为145.9mg/m3,排放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评价要求非正常情况发生时应采取紧急措施,立刻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厂区内人群,对废气设备立刻进行检修,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当项目非正常情况发生时,氯化氢排放量为0.000075t/a,排放速率为0.019kg/h,排放浓度为1.875mg/m3;氯乙烯排放量为0.0002t/a,排放速率为0.056kg/h,排放浓度为5.625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非正常情况发生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立刻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厂区内人群,对废气设备立刻进行检修,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2、废水本项目生产用水循环使用,定期补充,不外排;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产生量为0.987m3/d(296m3/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初始浓度约为:COD400mg/L、SS250mg/L、氨氮40mg/L、BOD5100mg/L,水质简单,全部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不会对周围的水环境产生影响。3、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强度声级值为75~85dB(A)。采取设备全部安装于车间内、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门窗关闭、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声。车间通过基础减振、建筑物隔声、将产噪设备布置于厂房内、风机采用进出口软连接等措施,降噪声值可达25~30dB(A)。类比同行业本项目噪声强度如下表所示。项目主要噪声源及防治措施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产生强度dB(A)持续时间安装位置降噪治理措施排放强度dB(A)1真空吸塑机2台707200h/a1#车间基础减振+厂房隔声+距离衰减风机采用进出口软连接,噪声值可达25~30dB(A)48.02数码雕刻机2台757200h/a533精密推台锯1台75200h/a504搅拌机2台757200h/a2#车间535自动化挤出生产线3条707200h/a3#车间49.776风机2台857200h/a587搅拌机2台757200h/a4#车间538自动化挤出生产线2条707200h/a489磨粉机1台807200h/a5510破碎机1台757200h/a50本项目噪声源源强与各预测点距离噪声源叠加后噪声级dB(A)与各预测点最近距离(m)厂区东边界外1m处厂区南边界外1m处厂区西边界外1m处厂区北边界外1m处1#车间57.24655662#车间49.7750176133#车间60.454#车间86650本项目各噪声源对厂界预测点贡献值预测点东边界外1m南边界外1m西边界外1m北边界外1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贡献值dB(A)45.145.145.045.046.846.842.042.0标准值dB(A)60506050605060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于本工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设备采取了基础减振、厂房隔声措施。厂界噪声贡献值在42.0~46.8dB(A)之间,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本项目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监测项目频次监测点位评价标准噪声厂界外1m处等效连续A声级1次/季度厂界四至外1m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2类标准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废、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一般固废包括挤出、分割工序产生的边角料,检验工序不合格品,除尘器除尘灰;危险废物包括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1)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①边角料:本项目挤出和分割工序均会产生边角料,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不合格品产生量为300t/a,根据《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代码为292-002-06,破碎磨粉后回用于生产。②不合格品:本项目检验工序会产生不合格品,根据企业提供资料,不合格品产生量为15t/a,根据《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代码为292-002-06,破碎磨粉后回用于生产。③除尘灰:根据物料平衡,布袋除尘器除尘灰产生量为7.57t/a,根据《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代码为292-002-66,收集后回用于生产。④废活性炭:根据《杨芬,刘品华:活性炭纤维在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每公斤活性炭的吸附量为0.30kg有机废气,本项目实施后,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的有机废气量约为0.71t/a,则需要消耗活性炭2.37t/a(0.71÷0.3≈2.37t/a)。活性炭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过程存在吸附饱和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吸附量小或失去吸附功能,为此,活性炭吸附装置每季更换一次活性炭,每年更换四次,活性炭吸附装置计算装填量为0.6t/次,则废活性炭产生量为3.11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可知,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危废代码为900-039-49,暂存于厂内危险废物暂存间内,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⑤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20人,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t/a,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一览表序号产生环节固体废物名称属性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名称物理性状环境危险特性产生量(t/a)贮存方式利用处置方式利用或处置量自行利用(t/a)自行处置(t/a)转移量(t/a)排放量(t/a)委托利用委托处置1挤出分割工序边角料/固态/300一般固废间暂存自行利用,破碎磨粉后回用于生产30000002检验工序不合格品/固态/151500003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固态/7.57一般固废间暂存自行利用,回用于生产7.5700004活性炭吸附装置废活性炭有机物固态T3.11危废间暂存委托处置,送有资质单位处置0003.1105职工生活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固态/3带盖垃圾桶收集委托处置,送环卫部门处理00030(2)固废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对上述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储存,一般固废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综上所述,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危险废物汇总表序号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生量(吨/年)产生工序及装置形态主要成分有害成分产废周期危险特性1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3.11废气治理固态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一季度T(3)危废暂存间建设要求危废暂存间建设要求:项目区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约为6m2。危险废物贮存间的建设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和环保验收要求建设危险废物贮存间。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见下表。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贮存场所(设施)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危废暂存间废活性炭HW49其他废物900-039-493#车间北侧6m2密封贮存为保证危险废物置场内暂存的废物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相关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公司危废间应作出如下安全措施:①危险废物贮存间必须要密闭建设,门口内侧设立围堰,地面应做好硬化及“三防”措施。(防盗、防雨、防渗)。其地面与裙角采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危废暂存间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不相溶。②危险废物贮存间门口需张贴标准规范的危险废物标识和危废信息板,屋内张贴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③不同种类危险废物应有明显的区域划分。④建立台账并悬挂于危废暂存间内,转入及转出(处置、自利用)需要填写危废种类、数量、时间及负责人员姓名。