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我们的大脑非常奇妙。通常,大脑包括1000亿个脑细胞,每个脑细胞都同其他10000个脑细胞相互联系。这些细胞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精密的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有1000万亿个连接,正是这个网络控制着我们的言语、饮食、呼吸和行动。虽然大脑非常复杂,但其大致外形却很简单也很对称。但奇怪的是,直到最近科研机构还认为,大脑的两半部分虽然是分开的,但却是主次有别的。他们认为,大脑左半球居于主要地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而右半球只是辅助性的,居于从属地位,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人类发展早期的遗留物。左脑是理性的,擅长逻辑思考和分析,符合我们对大脑的一切预期。而右脑是无语言能力的,擅长非线性思考和直觉判断,是一个已经退化的人类器官。20世纪50年代,美国神经学家罗杰·斯佩里发现我们的大脑的确分为左右两半,但他指出:“对于所谓的从属或次要的右脑,之前我们认为它没有语言和书写能力、反应迟钝,有些权威人士甚至还认为它没有意识,然而实际上当大脑在从事某些智力活动时,右脑更胜一筹。”也就是说,右脑并非不如左脑,它只是不同于左脑。斯佩里写道:“大脑似乎具备两种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互独立的,分属左脑和右脑。”左脑负责顺序推理,擅长分析和文字处理;而右脑负责整体推理、模式识别以及领会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类表达。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像开关那样运作,一边接通后,另一边就会断开。事实上,几乎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脑的两个半球都会发挥作用。此外,神经科学家一致认为,在指引我们的行为、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方面,大脑两个半球的作用截然不同。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我们的个人生活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不知为什么,人类似乎很自然地倾向于以对立的方式来看待生活。如东方对西方、火星对金星、理性对感性以及左对右。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一定要做出取舍;如果非要如此,则会很危险。比如,只有逻辑能力而没有情感,人就会变得冷漠;而空有情感却缺乏逻辑,人就会十分伤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钟表永远不准,公车也总是晚点。说到底,阴总是需要阳。同样,我们的大脑也是如此。它的两个半球是协同合作的,正如一个管弦乐队,任意一方缺席,都会使整个演奏十分糟糕。正如麦克马纳斯所说:“无论人们多么想孤立地看待左右大脑,它们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单一整体,在整个大脑中协同合作。左脑知道如何控制逻辑能力,而右脑负责综观全局。把左右脑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拥有了强大的思考能力。单独使用任一半脑都会十分怪异而荒谬。”也就是说,健康、快乐、成功的生活同时取决于大脑的两个半球。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同,对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也具有指导意义。有些人更擅长逻辑思考和顺序推理,他们可能会成为律师、会计或工程师;有些人则更擅长全面的、直觉性的非线性推理,他们可能会成为发明家、演员或顾问。而且,这些个人倾向还会影响到家庭、机构或社区的组建。我们把第一种思维方式称为左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具有典型的左脑特征,即顺序性、字面性、功能性、文本性和分析性。这一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大受欢迎,得到了严肃机构及学校的高度重视,其典型代表是电脑程序员。我们把另一种称为右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具有典型的右脑特征,即同步性、隐语性、审美性、语境性和综合性。这一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被各个机构和学校所忽略,其典型代表是发明家和护理员。当然,要想过上满意的生活,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简约主义和二元思维依然对我们存在巨大影响,总体而言,人们还是非常偏爱左脑,我们的文化也依然更为重视左脑思维,尽管右脑思维有用,但其作用还是次要的。然而,情况还在发生变化,也许还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前,左脑思维是司机,而右脑思维是乘客。现在,右脑思维突然抢走了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并决定我们要去哪里,以及怎样到达目的地。左脑能力往往经由大学入学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来测评,虽然这一能力仍然必要,但已远远不够。相反,一直以来都被轻视和忽略的右脑能力,即艺术、共情、高瞻远瞩以及追求卓越的能力,将会越来越多地决定谁会“飞黄腾达”,谁将举步维艰。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但这一改变会从根本上给人以启迪。