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摆动

B.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振动

C.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所花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大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需要测量的是运动的(

)。A.时间

B.距离

C.两者都要4.下列对方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北

B.东

C.南北5.“过山车”在检测小车的运动情况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

B.可以用卷尺测量运动的距离

C.制作好后的“过山车”不能调整6.甲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乙物体来说的,乙物体就是甲物体的(

)。A.比对物

B.参考物

C.参照物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和(

)来测量。2.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来测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3.“小明站在讲台的右边”,参照物是(

)。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那么讲台在小明的(

)。4.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5.在实验中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实验时至少测量(

)次。6.我们在描述物体位置时,要先确定(

),再描述物体的(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4分)1.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的动力。(

)2.要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

)3.两人静止不动时,可以只通过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4.飞机的运动比汽车运动的快。(

)5.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距离。(

)6.对同一个物体,我们只有一种方法能让它运动。(

)7.在城市里,我们通常用比较独特、高大的建设作为标志,说明位置。(

)8.如果将斜面的一端抬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不变。(

)9.描述物体位置时,选择参照物是随意的,且结果是相同的。(

)10.我们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将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相连。荡动的秋千滑直滑梯的小朋友

直线运动转动的风车

曲线运动跳起的青蛙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将表格内左侧物质按酸碱性填入表格。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小王今天想去植物园的杜腾园玩,现在在入口处,他应该怎么找到杜鹃园,请你帮帮他。2.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有哪些运动方式?3.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常见的运动形式?请你各举两个例子。4.在同一个轨道上用秒表测量不同的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可以只做一次吗?为什么?5.我们周边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如果想要研究铅笔、橡皮、直尺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请你写出实验过程。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鲁班上山的时候,无意中抓了一下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有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

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捉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细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

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细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干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

于是他和徒弟们立即下山,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细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验。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拉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出来了。鲁班根据叶子两边的(

)和蝗虫(

)的结构特点,引发思考,他决定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

)状,通过反复实验,最终发明了锯。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观察下图,请思考坐在不同的运动物体上,周围原来不动的景物是如何变化的?1.坐在顺时针运动的转椅上,周围原来不动的景物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2.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我们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2.运动会上,王娟、李敏、刘琳参加了400米赛跑,成绩统计如下表,请你在成绩表中给她们排列名次,并说说理由。2020年三年级女子400米决赛成绩表我这样排列名次的理由是:(

)。3.观察和比较“过山车”。(1)小球的起点在“过山车”的(

)。(2)小球从高处滚落,它的运动形式是(

)。(3)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C6.C二.填空题1.软尺;细绳2.距离;速度3.讲台;左边4.运动5.36.参照物;方位;距离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醋、未熟透的柿子;纯净水;小苏打、肥皂、橙子是碱性食物六.简答题1.从进入口进入之后,在第一个分又口走左边的路,经过一个分又路口后注意观察右手边的杜鹃园入口。(合理即可)2.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的运动方式有转动、跳动。3.曲线运动:过山车,抛出的球等。直线运动:静止掉落的苹果,走直线的人等。4.不可以只做一次,要做多次。在科学实验中所得的数据,往往会出现误差,误差并不是错误,误差越小越准确,但是在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想使误差减小,要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几次,科学实验的数据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5.①用木板和木块搭建一个斜面;②把铅笔轻轻地放在外面的最高处,观察它的运动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