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1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2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3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4页
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程控制及仪表-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问题:下列控制系统中,()是开环控制系统。选项: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前馈控制系统D:程序控制系统答案:【前馈控制系统】2、问题:关于过程控制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由被控过程和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B:被控过程都是电量的;C: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D:被控过程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答案:【被控过程都是电量的;】3、问题:对于定值控制系统,引起被控量偏离其期望值的主要原因是()的存在。选项:A:给定输入信号B:扰动输入信号C:反馈信号D:控制信号答案:【扰动输入信号】4、问题:定值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或减小外界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使被控量能稳定控制在给定值上。选项:A:对B:错答案:【对】5、问题:程序控制系统的控制目的就是使其被控量按照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随动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其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啤酒发酵罐一般工艺要求加热升温、保温和逐次降温等流程,为实现这一工艺流程而设计的控制系统属于随动控制系统。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即偏差不为零,反馈控制就起作用。选项:A:对B:错答案:【对】9、问题: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中的操纵变量的数值是随时间而离散变化的。选项:A:对B:错答案:【错】10、问题: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输出称为控制作用,而调节阀的输出称为操纵变量或控制量。选项:A:对B:错答案:【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在过程控制系统研究中经常采用()作为输入信号。选项:A:斜坡函数B:单位脉冲函数C:抛物线函数D:阶跃函数答案:【阶跃函数】2、问题: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在生产工艺分析、设计及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选项:A:制定工业过程的优化操作方案B: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以及对被控过程的仿真研究C: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节器参数的整定D:设计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答案:【制定工业过程的优化操作方案;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以及对被控过程的仿真研究;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节器参数的整定;设计工业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3、问题:下面给出四个对象特性,指出哪些是有自衡能力的对象?()选项:A:B:C:D:答案:【;】4、问题:关于试验法建模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根据工业过程的褕入和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模型B:把被研究的工业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C:不需要深入掌握其内部机理D:在实际使用时无需知道工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答案:【在实际使用时无需知道工业过程模型的结构形式】5、问题:关于响应曲线法建模描述正确的是()选项:A:根据测定到的阶跃响应,拟合出近似的传递函数B:根据测定到的阶跃响应,辨识传递函数的参数;C:响应曲线法又分为阶跃响应曲线法和矩形脉冲响应曲线法;D:先通过机理分析法确定模型的结构形式,再用阶跃响应曲线法来确定模型中各系数的大小。答案:【根据测定到的阶跃响应,拟合出近似的传递函数;根据测定到的阶跃响应,辨识传递函数的参数;;响应曲线法又分为阶跃响应曲线法和矩形脉冲响应曲线法;;先通过机理分析法确定模型的结构形式,再用阶跃响应曲线法来确定模型中各系数的大小。】6、问题:试验法建模的主要特点是把被研究的工业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完全从外特性上测试和描述其动态性质,因此不需要深入掌握其内部机理。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下列参数中,()不属于过程的特性参数。