(摘编自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高芳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脑外形简单、结构复杂,有观点认为大脑的左半球居于主要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右半球只是辅助。B.左右脑各有擅长的领域,左脑擅长顺序推理,右脑擅长整体推理,它们都有可能发挥作用,无优劣之分。C.人们若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会变得冷漠或伤感。把左右脑结合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强大的思考能力。D.右脑并不擅长处理像ABCDE这样的序列事件,它的独特能力在于可以领会隐藏的情绪与言外之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罗杰·斯佩里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左脑思维”说,他认为左右脑思维相互独立,其中模式识别由右脑负责。B.“阴总是需要阳”告诉我们,建立高效、公平的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需要我们同时拥有左、右脑思维。C.二元思维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信息时代,以电脑程序员为典型代表的左脑思维广受欢迎,右脑思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D.从最后一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敏锐地察觉到人类社会将步入“右脑时代”,未来也需要更多的“右脑”人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早在“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时期,医师们就认为,与心脏同处一侧的左脑是居于主要地位的半脑。B.中国古代读书和写作都是从右向左的,与国际接轨后改为了从左向右,巩固了左脑思维的支配地位。C.一个幼童的运算能力远不及一台电脑,但他识别人脸的速度和准确率也是电脑比不上的。D.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高水平、高标准、高规格的赛事,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五大学科。4.这篇文本的论证深入浅出,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4分)5.下列文字提到了日益兴起的AI绘画技术。请结合文章和以下文段,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该技术?科技进步改变着行业的发展走向,AI绘画日益兴起,AI绘画是指以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利用算法、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作或辅助绘画的绘画形式。AI绘画宣告机器向着人类艺术创造的顶峰再下一城,似乎拿捏住了人类引以为傲的审美,但远远无法取代传统画师进行绘画艺术和思想的表达。人类如何平衡AI技术崛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仍值得不断思考。(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终以身死问苍天孙皓晖太阳出来了。汨罗江畔晨雾渺渺,青山绿水陷在了无边无际的迷蒙之中。屈原从茅屋中走出来了,扶着一支青绿的竹杖,消失在弥漫的晨雾里,登上了那座高高的孤峰。晨雾消散,那个身影像一座石刻的雕像,久久地伫立着,久久地仰望着湛蓝深邃的天空。渐渐地,苍翠青山吻住了半边红日,晚霞彤云飞金流彩,天空充满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一种主宰一切却又永恒地保持着沉默的威严。山下,汨罗江水被霞光照得青绿中透着金红,渔船正在江中缓行晚靠,隐隐有问答酬唱的渔歌传来。那位圣哲般的老渔夫,依然肩扛鱼叉鱼网,漫不经心地从江畔走来。偶然,他抬头看了一眼那熟悉的茅屋,眼神闪过一丝惊异。那柱像渔火一样准时点燃的炊烟没有了,茅屋上挑着一幅长长的白幡,门前也没有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渔夫目光缓缓地向山顶移动着,木然地站住了。白发飘飘的老人伫立在高高的孤峰顶端,山下是湍急的汨罗江。老人仰起了高傲而执拗的头颅,凝视着流云飞动的长空,长长叹息一声,沉重极了。上天呵上天,你醒着吧?不!你定然睡着了,睡着了。你有双眼吗?不!你定然没有生得双眼,没有!没有!那你为何要做天?为何要受人的顶礼膜拜?上天呵上天,都说你是太古自生,不是人造,不受人制,洞察奸邪,惩恶扬善。真是这样么?不!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正义与爱心!你,你还是天么?天空神秘而沉默,七彩流云的漩涡仿佛积淀着久远的愚昧,平静、麻木而又诡异。太阳完全沉没于山后了,天际陷入了茫茫昏暗。老人仰天大笑,笑一阵又大哭一阵,摇着头,拭着泪,释然而又迷惘地喃喃着:“上天呵上天,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激愤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让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老人大笑着,从高高的峰顶跃入了一片幽明的汨罗江。“屈原大夫,回来了”老渔人悠长的喊声响彻河谷,“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山间火把也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们边跑边喊:“快救屈原大夫!快,跳水了-”茫茫江面上,渔人们的喊声渐渐变成了无边无际的哭声。鲁仲连与春申君闻讯赶来时,已是三日之后了。