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地理试题2013年姜堰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考前模拟试卷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1年2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完成其最后一次航天飞行。2月26日14时1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停靠国际空间站。完成第1~2题。1.“发现”号航天飞机停靠国际空间站时,北京时间为A.2月26日22时14分B.2月27日C.2月26日1时14分D.2月262.国际空间站绕着地球运转。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A.金星、火星B.土星、木星C.水星、金星D.水星、木星北京时间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下图中阴影所示)。读图完成3~4题。3.日全食当日,下列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B.上海C.武汉D.成都4.图中四个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A.上海B.北京C.武汉D.成都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地形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海南岛海边的沙滩 B.亚马孙平原的形成C.喜马拉雅山的隆起 D.阿尔卑斯山的角峰和冰斗6.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现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植被由荒漠→草原→森林逐渐过渡D.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下图是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15~16题。时间甲时间乙丁时间丙时间时间甲时间乙丁时间丙时间15.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17.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A.经济水平提高B.城市等级上升C.交通通达度提高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18.该城市中心区的迁移方向是A.向西北迁移B.向东南迁移C.向西南迁移D.向东北迁移19.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人口增长B.交通方式变化C.经济规模扩大D.生活方式改变某地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读图完成20~21题。20.该地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1.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机械化水平低 B.市场适应性强C.对环境破坏严重 D.加重农民生产负担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22~23题。22.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有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下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A.工业集聚 B.产业转移C.资源调配 D.劳动力转移25.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中国 A.资金充足 B.技术先进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下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读图回答26~27题。26.下列选项中分别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27.服装厂、机械厂、食品加工厂和印刷厂集聚在同一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A.生产协作联系 B.商贸联系C.共用基础设施 D.共享信息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鞍山钢铁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回答28~29题。28.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因素是①接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①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29.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鞍钢工业基地效益越来越差,在整治过程中可以向鲁尔区借鉴的经验有①调整工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优化环境④从外区调入大量淡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0.2010年3月27日,全球许多国家都参与了针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太阳风。32.岩石圈物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都可以直接相互转化。3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34.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35.陆地上的水主要靠陆地内循环补给。36.城市的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37.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38.随着运输条件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39.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40.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4大题,共30分)。41.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b处洋流属于(暖流或寒流)。g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F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3)D气候类型的特点是,成因是,与之对应的同纬度地区大陆东岸G区的自然带是。(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沿自然带①②③④方向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其成因是。(5)以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4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甲处地质构造是;丙处地质构造是。(2)乙处成山的原因是。(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丁环节为。(4)丙地河流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原因是、。43.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目前该城市M、P、Q中_____________处可能建成高级住宅区。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属于____________模式。(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_____处,理由是。(3)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不利影响有、。44.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6分)(1)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C.由于两地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每年7、8月份,长三角地区常出现_______天气,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两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两区域最有利于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自然条件是。(4)两区域发展之初,都曾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近些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大量迁出,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两区域。

_________(学校)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地理答题纸学校考试号学校考试号班级姓名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判断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三、综合题(本部分4大题,共30分)。41.(1)请在右图上按要求画出风向。(2)(3)、、(4)(5)42.(1)(2)(3)(4)43.(1)(2)(3)44.(1)(2)(3)(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