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十 机上医疗处置_第1页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十 机上医疗处置_第2页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十 机上医疗处置_第3页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十 机上医疗处置_第4页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含活页实训手册) 课件 模块十 机上医疗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上医疗处置空中乘务专业机上常见病症1机上应急医疗事件处置2常用急救技能3机组失能应急处置45目录Contents一、机上常见病症航空环境造成的病症及其处置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航空环境造成的病症及其处置干眼症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是指由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客舱环境较为干燥,周围氧分压降低,自身泪膜不稳定、佩戴角膜接触镜、眼睑内外翻等人群更容易出现该病症。主要症状:常见表现为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眼红、畏光等。预防及护理方法航空环境造成的病症及其处置航空性中耳炎高空环境中,座舱内的气压随着飞机上升或降落发生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飞机升降过程中,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产生各种症候群,统称为气压损伤;伤及中耳腔的,称为航空性中耳炎。主要症状:轻者有耳痛、耳鸣、听力下降、鼓膜轻度充血等症状,重者可致鼓膜穿孔出血;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可继发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丧失听力,严重时气压变化可影响到内耳,出现一过性或持续性眩晕。预防及护理方法航空环境造成的病症及其处置航空性鼻窦炎航空性鼻窦炎又称鼻窦气压性损伤。当鼻腔和鼻窦内有急、慢性炎症,致使窦口附近的组织肿胀而阻塞窦口,形成具有活瓣作用的栓子,在飞机下降时,窦腔内呈相对负压,该栓子易堵塞窦口,致使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引起气压损伤。主要症状:故航空性鼻窦炎主要发生在额窦,可因黏膜充血、肿胀、渗出等引起患者头痛。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心绞痛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症状:发作时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湿冷或出汗,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胸痛区域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并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患者可能伴随头晕、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是指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发生出血或栓塞而导致的疾病,包括脑出血及脑血栓。主要症状:(1)出血性脑血管意外:发作时颅内高压症状明显,如头痛、呕吐等,可伴随肢体瘫痪,意识障碍,血压明显升高。(2)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典型症状为“三偏症”——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伴有失语、反应迟钝、头晕等。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癫痫癫痫俗称“抽风”或“羊癫风”,是一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症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也叫癫痫大发作。发病时患者通常会突然大叫一声,继而丧失意识,直立时突然倒地。典型症状是四肢强直,全身抽搐,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醒后头痛、头晕、嗜睡或肢体一过性瘫痪,对发病过程不能回忆。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炎性、过敏性疾病。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化学物质刺激、缺氧和气压改变等都可以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主要症状:呼吸困难、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等。患者常常被迫坐直并使身体前倾,来帮助呼吸。支气管哮喘发作前眼睛、鼻腔常会发痒,有流泪、打喷嚏和干咳等前驱症状。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过度换气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患者多存在精神刺激、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等诱因。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大汗、面色苍白、头晕、面部口唇麻木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昏厥、跌倒,甚至手足、全身抽搐,类似于癫痫发作。