汨罗江的春水静静地流淌着,空旷的山谷唯有大片的水鸟在那座孤零零的茅屋上空盘旋飞舞,嘶哑悠长地嘎嘎鸣叫,弥漫出无尽的悲怆。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声了。“春申君,屈原大夫不足效法。”鲁仲连平静得有些冰冷。“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春申君猛然跳起,竟对着鲁仲连大喊起来。“立国不赖一贤。”鲁仲连依旧平静得冷漠,“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了。君自思之。告辞了。”春申君大急:“噢呀,仲连,你如何能在此时离开我了?”“春申君,时也,势也。”鲁仲连笑了一下,分明是无奈地苦笑,“我接到密报:燕国乐毅正在奔走联络,意在灭齐。本想扶楚带齐,不想楚国衰颓如山倒。仲连总得尽力周旋,保住齐国,给天下抗秦留得一线生路。”春申君惊愕了,良久沉默,低声道:“仲连,黄歇纵然无能,也要拼力撑持住楚国了。齐国若有急难,也好有一片根基。”“春申君,仲连先行谢过。”鲁仲连叹息了一声,“春申君,临别一言,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君姑妄听之:要撑持楚国,便不能效法屈原。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无能,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狡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鲁仲连戛然打住,对着春申君深深一躬,飞身上马,风驰电掣般去了。春申君痴痴地望着鲁仲连的背影,骤然一个激灵,向着茅屋深深一躬,猛然飞身上马,飞出了幽静空旷的汨罗江。(节选自《大秦帝国》,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屈原登上江边的孤峰,眼前所见天空奇异而神秘,流云繁复变动,也是屈原在投江之前复杂心境的写照。B.老渔夫从江畔走来,由“漫不经心”到“闪过一丝惊异”,源于熟悉的环境发生变化及他对屈原的好奇。C.“向着茅屋深深一躬”,春申君在茅屋前表达对屈原的敬意,也对自己撑持楚国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D.小说采用人物独白、对话等多种手法,刻画了不同人物的状态,使表达丰富灵动,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7.关于文中谈论屈原之死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春申君认为屈原对楚国有着巨大的意义与价值,故而对屈原之死表现得很悲痛,瞬间枯瘦苍老。B.鲁仲连对屈原之死表现出“平静得有些冰冷”,认为“立国不赖一贤”,这源于他性格的冷漠。C.渔人们哭喊,春申君对着鲁仲连大喊,两次呼喊背后所蕴含的对屈原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D.屈原以身死问苍天,渔人们放歌于江上,一壮烈,一悠闲,其实质都是对楚国现实不满。8.在投江之前,屈原的情绪通过两次问天得到一一宣泄,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4分)9.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屈原之死:“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本文增加了渔人搜救、仲连话别等情节,有何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节选自《孙子兵法·地形》)材料二凡与敌战三军必要得其地利则可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所谓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利,胜之半也。此言既知彼又知己,但不得地利之助,则亦不全胜。法曰:“天时不如地利。”宋武帝讨南燕。慕容超召群臣议拒晋师。公孙五楼曰:“晋师劲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宜据大岘,使不得入。旷日延时,沮其锐气。可徐拣精兵二千骑,循海而南,绝其粮道;别遣段晖率诸州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此上策也。各命守宰依险自固,较其资储之外,余悉焚荡,茭除粟苗,使敌来无所资,坚壁清野,以待其衅,中策也。纵贼入岘,出城迎战,下策也。”超曰:“京都富盛,户口众多,非可以一时入守。青苗布野,非可以猝茭。设使茭苗守城,以全性命,朕所不能。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慕容镇曰:“若如圣旨,必须平原十里而军,军垒成,用马为便宜,出岘逆战而不胜,犹可退守。不宜纵敌入岘,自贻窘迫。昔成安君不守井陉之险,终屈于韩信;诸葛瞻不守剑阁之险,卒擒于邓艾。臣以天时不如地利也,阻守大岘,策之上也。”超又不从。而摄莒、梁父二戍,修城隍,拣士马,蓄锐以待之。其夏,晋师已次东莞,超遣其左军段晖等步骑五万,进据临朐。俄而,晋师渡岘,慕容超惧,率兵四万救段晖等于临朐,战败,超奔广固,数日而拔,燕地悉平。(节选自《百战奇略·地战》)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打“√”。(3分)凡与敌A战B三军C必要得其地D利E则可以寡敌F众G以弱H胜强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将之道也”中的“道”与《庖丁解牛》中的“臣之所好者道也”的“道”意义不同。B.“绝其粮道”中的“绝”与《苏武传》中“乃幽武大窖中,绝不饮食”的“绝”意义相同。C.“缘山东下”中的“缘”与《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缘”意义相同。D.“必须平原十里而军”中的“军”与《过秦论》中的“行军用兵之道”的“军”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子兵法·地形》中讲到打仗时有“通”“挂”“支”等六种地形,晋师与南燕对抗时的大岘山是其中的“挂”地形。B.