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绵阳市高新区2021年春季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区2021年春季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形成的,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尚〞!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②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合计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原因。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同学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假设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熟悉社会。社会是出色的但更是复杂的,不熟悉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熟悉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④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熟悉到只有这样做才干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优良的社会风尚,才干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干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亲爱的关系。〔选自《话说<诗经>之“风〞》,有删改〕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中的“风〞,就是指“风俗习惯〞,它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B.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合计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反而居于次要位置。D.现在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摈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用“自然界中风使万物得以生存〞作类比,引出了文章的话题;然后以季康子问政于孔子的一段对话来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B.文章举《诗经》十五“国风〞和《周易》十五卦之“风〞,都是在论述“风〞的内涵。C.文章②③两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解读了《诗经》之“风〞的深入内涵,并指出孔子编集《诗经》的意图。D.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诗经》之“风〞在古今社会生活中关于人们的教育引导作用。3.依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施行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B.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同学说明这样的思想:人生假设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熟悉社会,做事才干游刃有余,利用社会,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C.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D.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干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二〕有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大约5年前,4G取代3G成为主流,使得微信、微博等各类客户端成为移动互联的常态。随着5G的兴起,我们再一次看到技术变革带来的重大改变和机遇。5G时代,不仅意咮着“超级网速〞无处不在,还将为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深度融入生活打开大门。早在2月,中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动组,对5G频谱问题、关键技术、标准化等问题展开研公布局,这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中国在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率先实现技术突破,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已有多项纳进国际标准。企业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加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动5G商用的建设进程。截至2018年底,华为已完成中国全部预商用测试验证,已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目前,中国在5G技术、标准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摘编自王萌《5G,大过想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4日〕材料二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前夕,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公布了华为首款3GPP标准〔全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华为5GCPE.华为同时公布了面向5G时代的终端战略,将基于5G高速率、广连接、低时延的三大特点,分别推出连接家和人的CPE.MobileWiFi和智能手机,连接物的5G工业模块,连接车的5G车载盒子。据介绍,华为首款5G智能手机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上市。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5G相关研究,至今已至少投入6亿美元用于5G研究和革新,已在全球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参加5G研究的专家有数千人。当前已经在组网架构、频谱使用、空口技术、原型机实现和外场验证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华为在5G实验网中实测的5G网络峰值速率已经达到20.25Gbps,时延低至0.33ms,每平方千米可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217万个,完全满足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要求。在信息产业超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华为为首的一批通信公司,正在逐步掌握核心科技,频频完成多项技术突破,成为5G技术在全球的引领者。〔摘编自《中国继续领跑5G,华为公布首款5G商用芯片和终端》2018年第12期〕材料三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25个省〔区、市〕已经在展开5G网络试点工作,而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直播都采纳了5G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马上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张云勇表示,说到5G,就不得不说5G终端。5G终端有两种,一种我们形象化地称为“机〞,一种称为“猫〞。所谓“机〞是指5G手机,5G手机和4G手机没有差别,但是它的速度是4G的好几倍,下载一部1G左右的高清大片只需要3秒钟。如果我们把4G比喻为一条一般的道路,5G则是一条更加宽广、更加立体的信息高速公路。5G的另一个终端称为“猫〞,也就是5G路由器,它可以连接家里、办公室的所有的智能终端。我们可以设想一种场景:清晨,5G路由器用悦耳的声音叫醒你,然后连接咖啡机,自动给你送上一杯浓淡相宜的咖啡。在你喝完咖啡、吃完早餐之后,它会自动帮你预约一台无人驾驶汽车,自动帮助你规划一条不拥堵的路线。到达办公室后,你一样可以利用5G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召开远程会议等。可以说,5G不仅快,而且非常自然。5G正在改变我们的行业,改变我们的社会,助力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张云勇说,下半年,5G手机会零星上市,大规模上市会在明年这个时候。届时,大家就可以享受到高带宽、高质量、高体验、高智能的5G业务,这将助力我们实现向往的美好生法。〔摘编自张云勇“明年此时大家将可享受到5G业务〞,央视新闻〕4.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4G技术的成熟为微信等客户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5G技术的兴起是我国的重大机遇,将会显然提升网速并推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实际应用。B.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究方面,中国己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中国主推的5G技术方案己有多项纳进国际标准。