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探究5200字(论文)】_第1页
【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探究5200字(论文)】_第2页
【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探究5200字(论文)】_第3页
【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探究5200字(论文)】_第4页
【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探究5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研究TOC\o"1-2"\h\u28135前言 1181971.仪器与试药 2301861.1仪器与设备 2108781.2材料与试剂 2145792.实验部分 2314122.1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 2227912.2单因素对测定结果的考察 4211152.3正交试验分析 6274612.4验证实验 725973.结论 8183654.应用前景 832377参考文献 9摘要:研究昭阳区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以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研究乙醇浓度、回流次数、料液比3个因素对木犀草素百分含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索氏提取法提取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65%、回流次数12次、料液比1:7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木犀草素平均含量为5.6%。关键词:大叶醉鱼草;木犀草素;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图分类号:R284.2前言大叶醉鱼草(Buddlejadavidii)又称酒药花、紫花醉鱼草,是玄参科醉鱼草属灌木植物。因其叶有毒,将撕碎的大叶醉鱼草的枝叶撒入鱼塘,可使鱼被麻醉从而漂浮在水面上,故称“醉鱼草”[1]。云南的昭通、红河、西双版纳等各地多有种植,并且存活性很高,花期很长,可达3-4个月。大叶醉鱼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材微辛、味苦、有毒;具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2];可用于治疗哮喘、烧烫伤、皮肤瘙痒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等领域[3]。除此之外,我国许多中医药材中记载了大叶醉鱼草的药用功效,并将其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叶醉鱼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萜类、木脂素、甾体类化合物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较为丰富,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等[3]。并且经查阅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木犀草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大叶醉鱼草叶是提取木犀草素的最佳原材料。木犀草素(lutelion)是一种天然的四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多种中草药、蔬菜果实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4]。生理功能有:抗氧化、抑制细菌增长、抗炎、抗肿瘤等[5-8]。最新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对治疗肝癌、宫颈癌、糖尿病等疾病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9-13]。大叶醉鱼草的提取剂可以用于农林害虫防治、贮存害虫防治、卫生害虫防治、畜牧害虫防治等[14,15]。彭雪晶等从大叶醉鱼草的上部分分离到木犀草素及其葡萄糖苷衍生物[16,17]。据相关文献的报道,木犀草素的来源除了有天然提取的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半合成或全合成的方法获取[18,19]。目前提取和测定木犀草素的方法目前测定木犀草素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间接原子吸收法、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等[20-23],并且方法各有优点。据很多发明专利来看,生活中针对抗癌、化妆、消炎、祛疤等领域都取用了大叶醉鱼草。但就目前来看,昭阳地区的大叶醉鱼草的很多成分提取分离所得到产品纯度都不是很高,导致昭阳区的大叶醉鱼草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造成资源浪费。本实验对昭阳区大叶醉鱼草叶中的木犀草素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为昭阳区大叶醉鱼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1.仪器与试药1.1仪器与设备表1仪器与设备Table1.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仪器名称仪器型号生产厂家电子分析天平CP214奥豪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7200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多功能粉碎机YB-150永康市速峰工贸有限公司1.2材料与试剂大叶醉鱼草采摘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表2材料与设备Table2.Materials

