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_第1页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_第2页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_第3页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_第4页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3"\h\u26416一、董事责任保险基本概述 120557(一)董事责任保险的概念 13104(二)董事责任保险的特征 230784(三)董事责任保险的意义 31902(四)董事责任保险合同要素 44347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困境 611949(一)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现状 628698(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困境 71944三、国外法关于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借鉴 812239(一)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 828392(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 829988(三)两大法系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给我国的借鉴 826703四、完善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 932303(一)完善与董事责任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 9962(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929988(三)修改保险合同条款 10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董事及高级职员的权利义务也呈多样化发展,“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出现,更是让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公司经营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各国对董事责任方面的法律规定也逐渐增加,但往往过重的规制会导致消极心理出现,对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利益有不利影响。而拥有激励与保护作用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由此出现。在国外,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逐渐完善且普及甚广,而在我国,由于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时间不长,在立法与相关制度的规定上尚有许多不足。所以对董事责任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并结合各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中的问题与完善提出建议。关键词:董事;董事责任;董事责任保险ResearchontheLiabilityInsuranceSystemofDirectorsByZhuYongxinApril,2020Abstract:Asaresultofthedevelopmentoftheglobaleconomy,duetorightswithobligationsincreasinglydiversity,sotheofficersandtheemergenceofcentralismmakesdirectorsandseniorstaffplayanimportantroleinthecompany'sbusinessdecision-making.Therefore,thelegalprovisionsonDirectors'liabilityinvariouscountriesaregraduallyincreasing,buttheexcessiveregulationsoftenleadtotheemergenceofnegativepsychology,whichhasnegativeimportationsthecompanyandallshareholders.Inforeigncountries,thedevelopmentofdirector'sliabilityinsurancehasbecomematureandwidespread,whilethedevelopmentofdirector'sliabilityinsuranceinChinaisrelativelyshort,therearestillmanydeficienciesinlegislationandrelatedsystems.Therefore,thispaperstudiesthedirectors'liabilityinsurancesystemandsharesomethingforitabouthowtosolvetheproblemsandimprovementthissysteminourcountry.Keywords:director;director'sliability;directorsandofficersliabilityinsurancePAGE12一、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基本概述(一)董事责任保险的概念董事责任保险,又叫做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其主要表达的是当被保险的公司董事以及高级职员在正常执行其管理公司的职责时,由于其疏忽或者纯粹过失行为对公司,股东或第三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为此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将需要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合理的抗辩支付费用依法由承保的保险人负责。董事责任保险以董事的疏忽和纯粹过失造成的损害为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主要是对违背勤勉义务的行为进行承保。国际上对于董事责任保险的概念存在着不同定义。如日本在法律上定义为,因为董事或监事等在履职过程中,公司日常活动中,在承保期内,董事或者监事被第三人提索赔请求时保险公司负责支付赔偿费的责任保险。[1]英国在法律上对董事责任保险定义为,对导致第三方经济遭受损失的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给予帮助。[2]美国的制定法中对董事责任保险做出了详细规定,即董事及高级职员因履职时的疏忽或行为不当需要承担个人责任时,保险公司承担支付董事因进行诉讼或仲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并赔付董事应承担的民事赔偿。[3]我国对董事责任保险的定义是当被保险的董事及高级职员在执行其管理公司的职责中,由于疏忽或者过失行为,侵害了公司,股东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并对此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由承保的保险公司负责赔付董事需要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合理的抗辩支付费用。