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10 应用基础》 课件 刘莫霞 项目6-8 创建和编辑报表、创建宏、创建模块_第1页
《Access2010 应用基础》 课件 刘莫霞 项目6-8 创建和编辑报表、创建宏、创建模块_第2页
《Access2010 应用基础》 课件 刘莫霞 项目6-8 创建和编辑报表、创建宏、创建模块_第3页
《Access2010 应用基础》 课件 刘莫霞 项目6-8 创建和编辑报表、创建宏、创建模块_第4页
《Access2010 应用基础》 课件 刘莫霞 项目6-8 创建和编辑报表、创建宏、创建模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CECSS情景故事:小林听老师在前面介绍数据库对象时,听说报表可以用于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的输出,在报表中也可以进行计算,他在电视上看到好多高层会议都要分析各部门的报表,所以很想知道报表怎么创建。项目6创建报表项目说明:报表主要用于设置输出数据源中的数据格式的一种数据库对象,即可以按照需要的方式显示要查看的信息,还可以对记录进行排序、分组和统计,以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对于观察和打印概括性的信息,报表提供了最灵活的方法。学习目标:

1.会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法快速创建报表;2.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般报表、标签报表和图表报表;3.会用“设计视图”创建和编辑报表;4.掌握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组及统计的方法,在报表中添加标签和文本等控件并进行属性等设置;5.掌握报表的打印设置;6.理解报表的主要作用、与窗体的区别、类型和组成;7.掌握利用设计器创建和编辑报表的操作方法。任务6.1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法快速创建报表任务说明:小林以为创建报表好神奇,但又怕自己学不会,这个任务可以让他知道其实采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法,只需要指定数据源和可以快速产生功能较完备的纵栏式报表或表格式报表。创建报表的一般过程为:根据数据源表或查询,先利用“自动创建报表”或“报表向导”常见的报表形式创建基本报表框架,然后在报表设计视图中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修改,也可以在报表设计视图中直接进行修改任务目标:快速创建纵栏式报表“学生档案”和表格式报表“学生成绩”。任务内容:案例6.1.1自动快速创建报表“显示学生档案”。案例分析:先选择数据源,然后只要单击“报表”按钮就可以快速地创建基于表或查询的报表,步骤非常简单,与自动创建窗体的方法类似。实现步骤:一、打开“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在导航窗格选中“对象类型”和“表”,如图5.1-1所示,再选择“学生档案”表,如图5.1-2所示。二、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命令,如图6.1-1所示,系统自动创建此报表,并以“布局”视图显示报表,如图6.1-2所示。三、将报表保存为“显示学生档案”,并关闭报表。案例6.1.2通过对象另存快速创建“查看学生档案成绩和行为”报表。案例分析:先选择数据源,然后将其另存为报表,步骤非常简单快捷,与自动创建报表的方法类似。实现步骤:一、在“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中,选中导航窗格“对象类型”和“表”,如图5.1-1所示,再选择“学生成绩”表。二、单击“文件”选项卡的“对象另存为”命令,如图6.1-3所示,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如图6.1-4所示。三、另存参数设置(一)在打开的“另存为”对话框中将“学生成绩”另存为处输入“显示学生成绩”。(二)“保存类型”下拉列表选择“报表”,如图6.1-5所示。(三)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创建此报表,并以“布局”视图显示报表,如图6.1-6所示。四、关闭报表知识宝库:报表是数据库中用于显示、打印输出的数据库对象,与窗体的主要区别是窗体用于输入数据,可以与用户交互,而报表主要用于打印数据,不能与用户交互。但建立报表的方法与建立窗体的过程基本相同。一、报表的功能(一)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并打印所有表达式的值。(二)可以设计美观的目录、表格、图表、主子报表和标签等。(三)可以创建有数据透视图和数据透视表的报表,增强数据的可读性。二、报表的类型Access2010的报表包含了纵栏式、表格式、图表式和标签式报表,提供了多种格式的报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各种报表的主要功能如表6-1。报表类型说明纵栏式报表以垂直方式每页显示一条或多条记录表格式报表以整齐的行列格式显示数据,通常一行显示一条记录,一页显示多条记录,可以在表格式报表中设置分组字段,显示分组计算的数据,所以也称为分组/汇总报表。图表报表以图表形式直观地显示数据,进行数据的统计,便于分析数据。标签报表以每条记录为单位组织成标签格式,可以在一页中建立多个大小、格式统一的信息卡任务6.2利用“报表向导”报表任务说明:利用向导创建报表可以选择数据源及数据源中的字段,可以创建多种布局和样式的报表,还可以创建标签式和图表式报表,以不同的布局显示数据。任务目标:快利用“报表向导”创建一般报表、标签报表和图表报表。任务内容:案例6.2.1利用向导创建纵栏式按发生日期升序的报表“按日期显示日常行为登记”案例分析:向导创建报表跟向导创建窗体一样,按照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和设置,与自动创建报表的方法类似。实现步骤:一、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向导”命令,如图6.2-1所示,启动报表向导。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在数据库对象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窗体的基础知识和创建、编辑、美化窗体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各种窗体控件的添加、操作和设置。二、按照报表向导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参数设置:(一)指定数据源并选择需要的字段1.在“表/查询”列表中选择数据源“表:日常行为登记”。2.分别双击统编学号、姓名、行为描述、发生日期和当值保安,将这些字段添加到“选定字段”列表,如图6.2-2所示。3.单击“下一步”按钮。(二)选择分组字段1.单击选择“统编学号”字段,再单击

按钮将其添加为分组字段,如图6.2-3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三)指定排序和排序次序1.在每1个排序字段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发生日期”如图6.2-4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四)选择报表的布局方式1.在“布局”组选中“大纲”,其余采用默认的“纵向”,如图6.2-5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五)指定报表的标题1.在报表标题处的文本中输入“按日期显示日常行为规范”,如图6.2-6所示。2.选择向导完成后的操作“预览报表”,如果要立即进行报表设计的修改,则选中“修改报表设计”。3.单击“完成”按钮,立即打开报表的打印预览视图,如图6.2-7所示。4.,可以看到报表数据源的内容,但部分字段数据不能完整显示,可以切换到报表布局视图,进行控件的调整。三、保存并关闭报表案例6.2.2利用向导创建“各班总分和平均分分析”报表。案例分析:向导创建报表跟向导创建窗体一样,按照向导的提示选择数据源和汇总方式等。实现步骤:一、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向导”命令

