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与单元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第1课时仰望天空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5.太阳上有太阳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6.由于太阳和月球与我们的距离不同,所以我们看上去它们的大小比较接近;在真实的太空中,太阳比月球大得多。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1.太阳为我们送来光和热。2.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3.操作步骤:(1)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同心圆的观察纸,在纸板上标注方向。(2)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3)在纸板的中心,竖直地立上小短杆。(4)每隔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位置和长短。每次记录时,要标上观察的时间。(5)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变化的规律。4.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6.早上太阳在东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西边;傍晚太阳在西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东边。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一—日晷计时。第3课时影子的秘密1.利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其中手电简模拟的是太阳,木圆柱模拟的是物体。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3.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7.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云,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有黑有白,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8.在实验中,让影子发生变化可以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也可以改变木圆柱的摆放位置。9.太阳的位置与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两侧。10.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1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已发光的物体叫光源。1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第4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2.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3.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为望月。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5.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7.月相成因示意图。第5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它的引力是地球的;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3.月球又称“月亮”。在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月球基本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昼夜温差很大,声音无法传播。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5.月球小档案:(1)年龄:约45亿年。(2)直径:约3500千米。(3)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6.模拟制造环形山需要的材料有托盘和细沙,大小不同的球。7.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2)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3)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8.环形山是月球表面最突出的一种结构。9.月球地貌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10.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11.太阳和月球。12.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13.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14.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球体。2.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5.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第7课时地球——水的星球1.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2.科学家在探索太空时,星球上有没有水的存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因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3.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4.我们可以采用数格子的办法比较出世界地图上海洋和陆地面积的大小区别。5.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6.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第8课时太阳、月球和地球1.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步骤:(1)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2)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3)小组讨论和确定地球海报的主题色彩,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彩色等。(4)制作海报。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用色彩表达我们对地球的认识。(5)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000多万摄氏度。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4.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5.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围绕恒星运转的星叫做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叫做卫星。6.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7.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8.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9.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欧洲人称它为Galaxy,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1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第3单元知识点第1课时仰望天空1.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其中手拿圆纸筒,观察同学表示地球上的观察者,手拿小圆片的同学表示月球,手举大圆片的同学表示太阳。2.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是因为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地球的距离远得多。3.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图片,我们发现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有环形山。4.要记录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通常可以用维恩图。第2课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要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通常需要借助的仪器是日晷。2.放置日晷时应根据太阳和指南针确定方向。3.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上午是由长到短,下午是由短到长。4.关于影子的方向变化,同一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相同;不同时间,学生们记录的影子方向不相同。第3课时影子的秘密1.在模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2.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不透明的遮挡物和屏。3.手电筒的位置和木圆柱的影子大小变化的关系是手电筒离桌面越高,影子越小,离桌面越低,影子越大。4.在生活中手影游戏主要应用了影子的形状变化特点。第4课时月相变化的规律1.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然后由圆变缺。2.在一个月的不同夜晚观察月球时,我们可能会看到月球和周围的亮星位置会有不同,说明了月球每天也在不停的运动着。3.每月农历十五前后的月相,最主要不同的是月相的亮面方向不同。4.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基本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第5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1.要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采用观察图片,查找资料等方法。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3.月球地貌最大特征是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4.对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有科学家认为是宇宙中的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5.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大小不同的球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石。6.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重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1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7.潮汐现象是月球影响地球的一种表现。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1.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能推翻这种认识的证据有在海边用望远镜看远方进港的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月食时观察到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2.在以往人类地球是球形的过程中,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结果。3.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通过直接观察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第7课时地球——水的星球1.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是一颗有着丰富液态水的星球。2.在地貌地球仪上,我们观察到了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四大海洋3.在地貌地球仪上,我们观察到了亚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七大陆地。4.在比较地球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我们一般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我们发现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分别在地球表面的比例约是7:3。5.地球表面有丰富的液态水,它的好处是调节气候、孕育生命、转换物质等。第8课时太阳、月球和地球1.太阳的颜色可以用红色表示;月球的颜色可以用灰色表示;地球的颜色有蓝色、绿色、白色等多种颜色组成。2在收集和选用资料做主题海报时,需要经历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等步骤。3.要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方法合适的有在正规的网站查找资源、在图书馆查阅科学书籍、与同伴交流拍摄照片等。4.确保主题海报制作过程中资料的科学性,可以通过查验文字资料、到权威的网站查找资料、选用当地实拍的照片等方法。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保证动植物呼吸的(),和适宜生存的()环境。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②是(),③是()。①②③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二、判断题。(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三、选择题。(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A.高→低→高B.低→高→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A.能转动B.很大C、有生命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B.太阳是个气态的球体C、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A.B.C.7、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A.陆地面积小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8、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麦哲伦C、哥伦布9、下列自然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的是()。A.太阳黑子B.月食C、潮汐10、月球背面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以环形山为主B.以月海为主C、一半环形山,一半月海四、连线题(5分)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有面积广阔的月海太阳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地球有动物和植物生存月球会产生黑子和耀斑五、简答题(18分)1、两名同学各画了一幅画,名字叫“农历初三的月亮”,请你判断哪幅画画得正确,并说明理由。甲乙2、制作以地球为主题的海报,应该如何选取资料?3、古代的人们是通过哪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形的?六、探究题(35分)1、下面是4幅月相图。(18分)ABCD(1)月相名称:A(),B(),C(),D()。(8分)(2)出现的农历日期:A(),B(),C(),D()。[填“初一”“初七”“十五”或“二十二”](4分)(3)月相变化是()、()和()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6分)2、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17分)在一个塑料盆中装入4厘米厚的沙子,先从20厘米的高处向下面的沙子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玻璃球,然后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再弄平沙子,把大小不一的玻璃从50厘米的高处扔下,最后取出玻璃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的形状。(1)想一想,如果从更高处扔下玻璃球,玻璃球撞击沙子的速度会怎样?(7分)(2)如果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天体撞击产生的,那么撞击月球的天体的运行速度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有什么影响?撞击月球的天体的体积对产生环形山的大小又有什么影响?(10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分)1、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2、太阳高度越高,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低,地球上物体产生的影子越(长)。3、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一半)。4、地球上能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是因为有丰富的(液态水),保证动植物呼吸的(空气),和适宜生存的(温度)环境。5、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日环食),②是(日偏食),③是(日全食)。①②③6、光源距离遮挡物越远,产生的影子越(小);遮挡物距离光屏越远,产生的影子越(大)。二、判断题。(10分)1、影子的形状与遮挡物的形状有关。(√)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3、每光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4、只要没有乌云和不下雨,我们天天都能看到月亮。(×)5、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亮面向着地球的一面,而无法看到月亮背着地球的那一面。(√)6、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7、日晷是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8、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9、月球是地球的卫星。(√)10、地球上不同地方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月相可能略有不同。(√)三、选择题。(20分)1、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是因为(B)。A.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远B.太阳距离地球比较远C、太阳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差不多2、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B)。A.高→低→高B.低→高→低C、低→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4、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C)。A.能转动B.很大C、有生命5、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太阳的能量来自核聚变B.太阳是个气态的球体C、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小6、端午节那天我们可能看到的月相是(A)。A.B.C.7、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最终我们发现(A)。A.陆地面积小B.海洋面积小C、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几乎一样大8、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B)。A.伽利略B.麦哲伦C、哥伦布9、下列自然现象与月球引力作用有关的是(C)。A.太阳黑子B.月食C、潮汐10、月球背面地形的主要特征是(A)。A.以环形山为主B.以月海为主C、一半环形山,一半月海四、连线题(5分)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有面积广阔的月海太阳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地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