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作业设计

语文五下第八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

单元学习总任务单元学习分任务课型课时安排任务目标任务情境

小幽默,大智慧读懂幽默故事通读梳理1-2课1.掌握3篇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寻找妙言趣

(笑林漫步)课时2.借助注释等多种方法,读懂文言文语

1.能体会课文中风趣的《杨氏之子》。

语言,并结合生活实际,3.找出并摘抄能表现出幽默的语句。

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体体会幽默表达统整读议3课时1.能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的幽默。解锁幽默密

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课2.体会幽默语言背后的引人深思。码

人比作事物来描写情景3.体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

的表达特点,并选择情景其他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情

仿说。景仿说。

2.能讲述课文中可笑之讲好幽默笑话统整讲演2课时1.说出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祝你笑口常

处,能讲两三个收集到的课2.讲述两三个收集的笑话。开

笑话。写好漫画启示统整写评2课时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游历漫画王

3.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课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国

和可笑之处,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3.积累关于“为人”的名言。

启示。漫话生活幽默拓展延伸2课时1.模仿《手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我是“幽默大

4.模仿《手指》段落,仿课五官中选一个仿写一个段落。师”

写五官;用先概括后举例2.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生活中

的方法写生活中的情景的情景段落。

段落。

5.积累关于“为人”的名

言。

五下第八单元学习任务群作业设计

单元学习总任务单元学习作业模块作业内容素养能力层级

分任务记感理运分评创

忆知解用析价新

小幽默,大智慧读懂幽默识字写字、1.字词通关练习。(读音、字形、VV

(笑林漫步)故事背诵课文。字义辨析)

1.能体会课文中风积累名言2.背诵课文21,积累名言。

趣的语言,并结合梳理与概括1.圈画出三篇课文中能表现出幽VV

生活实际,说自己默的语句,并选择几句摘抄。

的阅读感受;能体2.用思维导图和列小标题的形式VVV

会例句把事物比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人、把人比作事物体会幽默阅读与鉴赏1.选择三篇课文中你认为最有趣VVVV

来描写情景的表达表达的内容,写写阅读感受,再交流。

特点,并选择情景探究与交流1.阅读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VVV

仿说。话,填写思维导图,发现关联,

2.能讲述课文中可迁移运用,体会语言的幽默。

笑之处,能讲两三2.评选“最的手指”,先从VVVV

个收集到的笑话。手指姿态、描写方法上体会幽默,

3.能写清楚漫画的完成表格;再评选最—的手指。

内容和可笑之处,3.完成“探究过程图”,再结合V

联系生活,写清楚文中的有趣的语言简单概括“我”

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

示O样?

4.模仿《手指》段表达与交流1.读读园地八中的例句,体会把VVV

落,仿写五官;用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其他事物

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情景仿

法写生活中的情景说。

段落。讲好幽默阅读与鉴赏1.讲讲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V

笑话2.收集有趣的漫画、古今中外文V

学作品中的幽默的情节,交流阅

读感受。

表达与交流1.讲述两三个收集的笑话,避免VV

不良的口语习惯;用心倾听,做

一个好的听众。

写好漫画表达与交流1.习作《漫画的启示》,写清漫VV

启示画的内容和启示。

2.大胆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习作,VV

取长补短修改习作。

漫话生活表达与交流1.评选“幽默大师”活动之一:VVV

幽默模仿《手指》的幽默表达写段落,

可以写五官、电脑各部分、文具

盒、标点符号、钟表指针等。

2.评选“幽默大师”活动之二:V

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生活中

有趣的情景。

3.评选“幽默大师”活动之三:VV

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趣的歇后

语、广告语、俗语、相声、影视

剧中的精彩对白等,有兴趣的同

学可以用夸张的语言、神态、动

作表演等表现幽默。

第21课《杨氏之子》作业优化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解读:

1.能体会课文中风趣的语言,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能体会例句

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并选择情景仿说。

2.能讲述课文中可笑之处,能讲两三个收集到的笑话。

3.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4.模仿《手指》段落,仿写五官;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生活中的情景段落。

5.积累关于“为人”的名言。

一、基础性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补充习题》第一题)【字形、字义辨析】

梁()禽()诣()慧()

粱()离()指()惠()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辨别字音】

梁国杨氏(sish1)子九岁,甚(shensheng)聪慧。孔君平诣(y

izhi)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6iw©i)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yingyi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qinqlng)0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课文朗读】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根据《杨氏之子》的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内容理解】

A.“未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

特点,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D.“夫子”是对年长且有学问之人的尊称,文中指的是孔君平的老师。