,启动报表向导。二、按照报表向导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参数设置:(一)指定数据源并选择需要的字段1.在“表/查询”列表中选择数据源“表:学生档案”,双击“可用字段”列表中的“班级”将其添加到“选定字段”列表。2.再在“表/查询”列表中选择数据源“表:学生成绩”,双击“可用字段”列表中的“总分”和“平均分”添加到“选定字段”列表,如图6.2-8所示。3.单击“下一步”按钮。(二)选择分组字段1.双击选择“班级”字段添加为分组字段,如图6.2-9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在数据库对象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窗体的基础知识和创建、编辑、美化窗体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各种窗体控件的添加、操作和设置。(三)指定汇总选项1.单击“汇总选项”按钮,如图6.2-10所示,打开“汇总选项”对话框。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在数据库对象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窗体的基础知识和创建、编辑、美化窗体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各种窗体控件的添加、操作和设置。2.在“汇总选项”对话框中,其余保持默认设置,如图6.2-11所示3.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向导窗口,再单击“下一步”。(四)选择报表的布局方式1.保持默认的布局设置,如图6.2-12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五)指定报表的标题1.在报表标题处的文本中输入“各班总分和平均分分析”,如图6.2-13所示。2.保持选择向导完成后的操作“预览报表”,如果要立即进行报表设计的修改,则选中“修改报表设计”。3.单击“完成”按钮,立即打开报表的打印预览视图,可以看到报表数据源的内容,如图6.2-14所示。三、关闭报表案例6.2.3利用标签向导创建“学生基本信息”标签报表。案例分析:向导创建报表跟向导创建窗体一样,按照向导的设置标签的大小和布局等。实现步骤:一、在导航窗格中选择“学生档案”表,单击功能区“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标签”命令

,启动标签向导。二、按照报表向导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参数设置:(一)指定标签的尺寸1.选择尺寸型号“C2244”,其余采用默认设置,如图6.2-15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在数据库对象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窗体的基础知识和创建、编辑、美化窗体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各种窗体控件的添加、操作和设置。(二)设置文本格式1.在“字体”列表中选择“华文隶书”,“字号”列表中选择“10”,“字体粗细”列表中选择“半粗”,“文本颜色”设置为“深蓝”,如图6.2-16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三)设置标签报表的原型1.在“原型标签”下的第二行输入“

学生基本信息”。2.在“原型标签”下的第三行输入“统编学号:”,再双击“可用字段”列表中的“统编学号”添加绑定的字段。3.同样的方法输入要显示的字段的字段名并双击“可用字段”列表中相应的字段,如图6.2-17所示。4.单击“下一步”按钮。(四)指定报表的排序方式1.“可用字段”列表中双击选择“班级”字段为排序字段,如图6.2-18所示。2.单击“下一步”按钮。

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在数据库对象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介绍窗体的基础知识和创建、编辑、美化窗体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各种窗体控件的添加、操作和设置。(五)指定报表的名称1.指定报表名称为“学生基本信息”,其余采用默认设置,如图6.2-19所示。2.单击“完成”按钮,可以预览标签报表,如图6.2-20所示。三、关闭报表案例6.2.4利用图表向导创建“统计各班人数及班平均分”报表。案例分析:在“报表”命令组没有直接提供“图表向导”,所以只有先选择“报表设计”打开报表设计视图,然后利用图表控件启动图表向导,按照向导的设置图表报表的参数。实现步骤:一、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设计”命令

,打开新建的“报表1”设计视图,如图6.2-21所示,空白报表设计视图中有页面页眉、主体和页面页脚三个节。二、添加图表控件,启动图表向导。(一)在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设计工具/设计”的“控件”命令组中单击单击选中

,再单击“图表”控件按钮,如图6.2-22所示。(二)在报表设计视图的主体适当位置单击启动图表向导。三、按提示设置图表报表向导需要的参数。(一)选择图表报表的数据源1.选中“视图”选项组的“查询”。2.在上面的查询列表中选择“查询:统计各班人数及平均分”,如图6.2-23所示,单击“下一步”。(二)分别双击班级和平均分字段将其添加到“用于图表的字段”,如图6.2-24所示,再单击“下一步”。(三)在20种图表类型中选择“三维柱形图”,如图6.2-25所示,再单击“下一步”。(四)设计报表的布局1.双击数据处的“班平均分合计”,打开“汇总”对话框,选择“无”,如图6.2-26所示,再单击“确定”按钮。2.“轴”处保留默认的“班级”字段,如图6.2-27所示,单击“下一步”。(五)指定图表的标题定义图表标题为“统计各班平均分”,选中“否,不显示图例”,如图6.2-28所示,单击“完成”按钮回到报表设计视图。四、将报表保存为“各班平均分图表”,并切换到打印预览视图,如图6.2-29所示。知识宝库:一、报表的视图(一)报表有设计视图、布局视图、报表视图和打印预览视图四种视图,如表6-2。视图视图图标说明设计视图用于创建和编辑报表布局视图Access2010中新增的视图,这种视图中报表处于运行状态,在显示报表数据的同时可以调整报表的设计调整列宽和位置、进行分组和汇总等。报表视图是报表的显示视图,用于显示报表中的内容,可以对报表中的记录进行筛选、查找等操作。打印预览视图用于查看报表的打印外观,可以按不同的缩放比例对报表进行预览,也可以进行报表页面设置。任务6.3使用空报表创建报表任务说明:通过空报表创建报表是Access2010的新增功能,先创建空报表,通过向空报表中添加字段来生成报表,与设计视图不同的是空报表默认使用的是报表的在布局视图。任务目标:使用空报表创建报表。任务内容:使用空报表创建“学生成绩”报表。任务分析:先创建空报表,再添加字段到报表。实现步骤:一、创建空报表在“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中,单击功能区“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空报表”命令,如图6.3-1所示,并打开空报表的“布局视图”,如图6.3-2所示。二、在空报表中添加字段(一)单击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布局工具/设计”中“工具”组的“添加现有字段”命令,如图6.3-3所示,打开“字段列表”窗格。(二)在“字段列表”窗格中单击