C.华为公司较早启动并投入巨资组织专家研发5G技术,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布了首款3GPP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相应的5G商用终端。D.我国25个省〔区、市〕展开5G网络试点工作,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直播都采纳了5G信号进行传送,这些标志着我国已进入5G新时代。5.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为公司正在研究5G时代的终端战略,人们将来有可能使用华为基于5G的终端产品来远程操控自己家里的电器。B.华为5G实验网中的实测数据完全满足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要求,这与华为在5G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与革新有很大关系。C.5G信息高速公路更加宽广、更加立体,其手机虽与现在的4G手机没有什么差别,但速度翻了好几倍。D.5G新时代的到来将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助力中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6.中国在5G时代成果特别的原因主要有哪些?〔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5分〕绝唱严阵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②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③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集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确实,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或许一切并非如此。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⑤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却被猛然浮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旧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旧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旧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⑥“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⑦它是满池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⑧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⑨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⑩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风格。去听它的情操。去听它的力量。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7.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一波三折,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B.作者借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C.在构思上本文颇有特色,一是文眼显现,反复照顾,二是说理水到渠成,卒章显志。D.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法,浮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富态美。E.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两者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8.本文第③至⑥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荷叶与荷花的美,但又对其“最美〞提出质疑。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回答。(5分)9.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羲之,字逸少。父旷,淮南太守。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假设浮云,矫假设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起家秘书郎,累迁长史。后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尝诣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假设是,未必后之也。〞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義之齐名,而義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晋书•王羲之传》〕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11.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也称“表字、小字〞,古人名之外的称谓。中国古代是礼法社会,男子成年后要在社会上行走,如直呼其名视为不敬,故男子在18岁成人举行冠礼之时,由父母或师长赐字。字与名一般在意义上有同义、近义、相关或相反的关系。B.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C.累迁:表示多次调动;迁,调动改派。一般状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等。D.癸丑,指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中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以60为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使用。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成人后,他很善于辩论,以性情耿直而著称,其所写隶书为古今天下第一,深受其伯父王敦、王导看重。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当时在会稽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申述自己的志向。C.王羲之的书法为世人所推崇,他在其同学家的矮桌上写的字被同学的父亲误刮去,那位同学后悔了好几天,在一老太婆卖的竹扇上写字,人们都争着购买。D.王羲之率真任性狂放,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认为自己的楷书和草书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饮酒二十首〔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①。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綁,束缚。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联中的“没〞字用得巧妙,欲扬先抑。先写青松被杂草掩没,不见其姿,目的是特别下文青松的“卓然〞。B.第二联着力塑造青松的形象,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描述出众杂草在寒霜凝结之时全部倒伏于地,青松却高枝卓然的景象。C.第三联意谓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可能还不觉得它们的与众不同,但是单独一棵松树立在天地间的时候人们才称奇。D.第四联说作者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有时候又极目远眺;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赞美青松,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15.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以桑叶焦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居室干净整洁,生活悠游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3〕说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4〕描述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句子是:,。〔5〕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写出了主客久违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_________中华文化的醇香,〔〕。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中国文化一直讲究_________,在历史长河的_________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假设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正是循着这些不断革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物换星移,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品味水乳交融兼容并包荡涤B.