选项:A:放大系数K;B:时间常数T;C:滞后时间τ;D:积分时间TI。答案:【积分时间TI。】8、问题:通常可以用时间常数T和放大系数K来表示一阶对象的特性。现有甲乙两个液体贮罐对象,已知甲的截面积大于乙的截面积,假定流入和流出侧的阀门、管道尺寸及配管均相同,那么二者时间常数T的大小为)。(选项: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无法确定答案:【甲大于乙】9、问题:在系统中除了控制量之外,作用于被控过程并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因素称为()。选项:A:反馈量B:给定值C:扰动量D:偏差量答案:【扰动量】10、问题:双容对象特性与单容对象特性相比,增加了()选项:A:纯滞后B:传输滞后C:测量滞后D:容量滞后答案:【容量滞后】11、问题:被控过程在阶跃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无须人或仪器的干预,依靠过程自身的能力,逐渐恢复达到另一新的平衡状态,称此被控过程为()。选项:A:自平衡过程B:非自衡过程C:稳定过程D:非稳定过程答案:【自平衡过程】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热电偶冷端温度往往不是0℃,而是某一温度t1,测量的温度实际为t,则测得的热电势为()选项:A:E(t,0)B:E(t,t1)C:E(t1,0)D:E(t,t1)-E(t1,0)答案:【E(t,t1)】2、问题:下面有关压力仪表的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弹性式压力仪表是根据弹性元件受力变形的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位移来测量的;B:液柱式压力表是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将被测压力转换成液柱高度来测量的;C:电气式压力表是将被测压力转换成电容、电势、电阻等电量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压力D:常见的弹性式压力表有弹簧管压力表、波纹管压力表、应变片式压力表和单膜片压力表等答案:【常见的弹性式压力表有弹簧管压力表、波纹管压力表、应变片式压力表和单膜片压力表等】3、问题:有关变送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选项:A:变送器的作用是将各种不同的过程变量变换成标准的电信号;B:输出信号一般是DC4-20mA或1-5VC:变送器只需要进行量程调整,而不需要进行零点迁移;D:量程调整的目的是使变送器揄出信号的上限值和被测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答案:【变送器只需要进行量程调整,而不需要进行零点迁移;】4、问题:在热电阻的测量电路中,对于热电阻的各种接法,正确的说法是()选项:A:在二线制里,导线不宜过长;B:二线制电路连接仪表与三线制无误差区别;C:三线制测量精度比二线制高;D:在高精度测量的场合,采用四线制方式。答案:【在二线制里,导线不宜过长;;三线制测量精度比二线制高;;在高精度测量的场合,采用四线制方式。】5、问题: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选项:A:三线制接法B:补偿电桥法C:计算校正法D:冰浴法答案:【补偿电桥法;计算校正法;冰浴法】6、问题:下面关于流量检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选项:A:流量有体积流量、重量流量和质量流量三种B:差压式流量计测得的压力差和流量呈线性关系C:流量计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速度式和质量流量计三种D:流体流量的大小与其压力与温度有关。答案:【流量有体积流量、重量流量和质量流量三种;流量计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速度式和质量流量计三种;流体流量的大小与其压力与温度有关。】7、问题:常用热电阻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选项:A:对B:错答案:【对】8、问题:有关热电阻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采用三线制接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B:引线分正、负极性的。C:引线不分正、负极性的。答案:【采用三线制接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引线不分正、负极性的。】9、问题:在热电偶测温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时,只要接入第三种导体的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回路中总电动势值()。选项: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答案:【不变】10、问题:温度检测仪表安装时,为保证测温仪表与被测介质充分接触,必须要求仪表与介质成()安装。选项:A:逆流B:顺流C:密封D:无所谓答案:【逆流】11、问题:DDZ-III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由量程单元和放大单元组成。下列不属于量程单元的是:()选项:A:输入回路B:冷端温度补偿回路C:调零调量程回路D:输出电路答案:【输出电路】12、问题:在压力检测仪表的安装时,为使取压点能如实反映被测压力的真实情况,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项:A:取压点应在直线流动的管段;B:取压点应与流向垂直;C:测量液体压力的取压点应在管道上部,导压管内应无气体D:测量气体压力的取压点应在管道上部,导压管内应无液体等答案:【测量液体压力的取压点应在管道上部,导压管内应无气体】13、问题:下列()不属于自动化仪表的性能指标。