,再展开“学生成绩”表。(三)将需要的字段从字段列表中逐个双击或拖曳到空报表,如图6.3-4所示。提示:生成的报表所产生的控件排列很整齐的表格式报表,大小一致,但可以进行调整。三、对报表中的控件进行调整(一)按Ctrl+A选中所有控件,再单击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布局工具/设计”中(如图6.3-3所示)的“属性表”命令打开“属性表”对话框。(二)在“属性表”的“格式”选项卡中将宽度设置为“2cm”,高度设置为“0.501cm”,文本对齐设置为“居中”,如图6.3-5所示。(三)部分列可以选择后将鼠标放到左或右边框变成双向箭头时拖动边框进行宽度调整,如图6.3-6所示。(四)用同样的方法改变其他某些列的宽度,完成后将报表保存为“学生成绩”,如图6.3-7所示。四、关闭报表。任务6.4利用“设计视图”创建和编辑报表任务说明:与窗体设计视图一样,在报表的设计视图窗口中,可以按照自己定义的布局创建报表,设计出功能强大的报表。通过移动控件、调整控件、对齐控件以及调整控件的间距等操作可以改变报表的布局。通过设置控件的属性、更换报表的背景样式、在报表中添加图片,可以修饰和美化报表,设计出界面美观功能强大且富有个性的报表,如果在自动创建或用向导创建的基础上,再用设计视图进行编辑处理,就会事办功倍了。任务目标:利用“设计视图”创建新报表,编辑报表,进行报表布局的自定义。任务内容:案例6.4.1用报表设计视图输出学生综合成绩。案例分析:与用窗体设计视图创建窗体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先创建一个空白的报表,再在设计视图中适当的位置添加数据源、绑定字段和控件实现相应的功能,添加和编辑控件的方法也与窗体一样。实现步骤:一、打开“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二、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设计”命令,如图6.4-1所示,打开新建的空白报表“报表1”的设计视图,在默认情况下,空白报表设计视图中只有页面页眉、主体和页面页脚三个节,如图6.4-2所示。三、向报表添加数据源和需要显示字段(一)单击上下方选项卡“窗体设计工具”中“工具”命令组的“添加现有字段”命令,如图5.4-2所示,打开“字段列表”窗格(二)在“字段列表”窗格单击“显示所有表”,如图5.4-3所示。(三)单击“学生档案”表前面的“+”展开该表,将需要的字段逐个双击或直接拖到主体上。(四)添加相关表的字段:在“相关表中的可用字段”中分别展开学生成绩和体测成绩表,并添加相关成绩字段到报表设计视图的主体并进行适当调整,如图6.4-3所示。四、保存并预览报表将报表保存为“学生综合成绩”,并切换到“打印预览”视图预览报表,如图6.4-4所示。知识宝库:一、报表的组成报表设计视图在默认方式下由“页面页眉”、“主体”和“页脚页眉”3个节组成,通过选择“视图”菜单中的“报表页眉/页脚”选项,可以添加“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两个节。在分组报表时,还可以增加相应的组页眉和和组页脚。

各种报表节及位置、作用如下表:报表可以包含7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报表的节,每个节具有特定的功能。报表的节及说明如表6-3所示。报表节显示位置主要作用报表页眉第一页页的面页眉的上面常用于显示报表标题、制作人等页面页眉每一页的顶部用于显示列标题(即字段标题)组页眉在分组报表中每组开头用于显示每组的标题主体每页的页面页眉和页面页脚或组页眉和组页脚之间用于显示报表数据源的每条记录数据内容组页脚在分组报表中每组数据的下面用于显示每组的一些统计信息页面页脚每一页的底部用于显示页数和页号信息报表页脚报表结束处用于显示整个报表合计等信息二、创建一个报表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报表2.组织数据3.创建新的报表并绑定表或查询4.定义页的版面属性5.使用一些绑定型控件显示字段值6.在需要的时候添加文本控件添加其他控件,如标签和文本控件等7.调整控件的外观、对齐方式,或通过控件属性设置美化和修饰报表8.保存报表三、编辑报表的基本操作通过添加控件、选择控件、编辑控件和删除控件及设置报属性实现报表编辑和美化,而这些操作与窗体控件操作方法完全一样。任务6.5对报表进行分组、排序、统计算

美化、页面设置和打印任务说明:报表中的数据排序是指按某个字段值将记录进行排序。一般用于整理数据记录,便于查找或打印。分组就是按某个字段值将记录进行归类,使报表中具有共同特征(分组字段值相同)的相关记录分在一组,并且可以为同组记录设置要显示的汇总信息。可以根据数据库中不同类型的字段对记录进行分组。任务目标:对报表输出的数据进行排序、分组、统计和美化操作并设置页面和打印。任务内容:创建“各班人数及班平均分”报表按班级分组,各班内的记录按总分降序排序,并计算出各班的人数及班平均分,在报表开头显示标题,每页底部显示页码和页数,报表结束处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最后适当调整页面并打印。任务分析:对报表输出的数据进行分组、排序、统计和美化操作,前面的向导创建报表中已经介绍过分组和排序的设置,这里主要采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时进行分组分组、排序、统计和美化。实现步骤:一、打开“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二、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命令组的“报表设计”命令,如图6.4-1所示,打开新建的空白报表“报表1”的设计视图。三、向报表添加数据源和需要显示字段并进行调整(一)打开报表“属性表”对话框,在“数据”选项卡中,“记录源”下拉列表中选择“查看各班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查询为数据源,如图6.5-1所示。(二)单击上下方选项卡“窗体设计工具”中“工具”命令组的“添加现有字段”命令,打开数据源的字段列表,在字段列表中按Ctrl+A选择全部字段再拖到报表设计视图的主体上。(三)将报表中添加每个字段产生的标签分别移动到页面页眉,再调整这些标签控件的水平对齐方式和间距。(四)将文本框控件调整为横向排列方式,再调整其水平对齐方式和间距,如图6.5-2所示。四、设置分组统计(一)单击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设计工具/设计”中“分组和汇总”组的“排序与分组”命令,如图6.5-3所示,也可以右击报表空白处再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排序与分组”命令,打开“分组、排序和汇总”面板,如图6.5-4所示。

(二)单击“分组、排序和汇总”面板中的“添加组”按钮,在“选择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班级”字段为分组字段,可以看到分组形式显示为“班级”,如图6.5-5所示,在报表的设计视图中显示了“班级页眉”和“班级页脚”两个节,如图6.5-6所示。

(三)在报表中显示“班级页脚”单击“分组、排序和汇总”面板中的“更多”按钮

,在“无页脚节”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有页脚节”,如图6.5-7,再单击“更少”按钮,可以看到设计视图中显示了“班级页脚”节。1.将班级字段的标签和文本框移动到“班级页眉”节。2.在“班级页脚”节添加一个文本框,文本框前的标签和输入,在文本框中输入:=[班级]&"班人数为"&COUNT(统编学号)3.再在在“班级页脚”节添加一个文本框,删除文本框前的标签,在文本框中输入:=[班级]&"班平均分为"&AVG(平均分),如图6.5-8所示五、进行排序设置单击“分组、排序和汇总”面板中的“添加排序”按钮,在“选定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总分”,在“升序”后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降序”,如图6.5-9所示。六、添加标题、页码和日期时间(一)右任意一个节的空白处,单击选中快捷菜单中的