品味水乳交融包罗万象回荡C.品尝浑然天成包罗万象回荡D.品尝浑然天成兼容并包荡涤18.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B.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C.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D.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断革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B.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革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C.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革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D.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革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4分〕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①,“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②

,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21.下面是我市某高中举办朗诵比赛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70个字。〔3分〕四、写作〔60分〕22.题目:美,在要求:你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在迷人的清晨,在宁静的黄昏,在温暖的校园,在和谐的家庭中,在.....你一定能发现不少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请你选择感受最深入的人、事、景,补充文题,再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并适当的议论抒情。参照答案【答案】1.B2.D3.D【1题详解】B项,“十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当时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分析可知,“十五个卦象,正好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应选B。【2题详解】D项,“层层深入地论述〞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这是提出社会风俗习惯,然后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风俗习惯的意义与作用,第四段进行小结,提出“入乡随俗〞的解决办法,由此可知,这不是层递式,而是并列式。应选D。【3题详解】D项,“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表述绝对化,原文的第四段为“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应选D。【答案】4.D5.A6.国家的积极支持,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标准化等方面实现了领跑。企业方面,中国三大运营商、华为和中兴作为中国5G军团的主力军,一直积极参加5G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动5G商用的建设进程,一直积极参加5G的研究等。【解析】【4题详解】D项,“这些标志着我国已进入5G新时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我国25个省〔区、市〕已经在展开5G网络试点工作,而央视春晚和今年的两会直播都采纳了5G信号传送。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马上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分析,原文是说“这些举动可以说明我国马上进入5G新时代〞,选项内容变未然为已然。应选D。【5题详解】A项,“华为公司正在研究5G时代的终端战略〞错误。结合“华为同时公布了面向5G时代的终端战略,将基于5G高速率、广连接、低时延的三大特点,分别推出连接家和人的CPE.MobileWiFi和智能手机,连接物的5G工业模块,连接车的5G车载盒子〞分析,原文是“华为同时公布了面向5G时代的终端战略〞,而不是“正在研究〞。应选A。7.BE〔4分,一个2分〕8.〔4分,每个要点各2分〕①质疑是为引出下文写残荷之美(为下文表现残荷精神与力量张本)。②用荷花、荷叶“红红绿绿的俗美〞“迎合季节的庸美〞来蓄势反衬(衬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9.〔5分,要点①2分,要点②3分〕①绿叶红花的美随时而逝,断梗残枝在风雨时光的摧毁中“高高耸立〞“高悬〞“高举〞,以这样的存在显示着自信、孤高,显示着力量。②圆明园只剩断壁残垣,一段抗争的历史却无法摧毁,它继续提醒、鼓舞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着不屈的力量。人也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经过磨砺的孤高自信的美,在挫折中塑造自己壮美的精神情操。【答案】10.A11.A12.D13.〔2〕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解析】【11题详解】A项,“故男子在18岁成人举行冠礼之时,由父母或师长赐字〞错误。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及笄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应选A。【12题详解】D项,“言谈之间常认为自己的楷书和草书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错误。结合“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分析,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经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并不是“认为自己的楷书和草书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应选D。参照译文:王羲之字逸少。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长大后,富于思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长写隶书,为古今第一,评论者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忽,像惊龙一样矫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从家中徵召出来任秘书郎,多次升迁任长史。后担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很讲究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於此的念头。会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超过当世,都在东方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说: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之初,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活动。诸位贤者都来了,年少的年长的都会集了。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盛的树林和高大的竹丛,又有清水湍急,辉映围绕在左右,引来作泛觞的曲水,众人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音乐的盛景,但是边喝酒边赋诗,也足以畅叙内心的情怀……曾经到门生家,看见几案平滑洁净,就在上面写字,真书草书各半。后来门生的父亲不慎把字刮掉了,门生后悔了好几天。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太婆,拿着六角竹扇卖。王羲之在扇子上写上字,每把扇子五个字。开始老太婆有些生气。于是他对老太婆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字,可以卖一百钱。〞老太婆就这样对人说,人们都争着买。有一天老太婆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着不说话。他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欣赏,就是这样的。每每自称“我的字与钟繇比,可以和他并行;与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与之同列〞。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在水池边学写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如果人们都像他那样爱好而用心,也不会比他差。〞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於会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闻声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