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瑞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工业用油和饲料用油脂、6000吨有机肥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辛集市瑞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工业用油和饲料用油脂、6000吨有机肥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辛集市瑞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工业用油和饲料用油脂、6000吨有机肥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辛集市瑞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工业用油和饲料用油脂、6000吨有机肥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辛集市瑞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00吨工业用油和饲料用油脂、6000吨有机肥原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例N噪声G废气S固废原料工业用油饲料用油脂图例N噪声G废气S固废原料工业用油饲料用油脂成品区暂存油罐暂存G1原料区暂存N1、G2N2、G3熏蒸、搅拌压榨过滤N3、G4、S1G1有机肥原料G5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①原料:本项目原材料为废白土、硅藻土、油泥、罐底等,外购回来后暂存于原料堆放区;原料堆放过程会产生非甲烷总烃及恶臭气体(G1)。②熏蒸、搅拌:硅藻土、废白土、油泥、罐底等原料根据经验及原料情况进行配比投料,利用铲车将原材料投入到搅拌机内,采用蒸汽发生器(电加热)对物料进行加热熏蒸,加热温度约为50℃。该工序会产生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G2),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N1)。③压榨:搅拌好的原料送入榨油机内,利用物理压力使原材料吸附的油脂逐渐被挤出,压榨出来的油脂通过密闭管道流入过滤机。本工序主要污染源为压榨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G3)及设备噪声(N2)。压榨残留物即为有机肥原料,置于成品堆放区暂存;暂存过程会产生的恶臭气体及有机废气(G1)。④过滤:油脂在过滤机内过滤掉残渣,过滤产生的滤渣(S1)由铲车送入搅拌机再次搅拌榨油。过滤工序会产生恶臭气体(G4)及设备噪声(N3)。⑤油罐暂存:过滤出的油脂泵入成品油罐内暂存,该工序会产生恶臭气体和有机废气(G5)。本项目主要污染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本项目主要污染工艺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类型序号排污节点主要污染物治理措施废气G1原料、成品堆放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原料、成品堆放区微负压收集废气汇集后进入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G2熏蒸、搅拌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集气罩收集G3压榨臭气浓度集气罩收集G4过滤臭气浓度集气罩收集G5油罐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管道收集废水--职工生活COD、BOD5、SS、氨氮泼洒厂区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做农肥噪声N生产设备等效连续A声级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固废S1过滤工序滤渣回用于搅拌工序--废气治理废活性炭暂存危废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职工生活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以及环境生态问题。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1)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根据河北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中辛集市2020年连续一年的例行监测点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判定。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监测站站点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μg/m3标准值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296048.33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8015053.33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256041.67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7115047.33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266043.33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6615044NO2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4440110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9480117.5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364090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8780108.75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38409524小时平均第98百分位数9280115PM10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14070200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98150198.67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15670222.86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324150216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14370204.29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338150225.33PM2.5辛集城管大队年平均质量浓度7535214.29不达标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0675274.67辛集采油五厂年平均质量浓度6535185.71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18775249.33辛集市政府年平均质量浓度7735220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21175281.33CO辛集城管大队24小时平均第95位百分位数3200400080达标辛集采油五厂2900400072.5辛集市政府280400070O3辛集城管大队8小时平均第90位百分位数201160125.63不达标辛集采油五厂185160115.63辛集市政府210160131.25由上表可知,2020年辛集市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点中NO2、PM10、PM2.5、O3(-90per)均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要求,由大气导则中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要求,判定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域。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东南180m处为新四干渠,新四干渠水体功能为灌排合一渠,现状均为无水状态。因此本次评价不做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厂界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200m范围内不存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5、电磁辐射本项目不属于辐射类项目,无需开展辐射现状调查。