5.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多选)()。【内容理解】

A.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

孔雀。

B.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

C.“未闻”二字表现了对客人应有的礼貌,又委婉表达了对“此是君家果”的反

驳,使孔君平无言应对。

D.“儿应声答曰"说明杨氏子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了应答,体现了他虽然年幼但

思维敏捷。

6.完成《习字册》。

二、综合性作业

L在括号中填写加点词指代的是谁。【辨析词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

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句子,完成练习。【理解内容】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课文,“应声”是呼应上文“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是()

A.我没有听说先生您养了孔雀这种家禽呀。

B.孔雀这种出名的鸟是先生养的一种家禽呀。

C.孔雀这种出名的鸟是先生您家的鸟呀。

D.我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呀。

(3)杨氏子的话、这句话要读出()的语气。

A.调皮活泼B.平静黯然C.激动紧张D.高兴快乐E.讽刺挖苦

3.请你也学着杨氏之子的回答,应对不同姓氏的先生。

梅先生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柳先生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生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4.读了课文,在你眼前出现一个怎样的孩子?用原文中的词句填空。

杨氏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他反

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

貌,是从“”看出来的。

三、拓展性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另一则故事,借助注释理解内容,并完成练习。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①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③?”

徐日:“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若令:若,如果,假如;令,使,让。

②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③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④瞳子:瞳仁。

徐家的孩子是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问话人说的话不对。他用比

喻月亮,用比喻月亮里的东西。由此看出,徐家的孩子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2.将下列句子与店名搭配起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A.环卫所B.石灰厂C.照相馆D.电视专柜E.乐器店F.粮食店

(1)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2)古今中外尽收眼底,喜怒哀乐皆注心头。()

(3)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4)清洁人,清洁心,清清洁洁清世界;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天地。

()

(5)美好回忆永驻,当年形象犹新。()

(6)炼尽阴阳出火坑,留得清白在人间。()

第(14)课作业使用指南

第1课时

内容备注(时长)

预习检查基础性作业1、2、35~8分钟

当堂练综合性作业1、26分钟

课后练基础作业615-20分钟

第2课时

内容备注(时长)

复习检查基础性作业4、53-5分钟

当堂练综合作业3、48-10分钟

课后练拓展性作业1、210-15分钟

第22课《手指》作业优化设计

二、基础性作业

L看拼音,写词语。(《语文补充习题》第一项)【巩固字词】

s0oy&ngoihkbuxiangmao

miaoxiaoxianglefityd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辨别字音】

A.瓠(y&)花窈窸(ti^o)B.爱愣(z2ng)级(niti)扣

C.琴弦(xuan)撤(qing)电铃D.附庸(yong)拧(nTng)紧

3.下歹(]句子中加点字部分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句意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o【理解词意】

A.大拇指形态实在算不上美,但是要进门了,可以叫他尊裁电铃。(报电铃)

B.食指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为两差好,都是直直落落向鹿硬由线条。(窈窕)

C.中指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仅席以后美,出处显示着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幸

福。(养尊处优)

D.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遇到工作,他们都是其他手指的榜样。(附

庸),

4.下列句子写的分别是哪根手指的特点?填在括号里。(《语文补充习题》第

四项)【整体感知】

(1)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2)体态秀丽,样子可爱,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3)形状实在算不上美,却是最肯吃苦的。()

(4)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工作却比大拇指复杂。()

5.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整体感知】

A.《手指》一课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

人,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B.食指的工作虽然不如大拇指吃力,但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

C.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是中指,他的作用也是最大的。

D.无名指和小指的用处很渺小,从来不被重用。

6.完成《习字册》。

二、综合性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提取信息理解联结】

2.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感受课文语言的风趣,再摘抄一个类似的语句。

(《语文补充习题》第六项)【欣赏评价】

(1)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手羊站在一旁;给人搔痒,

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呆呆”写出了大拇指反应(快慢),但是具有的

品质。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养尊处优的幸福”表面写中指生活在(ii・优・越3'的环境中,

实际上写出中指的特点O

摘抄一个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理解探究】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

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A.总起全文B.承上启下C.点明主旨

(2)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百足之虫,死而不僵。B.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拓展性作业

1.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语言表

达】

2.积累下列关于团结的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14)课作业使用指南

第1课时

内容备注(时长)

预习检查基础性作业1、2、35~8分钟

当堂练综合性作业16~8分钟

课后练基础作业615-20分钟

第2课时

内容备注(时长)

复习检查基础性作业4、53~5分钟

当堂练综合作业2、310-15分钟

课后练拓展性作业15-20分钟

第23课《童年的发现》作业优化设计

一、基础性作业

1.用“J”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语文补充习题》第一项)

胚(p[pOi)月台祸患(huGnchuan)

薪(zhichi)迷B>(qiongjiong)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2)很规矩,很庄重。()

(3)形容费劲心思思考问题。()

(4)翻过来翻过去,一次又一次。()

3.选择下面标点符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语文补充习题》第三项)