宋武帝攻打南燕时,公孙五楼给出了先据守再两面夹击的上策和坚壁清野等待敌人露出破绽的中策,但慕容超没有采用。C.慕容镇以成安君不守井陉和诸葛瞻不守剑阁因而战败的历史为例,告诫慕容超不要轻易放弃大岘山这个地利条件。D.慕容超在晋军进至东莞前,曾命令驻莒、梁父二地的部队整修城墙,选练兵马,以待敌军,但最终没能抵挡晋军凌厉的攻势。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晋师劲果,所利在速战,初锋勇锐,不可击也。1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慕容超失败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秋霁[宋]陆游驱除云雾极知难,敢意天公不作悭。汛扫中庭待明月,攀跻危榭望青山。取琴理曲茶烟畔,看鹤梳翎竹影间。不为新晴宜著句,拟将幽事破除闲。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题简炼无华,交代了本诗写作的时间和环境,隐隐透露出诗人的心绪。B.诗人知道驱除云雾的难度很大,用反问语气写出内心不敢怪罪天公悭吝。C.“明月”“青山”运用借代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期盼之情D.全诗事中有情,景中含情,叙事、写景转换自然,读起来并无生硬之感。16.“取琴理曲茶烟畔”和《临安春雨初霁》中“晴窗细乳戏分茶”均写到了“茶”,请分析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卫灵公》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离骚》中与之表意类似的句子是:“??”(2)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3)古代诗人常常借用动物的啼叫来渲染某种意境,请从高中阶段所学的“诗仙”或“诗圣”的一首诗中任意摘取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直播平台上,传统文化以视听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促使传播者自觉创新传播形式,与当下的媒介形态相适应。一方面,传统文化内部的各个环节都成了传播的内容,跳脱出了传统传播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再小众的传统文化门类,在直播平台上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得传统文化在直播平台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可谓是①。而传统文化的直播打赏也成为观众基于认知价值为文化消费自主定价的方式,以及传播者挖掘传统文化潜在价值的驱动力。在当下,直播打赏平台异军突起,显示了其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但由于其大众性、低门槛的特质,一些②的传播内容混入其中,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造成了错误引导。这些问题倘若忽视,将会对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传播造成不良影响。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直播平台存在一些问题就完全否定它的价值和作用,③不可取。平台方除了已在技术、知识层面上给出了积极应对方案之外,政府部门、文化各界、有关部门更应有所警醒。在下一阶段,如何让新媒介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再添“一把火”,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传播形式,同时规范个体行为、预防不正之风、规避不良的社会影响,需要多方④。18.下列句子中的“一把火”,与文中加点的“一把火”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在亲政后就把这“一把火”烧向了和珅,真可谓是雷厉风行。B.数字人民币逐步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数字人民币“遇见”冬奥会,又为冬奥再添一把火。C.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一桶水”的积淀与功底,更要有“一把火”的智慧与激情,方能助学生勇敢追梦。D.对于桑蒂亚戈来说,生活是一把火,一把无形的火,一把用斗争燃烧自己的火,为他带来光明与希望。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以下两段来自《红楼梦》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A】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B】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乙)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21.请为甲文中【A】【B】两处加上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2分)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丹凤”与“三角”,“柳叶”与“吊梢”看似很不和谐;在语序上,“丹凤”“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绝非无意为之。请说说作者这样调遣词语的好处。(3分)23.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言志,各尽其妙。譬如一个“享”字,诗人们就用不同的诗句传达了不同的心声。