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医学幻灯片_第1页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医学幻灯片_第2页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医学幻灯片_第3页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医学幻灯片_第4页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医学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V感染孕产妇干预措施1编辑版ppt什么时候会发生母婴传播?疾病妊娠期分娩和产时母乳喂养艾滋病1

(5-10%的风险)

(10-15%的风险)

(5-25%的风险)梅毒2

(达到80%的风险)

(小风险)没有风险(除非母亲有感染性皮损)乙肝

(非常小的风险)

传播风险高低取决于母亲HBV-DNA载量高低和HBeAg是否阳性。没有导致感染的证据。3准确的危险程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母亲的病毒载量风险取决于母亲感染艾滋病的时间,或者母亲感染艾滋病时所处的孕期婴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病毒载量2编辑版ppt回顾预防HBV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产前保健所有孕产妇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检服务整合检测与咨询所有孕产妇及其配偶/性伴都应在第一次产检时接受HBV检测安全住院分娩确保所有产妇出院前均已接受HBV检测暴露婴儿的管理所有HBV暴露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第1剂乙肝疫苗产后保健与随访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时,继续注射第2、3剂乙肝疫苗随访婴儿,于出生后7–12个月进行HBsAg及抗HBs检测33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的处理宫内垂直传播(分娩前的宫内感染)感染率<3%妊娠妊娠晚期及分娩时为25%~76%。4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妊娠治疗注意事项抗病毒治疗期间妊娠必须慎重。干扰素能抑制胎儿生长,使用期间必须避孕不能将孕妇HBeAg阳性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手段以作为减少母婴传播的适应证核苷(酸)类似物中,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对胎儿发育有不良影响或致畸作用,妊娠前6个月和妊娠期间忌用长期服药,会加重经济负担,且使病毒变异而产生耐药以及其他副作用有经治疗后仍发生母婴传播的报道5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妊娠治疗注意事项孕晚期应用HBIG无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大猩猩实验和HBV感染者肝移植后预防再感染的研究提示孕晚期每4周注射200~400U的HBIG不可能降低HBV病毒量

孕妇使用HBIG后,新生儿体内并无抗一HBs

6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妊娠处理注意事项剖宫产不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理论上自然分娩时因子宫收缩“挤压”胎盘,促使母体内病毒进入胎儿体内,引起宫内感染研究证明慢性感染孕妇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孕妇妊娠管理医疗管理:密切监测肝功能提供营养指导进行治疗评估免疫:不要给母亲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要给HBsAg阳性孕产妇注射乙肝疫苗所有孕产妇进行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筛查,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恰当的治疗重点:确保HBV暴露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能够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第1剂乙肝疫苗注射88编辑版ppt乙肝感染与HBV携带者孕妇妊娠管理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首次检测肝功能正常者,如无肝炎临床症状,每1-2个月复查1次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但不超过正常值2倍(<80U/L)、且无胆红素水平升高时,无需用药治疗,但仍需休息,间隔1-2周复查ALT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80U/L),或胆红素水平升高,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必要时住院治疗,严重时需终止妊娠9编辑版ppt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华肝病学会05年12月)

孕妇HBsAg阳性时,无论其HBVDNA水平高低,甚至是“阴性”,其新生儿如不采取免疫预防,均有感染的可能性慢性HBsAg阳性携带母亲的新生儿非活动性HBV携带母亲的新生儿