,显示报表页眉和报表页脚,在报表页眉添加一个标签,上面输入“各班人数和班平均分统计”并进行格式的设置。(二)在报表页脚添加一个用于显示日期的文本框,删除前面的标签,在文本框上输入=NOW()。(三)在页面页脚添加一个显示页码的文本框,删除前面的标签,在文本框上输入=”第”&[Page]&“页,共”&[Pages]&“页“(四)选择除报表页眉外的节上所有控件,设置格式后保存报表,如图6.5-10所示。七、进行页面设置并打印报表(一)进行页面设置“1.在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设计工具/页面设置”中“页面布局”命令组中,单击“页面设置”命令,如图6.5-11所示,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如图6.5-12所示。2.在“打印选项”选项卡中的设置上下左右边距,可以在右侧的“示例”区看到实际打印效果。如只打印数据源中字段的数据或统计结果,不显示分隔线和页眉页脚则选中“只打印数据”复选框。(三)在“页”选项卡中设置打印方向、纸张大小和来源、指定打印机,如图6.5-12所示。3.在“列”选项卡中进行网格设置、列尺寸设置和列布局设置,如图6.5-1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4.切换到报表的“打印预览”视图查看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再继续进行页面设置,若已经符合要求则可以打印报表。

(二)打印报表单击“文件”选项卡中的“打印”命令,打开“打印”对话框,如图6.5-1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指定打印机及属性、打印范围、人数等单击“确定”按钮。知识宝库:一、排序与分组统计1.记录排序就是将报表的记录按照指定的排序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2.设置排序的方法是:单击“分组、排序和汇总”面板中的“添加排序”按钮,在“选定字段”下拉列表中选择排序字段,默认是升序,设置为降序则在“升序”后的下拉列表中选择“降序”。排序规则与项目三中数据排序规则相同。(二)记录分组1.记录分组就是将分组字段值相同的记录组成一个集合。显示或打印时将它们集中在一组,还可以对同一组中的记录进行一些统计,便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或显示任意计算的表达式均通过添加计算型文本框来实现,方法是在文本框上输入或将文本框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计算表达式2.记录分组会显示组页眉和组页脚,组页眉节一般显示组标题,组页脚一般显示用于分组计算表达式的统计信息(三)报表数据统计汇总在报表中有时需要对报表分组中的数据或整个报表数据进行汇总。数据汇总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组汇总,另一种是对整个报表进行汇总。汇总时需要用到表达式,一般在文本框中输入计算表达式时,要在函数(与SQL统计查询中的函数功能和用法一致)或表达式的前面加上等号”=“(四)在报表中显示其他表达式信息1.显示页码信息一般在报表的每页底部会显示页码信息,自动创建或向导创建的报表在页面页脚一般都会自动添加显示当前日期的文本框控件。设计视图中主要通过添加计算型的“文本框”控件到页面页脚中,和显示页码信息的文本框控件,其数据源表达式是:=”共”&[Pages]&”页,第”&[Page]&”页”也可以单击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设计工具/设计”中“页眉/页脚”组的“页码”命令,在打开的“页码”对话框中指定页码的格式、位置和对齐方式,如图6.5-12所示,再单击“确定”按钮。2.显示日期时间信息通常在报表页眉或页脚添加一个文本框,在将其数据源表达式设置为:

=NOW()表示显示日期和时间=DATE()表示显示日期=TIME()表示显示时间二、报表的预览和打印创建报表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打印输出,而在打印输出时,可能就要根据报表和纸张的具体情况进行页面设置,通过的打印预览可以查看报表的打印效果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可以在设计视图对控件调整或在“页面设置”对话框进行页面调整再进行打印。

(一)页面设置主要对页边距、打印纸、列数及尺寸等进行设置。页面设置通常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打印选项”、“页”、“列”三个选项卡中进行,打印方向、列数及尺寸可以直接在在上下文命令选项卡“报表设计工具/页面设置”中“页面布局”命令组选择,如图6.5-12所示。

(二)打印报表打印报表就是将报表数据输出到打印纸上,在打印报表之前要确认使用的打印机是否与计算机连接好,且已经安装了打印机的驱动程序等,需要的打印纸是否已经放好。打印报表的方法:在“文件”选项卡中单击“打印”窗格(图6.5-17所示)中选择打印方式:1.单击“快速打印”则直接将报表进行打印输出,而不进行打印设置。2.单击“打印”,再在弹出的“打印”对话框中进行打印设置,如图6.5-16所示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3.单击“打印预览”则切换到报表的“打印预览”视图,在屏幕上查看报表打印后的外观效果。项目小结:报表是用于按指定格式输出数据的数据库对象,其数据源可以是表、查询及SQL查询语句,其创建和编辑的方法与窗体相似,与窗体不同的是报表不能实现交互,而窗体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本项目主要介绍了利用报表设计和输出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报表的类型、功能和视图,创建报表的多种方法。2.利用报表设计视图对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报表进行设计、添加和编辑控件的方法。3.对数据进行排序、分组和统计的方法。

学法分析Theend!ACECSS小林已经学会了前面几种对象的创建,能对数据表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和检索,还学会了利用窗体来查看和编辑数据,利用报表来设置数据输出的格式。他在想,能不能把这些看起来是独立的不同类对象的打开及其他操作组合在一起,为管理学生信息提供方便呢?教师告诉他这就需要创建宏对象,把一个或多个操作集合在一起了。情景故事项目说明

要使Access的各种数据库对象成为一个整体,以一个应用程序的形式展示给用户,就必须借助于宏对象一进行组织。宏对象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它包含一个或一组操作以及操作参数和操作执行的条件,所以可以使用宏来作为处理某一事件的方法。宏对象的作用就是为某一些简单的事件响应提供事件处理方法。本项目将介绍宏的基本概念、常见宏操作及含义,简单宏、宏组、条件宏和特殊宏的创建和运行。学习目标

1.会用简单宏实现基本的对象操作2.会用宏组管理多个宏的集合3.会用条件宏来对宏操作选择性的执行4.会创建自动执行的宏和用宏自定义组合键5.理解宏的主要作用6.能创建每种宏并理解各种宏的用法任务7.1创建宏任务说明:宏是可以对数据库中的对象进行组织,从而自动执行指定任务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创建宏的操作是在设计视图中完成的,创建简单宏的操作包括按要求选择宏操作、设置宏操作的参数。任务目标:

认识宏和常用宏操作,并能创建简单宏、宏组和条件宏等。任务内容:案例7.1.1创建简单宏“浏览表”用于打开“学生档案”、“日常行为登记”和“学生成绩”表。案例分析:创建简单宏,只需要在宏设计器中,根据需要逐个选择宏操作并设置操作参数。实现步骤:一、打开“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二、单击“创建”选项卡“宏与代码”命令组的“宏”命令,如图7.1-1所示,打开宏设计器窗口,图7.1-2所示。图7.1-1“宏与代码”命令组图7.1-2宏设计器窗口三、进行宏设计1.在“添加新操作”后的下拉列表中选择“OpenTable”,也可以在“操作目录”窗格将“数据库对象”展开,再将“OpenTable”人体吧到“添加新操作”组合框中。2.在“表名称”下拉列表中选择“学生档案”,“视图”和“数据模式”采用默认的“数据表”视图和“编辑”模式,如图7.1-3所示。图7.1-3添加宏操作2.用同样的方法添加第二、三个操作及设置相应的操作参数,设置结果如图7.1-4所示。图7.1-4宏设计窗口三、保存并运行宏1.单击“保存”按钮,在打开的“另存为”对话框中,将宏名称定义为“浏览表”,如图7.1-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图7.1-5保存宏2.按F5键或单击上下文选项卡“宏工具/设计”中“工具”命令组(如图7.1-6所示)中的“运行”命令运行宏,可以看到宏在指定的表均被打开,如图7.1-7所示。图7.1-6“工具”组命令图7.1-7宏操作结果知识宝库:一、认识宏宏是数据库操作序列的集合,可以将多个能重复执行的操作组合起来,完成较复杂的功能。每个宏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指定的操作,用户无需编写操作代码,通过Access提供的一相或多个宏操作组成的宏的运行就可方便实现一系列的指定操作。创建宏的目的是为了自动处理一个或多个操作任务。在应用时,直接调用或执行宏,系统自动执行包含在宏的的宏操作。宏并不直接处理数据,而是组织各种宏对象及操作的一种工具,它将数据库对象的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特定的任务。二、宏的主要功能

1.打开和关闭表、查询、窗体等数据库对象。

2.对报表进行显示、预览和打印功能。

3.执行查询操作及数据筛选操作。

4.设置窗体中控件的属性值。

5.执行菜单上的选项命令。

6.显示和隐藏工具栏。三、常见的宏操作Access2010中提供了80多个宏操作,按用途分为8类,在“操作目录”列表中可以看到,如图7.1-8所示,单击某种操作前的“+”可以展开该类操作,如图7.1-8所示。图7.1-8操作分类(一)“窗口管理”类操作如图7.1-9所示,其功能如表7-1所示图7.1-9“窗口管理”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CloseWindow关闭指定的窗口,如未指定窗口,则关闭当前窗口MaximizeWindow最大化活动窗口minimizeWindow最小化活动窗口MoveAndSizeWindow移动并调整活动窗口RestoreWindow使活动窗口还原到原来的大小表7-1“窗口管理”操作的功能(二)“宏命令”类操作如图7.1-10所示,常用“宏命令”操作功能如表7-2所示。图7.1-10“宏命令”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CancelEvent关闭指定的窗口,如未指定窗口,则关闭当前窗口RunCode执行指定的VisualBasicFunction函数过程Runmacro运行指定的另一个宏对象或宏对象中的一个宏组MoveAndSizeWindow移动并调整活动窗口RestoreWindow使活动窗口还原到原来的大小RunMenuCommand运行指定的Access菜单栏、工具栏和快捷菜单上的命令SingleStep暂停宏的执行并打开“单步执行宏”对话框StopAllMacros终止所有正在运行的宏StopMacros终止当前正在运行的宏表7-2“宏命令”操作的功能(三)“筛选/查询/搜索”操作如图7.1-11所示,常用“筛选/查询/搜索”操作功能如表7-3所示。图7.1-11“筛选/查询/搜索”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FindNextRecord查找满足最近的FindRecord操作或“查找”对话框指定的条件的下一条记录FindRecord查找满足指定条件的第一条或下一条记录OpenQuery打开指定的查询Refresh刷新视图中的记录RefreshRecord刷新当前记录Requery按指定控件重新从数据源中提取数据SetOrderBy对数据源中的记录应用排序表7-3“筛选/查询/搜索”操作功能(四)“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如图7.1-12所示,常用“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功能如表7-4所示。图7.1-12“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AddContactFromOutLook添加自OutLook中的联系人EMailDatabaseObject将指定的数据库对象包含在电子邮件消息中,对象在其中可以查看和转发表7-4“数据导入/导出”操作功能(五)“数据库对象”操作如图7.1-13所示,常用“数据库对象”操作功能如表7-5所示。图7.1-13“数据库对象”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GoToControl将焦点移到窗体中指定的控件上GoToPagel将焦点移到活动窗体中指定的第一个控件上GoToRecord在表、窗体或查询结果集中,添加新记录或让指定记录成为当前记录OpenForm打开指定的窗体OpenReport打开指定的报表OpenTable打开指定的表PrintObject打印当前对象PrintPreview打印预览当前对象RepaintObject完成指定对象上所有未完成的屏幕更新或控件的重新计算SelectObject选择指定的数据库对象,然后可以对该对象进行某些操SetProperty设置控件属性表7-5“数据库对象”操作功能(六)“数据输入操作”操作如图7.1-14所示,常用“数据输入操作”操作功能如表7-6所示。图7.1-14“数据输入操作”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DeleteRecord删除当前记录EditListItems编辑查阅列表中的项SaveRecord保存当前记录表7-6“数据输入操作”操作功能(七)“系统命令”操作如图7.1-15所示,常用“系统命令”操作功能如表7-7所示。图7.1-15“系统命令”操作宏操作主要功能Beep使计算机的扬声器发出嘟嘟声,表示错误或重要的可视性变化CloseDatebase关闭当前数据库DisplayHourglassPointer当宏执行时,将正常光标变为沙漏形状(或指定的其他图标),宏完成后会恢复正常光标QuitAccess退出Access表7-7“系统命令”操作功能(八)“用户界面命令”操作如图7.1-16所示,常用“用户界面命令”操作功能如表7-8所示。图7.1-16“用户界面命令”操作学法分析Theend!ACECSS项目8创建模块对象任务说明:创建模块与创建其他对象类似只是不同类的模块创建的方法不同,本任务将创建简单模块,让学生学会创建模块并掌握与模块相关的基础知识。任务目标:创建和认识简单模块。任务8.1创建和认识模块案例8.1.1创建标准模块,用于显示任意输入的一个整数的相反数。案例分析:这是一个与窗体或报表的控件无关的模块,即标准模块,与创建其他对象的方法一样。需要先打开VBA编辑器,再输入相关代码。任务8.1创建和认识模块案例8.1.2创建类模块实现与上一案例同样的功能,并在事件过程通过使用代码来设置必要属性,让窗体不显示记录选择器、导航按钮和分隔线。案例分析:创建类模块通常要先创建一个窗体,再在窗体上添加控件进行数据输入,通过某些控件(如命令按钮)打开代码编写窗口编写事件过程。任务8.1创建和认识模块案例8.1.3将宏转换为模块将项目7中创建的条件宏“打开指定表”转换为VBA程序模块。案例分析:宏对象的执行效率较低,若将宏转换为VBA程序模块,运行代码就可以提高执行效率,本案例介绍利用相关命令将宏转换为VBA过程的方法。。任务8.1创建和认识模块一、认识模块模块是存储在一个单元中的VBA声明和过程的集合。Access的编程功能就是通过“模块”来实现的。模块以VBA(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语言来编写。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过程组成,每个过程实现一个或几个功能。知识宝库模块有2种类型:类模块和标准模块类模块(即绑定型模块)类模块是包含代码和数据的事件过程的集合,是与某一特定的窗体或窗体控件相关联的模块都属于类模块。类模块的执行要通过控件的特定事件激发相应的事件过程实现。知识宝库标准模块(即独立型模块)标准模块是与其他对象都无关的代码过程的集合,包含的过程不与任何其他数据库对象相关联,是数据库对象使用的公共过程,保存在数据库窗口中。标准模块通常在VBE窗口窗口中执行。知识宝库打开VBE(即VBA编辑器)窗口(一)创建标准模块启动VBE窗口在数据库窗口中,单击功能区“创建”选项卡中“宏与代码”命令组的“模块”命令。知识宝库(二)打开已经创建的标准模块的VBE窗口方法一:在Access2010的导航窗格中右击某类模块,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设计视图”命令。方法二:在Access2010的导航窗格中双击某类模块。知识宝库(三)创建类模块切换到VBE窗口方法一:选择要编写事件过程的控件,再单击上下文选项卡“窗体设计工具/设计”中“工具”命令组的“查看代码”按钮。方法二:右击要编写事件过程的控件,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事件生成器”命令,打开“选择生成器”对话框,选择“代码生成器”后单击“确定”按钮。知识宝库(四)Access与VBE窗口进行切换可以按组合键ALT+F11。知识宝库VBE窗口中通常包括多个窗口,一般第一次打开VBE窗口,窗口中只显示工程窗口、代码窗口和属性窗口,还可以显示立即窗口、监视窗口、本地窗口等知识宝库(一)工程窗口该窗口中列出了本数据库中的所有模块及类对象,单击该窗口中的“查看代码”按钮