可以看出,我国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援引了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二)董事责任保险的特征1.属于财产保险中的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是第三方的合法利益因被保险人的过失而遭受侵害,对此需要负责经济赔付的保险,同时设定了最高赔偿限额。董事责任保险也仅对董事及高级职员行使职权时的过失而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进行责任承担,对其主观上的故意行为而导致的赔偿责任不负责,同时也在其保险合同内设定了赔偿限额。因此,能得出董事责任保险契合财产保险中责任保险的要件的结论,并且具有其独特性。2.属于职业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指对投保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知识服务人员因履行职责时的过失导致他人的财产利益遭受损害并对此需要负责进行赔付的一种保险。[4]职业保险的保险金赔付以索赔为前提,并且只对被保险人在履行职业时所需承担的赔偿责任负责。董事责任保险的保险合同要素符合职业责任保险的规定,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董事及高级职员也渐渐的成为拥有专业管理技术与特殊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3.具有第三人性董事责任保险旨在对被保险人因其履职行为而导致第三人损害并对此需要进行的赔偿责任提供帮助和能够使第三人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不包括对被保险的董事及高级职员的个人财产损失,并且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以第三人对被保险人提起的索赔为基本条件。所以,董事责任保险具有第三人性。(三)董事责任保险的意义1.有利于公司留住优秀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法律的完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各种索赔诉讼也越来越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可能因其履职中的某些过失行为而对公司或第三方造成损害,在这种情况下,董事通常无法支付高额赔偿费。面对着职业风险的日益增大,董事们可能会因此而不敢大胆履行职能,也可能使更多优秀人才不愿进入到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上,从而对公司经营产生消极影响。而董事责任保险能够为董事在对公司进行经营决策管理上保驾护航。2.有利于受害第三人得到及时充分的赔偿董事责任保险是对董事及高级职员在正常的执行公司职务与业务活动过程当中的某些过失致使第三人利益受到损失,从而依法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本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转移到承保的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受害第三人。然而,董事及高级职员的经营过失往往会导致高额的赔偿,且进行诉讼所需支付的费用高,面对高额的赔偿费用,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通常无法完全支付,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法行为来躲避赔偿责任,导致受害者所享有的权益无法获取保障。而董事责任保险的出现能改善此种情况,因董事责任保险中保险人的“先行支付义务”,可以减少受害第三人承受赔偿无法执行或赔付不到位的不良情况,使其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直接从保险人处获得及时与充分的赔偿,能够有效的保护第三人的利益。3.有助于加强对董事及高级职员的监督董事责任保险具备保护与约束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董事及高级职员因履职时的行为而带来的损失,并且也在监督与制约着董事的日常经营行为。因为,董事责任保险只对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职中因过失而需要承担的责任,因其主观故意造成的后果董事责任保险并不负责。而且董事责任保险所规定的保险除外责任及设定最高赔偿限额,使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行职业中不敢任意为之,起到一定的制约与监督作用。最后,在投保时,保险公司会对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进行监督预警,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审慎行事,相互监督。(四)董事责任保险合同要素1.保险合同当事人及关系人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的当事人指签订了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包括保险人与投保人。而关系人则是受益人和被保险人。而董事责任保险中的投保人是指负责和保险人签订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与支付保险费的人。被保险人通常为遭遇保险事故时,拥有赔偿请求权的人。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通常由公司负责购买董事责任保险,而被保险人则包括董事及高级职员。但是,因为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尚未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各保险公司的条款制定不一,比如我国各保险公司制定的董事责任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也不仅限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的“董事”,还包括了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被保险人的配偶以及继承人等,因此在签订董事责任保险合同时还应对被保险人的姓名,职务等做出准确的表明。2.董事责任保险标的董事责任保险是一种以董事及高级职员的过失履职行为致使第三方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并且需要负责进行经济赔付为保险标的责任保险。[5]董事责任保险必须同时包含以下三个要素。首先,是被保险的董事及高级职员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失,但是因其行为导致的本人自身损害不在范围中。其次,过失责任。董事责任保险仅对在行使职权时的疏忽或者纯粹过失导致的损失而需要负责的赔偿责任进行赔偿。最后,民事责任。董事责任保险中的承保公司仅限于对董事及高级职员在行使职权时的疏忽或者纯粹过失而导致第三方遭受损失时,而且需要负责的民事赔偿责任进行经济赔付,并且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具体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不在其承保范围内。