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_第1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_第2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_第3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_第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的春节》教学实录片段【教学片段一】师:提及春节,每个人都会有美好的回忆说说咱们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好不好?生:在南京过春节,每天晚上都可以放鞭炮、放烟火生: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拜年师:这正是我们传统的习俗生:我们小孩还喜欢向大人们讨压岁钱师:这是一个有收获的春节,能说说你的压岁钱做什么用了?生:压岁钱,我一般都会留着,等开学的时候买学习用品师:你是一个理智的孩子,会正确地使用自己的压岁钱生:我们一般都是先吃团圆饭,然后全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师:我们都是这样过年夜的【点评】好的文章要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好的课堂要能链接学生的生活,这样才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关张老师上课伊始问南京的学生南京人怎么过春节,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关注点引向熟悉的生活,淡化了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弱化了对空旷的教学现场的紧张感,开启了心扉,打开了学生言语表达之门,同时也悄然接近了文本,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做了良好的铺垫【教学片段二】师:同学们已读过课文了,那么大屏幕上的词语能读正确吗?自己先读一读(生自由朗读词语)师:(指名读前两行词语)这些词语当中有没有不太理解的词语?生:残灯末庙师:谁理解了这个词语?生:“残灯末庙”就是指庙会的最后阶段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出的,作者说“学生该上学了”,我就读懂了,学生该上学之前肯定就是庙会要结束了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语“残灯末庙”就是指庙会的最后一天那么,还能从哪里知道“残灯末庙”的意思?生:还可以从27页下面的一个解释“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指庙会结束师:你非常会读书,借助页下注解去理解词语,是一个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两行词语(生齐读)师:(指名读第三行词语)读得字音非常准确,发现它们是一些——生:多音字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一行多音字(生齐读第三行词语)师:(指名读第四行词语)读得非常准,有什么特点,发现没有?生:都是儿化音师:对啊,北京话里,老北京人说话经常带着儿化音,这是北京人说话的一个特点同学们一起大声读一读这些词语(生齐读所有词语)【点评】词语教学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张老师敏锐地抓住“残灯末庙”这一陌生词语,肯定了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语”的方法,又启发学生“借助页下注解去理解词语”,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意,又教给了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是关乎智慧的教学,因为知识不是智慧,习得知识的方法才是智慧词语教学不只是理解词意,首先应该是读准字音教师将多音字、儿化音归类分行呈现,可谓重锤敲响鼓这样的呈现,把原本看似不相干的词语整合成一个词汇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朗读与识记而诸如“老北京人说话经常带着儿话音”这样揭示特点的话语,不仅有助于学生读正确,还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切近老舍文本语言的风格,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学片段三】师:看来啊,这个热闹而隆重的春节确实深深地感染着大家那么,我们就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除夕,一起来欣赏老北京人的除夕,感受语言,品味文字请大家默读课文中描写除夕的内容,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生默读课文并批注)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在勾勾画画,说明他的思想已经找到了落脚点还有的同学在认真地做着批注,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下来表扬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做的批注清晰而又工整好,可以交流了吗?生:我画的是这一句:“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我觉得,这是老舍笔下每一户人家辞旧迎新的景象师:具体到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体会?生: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师:多么简练的语言啊,都穿起新衣,都贴上对联老舍先生就是用这样朴实自然的语言来描绘北京人的生活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师:你的朗读确实让大家感觉到了过年的温馨生:我画的是:“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我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这些人是期盼团圆,喜欢幸福平安的师: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春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生说不出来)师:其实你读懂了这句话,只是有点儿紧张,说不出来,你再读一读这句话(生读)想一想“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其他同学能帮他吗?生:我认为除夕又叫团圆夜师:说得非常好在除夕夜啊,人们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浓浓的团圆情节生:我画的是:“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都要守岁”这句话让我感受到大家通宵不眠,表现了人们对这美好时刻的期待与热情,还有对北京过年习俗的重视师:你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非常体贴人的孩子,从短短的几句话当中体会出了这么温馨的感受是呀,老舍先生的语言就是这么富有魅力,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话,却呈现出了鲜明的场景【点评】张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自主对话,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这一“让”,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生本课堂的理念所有的理念必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是生动的,有活力的,才能使学生受益,否则就是灰色的、空洞的还必须要提的是教师的评价语,张老师不是僵硬的“好极了”“你真棒”,而是非常具有指导性、鼓励性、针对性,比如“你的朗读确实让大家感觉到了过年的温馨”“其实你读懂了这句话,只是有点儿紧张,说不出来,你再读一读这句话”“你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非常体贴人的孩子,从短短的几句话当中体会出了这么温馨的感受”教师的评价语还始终关注文本语言的特点,“老舍先生就是用这样朴实自然的语言来描绘北京人的生活”“老舍先生的语言就是这么富有魅力,虽然是简简单单的话,却呈现出了鲜明的场景”“语文教学必须从文本出发,解析文本,从语言出发,亲近语言,才能让学生走进‘这一个’文本,领略其语言的‘秘妙’”(王崧舟语)如此,或许就递给了学生一把打开这位作家作品的钥匙,学生可以尽情汲取其中丰厚的语文的营养,文学的营养【教学片段四】师:这浓浓的年的味道,在除夕夜和着酒香,和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飘满了大江南北那么,同学们,我们除了从这段文字当中感受到情,感受到味,感受到鲜艳的色彩,大家看一看这段文字整体的格式,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这一段是总分结构师:哦,你很会读书,知道总分,哪一个是“总”?给大家说一说生:“总”是指“除夕真热闹”师:这是一个——生:总起句师:总起句,也是一个中心句那么,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下边的内容呢?生:我发现这还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家家赶做年菜”是在早晨和中午的时候,“男女老少穿上新衣”也是在早晨的时候,“鞭炮声”就是说快到夜晚的时候,“吃团圆饭”也是在大年三十夜晚的时候,“守岁”也是在夜晚的时候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我们所看到的这样的总分格式,在这篇课文里非常明显,大家课后可以细细品味,来体会这一写法【点评】关注文本的内容往往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