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10编辑版ppt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预防方案11编辑版ppt暴露婴儿的管理(1)计划住院分娩给予婴儿暴露后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提供适当的随访1212编辑版ppt暴露婴儿的管理(2)乙肝感染(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给予:出生后24小时内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第1剂乙肝疫苗注射 继续乙肝疫苗接种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见国家扩大免疫计划1313编辑版ppt产后哺乳注意事项14编辑版ppt减少乙肝传播的措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该与未免疫的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应使用安全套,直到性伴接受疫苗预防如有破损,应将创口包扎,防止血液或组织液感染到他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应该共用洗漱用品(例如牙刷、剃须刀、个人注射用品),这些用品都会带有血液咀嚼食物后喂婴儿献血、血浆、捐赠器官或精子(可将器官捐赠给已获得乙肝免疫或已慢性感染的需要器官移植的人)1515编辑版pptHBV暴露婴儿的随访出生后12个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HBsAg和抗HBs检测不应过早进行检测避免检测到的抗HBs是得自于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最大可能地检测到晚期HBV感染检测结果的解释:HBsAg阴性、抗HBs>1000万国际单位/ml,婴儿获得保护,无需进一步医学处置HBsAg阴性、抗HBs<1000万国际单位/ml,应再次接受全部3剂乙肝疫苗接种,于最后1剂注射后1–2个月再次进行检测HBsAg阳性,应继续随访1616编辑版ppt回顾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产前保健(见第四章)所有孕产妇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检服务整合检测与咨询(见第五章和第六章)所有孕产妇及其配偶/性伴都应在第一次*产检时接受梅毒检测如果必要,在孕晚期重复检测1次青霉素治疗尽快开始对血清学试验阳性的孕产妇及配偶/性伴进行治疗孕晚期再次治疗安全住院分娩确保所有梅毒感染产妇出院前接受梅毒检测和恰当的治疗产后保健和随访根据诊断标准,给予婴儿先天梅毒预防治疗或规范治疗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母亲及所生儿童进行随访*如果第一次产检时未接受梅毒检测,应在其后尽早检测1717编辑版ppt梅毒检测结果的解读RPR结果TPPA结果建议RPR+TPPA-RPR假阳性–考虑其他原因*RPR+TPPA+活动性梅毒RPR-TPPA+早期梅毒或既往感染RPR-TPPA-排除梅毒由于免疫抑制,在艾滋病晚期病人中也可能出现*包括结核、疟疾、风湿性关节炎、妊娠1818编辑版ppt梅毒治疗目标的特殊性无先天免疫,后天免疫也很弱,不能防止第二次再感染

不能施行被动免疫,梅毒如已完全治愈,若再感染仍可发病19编辑版ppt梅毒特点20编辑版ppt梅毒特点21编辑版ppt梅毒母婴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研究显示,梅毒螺旋体在妊娠6周时就可感染胎儿引起流产,而16~20周以后可播散到胎儿所有器官而引起多脏器损害有研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在第9周的自然流产胎儿组织中检测出螺旋体,证明梅毒螺旋体在妊娠早期可以进入胎儿组织因此,现在认为妊娠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母婴传播。22编辑版ppt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早期梅毒或II期梅毒传染性最强母亲孕期外周血RPR滴度、TP-IgM滴度等越高,胎儿感染几率越大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感染,其胎儿几乎100%受累50%胎儿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期死亡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也近30%23编辑版ppt

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有研究先天梅毒发生与孕期及治疗极有关(Alexander)

二期梅毒治疗后,可防治先天梅毒达94.7%一期、晚期潜伏期治疗后,可防治先天梅毒达100%24编辑版ppt

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

与妊娠期治疗早晚有关<20孕周治疗,可防治先天梅毒达99.4%而25周后治疗者宫内感染的几率高达46.4%分娩前4周治疗,很难避免胎儿感染发生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25编辑版ppt孕期梅毒治疗原则: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剂量足够,疗程规则孕期梅毒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青霉素G。青霉素可起到以下作用:妊娠早期治疗:预防梅毒感染胎儿妊娠晚期治疗:治疗胎儿的感染孕期梅毒治疗应根据梅毒分期,使用规范的青霉素治疗方案2626编辑版ppt妊娠合并梅毒的管理时期梅毒血清学状态治疗再次治疗随访及性伴教育和治疗孕早期阳性立即治疗孕晚期

孕中期阳性立即治疗孕晚期

,至少间隔4周

孕晚期阳性立即治疗孕晚期

,至少间隔2周

产时阳性立即治疗——

2727编辑版ppt妊娠合并梅毒治疗药物方案药物剂量和用法给药途径疗程苄星青霉素240万IU每周1次肌肉注射3周1-2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IU每日1次肌肉注射15天水剂青霉素300–400万IU每4小时1次静脉滴注10-14天3头孢曲松1g每日1次静脉滴注或注射10天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15天1一期或二期梅毒,2晚期潜伏梅毒或三期梅毒,3神经梅毒2828编辑版ppt梅毒治疗注意事项29编辑版ppt梅毒患者治疗后怀孕的无论梅毒血清学检查是否阳性,