白居易《山下宿》中“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抒写了个人“独享”的情致;杜甫《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道出了与人“分享”的乐趣;蔡襄《上元应制》中“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寄寓了与民“共享”乐事的情怀。独享、分享、共享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选取的不同生活方式,也是面对世事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A3.C4.①采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样的论证方法。如用组建管弦乐队来解释大脑两个半球需要协同合作,以律师、演员等为例具体列举了左右脑思维更擅长的职业,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②论证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右脑突然抢走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以拟人的方式突出右脑思维的重要性。5.①AI绘画是让计算机调取已有数据,对人类指令进行处理。类似于人的左脑对文字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以能够进行“绘画”。②人类的右脑擅长领会各种情绪,具有语境性和综合性,能够将个人情感融入画作当中,所以AI不能代替人类进行思想的表达。③左右脑思维作用不同、功能互补,只有协同合作,利用AI技术的同时融入创作者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意韵深远的佳作。【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人们若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会变得冷漠或伤感”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只有逻辑能力而没有情感,人就会变得冷漠;而空有情感却缺乏逻辑,人就会十分伤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可见“变得冷漠或伤感”是孤立看待问题的其中部分情况,并不能代表孤立看待问题所带来的一切后果。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他认为……模式识别由右脑负责”张冠李戴。根据原文“斯佩里写道:‘大脑似乎具备两种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是相互独立的,分属左脑和右脑。’……而右脑负责整体推理、模式识别以及领会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类表达”可知,“右脑负责模式识别”并非斯佩里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右脑思维的崛起及左右脑协同工作的意义。A.肯定左脑思维所居的主要地位,不能支撑文章核心观点。B.肯定左脑思维的支配作用,不能支撑文章核心观点。C.识别人脸属于右脑负责,可以支撑文章核心观点。D.说明目前我们的文化更加重视左脑思维,但这并非文章的核心观点。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语言特点的能力。原文中,作者为了说明大脑两个半球需要协同合作的道理,指出“它的两个半球是协同合作的,正如一个管弦乐队,任意一方缺席,都会使整个演奏十分糟糕”,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借助生活中形象可见的现象来说明大脑合作这一我们肉眼不可见的抽象理论。此外,在“有些人更擅长逻辑思考和顺序推理,他们可能会成为律师、会计或工程师;有些人则更擅长全面的、直觉性的非线性推理,他们可能会成为发明家、演员或顾问”中,作者还举了现实中不同职业的例子,来说明左右脑思维更擅长的职业。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都将深刻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在论证语言上,为了避免陌生的科学理论给人带来的疏离感,作者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在“大脑的左右半球并不像开关那样运作,一边接通后,另一边就会断开”中作者将左右脑比作开关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在“以前,左脑思维是司机,而右脑思维是乘客。现在,右脑思维突然抢走了方向盘,加大油门向前奔驰,并决定我们要去哪里,以及怎样到达目的地”中将左右脑比作司机和乘客,说明现在右脑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文段中,“AI绘画日益兴起”“AI绘画宣告机器向着人类艺术创造的顶峰再下一城”说明了AI绘画技术的兴起与发展,而这一技术之所以得以实现,是因为机器能够通过文字和大数据进行处理,归纳出固定化的绘画思路,从而进行“绘画”。从原文“左脑负责顺序推理,擅长分析和文字处理”“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具有典型的左脑特征,即顺序性、字面性、功能性、文本性和分析性……其典型代表是电脑程序员”中,我们可以看出AI绘画就如同人的左脑一样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技术可能性。文段中指出“似乎拿捏住了人类引以为傲的审美,但远远无法取代传统画师进行绘画艺术和思想的表达”,这说明AI绘画固定、死板的固定处理模式,并不能进行情感和艺术的表达。而根据原文“而右脑负责整体推理、模式识别以及领会各种情绪和非语言类表达”“这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具有典型的右脑特征,即同步性、隐语性、审美性、语境性和综合性”可看出,人类因为拥有右脑,擅长领会各种情绪,具有语境性和综合性,能够将个人情感融入画作当中,从而能够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而文段最后,作者并没有对AI绘画进行完全的肯定或否定,而是指出“人类如何平衡AI技术崛起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仍值得不断思考”。