,可以显示对应的模块代码窗口。知识宝库(二)代码窗口主要用于编写、显示和编辑VBA代码组成的过程,可以同时打开多个代码窗口来查看多个模块的代码。代码窗口又由两个组合框和代码编辑区组成知识宝库(三)属性窗口属性窗口中列出了所选对象的属性,可以在该窗口中查看和修改当前选中的对象的属性,包括按“按字母序”和“按分类序”两方式查看属性项知识宝库(四)立即窗口在立即窗口中可以显示程序运行结果,也可以在立即窗口中直接输入VBA语句或命令后回车立即执行或显示结果,例如输入?25mod7后回车就可以显示结果知识宝库(五)监视窗口用于显示工程中定义的监视表达式的值,若工程中定义了的监视表达式,监视窗口应付自动出现。(六)本地窗口本地窗口主要用于显示在当前过程在执行过程中的变量声明和变量值。知识宝库认识、定义和使用表达式

在VBA过程中经常用表达式进行计算、比较和判断,所以我们必须理解表达式的概念,并能正确声明和使用表达式。表达式是可以是变量、常量、函数,较复杂的表达式是用运算符将变量、常量和函数连接起来的式子。知识宝库知识宝库VBA类型符号字段类型取值范围字节数Byte

字节0~255之间的整数1Integer%整型-32768~32767之间的整数2Long&长整型-2147483648~2147483647之间的整数4Single!单精度负数:-3.402823E38~-1.401298E-45正数:1.401298E-45~3.402823E384Double#双精度负数:-1.79769313486232E308∼-4.94065645841247E-324正数:4.94065645841247E-324∼1.79769313486232E3088Currency@货币-922337203685477.5808∼922337203685477.58078String$文本0∼65535个字符

Boolean

是/否True或False1Date

日期/时间January1,100到December31,99998Variant

变体型

VBA中的数据类型表:符号常量用符号常量表示在编程中反复使用的相同值。符号常量名一般用大写字母,以便与变量名区分。定义格式:Const

符号常量名=常量值知识宝库变量变量是指程序运行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数据。系统会按照变量的数据类型在内存中为变量分配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程序中用变量名调用存储的数据。知识宝库变量、常量和数组的命名规则: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用英文字母开头。不能包含空格、句点、叹号、@、&、$、#以及除下划线之外的标点符号。不能用VBA的关键字(如:Dim)和保留字(如:Str)。字符个数不得多于255个,不能在同一个过程中不允许两个变量同名。变量名不区分大小写。知识宝库声明变量格式:

Dim|Private|Public|Static

变量名[类型符]|[As类型]说明:①如果不用As定义类型,则变量为变体类型。变体类型变量,比其他类型变量占用更多的内存资源。②可以同时定义多个变量,多个变量之间用英文逗号分隔。知识宝库③可用Dim和Static在过程内声明过程级变量,这种变量只能在所在的过程中使用和修改,Static声明的是静态变量,即其值可以被保留;可用Dim和Private在通用声明区域定义模块级变量,这种变量可以在模块内的任何过程中使用和修改;可用Public在通用声明区域定义全局变量,这种变量可以在整个数据库的任何模块的任何过程中使用和修改。一般多用Dim定义过程级变量。知识宝库④一个特殊的模块变量本地窗口打开时,自动生成一个名为“Me”的特殊模块变量。对于类模块,定义为Me。Me是对象的引用,引用当前模块中当前类的实例。Me变量不需要专门定义,直接使用即可。知识宝库(3)变量赋值格式:变量名=表达式注:①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左边的一个变量、元素或对象属性属性赋值。如执行X=Y=1不是将1赋给变量X和Y两个变量,而是将表达式Y=1的计算结果赋给变量X。②右边的表达式的值的类型和范围与左边被赋值的变量、数组元素或控件属性的值类型和范围要一致知识宝库数组(1)数组的概念VBA中的数组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同一名字、不同下标的变量集合。数组变量由变量名和数据下标组成,数组下标用圆括号括起来。说明:①数组要先定义后使用,VBA不允许隐式声明数组②同一过程中数组名不能与其他变量重名。