由于症状相似,可能会被误以为支气管哮喘或癫痫,导致航变或备降。预防及护理方法旅客常见病症及其处置昏厥昏厥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数秒或数分钟内意识短暂丧失,四肢无力,机体各种反应能力降低。主要症状:1.神经反射性昏厥:长途旅行中,旅客久坐憋尿,在排尿后出现晕倒、短暂意识丧失,此类发作常无先兆。2.低血糖性昏厥:发作前部分人有头晕、恶心、冷汗、视物不清等先兆症状,补充葡萄糖后意识可迅速恢复。常见发生于有糖尿病史的旅客。预防及护理方法二、机上应急医疗事件处置机上应急医疗事件的处置原则和记录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乘务员的处置程序机上应急医疗事件处置的原则总原则乘务员在机上处理急救情况时,履行的职责不是诊断某人的病情或进行预先治疗,而是提供必要的、基本的急救。机上处理急救情况时,不对旅客进行皮下注射,不宣布旅客死亡;除非急救需要,尽量避免移动旅客,保持最适合其病情或伤害的位置,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机上应急医疗事件处置的原则一般原则(1)实施机上医疗处置前,需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2)保持镇静,在采取直接措施之前先询问患病旅客情况并观察其的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包括意识、脉搏、呼吸、血压和体温等。根据患病旅客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分析、判断,观察损伤情况。(3)识别急救的必要性后,立即提供应急医疗处置,先处理最紧急的情况,并注意下列要点:确保呼吸和呼吸道畅通;检查及立即止住出血;预防休克和暴露伤部;确保正确处置昏迷者并保证有人照看。(4)急救时乘务员应该只限于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因采取不当方法而导致的错误;尽量不要移动病人或搬动损伤部位。机上应急医疗事件处置的原则一般原则(5)急救时,应选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乘务员愿意并有能力帮助处理患者的伤情。但尽量避免使用诊断性和预后性质的词句。(6)讨论旅客病情时应避开其本人及周围旅客。(7)机上急救期间乘务员应全程监护并记录,直到专业医护人员赶到或与地服人员交接。(8)机载应急医疗设备应由乘务员或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其中仅可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或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处方类药品必须经专业医护人员使用。(9)乘务员实施急救期间,应注意保护自己和旅客:避免皮肤或嘴巴直接接触旅客体液和伤口等;使用应急医疗设备中相关物品进行自我保护;提供急救后应尽快洗手和消毒。机上应急医疗事件的记录事件基本信息(1)患病旅客及同行人员信息。(2)专业医护人员信息。(3)航班信息。(4)患病旅客情况。(5)乘务组应急医疗处置的过程。(6)专业医护人员的到场时间、救治措施及意见。(7)应急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8)患病旅客本人及同行人的意见。(9)是否需要地面医疗协助及所需地面协助的种类。(10)其他必要信息。机上应急医疗事件的记录旅客证言证词必要时可收集旅客证人证词,如采取记录和旅客签名的方法。(1)以旅客自愿为原则;(2)建议寻找了解事件经过的旅客或患病旅客附近的旅客;(3)建议寻找2~3位或更多的旅客作证;(4)记录作证旅客的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身份证号(或其他有效证件)和对该事件的陈述。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判断病人情况1.判断患病旅客意识(1)如果旅客有意识(2)如果旅客已失去知觉(3)如果旅客无反应、无自主呼吸2.询问患病旅客病情:询问旅客、旅客同行人员或周围旅客具体问题,以判断病情和伤情;询问旅客的病史及有无自备的药物;如旅客已失去知觉,检查其个人物品中有无药品和个人诊断。3.检查医疗标识迅速检查旅客颈部或手腕上的医疗警戒标志(MEDICALERT),查看已知医疗记录、医疗警戒系列编号和24小时医疗报警电话号码等信息。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沟通和协调(1)寻求其他乘务员的帮助(2)通知机长和乘务长应向机长详细说明应急医疗事件的情况,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旅客人数、性别、年龄、具体症状、过往病史(如有)、是否有同行人员、是否需要相关辅助设备,以及其他机长需要的信息。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寻求医疗协助(1)通过客舱广播寻求机上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机上广播寻找医生的广播词(例):“女士们、先生们,现在飞机上有一位旅客需要紧急医疗救护。如果您是医务人员并且愿意为我们提供帮助,请您与乘务员联系。谢谢!(2)如果找不到专业医护人员或无法立即着陆,机长或可与飞行控制台联系,寻求24小时国际航空救护医疗服务部门的协助。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准备好应急医疗设备1.急救箱(FirstAidKit)2.应急医疗箱(EmergencyMedicalKit)3.卫生防疫包(UniversalPrecautionKit)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检查病人1.主要检查:检查出威胁患病旅客生命的原因,在检查过程中按需要提供急救。2.次要检查:检查不构成立即威胁生命安全的医疗问题。实施急救在医务人员未到之前或机上无义务人员时,应按急救箱内所附的“急救指导”或乘务员手册进行急救。使患者尽量舒适,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患者吸氧。