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B.硫、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2.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 B.碘的升华 C.氧气液化 D.铜器锈蚀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电池 B.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水体C.使用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 D.使用易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4.常温下,往盛有一定量液体甲的烧杯中逐渐加人固体乙并充分搅拌。如图所示中横坐标工表示固体乙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甲乙yA稀盐酸氧化铜溶液的质量B水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C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质的质量D硝酸银溶液铜粉溶质的质量A.A B.B C.C D.D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减小的是A.铁和硫酸铜溶液B.氧化铜和稀盐酸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6.下列各组鉴别或除杂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A.区分氧气与氮气一一用燃着的木条B.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一一手感法C.除去CO2混有的CO一一通入氧气中点燃D.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一一用熟石灰粉末研磨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4.82.8反应后质量/g3.2待测8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8.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易失去电子 B.阳离子C.易形成阴离子 D.化学性质稳定9.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10.通常情况下,不列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盐加1克水得到2克食盐的水溶液D.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2)自来水生产中,用作消毒剂的是_____;(3)三大化石燃料中属于气态燃料的是_____;(4)“钻石恒久远”这句广告词体现了_____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泰山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将一定量的大理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如图所示,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g。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B点时,溶液中生成物的质量是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如图表示煤气化过程中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_____。14.分类、推理都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ABCD若按照实验思想方法分类,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理由是钙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1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同学们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8℃)实验序号ABCDEF固体成分MgFeMg+FeMg+NaClFe+NaClMg+Fe+NaCl乙中现象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无肥皂泡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混合物温度23.1℃22.8℃23.1℃24.2℃22.8℃27.2℃(解释与结论)实验B,乙中现象为_____。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_____+H2。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_____。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_____。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_____。16.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2)CaCl2溶液显中性。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等七种物质。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结论:滤渣B中有Fe2O3,CaCO3。实验操作中Fe2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滤液C中有__________;滤液C中的物质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硫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不符合题意;B、硫、氧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不符合题意;D、硫、氧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A、石油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碘的升华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氧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铜器锈蚀过程中有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B【解析】

A、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电池,可以减少减少污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水体,不能禁止,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使用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易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解析】

A、稀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相符;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液质量=氢氧化钠质量+水质量,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质量逐渐增大,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图像与事实不相符;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加饱和石灰水中,由于水的消耗,溶质不断减小,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溶质增大,但比原来的溶质质量小,图像与事实不相符;D、硝酸银溶液与铜粉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能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图像与事实相符。故选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5、D【解析】

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的是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A错误;B、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B错误;C、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不反应,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C错误;D、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氯化银沉淀析出,所以溶液的总质量减少。D正确。故选D。6、A【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着的木条不熄灭,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氮气中,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氮气和氧气,符合题意;B、腈纶具有独特的极似羊毛的优良特性,手感松软,膨松性好,有较好弹性,手感与外观都很象羊毛,因此有“人造羊毛”之称,不能用手感法鉴别,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和尿素均不能和熟石灰反应,不能用熟石灰粉末研磨鉴别,不符合题意。故选A。7、D【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8、B【解析】

A.易失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正确;B.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所以是阴离子,错误;C.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D.的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化学性质稳定,正确。故选B。9、C【解析】

A、氢氧化钙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铝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熟石灰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A、微粒之间有间隔,1体积水与1体积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体积,不符合题意;B、1克酒精加1克水中,酒精完全溶解形成溶液,混合前后总质量不变,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符合题意;C、通常情况下,在1克食盐中加1克水,食盐不能完全溶解,得到食盐的水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1克食盐溶液加1克硝酸银溶液得到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lCl2CH4C【解析】

(1)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氯气有强氧化性,能用来自来水生产中消毒,消毒剂是Cl2;(3)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固态)、石油(液态)、天然气(气态),中属于气态燃料的是CH4;(4)“钻石恒久远”这句广告词体现了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4氯化钙7.3%11.1【解析】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故填:4.4。(2)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氯化钙。(3)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x=7.3g,y=11.1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4)B点时,溶液中生成物氯化钙的质量是11.1g,故填:11.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O+3H2H2O+CH49:8甲烷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等(合理即可)【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则该化学反应是由CO和H2反应生成CH4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3H2H2O+CH4,生成物H2O与CH4的质量比为18:16=9:8;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甲烷可以通过该反应制得,所以,甲烷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等(合理即可)。故填:CO+3H2H2O+CH4;9:8;甲烷是可以再生的能源等(合理即可)【点睛】可以先通过围观示意图,对应写出其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是什么,然后写出生成物,进而分析其质量比,分子个数比等。14、B其他三组实验中都进行了控制变量(或其他三组实验中都是对比实验)Ca+2H2O═Ca(OH)2+H2↑NH3和H2【解析】

(1)A是探究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B是探究水的组成;C是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是探究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由此可知实验中的A、C与D归为一类,依据是主要目的这三组实验中都进行了控制变量,只有实验B不需控制变量;故填:B;其他三组实验中都进行了控制变量(或其他三组实验中都是对比实验);(2)钙能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所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并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发生的化学反应分别为:Ca+2H2O═Ca(OH)2+H2↑;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填:Ca+2H2O═Ca(OH)2+H2↑;NH3和H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无肥皂泡Mg(OH)2Fe和NaCl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铁粉B、E【解析】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详解】(1)铁不能与水反应,铁和水混合时,无肥皂泡产生;(2)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镁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数目分别为1、4、2,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为2,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其余的原子可构成Mg(OH)2;故填:Mg(OH)2;(3)通过分析表中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和升高的温度可知,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Fe和NaCl;(4)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固体较少、配比不合适等原因都会造成温度上升不明显,所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5)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固体混合物,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Fe;(6)B、E两个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升高,说明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