均于妊娠初3个月和妊娠末3个月进行苄星青霉素1个疗程治疗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刻给予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治疗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最少间隔2周),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对临产时发现的梅毒感染产妇应立即给予治疗梅毒治疗注意事项30编辑版ppt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管理预防性治疗指征:没有经过规范治疗的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婴儿;妊娠期应用非青霉素方案治疗的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婴儿;孕妇在分娩前1个月内才进行梅毒治疗的孕产妇所生的婴儿。方法:出生时新生儿肌肉注射卞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单次,双臀。31编辑版ppt吉海反应吉海反应是对被杀死的梅毒螺旋体的急性发热反应,伴有头痛和肌痛通常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的24小时内孕产妇发生吉海反应的比例可高达40%,早期梅毒治疗后常见可引起早产或胎儿宫内窘迫无特殊处理,给予退热药和补液3232编辑版ppt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很低比例的孕产妇可对青霉素产生I型变态反应,可有全身皮疹、呼吸困难,所以始终应首先询问青霉素过敏史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突发反应、低血压、多汗、脉细弱鉴别诊断:其他原因所致休克,包括出血性休克和严重脱水性休克处理:移除过敏源,给予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根据国家治疗指南给予抗组胺药物3333编辑版ppt青霉素过敏孕产妇的梅毒治疗处理办法:头孢曲松红霉素脱敏后青霉素治疗或转诊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孕期禁用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或四环素3434编辑版ppt梅毒感染母亲的随访对梅毒感染母亲进行随访十分必要,可以用来鉴别:治疗失败再次感染治疗失败(或再次感染)的指征:症状体征持续未消除或再次出现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上升4倍治疗后6–12个月内,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滴度滴度未下降4倍再次治疗梅毒,重新进行HIV检测再次治疗:苄星青霉素G,24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535编辑版ppt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随访将梅毒治疗随访服务与孕产期保健服务相结合,对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以及减少母婴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孕期应每月复检血清滴度,以观察是否治疗失败或再次感染(滴度上升)孕28–32周前应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以在分娩前及时进行治疗分娩前或临产时再次进行血清学检测,作为婴儿出生后滴度比较的基线3636编辑版ppt梅毒感染孕产妇全程、规范治疗标准青霉素治疗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疗程完成两个疗程的治疗注意:治疗应于分娩前30日前完成3737编辑版ppt回顾预防HIV母婴传播产前保健所有孕产妇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检服务整合检测与咨询所有孕产妇及其配偶/性伴都应在第一次*(尽量在孕早期)产检时接受HIV检测。HIV筛查检测呈阳性反应者,应接受确认试验抗艾滋病病毒药物(ARV)根据HIV感染孕产妇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决定抗病毒治疗还是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应尽快、尽早开始安全住院分娩分娩过程中继续抗病毒治疗或预防应用抗病毒药物产后自愿选择婴儿喂养方式,支持产妇的选择产后保健与随访母亲和婴儿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检测、随访,需要时给予治疗*如果第一次产检时未接受HIV检测,之后应尽快接受检测3838编辑版ppt020010000123451234567891011CD4淋巴

细胞计数月感染艾滋病年数艾滋病疾病自然进程CD4

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VL感染初期无症状轻度艾滋病感染晚期艾滋病感染症状期

艾滋病窗口期血清阳转39编辑版ppt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及传播时间估计

40编辑版ppt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基础传播率:20-45%15-25%-妊娠和分娩期的风险5-20%-产后母乳喂养追加的风险未治疗的情况下,儿童死亡的风险1岁时为30%,2岁时达50%•

干预后的传播风险15-25%-人工喂养10-20%-短期抗病毒治疗(ARV)+母乳喂养5-15%-短期抗病毒治疗(ARV)+人工喂养<5%-2010新干预措施(联合用药),母乳喂养

<2%-2010新干预措施(联合用药),人工喂养41编辑版ppt42编辑版ppt43编辑版ppt44编辑版ppt45编辑版ppt46编辑版ppt47编辑版ppt48编辑版ppt49编辑版ppt50编辑版ppt什么是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ARVs,AntiRetroViral)是对抗HIV病毒的药物抗病毒药物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体内的病毒数量5151编辑版ppt什么是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通常联合使用3种药物)能使药物更加有效ART

AntiRetroviralTherapy是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方法5252编辑版pptART有什么作用?ART可抑制HIV病毒复制,病毒载量下降,同时使免疫系统得以恢复以及症状改善因此,ART能够:通过减少HIV相关疾病(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减少HIV相关死亡预防HIV传播给未感染的配偶/性伴侣预防HIV母婴传播5353编辑版ppt54编辑版pptHIV感染孕产妇何时开始

