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_第1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_第2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_第3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_第4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颁发(bān)溃退(kuì)桅杆(wéi)悄然不惊(qiāo)B.仲裁(zhònɡ)追溯(sù)畸形(jī)锐不可当(dǎng)C.要塞(sài)娴熟(xián)侏儒(rú)殚精竭虑(dān)D.镌刻(juān)歼灭(qiān)翘首(qiào)屏息敛声(bǐng)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C.39岁,坐牢30年,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通人情世故的猩猩,结局却这般悲惨。D.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C.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的叶子向外张望,报告着成熟的喜讯。D.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②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③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④例如,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⑤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A.③①⑤④②B.③④①⑤②C.③⑤④②①D.④②③①⑤7、古诗文名句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4)《答谢中书书》中“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一句充分抒发了陶弘景能与谢公比肩的欣喜与自豪。(5)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构图点线条简洁明快既苍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质感。(6)《梁甫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①,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②,作诙谐数千言。天宝中,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貌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③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不就职。贞元末,卒。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选自《新唐书·陆羽传》,有删改)(注)①旁行书:横写的文字,古泛指外国文字。文中指佛经。②优人: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③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B.使执粪除圬以苦之C.太守李齐物见,异之D.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2.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羽自幼被弃在水滨,他的名字是自己按照《易经》上的卦取的。B.陆羽小时候,不屈服于老师的惩罚,他暗中在牛背上用竹枝写字。C.陆羽隐居在苕溪边,闭门读书,终于成为朝廷器重的学者和官员。D.陆羽精于茶道,被卖茶的人尊为茶神,制成陶像供在烘炉烟囱间。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畜之②危坐③天下益知饮茶矣④始驱马市茶4.翻译句子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现代文阅读《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2、风吹白鸽拨琴弦黄舒灿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看,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⑾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⑿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飞……⒀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选自《黄舒灿作品集》,有删改)1.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4.试分析第12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四、写作题(40分)一年四季,人们所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时节,不同地方、不同生活、不同心情的人所看到或者希望看到的景色也是不一样的。大自然有自己的本色,但经过人的主观情感的加工,人们的生活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色彩。比如同是十月,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十月是红色的;在丰收农民的眼中,十月是金黄色的……在不同心境的人眼里,相同的日子,面对相同的事物,其色彩可能就各不相同。那么,在你眼里,在你心里,或者在你的想象里,十月又是什么颜色呢?请以“十月的色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一CDABA(1)芳草萋萋鹦鹉洲(2)冰霜正惨凄(3)云生结海楼(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二1.D2.C3.①养育、培养②正、端正③逐渐、渐渐④买4.(1)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一点没有(全然没有/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2)(陆羽)和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路上有虎有狼也不逃避。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