6、地下水、土壤质量现状在做好地面防腐防渗的前提下,项目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无需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坐标/°相对方位相对厂界距离(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及要求保护级别EN环境空气大辛庄村SE400村民不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及修改单北李庄村SW900村民声环境本项目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厂界厂界外1m昼间≤65dB(A)夜间≤5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地下水厂区及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生态环境厂区及200m范围内无--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1、废气:运营期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标准要求;无组织排放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中其他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界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臭气浓度有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无组织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二级标准新扩改建厂界标准值要求。2、噪声:营运期项目厂界噪声排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3、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一览表污染源污染物因子标准标准来源生产工序、油罐、原料成品堆放区非甲烷总烃浓度≤8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标准臭气浓度15m高排气筒,臭气浓度≤2000(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排放标准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2.0mg/m3《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中其他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臭气浓度≤20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厂界标准值厂界内无组织非甲烷总烃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值≤6mg/m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20mg/m3噪声排放标准项目污染物名称标准值单位执行标准昼间夜间营运期等效连续A声级≤65≤55dB(A)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及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工作的通知》(冀环总【2014】283号),对COD,氨氮,氮氧化物,SO2四种主要污染物实施国家总量控制。本项目无废水外排,不涉及COD、氨氮排放;厂区不设锅炉等,不涉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因此建议本项目总量控制如下: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本项目特征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本项目非甲烷总烃总量核算时,排放浓度标准按照《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非甲烷总烃:80mg/m3)。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非甲烷总烃排放量:10000m³/h×3600h/a×80mg/m3×10-9=2.88t/a;因此,本项目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COD:0t/a,氨氮:0t/a,SO2:0t/a,NOX:0t/a,非甲烷总烃:2.88t/a。本项目新增非甲烷总烃排放,为落实区域内现役源2倍削减替代,需削减非甲烷总烃5.76t/a。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需新建厂房,需土建施工。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在地面平整、土建施工、建筑材料运输和堆放、装修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机械和运输设备尾气。扬尘:扬尘浓度及产生量的大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场地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根据对多个建筑施工场地的扬尘情况进行的类比调查,建筑施工扬尘比较严重时,施工场界周边无组织排放浓度一般可以达到4~6mg/m³左右,对敏感点及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为减少扬尘的产生量,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①施工场地四周设置防尘围档,高度不低于2m、敏感点方向设置不低于2.5m高标准围挡,降低施工扬尘对敏感点的影响;②施工过程中采用洒水措施,及时向易产生扬尘的场所洒水,大风天增加洒水量及洒水次数,减少扬尘产生;③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并对运输道路及时进行清扫;运输线路尽量选择远离敏感区一侧进出;④建筑材料的运输及建筑垃圾清理过程中,运输车辆减速慢行,运输建筑垃圾及土方采用蓬布遮盖,以避免沿途洒落,减少运输扬尘;⑤设置有顶棚的建筑材料专用堆放地,或用篷布遮挡,定期清运建筑垃圾避免长时间堆存,减少建筑材料在堆放时由于风力作用产生的扬尘。⑥项目施工期在下风向设置4个监测点,定期进行监测,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的扬尘影响,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上述措施,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可使施工期厂界扬尘可达到河北省地方标准《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表1中扬尘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对敏感点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机械和运输设备尾气:施工机械的燃油废气和运输车辆尾气,这些污染物排放量很小,且为间断排放。但施工单位必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物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加强设备、车辆的维护保养,使机械、车辆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淘汰设备,以减少施工机械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上述处理后,施工废气对外环境影响甚微。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主要含泥沙、悬浮物等。评价要求施工单位设置临时沉淀池此类收集废水,由于产生量较小,废水经沉淀池澄清后,主要用于场地的洒水降尘和周边植被的绿化,对区域环境影响很小。生活污水水质简单,污染物浓度较低,用于泼洒抑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声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来往噪声。施工期噪声影响虽然是暂时的,但是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噪声高、无规则等特点,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对敏感点及区域环境产生影响。类比土建施工各类机械设备使用类型及噪声值约75-90dB(A),其声源性质均为间歇源。