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原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_第1页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_第2页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_第3页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_第4页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节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

2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一)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形势

1.城市化进程加快2.市场经济多元化体制增加了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活力具体表现为:(1)城乡企业、合资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布局的调整;(2)开发区的建设开辟了城市用地发展的新途径;(3)劳动力的多方式引进,保证了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4)土地有偿使用及房地产开发推动了城市住宅、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旧城改造。3(二)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1.城市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1)城市用地管理上的变化①无计划划拨用地变为有计划划拨用地;②零星分散拨地变为成片拨地;③无偿使用土地变为有偿使用土地;④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用地变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并用的手段。

4(2)城市开发改建方式的转变零星建设,“见缝插针”影响城市布局的合理有序和城市风貌的调整性,致使市政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质量差。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利润导致了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失控,造成城市空间格局混乱,环境质量下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

52.新形势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协调发展。

6(三)传统详规存在的不足与问题1.规划依据不足总规过粗,不可能对每一个地块提出详细、明确的规划要求,因此传统详规很容易脱离总规、脱离实践。2.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一定矛盾。3.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够总规过于原则,传统详规缺乏灵活性与弹性。

7二、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892.控规存在的问题(1)控规的编制和执行应该是政府行为,代表全民的共同利益,但现在有些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由开发商委托、控制和决定,成为局部利益服务的工具。(2)控规延续了规划体系内部化操作方式,并且由于编制周期缩短而更加强化,加深了规划与公众之间本已存在的隔阂。(3)控规的制订、执行和修改缺乏法制化程度,没有法律强制力的保障,也缺乏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程序,因而在实施中易受各种非正常力量的干扰,实施效果又缺少有效的评判标准和监督机制,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了负面影响。(4)在规划实施上,控规弃整体控制而取地块控制,无暇顾及建设策略而追求“全覆盖”,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当不规范的规划管理造成功能混乱后,通过修改规划又可自圆其说,实施效果不尽理想。(5)在编制内容上,控制性详细规划过分追求“可操作性”,只能满足开发建设的基本功能,而对城市美学和人的行为环境较少涉及。由于没有与城市设计很好的结合,易造成城市景观混乱,城市特色消失。10第二节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11一、控规的涵义和作用(一)两个阶段五个层次

城总城市总体规划纳要规规城市总体规划体城市分区规划系详控制性详规规修建性详规1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planningoutline)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masterplan,Comprehensive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分区规划:(districtplanning)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13城市详细规划(detailed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规的规划要求。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4(二)控制的作用1.控规是连接总规和详规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性编制层次;2.控规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衔接的重要环节,更是规划管理的依据;3.控规是体现城市设计构思的关键。城市设计:Urbandesign对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15二、控规的内容

(一)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的内容土地使用设施配套建筑建造行为活动

161.土地使用(1)用地使用控制a.用地面积b.用地边界c.用地性质d.土地使用相容性(兼容性)(2)环境容量控制a.容积率b.建筑密度c.居住人口密度d.绿地率e.空地率

172.设施配套(1)市政设施配套a.给水设施b.排水设施c.供电设施d.交通设施(停车场)e.其他(燃气、电信)(2)公共设施配套a.教育设施b.医疗卫生设施c.商业服务设施d.行政办公设施e.文娱体育设施f.附属设施g.其他

183.建筑建造(1)建筑建造控制a.建筑高度b.建筑后退c.建筑间距(2)城市设计引导a.建筑体量b.建筑色彩c.建筑形式d.其他环境要求e.建筑空间组合f.建筑小品设置

194.行为活动(1)交通活动控制a.交通组织b.出入口方位及数量c.装卸场地规定(2)环境保护规定a.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b.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c.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d.废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e.固体废弃物控制;F.其他20(二)规划控制的方式

1.指标量化(1)含义:通过一系列控制指标对建筑用地进行定量控制,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2)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用地的规划控制。2.条文规定(1)含义:通过一系列控制要素和实施细则对建设用地进行定性控制,如用地性质、用地使用相容性和一些规划要求说明等;(2)适用范围:当对规划地块需作使用性质规定或提出其他特殊要求时采用。213.图则标定(1)含义: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施进行定位控制,如地块边界、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线、绿化绿线、控制点等;(2)适用范围:当需要对规划地块的划分和建筑的布置作出标示时采用。4.城市设计引导(1)含义: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如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空间组合形式、建筑轮廓线示意图等。(2)适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地带,为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特色时采用。