and

reagents试剂名称规格生产厂家木犀草素标准品质量纯度≧98%合肥博美化学试剂有限责任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上海国际集团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2.实验部分2.1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2.1.1木犀草素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用电子分析天平精密称取木犀草素标准品35mg,加无水乙醇充分溶解,定容至100mL容量瓶,摇匀,即得35ug/mL的标准品溶液。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采摘的大叶醉鱼草的叶自然风干、揉碎、密封保存备用;用电子分析天平精密称取粉末2g,并加溶剂,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冷却过滤,定容至250mL容量瓶,摇匀备用。2.1.3测定方法准确移取1.5mL“2.1.2”项下供试品溶液稀释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按标准曲线绘制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进行计算,并按下式计算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24]。公式中C为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提取液的质量浓度(ug/mL);V为大叶醉鱼草叶提取液的总体积(mL);D为稀释倍数;m为称取的大叶醉鱼草叶粉末的质量(g)。2.1.4木犀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用5mL吸量管精密移取配制好的标准品溶液0.5、1.0、1.5、2.0、2.5、3.0、3.5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定容,摇匀,以无水乙醇作为空白,在波长350nm处按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方法,测定其吸光度;以木犀草素标准品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记录实验结果,从浓度1.75ug/mL~12.25ug/mL,共7个点;拟合得线性回归方程:A=0.0659C-0.0063,R2=0.9998,其中C为浓度(ug/mL),A为吸光度值。测定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在1.75ug/mL~12.25ug/mL之间与吸光度呈高度线性相关,制得的标准曲线准确且稳定。见图1:图1木犀草素标准曲线(浓度-吸光度)Fig1.Standardcurveofluteolin(concentration-absorbance)2.1.5精密度考察精密移取配制好的木犀草素标准品溶液,按“2.1.3”项下的测定方法重复测定6次,记录吸光度值。吸光度值分别为:0.221、0.221、0.222、0220、0.220、0.221,通过计算,吸光度的RSD为0.23%,说明此方法的精密度良好。2.1.6稳定性考察精密移取配制好的木犀草素标准品溶液和同一次提取的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的测定方法分别在0、8、16、24、32、40min测定,记录吸光度值。木犀草素标准品的吸光度值在40min内分别为:0.221、0.219、0.219、0.217、0.216、0.215,计算出的RSD为0.69%,供试品溶液在40min内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412、0.410、0.410、0.409、0.409、0.408,计算出的RSD为0.24%,说明木犀草素标准品试液和供试品溶液在40min内稳定。2.1.7重复性考察精密称取相同质量粉碎的大叶醉鱼草叶粉末6份,按“2.1.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液,按“2.1.3”项下的方法测定,记录吸光度值。吸光度值分别为0.421、0.416、0.414、0.420、0.423、0.422,计算出吸光度的RSD为0.48%,结果表明重复性良好。2.2单因素对试验测定结果的考察探究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分别在乙醇浓度、回流次数、料液比3个单因素条件影响下的提取效果。2.2.1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精密称取大叶醉鱼草叶的粉末5份,每份2g,确定回流次数为8次,料液比为1:50,乙醇浓度分别为55%、65%、75%、85%、95%,按“2.1.2”项和“2.1.3”项的方法进行操作,计算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见图2:图2乙醇浓度对木犀草素百分含量的影响Fig2.Effectofethanolconcentrationonthepercentageofluteolin由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的不断升高,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当乙醇浓度为65%时,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最高,提取效果也最好;但当浓度超过65%时,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弱。提取溶剂浓度的选择要适宜,而不是浓度越高提取效果越好,因此考虑到提取效果和节约成本的多种因素,选取乙醇的最佳浓度为65%。2.2.2回流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精密称取大叶醉鱼草叶的粉末5份,每份2g,确定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为1:50,回流次数分别为6、8、10、12、14次,按“2.1.2”项和“2.1.3”项的方法进行操作,计算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见图3:图3回流次数对木犀草素百分含量的影响Fig3.Effectof

reflux

timesonthepercentageofluteolin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回流次数的增加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在不断增加,当回流次数为10次的时候呈现较小的下降趋势,当回流次数接近12次时,木犀草素的测得量接近饱和,当达到14次时呈下降趋势。通过多次反复验证,为了达到较好的试验效果,因此选取合适的回流次数为12次。2.2.3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精密称取大叶醉鱼草叶的粉末5份,每份2g,确定乙醇浓度为65%,回流次数为12次,料液比分别为1:40、1:50、1:60、1:70、1:80,按“2.1.2”项和“2.1.3”项的方法进行操作,计算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结果见图4:图4料液比对木犀草素百分含量的影响Fig4.Effectofsolid-liquid

