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课件 活动8 访千年古建 筑精神基石_第1页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课件 活动8 访千年古建 筑精神基石_第2页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课件 活动8 访千年古建 筑精神基石_第3页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课件 活动8 访千年古建 筑精神基石_第4页
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设计与策划 课件 活动8 访千年古建 筑精神基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访千年古建,筑精神基石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活动方案

模块一:初窥门径——认知体验基础篇模块二:更上层楼——家国情怀进阶篇模块三:牛刀小试——创新能力超越篇目录

模块一:初窥门径——认知体验基础篇1.了解我国传统建筑中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

比较这四幅图片,请说说我国古建筑除了台基、屋瓦外,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什么?为什么偏好以这种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问题1:与古埃及金字塔、古希腊神庙和古罗马斗兽场使用石料不同,我国古建筑除了台基、屋瓦外,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木材。

问题2:我们可以从建筑目的、建筑理念、文化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的古建筑主要是为现世的人建造的,不求永恒与久远。而居住的最佳境界,就是阴阳合和、天人合一。木材能很好地表现这些特点。在阴阳五行中,木居东方,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生命与生长的理想。还有,木材加工方便,建设周期短,符合“崇俭尚德”的价值观。点拨试试看,你能写几个?古人植树造林、截木为材,盖房子、做家具。在木桌上吃饭,在木床上睡觉。还造出了很多与木有关的字。

想一想: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用的吗?考考你:分别是哪种屋顶式样?2.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式样点拨

庑殿顶,又被称为五脊顶、四阿顶、四注顶。它有1条正脊,4条垂脊,4面挂瓦。主要用于宫殿建筑里的主殿。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级别更高。重檐庑殿顶是古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屋顶式样,太和殿用的就是重檐庑殿顶。

歇山顶与庑殿顶的最大不同在于,除了正脊、垂脊以外,还有戗脊,在垂脊和戗脊之间,有个三角形位置不挂瓦,称为山花。一般配殿用,达官贵人的府第也可以用。我们所熟悉的天安门用的就是重檐歇山顶。

悬山顶和硬山顶用在民居。其中,悬山顶前后两面挂瓦,屋檐向外伸出,多用于北方民居。硬山顶的屋檐则直贴墙上,多用于南方民居。

攒尖顶只有垂脊,没有正脊,顶部有宝顶。上可用于皇族,下可用于民间,适用范围较大。卷棚顶多见于园林建筑,也有用于民居的。试一试:

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传统建筑的屋顶式样。

3.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组群的方式观察以下几幅图片,说说我国传统建筑组群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特点?点拨

在我国,除了风景名胜的一些点景建筑(如亭、塔)外,多数以大建筑群组出现,比如皇宫、寺庙、民居、书院等都由许多房屋组合而成。组群的主要方式是中轴对称。其规则就是,有一条重要的轴线为主,往纵深发展。主体建筑居中,两侧对称安排建筑群中的其他附建筑。除了主轴线以外,还有次轴线,以及横轴线、纵轴线。这种对中轴线的迷恋与传统文化中的礼制紧密相关。礼制强调尊卑有序,而中间则强调权威居中。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关。中国人在审美上追求综合平稳、左右对称,和谐为美。建筑上也追求左右对称的均衡之美。

3.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1)收集各类窗框、窗棂式样。课堂展示时从审美和意蕴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描述。我国传统建筑的窗框、窗棂式样极多,且独富意蕴。其所具有的可变、灵动的特性,与周围的空间与景物达成交流与借换,形成一种含而不露、隔而不断的朦胧美和含蓄美,成为文人笔下独具魅力的意象。

3.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2)收集各类瓦当式样。课堂展示时从审美和意蕴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描述我国古建筑的瓦当制作精美,小小的圆面上铸刻着瑞纹及吉祥文字,集图章篆刻和平面设计于一身,是许多珠宝设计师的灵感源泉。