3.除外责任对于董事责任保险,承保的保险人仅仅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范围,对被保险人导致的第三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对于超出了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范围,则不负责赔偿,这就是除外责任。我国董事责任保险的除外责任在对比之下,相对来说较为宽松,除了国家法律规定的除外责任之外,合同双方可以进行协议保险合同的排除范围及其条款。二、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困境(一)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现状1.与董事责任保险相关的规定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职务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因而这明确了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需要为其职务行为承担后果,也为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发展提供基础。我国2020年新修订实施的《证券法》第85条,即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因此,这也在不断的对董事,监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行为做出更为严格的制约,也为董事责任保险的推行提供了基本依据。在政策上,我国2002年公布实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9条规定,即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但董事因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而导致的责任除外,则对董事责任保险做出了相应规定。因此,想要完善的适用董事责任保险,需要靠相应的法律制度支撑,以及适宜董事责任保险发展的司法环境。2.我国董事责任保险的实践现今,我国大多保险公司都相应推出了董事责任保险。随着现代市场的复杂化,很多公司为了减少经营风险而购买了董事责任保险,如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马钢集团等。因此,能够看出,对于我国的市场现状,董事责任保险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第一份董事责任保险合同在我国2002年已成立,但是,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实行的数十年间,我国的投保率比起海外的公司仍然相较低下,因此,必须加强对董事责任保险的推广力度,为我国公司的良好发展增加助力。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困境1.缺少相关法律制度支持目前,我国仅仅是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在立法上我国对于董事责任保险尚未明确制定有关的法律条款。但是由于《治理准则》仅为部门规章,位阶不高,还限制性的规定了仅上市公司购买的适用范围,因此致使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发展缓慢。其次,我国法律上对董事民事责任认定较为模糊。我国《公司法》及《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对此多是进行原则性规定,没有形成体系化,导致具体实践操作性不强。最后,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有不合理之处。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了对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诉因范围是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时的行为,也就是违背了忠实义务,却没有明确的规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勤勉义务时的行为,这缩小股东代表诉讼的适用范围。并且,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由于最后的胜诉利益归于公司,而遭受了损失的股东的合法利益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2.公司治理结构的障碍首先,公司的管理制度上存在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控制的含义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管理结构中,当经营者的履职行为不能够由所有者完全的约束与监督时,那么经营者就可能会通过利用内部监督制约缺失的空子,为了谋取个人或者其他的利益而滥用职权,从而对公司及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导致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在公司中存在。[6]在我国的股份制公司中,大多都有着内部人控制的情况。由于大股东缺位,中小股东股权分散,因此对公司的董事以及高级职员的履职行为很难去进行及时有效的制约与监督,致使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得到了许多不受限制权利,从而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存在,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的情况下,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这也对作为激励与保护制度的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制造了障碍。其次,一股独大的情况也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出现,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股权较为集中,致使第一股东甚至会拥有超过50%的股权,股权集中的现象会导致那些大股东可以任意的随自己的意志决定董事及高级职员的就任,这就会致使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受到损害以及不利于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监督。这些都是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难以成熟发展的缘由。3.保险合同条款存在不足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制度与保险合同条款的制定,而我国的部分保险合同条款设计存在与我国国情不相符之处,比如,平安保险公司在推出董事责任保险时将属于舶来品的董事责任保险,直接采用了国外制定的保险合同条款,没有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做出符合发展的修改,导致保险合同的部分条款在我国无法真正适用。