22(三)规划控制指标的类型1.规定性指标(必须遵照执行的)(1)用地性质;(2)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3)建筑控制高度;(4)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块面积)(5)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6)交通出入口方位;(7)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232.指导性指标(参照执行的)(1)人口容量(人/m2);(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3)建筑色彩要求;(4)其他环境要求。24(四)规划控制指标的名词解释及计算规定1.用地面积: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以公顷计。2.用地性质:用地使用功能(标注至小类乃至小小类)3.土地使用的相容性:土地使用性质兼容范围规定或适建要求,以“允许设置”、“有条件的允许设置”和“不允许设置”来表示。4.建筑密度:建筑占地面积与规划地块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计。5.容积率:规划地块内建筑总面积与规划地块面积之比。6.人口容量:规划地块内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7.绿地率:地块内绿地面积与规划地块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行。8.停车泊位数:规划地块内规定的停车车位数量,包括机动车位数和非机动车位数。9.交通出入口方位及数量:规划地块内允许设置出入口的方向、位置和数量。10.交通运行组织:规定规划地块内允许通行的车辆类型,作出合理的交通运行组织。11.装卸场地规定:对规划地块内货物装卸场地位置和面积的规定。12.建筑高度: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13.建筑后退:建筑相对于规划地块某方位边界后退的距离。14.建筑间距:为满足日照、消防、卫生、安全和建筑保护等要求而规定的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

25(五)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1.地块划分①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分块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地分成许多地块。②地块的概念、特性地块是控规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的最基本用地。地块特性:a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b使用性质相对单一,但不排队混合使用;c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d地块面积根据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决定,小至建筑基地,大至一个单位、一个厂矿企业不等;e根本开发、管理方式的变化,地块可以重组。

26③地块划分的依据a用地功能性质的区别;b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c城市“六线”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六线指道路规划线、绿地绿线、河湖水面蓝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d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e不超越分区界或片区界,以利用规划管理;f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g兼顾基层行政管辖界线,以利于现状资料收集统计。

272.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控制

①用地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一般老城区分类多,新开发分类少;中心区分类多,边缘区分类少。②兼容控制28(六)道路及工程管线规划1.道路及其设施控制控规阶段的道路及其设施控制,主要指对路网结构的深化,完善和落实总规、分区规划对道路交通设施和社会停车场(库)的控制,以及对配建停车泊位的控制。就是在主次干道确定的条件下,根据规划用地规模及地块的使用性质,增设各级支路路网;确定规划范围内道路的红线、道路横断面、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交叉口形式;对社会停车场进行定位、定量(泊位数)定界控制;对配建停车场(库),包括大型公建项目和住宅的配套停车场(库),进行定量(泊位数)定点(或定范围)控制。

292.给水工程计算用水量,提出对水质、水压的要求,布局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选择管材。3.排水工程对污水排放量和雨水量进行具体的统计计算;对排水系统的布局,管线走向、管径进行计算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4.供电工程计算用电负荷;选择和布局规划范围内变配电站;规划设计10kv电网;规划设计低压电网。

305.通信工程计算规划范围内的通信需求量;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等设施的具体位置、规模;确定通信线路的位置、敷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划定规划范围内电台、微波站、卫星通信设施控制保护界线。6.燃气工程计算燃气用量;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燃气管网管径。7.供热工程计算规划范围内热负荷;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供热管道管径。8.管线综合各种管线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置,尤其要解决好交叉口处管线的三维关系。

31三、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一)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1.用地性质2.城市土地级差3.营造方式和形体规划低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多层行列式、多层围合式、自由式、高层低密度、高层高密度等。4.城市设计要素整体风貌、重点地段、文物古迹、视线走廊等5.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避免环境拥挤、交通混乱、容量失控等问题32(二)控制指标确定的方法1.形体布局模拟2.经验归纳统计3.调查分析对比法

33第三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34一、规划文件(一)文本(或实施细则)1.总则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①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②建筑间距的规定③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④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⑤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