选项:A:仪表精度B:灵敏度C:变差D:控制精度答案:【控制精度】14、问题:下列关于热电偶与热电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与热电偶相比,热电阻用于较低温度的测量B:热电阻测温需要冷端温度补偿C:热电阻测温时连接导线采用三线制接法D:两者均利用热交换致热平衡原理进行测温答案:【热电阻测温需要冷端温度补偿】1(5、问题:在进行过程变量检测时,一般都会产生测量误差。在测量中所出现的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称为):选项:A:系统误差B:附加误差C:随机误差D:基本误差答案:【随机误差】16、问题:在DDZ-III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所实现的功能中,()的目的是使其输出信号的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选项:A:量程调节B:零点调整C:正迁移D:负迁移答案:【量程调节】17、问题:使用差压流量计可以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测量,这是因为流体的流量与节流装置前后的压差的()成正比。选项:A:绝对值B:倒数C:平方D:平方根答案:【平方根】18、问题:差压(压力)变送器主要用于测量液体、气体或蒸汽的压力、流量、液位等过程参量,并将其转换成标准的统一信号()作为输出,以便实现自动检测或自动控制。选项:A:4~20mADCB:1~5VDCC:0~5VDCD:0~10mADC答案:【4~20mADC】19、问题:()是流量测量中使用历史最久、最常用的一种流量计。选项:A:椭圆齿轮流量计B:差压流量计C:涡轮流量计D:电磁流量计答案:【差压流量计】20、问题:利用各种弹性元件(如弹簧管、波纹管、单膜片等)在被测介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的原理来测量压力的称为()。选项:A:电气式压力表;B:活塞式压力表;C:弹性式压力表;D:液柱式压力表。答案:【弹性式压力表;】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工程上,气动执行器气开/气关型式的确定主要是从安装要求的角度来考虑的。选项:A:对B:错答案:【错】2、问题:执行器气开/气关型式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由于执行机构按阀杆的位移方向有正反两种作用方式,阀亦有正装和反装两种,所以实现气动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有四种组合形式。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执行器的流量特性是指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即执行器某一开度流量与全开流量之比)与阀门的相对开度(即执行器某一开度行程与全开行程之比)之间的关系。选项:A:对B:错答案:【对】4、问题:流过执行器的流量与阀的开度(流通截面积)有关,与阀前后的压差大小无关。选项:A:对B:错答案:【错】5、问题:执行器工作时,随着阀门开度的改变,导致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流量发生变化,进而使阀前后两侧的压差也随之变化。选项:A:对B:错答案:【对】6、问题:理想流量特性是指在阀前后两侧的压差为一定的情况下而得到的流量特性,它取决于阀芯的形状。选项:A:对B:错答案:【对】7、问题: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斜坡流量特性和抛物线流量特性。选项:A:对B:错答案:【错】8、问题:下列关于执行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执行器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B:气动执行器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适用于防火防爆场合C:电动执行器动作迅速,其信号便于远传D:执行器的幵度与流量总是呈线性关系答案:【执行器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执行器的幵度与流量总是呈线性关系】9、问题:气开式薄膜调节阀,当压缩空气中断时,其处于()状态。选项:A:全关B:原位不动C:全幵D:不确定答案:【全关】10、问题:某工况需要两种介质进行配比后,再进入反应器,则调节阀需选用()选项:A:球阀B:直通双座调节阀C:三通阀D:蝶阀答案:【三通阀】11、问题:气动调节阀的选型依据主要包括下面哪些因素?()选项:A:调节阀的结构形式B: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C:调节阀的流量特性D:调节阀的口径大小答案:【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调节阀的流量特性;调节阀的口径大小】12、问题: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选项:A:结构特性B:流体密度C:阀门开度D:工艺配管情况答案:【结构特性;工艺配管情况】13、问题: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是指阀的前后差压保持不变时的流量特性,而阀门制造商提供的是工作流量特性。选项:A:对B:错答案:【错】14、问题:执行机构为正作用,阀体为正装,则该调节阀为气关阀。选项:A:对B:错答案:【对】15、问题: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快幵、抛物线等4种。选项:A:对B:错答案:【错】16、问题:DDZ-Ⅲ型调节器自动与手动切换时,下面哪种切换不是无扰动切换?()选项:A:从“硬手动”向“软手动B:从“硬手动”向“自动”C:从“自动”向“软手动D:从“自动”向“硬手动答案:【从“自动”向“硬手动】17、问题:DDZ-III型调节器有自动、保持、软手动、硬手动四种工作状态,并由联动开关进行切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软手动操作使调节器的输出电流与手动输入电压信号成比例关系。