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持续沟通和协调1.记录信息:急救时乘务组应取得并记录以下内容旅客身份;发病情况或主要症状;应急医疗处置的过程及效果(包括使用的医疗药品、器具及时间节点);落地后是否需要担架或轮椅等搬运工具,是否需要救护车或医务人员到场。2.汇总信息:及时报告机长并始终与驾驶舱保持联系,在着陆前通知地面有关部门。乘务员遇到应急医疗事件时的处置程序填写文件完成救治后乘务员需要完成文件填写。1.紧急医学实践报告单;2.知情同意书;3.特殊情况报告表;4.2~3位旅客的证词;5.客舱记录本。三、常用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止血包扎处置骨折常用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点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跳、呼吸骤停并伴有意识丧失这一急症所采取的救命技术。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建立人工循环和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它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操作。如何判断病人需要进行心肺复苏:心跳、呼吸骤停并伴有意识丧失者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乘务员可拍喊患者来判断其意识是否存在,如果发现患者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仅有濒临死亡的喘息,即可进行胸外按压。常用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以C—A—B的循环进行:C—compressions,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A—airway,即开放气道;B—breathing,即人工呼吸。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六步进行:判断意识和呼吸;若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呼救;将患者置于心肺复苏体位;胸外心脏按压,快速用力进行30次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向气道内吹气2次,同时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常用急救技能气道异物梗阻气道异物梗阻是由于误将异物吸入呼吸道,形成呼吸道堵塞,引起通气障碍,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的急症。气道异物梗阻容易发生在成人醉酒后或试图吞咽大块难以咀嚼的食物时,另外,有义齿和吞咽困难的老年人,以及吞食果冻等食物或异物的婴儿和儿童,也是气道异物梗阻病发的高危人群。气道异物梗阻一旦发生就会导致身体无法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造成窒息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常用急救技能气道异物梗阻气道异物梗阻的类型和表现1.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2.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气道处,患者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常用急救技能气道异物梗阻处置气道异物梗阻的操作流程判断意识是否清醒如患者清醒,根据症状判断类型和评估梗阻严重程度。如患者昏迷无呼吸,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立即呼叫,准备进行心肺复苏。如患者清醒且梗阻严重,选择合适方法实施救助:(1)腹部冲击(2)胸部冲击常用急救技能气道异物梗阻处置气道异物梗阻的注意事项1.尽早、尽快地识别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迅速做出判断。2.腹部冲击时要注意防止胃反流导致误吸。3.对倒地的患者可以骑跨在大腿上进行腹部推挤。4.在异物没有排出之前应避免口对口吹气,否则异物将可能进入更深,而阻塞难解除。常用急救技能止血通过一定方式快速处理,让血停止向外流动叫作止血。出血的类型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像喷泉一样随着动脉搏动,从伤口喷出;出血急,出血量大,如不及时止血,危险性极大。2.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像流水一样从伤口流出;出血随血管口径和伤口大小而不同,如不止血也有危险。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像水珠一样,从整个伤口面慢慢渗出;时间稍久,出血会自动停止,危险性不大。常用急救技能止血止血的方法1.直接压迫止血法2.指压止血法3.加压包扎止血法4.止血带止血法5.橡胶止血带止血法6.临时绞棒止血法常用急救技能包扎伤口包扎可以起到保护创面,固定骨折或关节,防止伤口污染,止血和止痛的作用。包扎要求严密牢固,松紧适宜。包扎方法1.绷带包扎法2.三角巾包扎法常用急救技能骨折骨的完整性由于受直接外力、间接外力、积累性劳损等原因的作用,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改变,称为骨折。骨折固定的处置原则1.先止血,后固定。2.选择适当位置,就地施救。3.不轻易搬动患者,开放性骨折不得移动。4.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之间要加衬垫,夹板要超过骨折断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动作要轻柔。常用急救技能骨折骨的完整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