而结合文章中对左右脑的观点“要想过上满意的生活,建立高效、公平的社会,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等,我们可得到启发:左右脑思维作用不同、功能互补,只有协同合作,利用AI技术的同时融入创作者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意韵深远的佳作。6.B7.A8.①屈原斥责上天“不识人间是非功过”,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质疑与不满、对现实的悲愤与失望。②屈原意识到上天“没有灵魂”又幻想其有灵魂,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释然与不解、对现实的愤怒与绝望。9.①使故事情节更丰富,使故事内容更具悲剧效果。②黄、鲁二人对屈原之死的态度对比,使屈原形象更立体,由习惯于扁平人物塑造转向了圆形人物塑造,作品创作别具一格。③在感性叙写中融入人物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作品主题。④打破了读者对屈原的传统认知经验,带来新奇的阅读效果。【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B.“对屈原的好奇”错误,应为“对屈原的关切”。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和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B.“性格的冷漠”错误,应为“他认为屈原对楚王是愚忠,其行为不值得效法”;C.“两次呼喊背后所蕴含的对屈原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错误,这两处呼喊前后照应,都彰显了屈原在楚人心中的崇高地位;D.“都是对楚国现实不满”错,渔人们的悠闲之态,未见其对楚国现实不满。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你混混沌沌,无边无际,不识人间是非功过,全然没有公平、正义与爱心!你,你还是天么?”,屈原斥责上天“不识人间是非功过”,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质疑与不满、对现实的悲愤。“上天呵上天,不要责怪屈原骂你问你。你要有灵魂,有双眼,你可能早早都悲伤死了,激愤死了,对么?是了,你听不见屈原的话,你不过一片流云一汪大气而已!真想让你变成威力无边的神座。你?你答应了?答应了?呵,上天答应屈原了!上天开眼了!啊哈哈……”,屈原意识到上天“没有灵魂”又幻想其有灵魂,以表达对上天行为的释然与不解、对现实的绝望。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增加情节,使得原本简单的“自投汨罗以死”的故事情节更丰满;同时“‘渔哥们,救屈原大夫!屈原大夫投江喽——’顷刻间山鸣谷应,江面上点点渔火竞相而来,渔人们在船上喊成了一片:‘屈原大夫,你在哪里——’”,这样的描写很有画面感,很感人,使故事内容更具悲剧效果。在仲连话别的情节中,黄、鲁二人对屈原之死的态度对比,如“骤然之间,春申君变得枯瘦苍老,软瘫在茅屋前竟是泣不成声了”,春申君对屈原之死深感悲怆,觉得“没有屈原,黄歇何堪!楚国何堪!”;而鲁仲连却认为“屈原之心,已经在放逐岁月中衰朽了。纵是秉政变法,也是刻舟求剑了”“屈原之失,在于愚忠。楚怀王之颟顸昏聩,正是楚国衰落根源,屈原却始终寄予厚望。最终如何?楚王悲惨地死了,屈原也跟着悲惨地死了”。通过二人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屈原对楚怀王、对楚国一片忠心,想要变法图强,这样使屈原形象更立体。鲁仲连的一番话很有哲理,如“要撑持楚国,便不能效法屈原”“仲连以为:谋国良臣,绝非一个‘忠’字所能囊括,忠而无能,照样误国害民!撑持危局,更根本者是胆略,是勇气,是见识!君若奋力振作,联结各方,挺身朝堂,拥立新君,疾呼国难而声讨国贼,昭雎们纵然阴险狡诈,安知不会铲除?但有此举,楚国岂能瘫倒灭亡?若一味效法屈原伸颈等死,非但君身败名裂,楚国又岂能不亡?”,这样在感性叙写中融入人物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作品主题。对于屈原,艺术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塑造正面形象,歌颂其忠君爱国的品格;但本文却认为屈原是“愚忠”,认为其做法不值得效法。这样就由习惯于扁平人物塑造转向了圆形人物塑造,作品创作别具一格。传统习惯中人们对屈原的品格一直是赞颂的,而此文却思考屈原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对楚国有利,能否打破楚国衰败的局面,塑造了一个与传统认知不同的屈原,因而打破了读者对屈原的传统认知经验,带来新奇的阅读效果。10.BEG11.D12.A13.(1)(对于)“隘”形地域,我们抢先占领,必须增加兵力(守住隘口),以等待敌人。(2)晋军强劲果断,有利的地方在于速战速决,他们初来锋锐气盛,不可以立即迎击它。14.①不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②过于自信本国的实力。③有大岘山天险而不守却放任敌人顺利越过大岘山。【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大凡对敌作战,全军必须占据有利地形条件,这样就可以用少的兵力抗击多的敌人,用力量弱小的部队战胜力量强大的敌人。“凡与敌战”中“与敌”是“战”的状语,中间不断开,此句是提出作战的情况,后面全部是应对办法,此句宜单独断开,B处断句;“得其地利”是动宾结构,E处断句;“以寡敌众”“以弱胜强”结构一致,中间G处断句。故选BEG。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方法;天道,即自然规律。