B:硬手动操作使调节器的输出电流与手动输入电压信号成积分关系。C:从软手动状态向硬手动状态切换时,无需先调平衡就可以达到无扰动切换。D:软手动操作电路和硬手动操作电路都是附加在PI电路中的。答案:【软手动操作电路和硬手动操作电路都是附加在PI电路中的。】18、问题:DDZ-III型气动执行器输入信号与电动执行器输入信号分别为()。选项:A:20~100KPa、DC1~5VB:20~100KPa、DC4~20mAC:20~100KPa、DC0~5VD:0~140KPa、DC0~10mA答案:【20~100KPa、DC4~20mA】19、问题:下列()流量特性具有:在小开度时流量就比较大;随着行程(开度)的增大,其流量就很快达到最大。选项:A:快开B:线性C:抛物线D:对数答案:【快开】20、问题:DDZ-III型调节器通常接受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为输入信号,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并对其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标准统一信号。选项:A:4~20mADCB:1~5VDCC:0~5VDCD:0~10mADC答案:【4~20mADC】第四章单元测试1、问题:PD控制规律的特点是具有超前控制功能。选项:A:对B:错答案:【对】2、问题:若采用PI控制器时,系统过渡过程振荡比较剧烈,可以适当增大积分时间常数。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积分控制规律的特点是使控制更及时,并能消除系统的余差。选项:A:对B:错答案:【错】4、问题:下列哪些是非标准的PID控制算法?()选项:A:不完全微分算法B:带不灵敏区的PID算法C:积分分离算法D:微分先行算法答案:【不完全微分算法;带不灵敏区的PID算法;积分分离算法;微分先行算法】5、问题:某控制系统采用PI调节器,先用纯比例调整到合适的输出,然后在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应()调节器的比例度。选项:A:增大B:减小C:不改变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增大】6、问题:控制系统引入积分作用是为了消除余差,但积分的引入会使系统产生振荡现象。而引入微分作用是为了克服()对系统的影响。选项:A:纯滞后B:容量滞后C:传输滞后D:时滞答案:【容量滞后】7、问题:在保持稳定性不变的情况下,在比例控制中引入积分,同时增大比例度。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选项:A:减小动态误差B:消除余差C:当偏差为零时,控制器输出也为零D:降低响应速度答案:【当偏差为零时,控制器输出也为零】8、问题:有关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下面哪种说法不合理?()选项:A:操纵变量应是工艺上允许加以控制的可控变量B:控制变量要远离被控过程,离调节阀近些C:控制通道的静态放大系数要适当的大,时间常数要适当的小,纯滞后时间要尽量小D:干扰通道的纯滞后时间要大些,时间常数要小些答案:【干扰通道的纯滞后时间要大些,时间常数要小些】9、问题:某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和变送器都是正作用的,可选哪些组合?()选项:A:正作用调节器十气关阀B:正作用调节器十气开阀C:反作用调节器十气开阀D:反作用调节器十气关阀答案:【正作用调节器十气关阀;反作用调节器十气开阀】10、问题: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有影响的是()选项:A: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B:扰动通道静态放大倍数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答案:【控制通道静态放大倍数;扰动通道静态放大倍数;扰动通道时间常数】11、问题:当被控过程存在多个时间常数时,应尽量使时间常数错开。选项:A:对B:错答案:【对】12、问题: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是根据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确定的。选项:A:对B:错答案:【错】13、问题:某控制系统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某人先用比例后加积分的凑试法来整定调节器的参数。若比例带的数值已基本合适,再加入积分作用的过程中,则()选项:A:应适当减少比例带B:适当增加比例带C:无需改变比例带D:与比例带无关答案:【适当增加比例带】14、问题:有一蒸汽加热设备利用蒸汽将物料加热,并用搅拌器不停地搅拌物料,到物料达到所需温度后排出。如果要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下面所选的控制量哪些不合理?()选项:A:物料流量B:蒸汽流量C:蒸汽压力D:环境温度答案:【物料流量;蒸汽压力;环境温度】15、问题:有一台PI调节器,比例度δ=50%,积分时间常数,若将δ改为100%时,控制系统稳定程度将提高,对吗?()选项:A:对B:错答案:【对】16、问题:对于纯滞后较大,测量信号有噪声或周期性扰动的系统,PID调节器不应采用()控制规律。