例如,在《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董事责任保险条款》第二条规定了当被保险人允许能够通过被保险公司来领取相应的补偿时,保险公司可代被保险的公司负责进行经济性赔偿。这一条规定就没有考虑到我国目前尚没有规定公司补偿制度的实际情况,难以进行实际操作。国外法关于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借鉴(一)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作为可以有利于激励董事及高级职员工作,促进公司发展的董事责任保险,如今,在英美法系中各国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其地位,以及完善的制定了与董事责任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对此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各州的公司法上对董事责任保险承保范围内的勤勉义务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董事必须怀着善意且谨慎的态度,采取合理的适宜公司发展的方法去执行其职责;以及规定了对违反勤勉义务的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从而使董事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更加清晰。美国各州将公司实体责任保险也纳入到了该国的董事责任保险中,以此促使董事责任保险获得更好的发展。公司实体责任保险是将公司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责任保险,当投保的公司和董事及高级职员被起诉时,公司为此而需要承担损害赔偿,比如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职时致使第三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可能不仅限于董事及高级职员,公司自身也会因此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及在对诉讼进行中所需要承担的抗辩费用等就能够通过公司实体责任保险由保险人负责承担这些责任,以此来减少公司自身所遭受的损失。在诉讼制度上,美国的股东代表诉讼采用了法院可以直接裁判董事对股东进行有条件的经济赔付,而不是将全部赔偿给予公司的做法,这样更加及时有效的保护了股东的合法利益。在美国,董事责任保险得以迅速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规定,对此也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二)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在大陆法系的各国中,发展董事责任保险的进程不一,对此以日本为例。董事责任保险于1990年以英文的方式写进日本三井海上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中,从而确定了其法律地位。[7]日本商法上规定了关于提高监事独立性,强化监事的监视机能,建立健全的股东代表诉讼等法律条文。日本对于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中能否承保,是以免责条款的方法来限制,即除了在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中规定的不能够承保的董事赔偿责任外,其他的董事赔偿责任皆可承保。但在具体实践中,也跟各国一样指的是董事的勤勉义务。严谨的法律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内部监管等为日本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营造出越来越适宜的法制环境,使董事责任保险购买率增加,从而也为公司及董事提供相应的保障。(三)两大法系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立法给我国的借鉴两大法系国家对于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都已发展完善,为我国发展董事责任保险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借鉴。首先,需要在立法上确认其合法性,而我国的公司法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去制定关于董事责任保险的法律条文,所以,可以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对董事责任保险作出明确地规定,通过法律规定来让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好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需要加快健全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对此我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借鉴美国由法院直接裁判董事对股东进行有条件的赔偿给付的做法,从而有效的推动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最后需要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董事责任保险所承保的勤勉义务等。虽然我国对于发展董事责任保险可以借鉴国外的发展方式,但是对于本来就在我国属于“舶来品”的董事责任保险,不能只是一味的借鉴,更为需要的是应该因地制宜,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司法实践等情况来发展适合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努力完善我国立法,营造适宜的法制环境,创造属于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四、完善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一)完善与董事责任保险相关的法律制度1.在立法上确认董事责任保险的合法性为了更好的推动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需要在我国的立法上对董事责任保险的合法性进行确认。由于我国对董事责任保险的规定仅仅体现在部门规章中,导致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发展缓慢。因此,可以在我国公司法的进一步修订时,明确的将董事责任保险写进公司法中,并且对其适用范围进行调整,表明我国的公司可以对现在,将来及曾经担任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董事责任保险,为董事责任保险提供立法上的支持,以此来推动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2.健全我国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股东代表诉讼的引入,为我国推行董事责任保险增添了新力量。虽然我国的公司法对股东代表诉讼如何适用制定了相应的条文,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股东代表诉讼仍然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快完善股东代表诉讼。首先,增加违反勤勉义务为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诉因。