为减少噪声影响,本评价提出以下措施:①施工期间选用产生噪声值较低的施工设备,从源头减少噪声影响;②施工现场不得安装混凝土搅拌机,购置成品商砼运至工地使用,运输车辆通过要减速慢行以降低噪声;③施工期间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建筑垃圾的清运路线优化选择,路线尽量避开敏感点,可减少噪声影响;④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时间,晚22:00至次日早6:00禁止施工,若必须连续施工作业时,须提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应提前张贴公告通知敏感点居民,经过建设和环保部门办理审批备案手续并公告后,再行延长施工时间。此外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停止,影响持续的时间是短期的。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固体废物主要因素是施工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部分建筑垃圾可以作为道路及低矮地面的回填土,剩余建筑垃圾应在建设过程中及时清运;根据工程规模安排和施工进度安排,项目施工人员约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天计,则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20kg/d。施工场地设置垃圾箱对施工期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合理处置。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在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1、废气项目废气产排污节点、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产排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污染物产生浓度()排放形式治理设施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速率()收集效率去除率污染防治设施名称是否为可行技术项目排放口基本情况表编号及名称类型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m)排气筒参数纬度经度高度(m)内径(m)温度(℃)流速(m/s)排气筒DA001一般排放口38.094905115.23324736.5150.42022.1厂区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监测项目频次监测点位评价标准废气DA001排气筒(有组织)非甲烷总烃1次/年废气治理设施出口《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要求臭气浓度1次/年废气治理设施出口《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排放标准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1次/年上风向1个,下风向3个《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其他企业要求臭气浓度1次/年《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厂界内(无组织)非甲烷总烃1次/年厂界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压榨工序、过滤工序工序产生的恶臭气体及熏蒸搅拌、油罐排气口、原料成品区微负压收集的非甲烷总烃和臭气浓度。项目在搅拌机、榨油机、过滤机上方安装集气罩,收集的废气与油罐排气口废气、原料成品区微负压废气一并进入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1)非甲烷总烃本项目在熏蒸搅拌工序以及成品油罐进料、原料成品区堆存过程均会产生非甲烷总烃。类比《辛集市健腾油脂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有机肥原料、2000吨饲料用油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检测表》(YS202006-0027),辛集市健腾油脂有限公司生产规模为年产10000吨有机肥原料、2000吨饲料用油脂,所用原料为废硅藻土,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熏蒸搅拌-离心-压榨-成品,治理设施为熏蒸工序和搅拌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成品油罐排气管道收集、生产车间和库房内废气由房顶合适位置安装引气管道收集,收集后的废气一并经两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15m高排气筒,原辅料、工艺及废气收集治理措施均与本项目相似,具有可类比性。该公司与本项目油脂产量相同,根据辛集市健腾油脂有限公司验收检测报告,类比可得本项目废气治理设施进口非甲烷总烃产生速率为0.068kg/h,产生量为0.2448t/a。本项目废气经收集后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按70%计,风机风量为10000m3/h,年工作时间为3600h/a。因此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73t/a,排放速率为0.0203kg/h,排放浓度为2.03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污染物排放限值。项目集气罩收集效率按90%计,则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0272t/a,排放速率为0.0076kg/h。类比《辛集市健腾油脂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有机肥原料、2000吨饲料用油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检测表》(YS202006-0027),厂界无组织非甲烷总烃最大值为0.9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32-2016)表2其他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2)恶臭气体本项目在熏蒸搅拌、压榨、过滤等工序以及成品油罐进料暂存过程、原料和成品堆放过程均会有恶臭气体挥发(以臭气浓度计),项目在搅拌机、榨油机、过滤机上方安装集气罩,收集的废气与管道收集的成品油罐排气口废气、原料成品区微负压废气一并进入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进行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DA001)。废气收集效率为90%,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按70%计,风机风量为10000m3/h,年工作时间为3600h/a。类比《辛集市健腾油脂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有机肥原料、2000吨饲料用油脂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检测表》(YS202006-0027),废气治理设施排放口臭气浓度最大值为977(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排放标准要求。厂界下风向无组织臭气浓度<10(无量纲),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二级新改扩建项目排放标准要求。项目最近敏感点为东南方向400m处的大辛庄村,项目产生的有机废气及臭气浓度经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外排的废气较少,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3)非正常工况本项目非正常情况为废气处理设施发生事故,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为0%。本项目非正常情况按1次/年,1次/4小时计。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0.000272t/a。非正常情况下废气处理设施处理效率为0%,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约为0.000272t/a,排放速率为0.068kg/h,排放浓度为6.8mg/m3,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限值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非正常情况下臭气浓度排放量为3257(无量纲),项目最近敏感点为东南方向400m处的大辛庄村,为避免非正常情况下废气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应立刻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厂区内人群,对废气设备立刻进行检修,将事故影响降到最低。