句意: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我所喜欢的是自然的规律。B.正确。两个“绝”都指断绝。句意:切断晋军的运粮道路。/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完全断绝了吃喝。C.正确。两个“缘”均指沿着。句意:顺大岘山东进。/沿着溪水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D.错误。驻扎;军队。句意:必须是在平原地区每十里处驻扎一支部队。/指挥军队作战的方法。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大岘山是其中的‘挂’地形”错,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大岘山不是“挂”地形,趋向于“隘”或“险”地形。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居”,占据、占领;“盈”,增加。(2)“劲果”,强劲果断;“所利”,有利的地方;“迎”,迎击。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二先有公孙五楼的建议,慕容超没有听从;后有慕容镇的建议,“超又不从”,可见其不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②由慕容超的话“今据五州之强,带山河之固,战车万乘,铁马万群,纵令过岘,至于平地,徐以精骑蹂之,必成擒也”可知,过于自信本国的实力。③材料一“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慕容超所在的地形与这两种很像,应该先占据大岘山,但他却放敌人顺利过了大岘山,结果一败涂地。参考译文:材料一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对于)“隘”形地域,我们抢先占领,必须增加兵力(守住隘口),以等待敌人;如果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以进攻。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占领,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地势均同,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很是不利。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取得胜利,考察地形艰险,计算道路远近,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材料二大凡对敌作战,全军必须占据有利地形条件,这样就可以用少的兵力抗击多的敌人,用力量弱小的部队战胜力量强大的敌人。人们常说的,知道了敌人可以打,也知道了自己部队能够打,但不知道利用有利地形条件,胜利的可能性只有一半。此话也就是说,既知道了敌方情况,又知道了己方情况,但不知道借助于有利地形条件,那么,也就不能取得全胜的战果。兵法说:“作战时好的天气和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形。”宋武帝刘裕率军进讨南燕。南燕皇帝慕容超召集群臣商议抵抗晋军之策,公孙五楼献计说:“晋军强劲果断,有利的地方在于速战速决,他们初来锋锐气盛,不可以立即迎击它。应当据守大岘山,阻截晋军使其不得深入我境,以旷日持久的战法,来消磨晋军的锐气。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选拔精锐骑兵二千人,沿着海边南下,切断晋军的运粮道路;再派段晖率领诸州大军,顺大岘山东进,从而对晋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这是上策。命令各地官吏凭险固守,清点军资仓储(而留足所需物资)之外,其余的一律焚毁,铲除田间禾苗,使敌人来了得不到可以利用的东西,以坚壁清野的办法,来等待敌人可能出现的破绽,这是中策。放纵敌人越过大岘山,我们再出城迎战,这是下策。”慕容超听后说:“我们京都地区繁荣昌盛,人口众多,不可能一下子都把他们迁入城内固守;青苗已布满田野,也不可能全都铲除,假如说采用铲苗守城的办法,可以保全性命的话,我也不能同意这样干。我们现在是据有五州地盘的强国,山河环绕而地形险固,战车万辆,战马万群,即便让敌人越过大岘山而进到平原地区,再从容不迫地用精锐部队袭击它,敌人则为我们所擒获。”慕容镇则建议说:“倘若依照陛下的旨意去做,也必须是在平原地区每十里处驻扎一支部队,构筑好工事,以便利于使用骑兵为条件,因此,一旦我们越出大岘山去迎战敌人却不胜,还可以退守大岘山。不应当放纵敌人进入大岘山里,而给自己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从前成安君不坚守井陉之险关,终于被韩信所打败;诸葛瞻不坚守剑阁之险关,最后为邓艾所擒杀。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扼守大岘山以阻截敌人,是各种对策中最好的。”慕容超听后还是不予采纳,只是命令驻莒、梁父二地的部队,整修护城墙,选练兵马,养精蓄锐以等待晋军的到来。这年夏天,晋军已进至东莞,慕容超派遣左将军段晖等率领步骑兵五万人,进据临朐。不久,晋军顺利越过大岘山。慕容超这时才害怕起来,率领四万人去临朐救段晖等人,战败后,慕容超奔逃到广固,几天时间就被攻下,燕地全部被平定。15.C16.①“取琴理曲茶烟畔”意为诗人在茶香缭绕的地方弹琴,表现了作者对幽静、雅致的追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②“晴窗细乳戏分茶”意为在晴日窗前细细品茶,看似闲适恬静,实则传达出诗人内心无所事事的落寞、惆怅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明月”“青山”是实写自然景观,并非借代;且情感错误,“明月”“青山”是自然意象,展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取琴理曲茶烟畔”,理曲:弄曲,演奏乐曲。拿来琴,点上茶烟,在茶香缭绕的地方弹琴。