3.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3)收集脊兽图片,并说说与之相关的传说脊兽是我国古建筑中放置在屋脊上的雕塑作品,既具有固定瓦件等实际功用,又具有镇水避火、降魔除障等象征寓意。一般来说,建筑地位越高,脊兽数目越多。模块二:更上层楼——家国情怀进阶篇分活动1:我是家乡文旅推荐官。【活动主题】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加深对家乡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了解自己家乡古建筑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着力宣传家乡的传统建筑,助力家乡文旅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分享交流,了解更多的传统建筑样式及其背后的故事,深入挖掘这些传统建筑所蕴藏的带有独特地域标识的传统风俗、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及精神基因,激发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活动流程】

流程1:学生以同一个县或市为单位(或者自由成团)自由组合,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流程2:团队成员讨论确定“我是家乡文旅推荐官”短视频的拍摄内容。流程3:集思广益,初步商榷短视频的框架和脚本。流程4:实地考察、拍摄,若条件受限可借助网络补充资料。流程5:独立创作文案。流程6:剪辑素材并完善后期音效。流程7:作品提交后,将所有的作品进行编号。流程8:课堂展示完整的短视频成果。流程9:所有学生通过有关软件逐个进行投票。流程10: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协调安排得票前三名所推荐的地方实地考察、学习。模块二:更上层楼——家国情怀进阶篇欣赏

学生眼中的家乡“醉美”建筑模块二:更上层楼——家国情怀进阶篇分活动2:“消失中”的古建筑【活动主题】

通过实地走访古村落,梳理出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古建筑,并分析原因,形成调查报告或视频。以此呼吁全社会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调查报告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制定依据来源。【活动流程】

流程1:学生自由组合,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流程2:团队成员讨论确定调查研究的村落。流程3:与该村落的管理人员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支持。流程4:实地走访、考察,并拍摄好佐证照片。流程5:完成调查报告或视频拍摄、剪辑。流程6:组织评选。流程7:优秀作品可以借助公众号、抖音等方式予以宣传。

模块三:牛刀小试——创新能力超越篇分活动1:鲁班锁拆装比赛。【活动主题】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对鲁班锁的拆装中领会榫卯结构的独特魅力,感受古人的匠心与智慧,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以及奋发学习、报效国家的热情。同时,在鲁班锁的拆装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毅力和耐心,提升其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专注力。【活动流程】比赛为淘汰制,共分三轮进行。流程1:第一轮比赛项目为鲁班锁六根装每队参赛队员各派一名代表选择一个鲁班锁(六根装)。选手需要在短时间内拆解并重新组装成原样,用时短者胜出。本轮择优选择前五名进入下一轮比赛。流程2:第二轮比赛项目为鲁班锁九根装每队自由选派一人参赛,第二轮和第三轮不可由团队同一人参加。本轮择优选择前三名进入下一轮比赛。流程3:第三轮比赛项目为鲁班锁十二根装每队选派一人参赛,最终决出名次。模块三:牛刀小试——创新能力超越篇知识链接鲁班锁:中国人自己的魔方

相传,春秋时期,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了一个可拆可拼的玩具,让儿子自己拆开。儿子忙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被后人称为鲁班锁。还有一种传言,说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因此也叫孔明锁。

鲁班锁除了被称为孔明锁外,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鲁班锁的结构中,有一些凹凸的条棍,当它们穿插在一起的时候,榫卯咬合,凹凸的结构就变成了结实的实心。

鲁班锁的种类很多,千奇百怪。最常见的是6根组合,六根的鲁班锁又按照地区、设计理念的不同,在构造上也不同。其次是9根组合。依照不同榫形,它们可以演变出多种类型,一般都是易拆难装。模块三:牛刀小试——创新能力超越篇【活动主题】本活动以古建筑元素为核心进行文创作品设计,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我国古建筑的特色所在,找到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传统建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分活动2:以古建筑的有关造型、纹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