(1)“我明白了一一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

的风险。”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补充说明B.意思的递进C.声音的延长

(2)“奥尔力口.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句中省略号的

作用是

A.声音断断续续B.意思的省略C.语意未尽

二'综合性作业

1.默读课文思考,”童年的发现”指的是()【提取信息】

A.“我”夜里做梦在空中飞翔。

B.“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C.“我”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2.按照“我”的发现经过,下列句子排列的顺序应是【整体

感知】

(1)老师给“我们”解答梦中飞行这个奇妙的问题。

(2)老师的解释使“我”想弄明白人是怎么来的。

(3)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随心所欲地飞。

(4)“我”对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进行大胆猜想,并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3.“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

么来的。”这两句话反映()【作出评价】

A.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

B.作者强烈的求知欲和寻根究底的探究精神。

C.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在学生身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4.“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对这句

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理解探究】

A.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

B.“我”被轰出教室和很多科学家的遭遇类似,所以“我”并没有感到尴尬。

C.“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把自己跟遭受和迫害的科学家列在一起来安慰

自己。

5.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语文补充习题》第五项)【理解探究】

三、拓展性作业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A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

经常早湿衣才,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

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

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我看也

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

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此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

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

感受宗教。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播放佛教音乐,您从少林寺带回的药师菩萨曲,

听的时候就让人感到很宁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像你这样布置起来,我想起了旧社会的天桥。人家

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时候

连积木都搭不好,还奢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言自语道:B“我的设计绝对风格

独特,先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地

下……”

我说:“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

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

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

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围

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

火山口样的湖泊。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

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反正我是不敢上这种喇

叭形梯子的。”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

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

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

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付邮之前,我说:“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

吗?"他翻了我一眼说:“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第1名。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

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他看了一眼地址,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还不死心啊?邀请你参加发奖仪式,已是天大的面子。我想,这同我

们这儿的电视刷友情出演一样,烘托气氛,以壮声威,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像奥斯卡奖一样,给所有可能获奖的

人都发请束,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一个建筑奖恐怕不会像电影奖那祥张杨。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

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我们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

天隆重的发奖仅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

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

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

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

一台回来玩啊。”

L以下对“异想天开”一词解释恰当的一项是()o【理解探究】

A.形容想法非常离奇,不切实际。B.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地涌现

出来。

2.仔细读短文,和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提取信息】

A.儿子想去日本旅游是因为日本游戏机最好玩,想去买一台回来玩。

B.儿子向“我”介绍他的创意,“我”总是不断提出质疑并挖苦他,但儿子仍坚

持设计,并参加了设计比赛。

C.儿子未能获得金奖,那是因为儿子年龄太小,一个人去日本不方便。

3.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多选题)【理解探究】

A.敢于参加国外竞争激烈的创意征文比赛。

B.面对母亲一次次质疑、挖苦,仍勇敢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C.想象力丰富,敢于设想别人不敢想、没有想过的设计。

4.文中画线句分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作出评价】

A.B.

5.从文中加点的“一笑了之''中,你能品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作出评

价】

6.以下对短文分析正确的因理是()o【理解探究】

A.短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主要表现了母亲对“创意”的认识。

B.对于参与这次征文比赛,儿子和母亲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文中三次运用省略号,都表现了人物的话没有说完,被打断了。

D.作者为了表现儿子的设计富于创意,主要描写了他的语言、动作和外貌。

第(23)课作业使用指南

第1课时

内容备注(时长)

预习检查基础性作业1、2、36

当堂练综合性作业1、2、3、4、510-15分钟

课后练拓展性作业8-10

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工作业优化设计

一、基础性作业

L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整体感知提取信息】

A.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中,利用姓氏特点做文章,你来我往,非常巧妙。

B.《手指》一文,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形象,特别是食指最肯

吃苦,经常受伤。

C.《童年的发现》中的“我”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安慰自己,

令人忍俊不禁。

D.本单元三篇课文不仅内容有趣,而且语言风趣幽默。

2.关于“颜体”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提取信息】

A.“颜筋柳骨"中的“颜”指的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

B.颜真卿是行书四大家之一。

C.《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

D.颜真卿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筋骨丰满,浑厚有力。

3.完成习字册

二、综合性作业

L下列句子作为孔融的回答最恰当的一项()【理解运用】

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孔融小时候非常聪明。有个傲慢的大官很瞧不起他,说: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就未必。”孔融听了,微微一笑,说:“。”

A.你说的话没有道理。B.你太小瞧人了。

C.你是不是在狡辩什么?D.看来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2.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名言。

(1)我们要做心胸开阔的君子,不做斤斤计较的人,正如《论语》中所说:“

,,

9。

(2)“。”做坏事的人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3)看到小明热心帮助别人,妈妈高兴地说:

(4)一个懂得羞耻的人就会主动拒绝做一些事情,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