应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尽快开始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孕14周或其后尽早持续至分娩结束,或母乳喂养者持续用药到完全停止喂哺母乳后1周5555编辑版ppt56编辑版ppt57编辑版ppt58编辑版ppt59编辑版ppt60编辑版ppt61编辑版ppt62编辑版ppt63编辑版ppt64编辑版ppt65编辑版ppt孕产妇抗病毒药物剂量抗病毒治疗孕产妇预防应用三联抗病毒药物AZT+3TC+NVPAZT+3TC+EFVAZT+3TC+EFVAZT+3TC+LPV/rAZT+3TC+NVP300mg/150mg/300mg各1片,每日2次AZT+3TC300mg/150mg各1片,每日2次EFV600mg1片,每日1次AZT+3TC300mg/150mg各1片,每日2次EFV600mg1片,每日1次AZT+3TC300mg/150mg各1片,每日2次LPV/r400mg/100mg2片,每日2次由于提供的免费3TC1片是300mg,3TC可以一天服用1次,1次300mg,不用掰开服用。

6666编辑版ppt67编辑版ppt68编辑版ppt69编辑版ppt70编辑版ppt71编辑版ppt72编辑版ppt73编辑版ppt74编辑版ppt75编辑版ppt76编辑版ppt77编辑版ppt78编辑版ppt79编辑版ppt80编辑版ppt如果在孕期终止用药,病情会恶化,传播给婴儿的几率增加如果忘记按时服药,发现后立即补服,若未及时补服,不必在下次服用时加倍在就餐时或两餐之间服用药物可以减少副反应

抗病毒用药注意事项81编辑版ppt82编辑版ppt83编辑版ppt84编辑版ppt85编辑版ppt86编辑版ppt

HIV感染妇女的产时管理8787编辑版ppt产时的普遍原则遵循普遍防护原则应:

由所有人员在所有时间对所有病患在所有操作过程中8888编辑版ppt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妊娠过程中合并症的产科因素易合并贫血、胎膜早破,增加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HIV感染孕产妇合并贫血,对产后出血耐受性差89编辑版pptHIV-1感染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病率的比较NISDI围产期研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前瞻性队列研究(299例阴道分娩,260例临产和破膜前剖宫产,139例破膜后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相比较,未调整的产后病率OR值:择期剖宫产1.16(95%CI0.5,2.7)临产或破膜后剖宫产2.96(95%CI1.3,6.7)阴道分娩的产后病率最低,择期剖宫产次之结论:HIV病毒载量<1000拷贝/mL或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不主张行剖宫产术90编辑版ppt阴道产(阴道顺产、阴道助产)指证

HIV-VL<1000拷贝/mL

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操作注意事项分娩期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避免人工破膜减少阴道检查的次数尽量缩短破膜和生产的时间避免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等操作避免外阴切开术母婴阻断:生产方式91编辑版ppt剖宫产(孕38周)指证孕产妇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或预防应用抗病毒药物剖腹产只向HIVRNA〉1000拷贝/ml的人提供时机在宫缩和破膜前选择剖腹产可以最大程度上减轻传播的危险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规范手术操作过程,尽可能减少胎儿的暴露时间和危险操作,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予联合广谱抗生素预防机会性感染母婴阻断:生产方式92编辑版ppt手术防护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医务人员推荐普遍性防护原则内容,并根据产科手术可能接触大量血液和羊水增加的防护设施