知识宝库(2)声明一维数组(只有一个下标)格式1:Dim数组名(下标)As数据类型格式2:Dim数组名(下标下限To下标上限)As数据类型。说明:①如果不定义数组下标的下限,默认下标下限为0。②数组定义中的参数必须是常数。③如果使用As语句定义数组类型,同一数组只能存放相同类型数据。知识宝库(3)声明二维数组(有两个下标)格式:Dim数组名(行标,列标)As数据类型另外,还可以定义三维及以上的数组,如E(2to5,4,-2To3)数组的元素个数是4行、5列、6级共120个元素。知识宝库函数函数是进行特定操作的程序段,VBA系统提供了近百个内置的标准函数,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定义函数。标准函数用于表达式中时的格式是:函数名([参数列表])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也有少数函数没有参数。知识宝库(1)数字函数特点:参数和返回值都是数字型数据①求绝对值函数:ABS(数字表达式)——数字型数据例:ABS(-34)的值为34ABS(18-70)的值是52知识宝库②取整函数格式:INT(数字表达式)——数字型数据说明:取不超过参数值的整数例:INT(4.81)的值是4INT(-4.81)的值是-5知识宝库③强行取整函数格式:FIX(数字表达式)——数字型数据例:FIX(4.81)的值是4FIX(-4.81)的值是-4知识宝库④求平方根函数格式:SQR(数字表达式)——数字型数据例:SQR(36)的值是64SQR(0.09+0.07)的值是0.4知识宝库⑤四舍五入函数格式:ROUND(数字表达式)—数字型数据例:ROUND(56.645,2)的值是56.66ROUND(48.549,0)的值是49知识宝库⑥产生随机数函数格式:RND()——0~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无限接近1但不会达到1。例:RND()*100的功能是产生一个0~100之间的随机数。INT(RND()*100)产生一个0~99间的随机整数INT(RND()*100+1)产生一个0~100间的随机整数知识宝库字符型函数特点:参数和返回值主要是字符型数据知识宝库①求子串的起始位置格式:INSTR([位置,]父串,子串)——整数例:INSTR(“Access数据库”,“数据”)的值是7INSTR(7,“Access数据库”,“数据”)0知识宝库②测试字符串长度函数格式:LEN(字符串)——整数例:LEN(“Access数据库”)的值是9知识宝库③左子串截取函数格式:LEFT(字符串,子串长度)——字符串例:LEFT(“Access数据库”,3)的值是“Acc”知识宝库④右子串截取函数格式:RIGHT(字符串,子串长度)——字符串例:RIGHT(“Access数据库”,3)的值是“数据库”⑤截取指定位置和指定长度子串的函数:MID(字符串,起始位置N[,取字符个数N])—字符串例:MID(“Access数据库”,3,4)的值是“Cess”知识宝库⑥去掉空格函数去掉左端空格:LTRIM(字符串)—字符串去掉右端空格:RTRIM(字符串)—字符串去掉左端和右端的空格:TRIM(字符串)——字符串知识宝库转换和其他函数①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型函数格式:VAL(字符串)——数字型说明:从左到右遇到第一个无法转换的就停止转换例:VAL(21*3-3)的值是21 VAL(“X2Y”)的值是0知识宝库②将数字型转换为文本型格式:STR(数值表达式)——字符串例:STR(25.78-3)的值是“22.78”③将首字符转换为ASCII码格式:ASC(字符串)——整数例:ASC(“ABCD”)的值是65知识宝库④ASCII码转换为字符格式:CHR(字符串)——字符例:CHAR(97)的值是“A”知识宝库⑤条件判断函数格式:IIF(条件表达式,表达式1,表达式2)条件成立时,表达式1的值作为函数值,否则将表达式2作为函数值,是IF。。Else的简写函数表现。例:IIF(1/3>1/2,1,2)的值是2知识宝库⑥输入数据函数格式:Inputbox(提示文字,标题,默认值)作用:出现一个输入对话框,能获得用户的输入信息。知识宝库⑦输出函数Msgbox格式:Msgbox(提示文字[,按钮+图标][,标题])作用:给用户弹出一个对话框,进行信息提示,能让用户对某些事件进行判断处理,能记录用户点击的对话框按钮。它是VBA中最常用的系统函数,系统中大量提示信息都是通过Msgbox实现知识宝库⑧测试数组的最小下标LBOUND——整数格式:LBOUND(数据名,维数)⑨测试数组的最小下标UBOUND——整数格式:UBOUND(数据名,维数)例:DIMA(5)MSGBOXLBOUND(A,1)‘显示0MSGBOXUBOUND(A,1)

‘显示5知识宝库VBA运算符VBA中常用的运算符有4种: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连接运算符。知识宝库(1)算术运算符(按优先顺序):乘幂(^)、乘法(*)、除法(/)、

整数除法(\)、求模(Mod)、加法(+)、减法(-)。(2)关系运算符:相等=、不相等<>、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对两个操作数进行比较,得到一个逻辑值。知识宝库(3)逻辑运算符

与And、或Or、非Not。

对两个逻辑值进行比较,结果仍然是逻辑值。(4)连接运算符:&、+&强制将两个操作数作为字符串连接,而+只对字符串进行连接。知识宝库多种运算符在同一个表达式中时的优先级:括号>算术运算符>连接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优先级相同时,运算顺序从左到右。知识宝库提示:要直接查看某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在VBE编辑器窗口中按组合键Ctrl+G打开“立即窗口”,在立即窗口中用?或Print命令显示表达式的值,如下图:知识宝库四、引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Access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VBA采用的是目前较基础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软件。面向对象概念主要有类、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要编写VBA过程,必须先了解VBA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宝库(一)了解VBA相关概念1.对象在自然界中,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实体,如一个人就是一个对象。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对象则表示应用程序中的表、窗体、按钮等元素。知识宝库2.属性属性是对象的特征。如为有姓名、性别等属性,按钮有标题和名称等属性。对象的类别不同,属性会有所不同。同类别对象的不同实例,属性也有差异。例如,同是命令按钮,名称属性不允许相同。知识宝库3.事件事件是对象能够识别的动作。如按钮可以识别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在类模块每一个过程的开始行,都显示对象名和事件名。如:PrivateSubCOMMAND1_Click()。4.方法方法是对象能够执行的动作,决定了对象能完成什么事。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方法。知识宝库(二)引用对象、属性和方法1.引用对象格式:父对象类名!子对象名例Forms!综合窗体!Text1用于:引用“综合窗体”中的Text1文本框知识宝库2.引用属性格式:对象.属性名例:

Me!Text1.Fontname=“黑体”用于将本窗体中文本框的字体设置为“黑体”知识宝库3.引用方法格式:对象.方法名例:DOCMD.CLOSE用于关闭当前窗口注:(1)对象名中包含空格或标点符号,则需要用方括号括起来。(2)Me可用于代表当前窗体。知识宝库4.Docmd对象的常用方法Docmd是Access的一个特殊对象,在程序中,可以调用ACCESS内置方法,实现特定操作,如:打开窗口、关闭窗体、打开窗体、关闭窗体等。Docmd

对象的大多数方法都有参数,有些参数是必需的,有些则是可选的。若省略可选参数,参数将采用默认值。知识宝库(1)用Docmd

对象打开表格式:Docmd.Opentable“表名”功能:用于打开指定表。例如:Docmd.Opentable“学生档案”用于打开“学生档案”表知识宝库(2)用Docmd

对象打开查询

格式:Docmd.Openquery“查询名”

功能:用默认形式打开指定查询。

例如:Docmd.Openquery“查看各班人数”‘用于打开“查看各班人数”查询知识宝库(3)用Docmd

对象打开窗体

格式:Docmd.Openform“窗体名”

功能:用默认形式打开指定窗体。

例如:

Docmd.Openform“编辑指定表”‘用于运行“编辑指定表”窗体知识宝库(4)用Docmd

对象关闭窗体格式1:Docmd.CloseAcreport,“窗体名”功能:关闭指定窗体。例如:Docmd.CloseAcreport,“编辑指定表”‘用于关闭“编辑指定表”窗体格式2:Docmd.Close功能:关闭当前窗体。知识宝库3.事件事件是对象能够识别的动作。如按钮可以识别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在类模块每一个过程的开始行,都显示对象名和事件名。如:PrivateSubCOMMAND1_Click()。4.方法方法是对象能够执行的动作,决定了对象能完成什么事。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方法。知识宝库3.事件事件是对象能够识别的动作。如按钮可以识别单击事件、双击事件等。在类模块每一个过程的开始行,都显示对象名和事件名。如:PrivateSubCOMMAND1_Click()。4.方法方法是对象能够执行的动作,决定了对象能完成什么事。不同对象有不同的方法。知识宝库(5)用Docmd

对象打开报表格式:Docmd.Openreport“报表名_”,Acviewpreview功能:用预览形式打开指定报表。例如:Docmd.Openreport“学生档案卡_”,Acviewpreview知识宝库(6)用Docmd

对象运行宏

格式:Docmd.Runmacro“宏名”

功能:运行指定宏。

例如:Docmd.Runmacro“浏览表”知识宝库(7)用Docmd

对象切换当前记录例如:Docmd.Gotorecord,,Acfirst

‘用于将第一条记录设置为当前记录若将Acfirst改为

Acprevious

则用于将上一条记录设置为当前记录;改为Acnext

则用于将下一条记录设置为当前记录;改为

Aclast则用于将最后一条记录设置为当前记录知识宝库(8)用Docmd

对象最大化如可用Docmd.Maximize来最大化当前窗口(9)用Docmd

对象最小化如可用Docmd.Minimize来最大化当前窗口(10)用Docmd

对象退出Access。如可用Docmd.Quit来关闭所有Access对象和Access本身知识宝库五、过程过程是由代码组成的基本单位由一系列可以完成某项指定的操作或计算机的语句和方法组成。每一个过程都有一个过程名,过程名不能与所在模块的同名。过程有两种类型:SUB子过程(无返回值)和Function函数(有返回值)过程知识宝库(一)Sub子过程Sub子过程是一组完成特定操作任务的VBA语句的集合。以Sub开头,EndSub结束。1.创建Sub子过程格式:[Public|Private][Static]Sub子过程名([Byref

|Byval][形参][As数据类型],……)

子过程语句组

EndSub知识宝库说明:(1)Public或Private用于定义过程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如果为Public,则该过程在整个的程序范围内被调用,如果为Private,则该过程只能被本窗体或本工作表中的过程所调用。当省略时过程被默认为Public。(2)Static为可选,如果使用Static声明过程,则该子过程中的所有变量为静态变量,其值将被保存下来。(3)参数为可选,代表一系列变量并用逗号分隔,这些变量接受传递到子过程中的参数值。如果没有参数,则为空括号。知识宝库(4)形参前加[Byref

|Byval]表示指定参数传递方式,Byref表示地址传递方式(双向,实参传递给形参,形参值改变后要改变对应(单独一个变量的)实参),Byval表示值传递方式(单向,实参传递给形参,形参值改变后不会改变对应的实参),实参是单一变量是默认的是地址传递方式,实参是数组时只能以地址传递方式传递,实参是非单一变量或数组时只能以值传递方式传递。知识宝库2.子过程的调用:调用语句的格式Call子过程名()子过程名()Call子过程([实参列表])或者子过程([实参列表])知识宝库例:利用子程序来交换任意输入的两个整数的值SubMa()DimX%,Y%X=Val(Inputbox“X=“)Y=Val(Inputbox(“Y=“))

Msgbox“X=“&X&“,Y=“&Y‘通过CALL来调用子过程SCallS(X,Y)

Msgbox“X=“&X&“,Y=“&YEndSub知识宝库SubS(A,B)

‘定义被调用的子过程ST=A ‘本语句起三个语句用来交换A和B的值

A=BB=TENDSUB若将SubS(A,B)改为SubS(ByvalA,ByvalB)则A和B的传递方式是值传递,其结果不会改变X和Y的值(二)Function过程。

Function函数过程是自定义的一组完成特定计算功能的相关语句和表达式的集合。1.定义函数过程的语句格式如下:[Public|Private][Static]Function函数过程名([形参])AS数据类型

函数中的语句组

函数名=表达式EndFunction知识宝库说明:(1)与Sub过程很类似,但函数通常都要返回一个函数值。(2)Static:定义静态函数,函数中定义的值一直保存。(3)As数据类型:定义函数返回值类型。知识宝库2.调用函数调用函数的方法与使用标准函数的方法一样其格式为:函数名(实参列表)知识宝库例:求任意输入的两个整数的平方和的主程序和函数如下SubMA1()DimX%,Y%,S%X=Val(Inputbox(“请输入整数X的值:”))Y=Val(Inputbox(“请输入整数Y的值:”))S=PFH(X,Y) ‘调用函数求X和Y的平方和Msgbox“*”&SEndSubFunctionPFH(A,B)AsInteger‘定义函数PFH=A^2+B^2EndFunction知识宝库(三)运行过程运行过程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1:单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