因为法律上对提起的诉因是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时的行为,也就是违背了应负的忠实义务。因此,从逻辑上看来,若是因为违背勤勉义务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害时,股东就不能以此为诉因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而勤勉义务正是属于董事责任保险所承保的范围,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因此,需要尽快修正我国《公司法》的具体规定,增加增加违反勤勉义务亦为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诉因。其次,法院可依据我国司法实践,直接裁判董事对股东进行有条件的赔偿给付。根据相关资料表明,美国法院在股东代表诉讼中是使用了直接裁判由董事对股东进行有条件的赔偿给付,而不是直接将全部赔偿交予公司的做法,提高了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积极性。我国法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宜的引用该做法,对于具体的内容规定,则可以在公司章程中进行补充。3.明确规定董事违反勤勉义务的认定标准我国《公司法》规定了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行公司经营管理职能中承担勤勉义务,意味着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公司财产时,需要拥有像谨慎的人去管理自己的财产时,所具有的勤勉态度。[8]然而,实际中很难具体认定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职过程中有无尽到勤勉义务。而董事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则包括了因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所负的勤勉义务而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但其具体认定困难则影响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因此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董事民事责任制度。对此,我国《公司法》中可引入美国所实行的经营判断规则,以此规则认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有无尽到勤勉义务。经营判断规则是指董事以一个谨慎的人在一定的情况下,所会做出的勤勉和注意的程度,只要符合了此规则,那么即使公司及股东认为董事的履职方式导致了巨大损失的产生,但是董事也无需为此负赔偿责任。这一方法的引进,对我国如何去认定董事有无违反勤勉义务起着推动作用。(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1.加强公司内部监督需要提高公司中的内部监督机制,即监事会的地位,使监事会可以充分行使其权力,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为其在公司治理中保驾护航,更好的行使其职能,施展其真正的监视作用,这不仅能有效的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还能提高对董事及高级职员履职时的约束和监督,使董事以及高级职员期许能够降低因履行职责而带来的损失,从而促使公司去购买董事责任保险,进而为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增加了新机遇。2.增强公司外部监督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经营风险评估和监督可以对公司起到较好的外部控制,保险公司对不同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按照其不同的方法与标准作出不同的专业考察与经营风险评估,并且不定期或者定期的作出评估书,对有可能发生的危险等做出建议,这对董事及高级职员在履行职责时的行为,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与制约作用,而作为一种新式的外部监督的董事责任保险则可以为公司的优化发展提供外部监督保障。(三)修改保险合同条款1.把公司实体责任保险纳入承保范围由于我国在引入董事责任保险时,并没有具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而是直接将国际通行的董事责任保险承保范围都使用于我国的保险合同条款中,致使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合同的条款设计存在与我国国情不符之处。[9]对此,应具体规定适宜我国发展的董事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建议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可以将公司实体责任保险正式纳入到承保范围内。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当公司和董事及高级职员被起诉时,公司往往会因此而遭受到损失,比如因董事及高级职员的不当行为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时,此时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可能不仅限于董事及高级职员,公司自身也会因此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并且我国在证券法中规定了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资料中有虚假陈述行为,导致投资者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那么上市公司就需要为此负责赔偿。而作为一种对公司所遭受的损失为保险标的公司实体责任保险则可以有效减少公司的损失。因此,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可以将公司实体责任保险正式纳入到承保范围内,以此来减少公司所遭受的损失。2.修改保险合同中与我国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条款在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合同中有对于破产不影响合同效力的相关条款,然而,我国法律中没有关于自然人破产相关的条文,所以这些不合理的合同条款需要根据我国的法律不断地去做出调整。因此,为了推进董事责任保险的发展,应因地制宜的去修改董事责任保险中不完善的保险条款,制定符合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与市场需求的保险条款。3.降低董事承担保险费的比例在国际中,购买董事责任保险所需要承担支付保险费主要有:董事个人承担、公司承担、董事与公司一起承担这三种方法,但最常见的方式是董事及高级职员与公司一起承担,并且它主要是由公司负责支付大部分保险费,董事及高级职员仅需要支付剩余部分。目前,我国的保险公司所推出的董事责任保险的保险费承担方式主要采用公司承担或着董事与公司一起承担两种,然而,由于购买董事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用通常较高,如果仅是由公司负责承担保险费的支付,那么可能会使公司对董事责任保险产生消极性,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