乳胶手套两层、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防渗透性能隔离衣裤、防渗乳胶围裙、雨靴等危险部位表面皮肤破损伤口、应贴上皮肤粘贴手术巾(防渗透灭菌保护膜);93编辑版ppt手术操作注意事项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协作性,做到稳、准、忙而不乱,避免刀、剪、针误伤自己或他人对手术人员来说,HIV职业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被含有HIV感染血液的针头刺伤,因此,手术过程中提倡尽可能采用非接触技术,尤其在缝合接针时,严禁用手直接接针。术中锐性器械应避免手与手的传递。注射针因其危险性较缝针大得多,术中尽可能少用操作时应尽量减少体液和血液弄湿隔离衣和无菌单;隔离衣如果被血液浸透污染应尽快立即更换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认真洗手,用肥皂流水洗,避免造成感染和污染医疗环境94编辑版ppt暴露后的紧急处理锐器伤、刺伤:戴手套者应迅速、敏捷地按常规操作脱去手套立即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排出血液,相对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动净水或肥皂液冲洗伤口10min用0.5%碘伏,2%碘酊,75%酒精对污染伤口进行消毒。皮肤黏膜受到污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水进行冲洗10min,避免局部揉擦。紧急处理同时,要向领导汇报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药物治疗95编辑版ppt暴露婴儿出生时的护理任何时间护理婴儿时都要遵循普遍防护原则护理新生儿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出生后立即钳夹脐带,断脐前用纱布覆盖,避免血液喷溅头部娩出时,用纱布擦拭婴儿口鼻如有胎粪吸入,使用低压吸痰器而不要使用常规吸痰器用温水清洗婴儿,用毛巾擦干与母亲确认婴儿的喂养方式给予维生素K1mg,肌肉注射;抗生素眼膏涂眼9696编辑版ppt七、HIV感染孕产妇的随访9797编辑版ppt为母亲提供ARV药物HIV感染母亲分娩后应该:接受ART的产妇,分发药物并提醒母亲:继续终身服用药物按计划接受所有随访保证获得后续药物治疗强调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接受

AZT+3TC+EFV*方案的ARV预防,婴儿配方奶粉喂养

:停止EFV提供

AZT+3TC(每7天2次)*采用AZT+3TC+LPV/r方案进行ARV预防的母亲分娩后停止所有药物9898编辑版ppt母亲ARV预防(接上页...)HIV感染的母亲分娩后要:服用ARV预防,哺乳者应:确保母亲采用下列方案用药:AZT+3TC+LPV/rorEFV向她解释重要性正确服用药物直至停止哺乳后1周服用EFV时避免再次妊娠分娩时才诊断,仅服用单次NVP者:提供

AZT+3TC(7天,每天2次)解释重要性

服用所有药物按计划接受所有随访9999编辑版ppt一般的健康教育给母亲的建议:会阴及乳房的护理对于沾了血的衣服或者卫生巾这些有感染性的物品如何处理母亲充足营养、锻炼、休息,良好保健的重要性酒精、吸烟和滥用药物的不良影响性传播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早期STI治疗的重要性以及确切的寻求帮助的地方。100100编辑版ppt产后感染产后访视人员应该回顾产后感染,提供对下述症状应到何处治疗的信息:排尿烧灼感发热恶露臭味咳嗽,有痰,气短腹部或者会阴切口处红,痛,出水严重下腹压痛101101编辑版ppt计划生育所有母亲产后6周复查时应该给予避孕建议,如果需要应提供计划生育服务。为感染妇女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应该:告知妇女和家庭关于避孕选择以及如何获得服务通过提供有效的现代避孕方法预防非意愿妊娠102102编辑版ppt八、艾滋病感染妇女的避孕方法103103编辑版ppt104HIV和避孕方法艾滋病感染妇女适用安全套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宫内节育器(IUD)哺乳闭经避孕女性绝育术艾滋病感染妇女不适用杀精剂安全期避孕宫内节育器(晚期艾滋病病人不适合)104104编辑版ppt105梅毒和避孕方法梅毒感染妇女适用安全套激素类避孕药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哺乳闭经避孕女性绝育术杀精剂安全期避孕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妇女慎用宫内节育器 原因:高危妇女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几率较大,宫内节育器使其患盆腔炎的风险增加105105编辑版ppt106乙肝和避孕方法乙肝感染妇女适用安全套激素类避孕药口服避孕药避孕针皮下埋植宫内节育器哺乳闭经避孕杀精剂安全期避孕患有急性或爆发性肝炎的乙肝感染妇女不适用激素类避孕药绝育——可能有麻醉和手术风险106106编辑版ppt107安全套--双重保护安全套(男用或女用):如果坚持并正确使用,具有双重作用避免怀孕预防乙肝、性传播疾病(包括梅毒)和HIV感染或再次感染所有妇女应接受如下相关咨询正确使用安全套与配偶/性伴侣协商使用安全套的技巧坚持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107107编辑版ppt108使用安全套预防HIV感染应使用安全套,甚至当:夫妇双方均为艾滋病感染者时仍应使用,以降低再次感染不同HIV病毒株的风险。不同病毒株可能更加致命对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具有抗药性感染者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也应使用,因为仍有传播HIV的风险108108编辑版ppt109激素类避孕方法激素类避孕方法适用于:艾滋病感染妇女,建议与安全套同时使用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慢性感染病人但是应该避免用于患有急性肝炎的妇女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