⑤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危废暂存间及储存容器标签示例场合样式要求室外(粘贴于门上或悬挂)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40×40cm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警告标志外檐2.5cm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20×2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3、材料为不干胶印刷品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10×1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3、材料为印刷品5、地下水、土壤(1)污染途径分析本项目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途径主要是项目危险废物废活性炭的泄漏、遗撒有可能下渗进入包气带并进一步下渗进入含水层,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2)分区防渗措施为防止项目危废泄露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本项目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及简单防渗区。本项目重点防渗区为危废暂存间;一般防渗区为生产车间,简单防渗区为办公室。为防止本项目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如下:①重点防渗区:废暂存间房间四周壁及裙角用三合土处理,铺设土工膜,再用水泥硬化,并与地面防渗层连成整体;危废暂存间地面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使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10-10cm/s。同时储存装置设防雨,防风,防晒措施,避免污染物泄漏,污染环境。②一般防渗区:项目生产车间等一般防渗区地面用三合土铺底,再铺15~20cm的防渗性能好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防渗系数≤1.0×10-7m/s。③简单防渗区:项目办公室采用一般净化即可。分区防渗技术要求一览表防渗级别防渗区域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等效黏土防渗Mb≥1.5m,K≤1×10-7cm/s;或参考GB16889执行简单防渗区办公室一般硬化即可跟踪监测要求:本项目正常状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较小,不再提出跟踪监测要求。厂区在满足相应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6、生态无。7、环境风险(1)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所涉及危险物质主要为危险废物,主要分布于危废间,本项目危险物质和风险源分布情况见下表。本项目危险物质和风险源分布情况一览表序号风险源危险物质名称最大储存量包装规格1危废间废活性炭3.11t50L(2)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本项目危险物质主要为废活性炭。废活性炭属于易燃物质,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事故;储存、运输过程可能发生泄漏,污染环境。本项目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见下表。本项目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一览表风险源主要危险物质环境风险类型环境影响途径可能受环境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危废间废活性炭火灾、泄露大气、地下水居民区(3)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涉及风险物质主要为废活性炭。风险物质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均存在引发火灾等事故的可能性,若发生火灾爆炸未完全燃烧产生的CO会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污染大气环境;消防废水外排,也会造成水环境和土壤的污染。(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各种事故都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或使事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结合本项目特点,运行阶段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①危废暂存间处地面做防腐防渗处理。其他区域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渗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数与操作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②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对厂区工作人员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措施培训;针对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③对危废暂存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在危废暂存间外入口处设立警告牌严禁烟火。④加强对厂区地面完好性的排查,加强对危废间地面完好情况的排查,若是出现地面破损,立即派人进行修复。(5)应急预案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而在灾害发生的时候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对于本项目来说,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危险废物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露引起的,如果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受影响的主要为大气环境、地下水、土壤等。本项目应按照要求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及时发出警报,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救援小组的领导下,紧急隔离危险物品,切断电源,疏散人群,抢救受害人员,同时启动灭火、消防设备。只要员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对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发生事故后能正确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及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事故风险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8、电磁辐射无。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内容要素排放口(编号、名称)/污染源污染物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DA001/排气筒)/挤出工序产生的废气;上料混合、分割、破碎、磨粉工序产生的废气非甲烷总烃收集后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15m排气筒排放《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有机化工业排放限值氯化氢《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氯乙烯颗粒物集气罩+软帘收集后经一套“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源非甲烷总烃车间密闭,无组织排放厂界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中其他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车间或设备边界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3标准;厂界内无组织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氯化氢《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氯乙烯颗粒物地表水环境循环冷却水COD、SS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COD、BOD5、SS、氨氮水质简单,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声环境生产设备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电磁辐射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包括挤出和分割工序产生的边角料、检验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除尘器除尘灰、废活性炭及生活垃圾。其中边角料、不合格品、除尘灰为一般固废;边角料、不合格品经破碎磨粉处理后回用;除尘灰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暂存厂区危废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为防止本项目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防腐防渗措施如下:生产车间地面采取水泥硬化,防渗系数≤1×10-7cm/s。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渗透系数≤10-10cm/s。同时储存装置设防雨,防风,防晒措施,避免污染物泄漏,污染环境。项目采取的防渗措施一览表序号名称防渗及防腐措施1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2生产车间、防渗旱厕等效黏土防渗Mb≥1.5m,K≤1×10-7cm/s;或参考GB16889执行3办公室一般硬化即可生态保护措施无①危废暂存间处地面做防腐防渗处理。其他区域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渗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数与操作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②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对厂区工作人员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措施培训;针对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③对危废暂存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在危废暂存间外入口处设立警告牌严禁烟火。④加强对厂区地面完好性的排查,加强对危废间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