选项:A:积分B:微分C:比例D:比例积分答案:【微分】17、问题:PID调节器变为纯比例控制作用时,有:()选项:A:积分、微分时间常数分别置为∞、∞B:积分、微分时间常数分别置为0、∞C:积分、微分时间常数分别置为∞、0D:积分、微分时间常数分别置为0、0答案:【积分、微分时间常数分别置为∞、0】18、问题:在系统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理论整定方法的是()选项:A:经验凑试法B:衰减曲线法C:临界比例度法D:对数频率特性法答案:【对数频率特性法】19、问题:下图1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当物料为温度过低时易析出结晶颗粒的介质,调节的介质为过热蒸汽时,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型式为:()选项:A:气关阀,正作用调节器B:气开阀,反作用调节器C:气开阀,正作用调节器D:气关阀,反作用调节器答案:【气关阀,正作用调节器】20、问题:、如图,当物料为温度过高时易结焦或分解的介质,调节的介质为过热蒸汽时,调节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形式为:()选项:A:气关阀,正作用调节器B:气开阀,反作用调节器C:气开阀,正作用调节器D:气关阀,反作用调节器答案:【气开阀,反作用调节器】第五章单元测试1、问题:具备下面哪几种情况时,可考虑前馈控制?()选项:A:系统中存在可测不可控的扰动量B:系统中存在变化频繁、幅值大的扰动量C:系统中扰动量较多D:生产过程对控制质量要求高答案:【系统中存在可测不可控的扰动量;系统中存在变化频繁、幅值大的扰动量;生产过程对控制质量要求高】2、问题:若反馈系统或串级系统是稳定的,则相应的前馈-反馈或前馈-串级控制系统也一定是稳定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选项:A:对B:错答案:【对】3、问题:关于物料比值K与控制系统仪表比值系数K’的概念和关系,下面哪个是错误的?()选项:A:工艺要求的物料比值系数,是不同物料之间的体积流量或者质量流量之比;B:比值器参数K’是仪表的比值系数C:流量与检测信号线性时,D:流量与检测信号线性时,答案:【流量与检测信号线性时,】4、问题:某生产工艺要求两种物料的流量比值维持在0.4,已知Q1max=3200kg/h,Q2max=800kg/h,流量采用孔板配压差变送器进行测量,并在变送器后加开方器。试分析采用何种控制方案最合理?仪表比值系数()选项:A:开环比值控制系统,K’=0.4;B: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K’=1.6C: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K’=1;D:变比值控制系统,K’=4答案:【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K’=1.6】5、问题:单闭环和双闭环比值控制的主、副流量之比是否恒定?总物料是否恒定?下面哪些答案正确()选项:A:单闭环比值控制的主、副流量之比恒定B:单闭环比值控制的总物料恒定C:双闭环比值系统中恒定D:双闭环比值系统中不恒定答案:【单闭环比值控制的主、副流量之比恒定;双闭环比值系统中恒定】6、问题:分程控制在分程点上怎样实现流量特性的平滑过渡?下面哪些方案正确?()选项:A:两个增益相差较大的线性阀并联使用B:可选用两个流通能力相等的线性阀,使两阀的流量特性衔接成直线C:可选用两个对数阀,使两个阀在分程点附近有一段重叠的调节器输出信号,从而使两阀特性衔接平滑;D:两个增益相同的线性阀在分程点处的平滑链接答案:【可选用两个流通能力相等的线性阀,使两阀的流量特性衔接成直线;可选用两个对数阀,使两个阀在分程点附近有一段重叠的调节器输出信号,从而使两阀特性衔接平滑;;两个增益相同的线性阀在分程点处的平滑链接】7、问题:根据生产过程处于不正常情况下,取代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为高值或为低值来确定选择器的类型;()选项:A:对B:错答案:【对】8、问题:在选择性控制系统中,比例度δ应整定得小一些,使取代控制方案投入工作时,取代调节器必须发出较强的控制信号,产生及时的自动保护作用。选项:A:对B:错答案:【对】9、问题:均匀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有何特点?下面哪个特点是不正确的?()选项:A:与常规系统相比系统结构无特殊性,达到均匀控制目标B:参数均应缓慢地变化C: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D:控制作用较强。答案:【控制作用较强。】10、问题:某一分程控制系统的两个调节阀,其最小流通能力分别为此时,调节阀的最大流通能力分别为,,可调范围为,,,若将两个调节阀当成一个调节阀使用,则最小流通能力为0.14,最大流通能力为109.2,下面经计算得出的结果哪些正确?()选项:A:可调范围是原来调节阀可调范围26倍B:可调范围没有变化C:可调范围增加到780D:可调范围是原来调节阀可调范围10倍答案:【可调范围是原来调节阀可调范围26倍;可调范围增加到780】11、问题:分程控制就是根据工艺要求,将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分段,去分别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节器,以便使每个调节阀在调节器输出的某段信号范围内全行程动作。()选项:A:对B:错答案:【对】12、问题: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是一个()选项:A:定值控制系统B:随动控制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答案:【随动控制系统】13、问题:与单回路控制相比,下列不属于串级控制系统特点的是:()选项:A:减小了被控对象的时间常数B: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C:对于二次干扰有很强的抑制能力D:对一次扰动没有抑制能力答案:【对一次扰动没有抑制能力】14、问题:下列关于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反馈控制的本质是“基于偏差来消除偏差”B:前馈控制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C: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一样都只适合克服可测而不可控的扰动D:前馈控制属于开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