本项目非正常工况持续时间段,发生频率低,做好应急处置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2、废水项目蒸汽发生器用水全部消耗,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盥洗废水,产生量为0.256m3/d(76.8m3/a),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初始浓度约为:COD300mg/L、SS200mg/L、氨氮30mg/L、BOD5100mg/L,水质简单,全部用于厂区泼洒抑尘。厂区设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本项目废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3、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噪声强度声级值为65~85dB(A)。采取设备全部安装于车间内、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中门窗关闭、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的高噪声。车间通过基础减振、建筑物隔声、将产噪设备布置于厂房内、风机采用进出口软连接等措施,降噪声值可达25~30dB(A)。类比同行业本项目噪声强度如下表所示。项目主要噪声源及防治措施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产生强度dB(A)持续时间降噪治理措施排放强度dB(A)1榨油机56台703600h/a基础减振+厂房隔声+距离衰减,风机采用进出口软连接,降噪声值可达25~30dB(A)62.482搅拌机4台703600h/a513蒸汽发生器1台653600h/a404过滤机2台753600h/a535风机1台853600h/a55本项目噪声源源强与各预测点距离噪声源叠加后噪声级dB(A)与各预测点最近距离(m)厂区东边界外1m处厂区南边界外1m处厂区西边界外1m处厂区北边界外1m处生产车间63.8455530本项目各噪声源对厂界预测点贡献值预测点东边界外1m南边界外1m西边界外1m北边界外1m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贡献值dB(A)49.949.949.949.949.949.934.334.3标准值dB(A)6555655565556555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由于本工程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设备采取了基础减振、厂房隔声等措施。经预测,厂界噪声贡献值在34.3~49.9dB(A)之间,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本项目50m范围内不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点监测项目频次监测点位评价标准噪声厂界外1m处等效连续A声级1次/季度厂界四至外1m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分为一般固废、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一般固废主要为过滤工序产生的滤渣;危险废物为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1)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情况①滤渣:本项目过滤工序会产生滤渣,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滤渣产生量为10t/a,根据《一般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GB/T39198-2020),代码为422-999-99,回用于搅拌工序,再次搅拌榨油。②废活性炭:根据《杨芬,刘品华:活性炭纤维在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中的应用》,每公斤活性炭的吸附量为0.30kg有机废气,本项目实施后,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的废气量约为0.172t/a,则需要消耗活性炭0.57t/a(0.172÷0.3≈0.57t/a)。活性炭吸附为物理吸附,吸附过程存在吸附饱和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吸附量小或失去吸附功能,为此,活性炭吸附装置每季更换一次活性炭,每年更换四次,活性炭吸附装置计算装填量为0.15t/次,则废活性炭产生量为0.6t/a。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可知,废活性炭为危险废物,暂存于厂内危险废物暂存间内,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③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每人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t/a,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本项目固体废物一览表(2)固废环境管理要求本项目对上述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储存,一般固废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中的相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综上所述,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危废暂存间建设要求:项目区设置1间危废暂存间,建筑面积约为9m2。危险废物贮存间的建设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公告2013年第36号)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和环保验收要求建设危险废物贮存间。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见下表。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贮存场所(设施)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产废周期危废暂存间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危废暂存间一季度车间西北角9m2密封贮存为保证危险废物置场内暂存的废物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相关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公司危废间应作出如下安全措施:①危险废物贮存间必须要密闭建设,门口内侧设立围堰,地面应做好硬化及“三防”措施。(防盗、防雨、防渗)。其地面与裙角采用坚固、防渗材料建造,危废暂存间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小于1×10-10cm/s,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不相溶。②危险废物贮存间门口需张贴标准规范的危险废物标识和危废信息板,屋内张贴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③不同种类危险废物应有明显的区域划分。④建立台账并悬挂于危废暂存间内,转入及转出(处置、自利用)需要填写危废种类、数量、时间及负责人员姓名。⑤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危废暂存间及储存容器标签示例场合样式要求室外(粘贴于门上或悬挂)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40×40cm颜色:背景为黄色,图形为黑色警告标志外檐2.5cm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为房屋的,建有围墙或防护栅栏,且高度高于100cm时;部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场所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20×2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3、材料为不干胶印刷品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1、危险废物标签尺寸颜色尺寸:10×10cm底色:醒目的橘黄色字体:黑体字字体颜色:黑色2、危险类别:按危险废物种类选择3、材料为印刷品5、地下水、土壤(1)污染途径分析本项目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途径主要是项目危险废物废活性炭的泄漏、遗撒有可能下渗进入包气带并进一步下渗进入含水层,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2)分区防渗措施为防止项目危废泄露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对本项目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简单防渗区。