琴和茶烟都是高洁之物,表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诗人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表现了作者对幽静、雅致的追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②“晴窗细乳戏分茶”,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传达出诗人内心无所事事的落寞、惆怅之情。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8.B19.①百花齐放②粗制滥造③因噎废食④齐心协力20.除了平台方已在技术、知识层面上给出了积极应对方案之外,政府部门、文化各界也应有所警醒。【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的能力。原文“如何让新媒介在传统文化传播上再添‘一把火’”中“一把火”的意思是比喻对事物发展有促进、推动作用的因素。新媒体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A.“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喻新官上任所做的事情。嘉庆亲政后首先处理和珅一事。B.“数字人民币‘遇见’冬奥会,又为冬奥再添一把火”中“一把火”的意思是比喻对事物发展有促进、推动作用的因素。数字人民币推动了冬奥会的传播。C.“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有‘一把火’的智慧与激情”把教师比喻成火,指人的性格热情似火。教师用如火的智慧与激情助力学生圆梦。D.“对于桑蒂亚戈来说,生活是一把火”把生活比喻成一把火,意思是桑蒂亚戈的一生就是斗争不屈的一生。斗争不屈的一生给桑蒂亚戈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前文提到传统文化直播的内容丰富,包括内部的各个环节以及小众的传统文化门类,可知强调传统文化在直播平台上呈现的繁荣景象。故可填“百花齐放”。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第②处,前文提到直播打赏平台的特质大众性、低门槛,后文提到对青少年的错误引导,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不良影响,可知强调内容的质量不高,故可填“粗制滥造”。粗制滥造:意思是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第③处,前文提到我们不能因潜在问题否定直播平台的价值和作用,怕出问题,就不去做,故可填“因噎废食”。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第④处,前文提到推动新媒介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故可填“齐心协力”。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2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平台方除了已在技术、知识层面上给出了积极应对方案之外,政府部门、文化各界、有关部门更应有所警醒”语序错误,前面分句主语为“平台方”,后面分句主语为“政府部门、文化各界”,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主语应该在关联词的后面,需将“平台方”放在“除了”之后。二是不合逻辑,“政府部门、文化各界、有关部门”并列不当,不合逻辑。“有关部门”包含“政府部门”,种属概念并列不当,应去掉“有关部门”。21.A处“:”,B处“。”。甲文A前是总说王熙凤的“打扮”,引出下文的分述,宜用冒号;“翡翠撒花洋绉裙”的“裙”处是分说具体着装的收束,宜用句号。22.丹凤眼、柳叶眉突出王熙凤外表的美丽妩媚,三角眼和吊梢眉突出王熙凤内心的刁钻狠毒。“丹凤”“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符合从形到神、从外到内的逻辑顺序。23.①比喻: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静处时的黛玉比作照水的娇花,行动时的黛玉比作扶风的弱柳,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黛玉的柔美和娇弱。②衬托: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以比干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心思玲珑、聪明多慧;以西子衬托黛玉,突出黛玉的娇弱美丽、惹人怜爱。【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处,后文“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丹唇未启笑先闻”是对前文“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解释说明,为分述部分,故此处应用冒号。B处,“翡翠撒花洋绉裙”的“裙”处是分说具体着装的收束,语意完结,故此处应用句号。2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和我们传统写美人手法有点相同,但又有不同,“丹凤、柳叶”后多了“三角、吊梢”,“粉面、丹唇”却“威不露、笑先闻”。丹凤眼是一种很美的眼形,狭长,眼尾上扬,再配上同样上扬的“吊梢眉”,则整个眉目十分有神采,隐含英气。王熙凤是“柳叶吊梢眉”,足可看出王熙凤的性情强势、粗放。长着这样的眉眼的熙凤在美貌的背后就有可能藏有狡黠、狠毒、性巧、通变的个性。丹凤眼、柳叶眉突出王熙凤外表的美丽妩媚,三角眼和吊梢眉突出王熙凤内心的刁钻狠毒。从外到内在,并不违和。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眼一眉,一颦一笑都刻上了王熙凤的烙印。“丹凤”“柳叶”在前,“三角”“吊梢”在后,符合描写人物从形到神、从外到内的逻辑顺序。这部分外貌描写将王熙凤极有心机,善于做作的本质表现了出来。2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