ratio

of

onthepercentageofluteolin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料液比的增加,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一直在增加,当液料比为1:50~1:60时,木犀草素含量增加趋于平稳,当料液比达1:70时木犀草素测得量达最大值,当料液比大于1:70时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与1:40时较为接近;当提取剂用量达到一定时,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已基本提取完全,因此综合提取效果和节约成本等方面考虑,也考虑到实验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料液比为1:70。2.3正交试验分析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乙醇浓度(A)、回流次数(B)、料液比(C)为研究对象,考察这3个因素的交叉影响作用,因此按L9(33)设计正交试验,其因素水平表见表3,试验结果见表4。表3因素水平表Table3.Factorsandlevelstest水平因素A乙醇浓度(%)B回流次数(次)C料液比(g/mL)155%101:60265%121:70375%141:80表4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Table4.Resultsandanalysisoforthogonaltest实验号因素木犀草素百分含量%ABC11115.022215.533315.041225.552325.563125.571334.682134.893235.0K15.1675.0335.100K25.5005.2675.333K34.8005.1675.033K11.7221.6781.700K21.8331.7561.778K31.6001.7221.678R0.2330.0780.100主次顺序A>C>B最佳水平A2B2C2由表3和表4的正交试验结果以及方差分析可以得出:三因素试验中影响木犀草素百分含量的因素从强到弱排序依次为A>C>B,即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次数。同时结合计算的方差比较,得出的优选实验方案为A2B2C2。即乙醇浓度为65%,回流次数为12次,料液比为1:70。2.4验证实验根据正交试验所得的最优组合A2B2C2进行重复验证实验,平行3次。实验结果见表5。表5验证实验结果Table5.Verificationoftest次数木犀草素测得量(%)15.625.635.7平均值5.6通过验证实验的结果来看,在最优组合条件下的提取下,所测的木犀草素的百分含量均高于正交试验设计中的结果。3.结论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昭阳区大叶醉鱼草叶中的木犀草素进行提取,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提取工艺组合A2B2C2,即乙醇浓度为65%,回流次数为12次,料液比1:70。在此条件下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的平均百分含量为5.6%,提取效果都高于之前的每一个试验。并且在提取工艺过程中均未使用毒性试剂,提取效力较高,所以该条件切实可行,也为后期昭阳区大叶醉鱼草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通过试验结果来看,昭阳区的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较高。4.应用前景大叶醉鱼草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国内外对其果实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并且大叶醉鱼草以及相关的醉鱼草属植物大多数运用于医疗、化妆、治疗炎症等诸多方面。随着环境发展的不断提高,难免会存在杀虫、除草等农药方面的影响,而这就避免不了传统化学农药的污染问题;所以研发危害性能较小、污染能力较弱的植物性杀虫剂就会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大叶醉鱼草中含有较高的木犀草素,而木犀草素在针对杀虫这方面有着很大的用途。综合诸多功能来看,大叶醉鱼草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本研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昭阳区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建立了大叶醉鱼草叶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大叶醉鱼草这一传统中药材的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参考文献晓钟.大叶醉鱼草栽培要点[N].中国花卉报,2019-08-29(A04).《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1-942应程.醉鱼草属两种植物药的鉴定与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D].中南民族大学,2012.张伟敏,张盛林,钟耕.木犀草素的研究概况[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2):11-16.吕畅,王红芳,阎雪莹.木犀草素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5,28(5):1019-1022.王月华,李爱峰,付崇罗.木犀草素抗肿瘤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587-1590.赵长祺,郭志义.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02):148-150.宋雪娇,刘晓琳,金安妍,等.木犀草素抗菌及消除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5,37(17):44-46.陈娟,邓敏,周焕,等.木犀草素抑制PKM2继而促进自噬诱导肝癌细胞凋亡[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2021-04-07]./kcms/detail/42.1204.R.20210407.1409.008.html.曹建,朱晓燃,杨振寰,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肝化瘀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J].中草药,2021,52(07):2039-2052.彭艳辉,段智,李涛.木犀草素对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J].天津医药,2021,49(03):236-241.程艳刚,谭金燕,裴妙荣.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木犀草素治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03):51-55+262.王学博,符攀峰,任红娟,等.木犀草素联合下调miR-425-5p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1,42(02):119-123.詹寿发,陈晔,樊有赋,等.大叶醉鱼草提取物对黄脊竹蝗的生物活性[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