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猜题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前,朝韩关系紧张。美联社分析称,朝美韩正在互相较量,不断亮出底牌。如果朝鲜决定发动或发动导弹袭击的话,美韩会立即对此作出回应。当今世界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有A.欧盟、印度、南非B.日本、欧盟、俄罗斯、印度C.欧盟、日本、巴西D.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2.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充分体现了A.民主共和的原则B.自由平等的原则C.联邦制的原则D.分权制衡的原则3.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A.实行大化改新B.废除农奴制C.实行明治维新D.颁布《权利法案》4.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分析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三省长官的地位 B.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 D.分化相权以及加强皇权5.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其突破口是A.建立经济特区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开放沿海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6.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见下图)。在这次会议上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7.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场李鸿章面对八国列强的场景,台词“一群狼进了羊圈还要和羊谈条件……我们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条约签订时的场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材料中的内容源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王朝统治C.近代化探索D.掀起工农武装割据10.林肯总统说:“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激动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美国人“友情的纽带”被割断最终引发了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C.克里米亚战争D.朝鲜战争11.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这得益于实行了A.工业化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五年计划”1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请列举出冷战政策的表现14.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用史实加以说明。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随着中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崛起,这些国家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

依据题干: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反映了各州失去完全独立性,受制于中央,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3、C【解析】

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在此时期日本的活动是明治维新,选择C项,B是在1861年,DA项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4、D【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利,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D符合题意;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的叙述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B;解决效率低下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故选D。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措施是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设立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A选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发生在经济特区之后,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解析】

依据题干“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圆满的促进了万隆会议的成功,B项符合题意;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统尼赫鲁的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项不符合题意;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

依据题干“八国列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A项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B项不符合题意;《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1917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庚款余额”是解题的关键,《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称为庚子赔款,因为一战中国是战胜国而取消。9、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给出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它们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我国近代化的过程,他们共同主题是近代化探索,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10、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政府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进行了南北战争,材料中“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也许会因情激动绷紧,但绝不可能割断”指的就是林肯面对南北双方存在的矛盾所说的,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A项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导人是华盛顿;C项指的是俄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战争;D项朝鲜战争指的是朝鲜的内战。B项符合题意,故选B。1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符合题意;工业化政策与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排除A;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C;“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时期的措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与农业无直接的关系,排除D。故选B。【点睛】题干中“1921年俄国粮食产量是22.13亿普特,1923年达到34.55亿普特”是解题的关键,1921年,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俄政府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量征集制,受到了广大农民欢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发展。12、C【解析】

<fontcolor="#005500"></font>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位于最南边的是广州;故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者北约【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其表现主要有: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便加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14、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占柏林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中国东北的日关东军发起全线进攻中国的抗日力量也向日、伪军展开全国规模的反攻(答出其中三件)【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初,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同盟的正式建立。为加速法西斯国家的灭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有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