本项目重点防渗区为危废暂存间;一般防渗区为生产车间、防渗旱厕及罐区;简单防渗区为办公休息室。厂区在满足相应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分区防渗技术要求一览表防渗级别防渗区域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一般防渗区生产车间、罐区、防渗旱厕等效黏土防渗Mb≥1.5m,K≤1×10-7cm/s;或参考GB16889执行简单防渗区办公休息室一般硬化即可跟踪监测要求:本项目正常状况下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较小,不再提出跟踪监测要求。6、生态无7、环境风险(1)环境风险识别本项目所涉及危险物质主要为危险废物和成品油脂,主要分布于危废间及罐区,本项目危险物质和风险源分布情况见下表。本项目危险物质和风险源分布情况一览表序号风险源危险物质名称最大储存量包装规格1危废间废活性炭0.8t50L2罐区成品油脂400t120t/罐、50t/罐、30t/罐(2)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本项目危险物质主要为成品油脂、废活性炭。成品油脂属于易燃物质,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遇明火、高热可能发生火灾事故;废活性炭储存、运输过程可能发生泄漏,污染环境,废活性炭遇明火、高热还可能发生火灾事故。本项目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见下表。本项目环境风险类型及影响途径一览表风险源主要危险物质环境风险类型环境影响途径可能受环境影响的环境敏感目标危废间废活性炭火灾、泄露大气、土壤、地下水居民区罐区油脂火灾、泄露大气、土壤、地下水居民区(3)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涉及风险物质主要为废活性炭、油脂等物质。风险物质在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均存在引发火灾等事故的可能性,若发生火灾爆炸未完全燃烧产生的CO会对周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污染大气环境;消防废水外排,也会造成水环境和土壤的污染。危废间内暂存的废活性炭发生泄漏,若不能及时将泄漏的物收集,会导致泄漏物流出危废间,对水环境和土壤的造成污染。(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各种事故都可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或使事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结合本项目特点,运行阶段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①危废暂存间处地面做防腐防渗处理。其他区域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渗措施,罐区设置围堰,且围堰容积满足风险应急需要。②风险防范措施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数与操作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对厂区工作人员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措施培训;针对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③对油脂存储、危废暂存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在危废暂存间外入口处设立警告牌严禁烟火。④加强对厂区地面完好性的排查,加强对危废间地面完好情况的排查,若是出现地面破损,立即派人进行修复。(5)应急预案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而在灾害发生的时候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对于本项目来说,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主要是由于成品油脂及危险废物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泄露引起的,如果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受影响的主要为大气环境、地下水、土壤等。本项目应按照要求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及时发出警报,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在救援小组的领导下,紧急隔离危险物品,切断电源,疏散人群,抢救受害人员,同时启动灭火、消防设备。只要员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对工作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发生事故后能正确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及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事故风险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8、电磁辐射无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内容要素排放口(编号、名称)/污染源污染物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标准大气环境(DA001/排气筒)/生产工序及油罐、原料成品区微负压产生的废气非甲烷总烃搅拌机、榨油机、过滤机上方设集气罩,成品油罐废气经管道收集,原料成品区采用微负压收集,汇集后废气经一套“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其他行业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臭气浓度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源非甲烷总烃车间密闭,无组织排放厂界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2中其他企业无组织排放要求;厂界内无组织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无组织特别排放限值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新扩改建地表水环境生活污水COD、BOD5、SS、氨氮水质简单,用于厂区泼洒抑尘,不外排--声环境生产设备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厂房隔声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电磁辐射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包括滤渣、废活性炭及生活垃圾。滤渣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后回用于搅拌工序;废活性炭属于危险废物,暂存厂区危废间,定期交于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为防止本项目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防腐防渗措施如下:生产车间地面采取水泥硬化,防渗系数≤1×10-7cm/s。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渗透系数≤10-10cm/s。同时储存装置设防雨,防风,防晒措施,避免污染物泄漏,污染环境。项目采取的防渗措施一览表序号名称防渗及防腐措施1危废暂存间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10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2生产车间、罐区、防渗旱厕等效黏土防渗Mb≥1.5m,K≤1×10-7cm/s;或参考GB16889执行3办公室一般硬化即可生态保护措施无①危废暂存间处地面做防腐防渗处理。其他区域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防渗措施,罐区设置围堰。②风险防范措施各类事故的发生大多数与操作管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对厂区工作人员对危险废物的处置、处理措施培训;针对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③对油脂存储、危废暂存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在危废暂存间外入口处设立警告牌严禁烟火。④加强对厂区地面完好性的排查,加强对危废间地面完好情况的排查,若是出现地面破损,立即派人进行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