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小组社会实践报告桂林小组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探究实践报告材料学院ck1103班桂林小组摘要: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实地考察探究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世界峰林和峰丛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地之一。桂林市以开发其蕴藏巨大经济价值的地形地貌资源发展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无论是政府还是当地人民都从中获益。桂林喀斯特地貌拥有峰林、孤峰、峰丛、溶洞(溶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石芽、溶沟与溶隙等,实践中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关键字:喀斯特地貌、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实践背景: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典型岩溶地貌。桂林喀斯特是世界峰林和峰丛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地之一。其代表了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具有同时态系统演化的特点;桂林喀斯特演化历史漫长,地貌类型多样,具有罕见的地貌景观,是世界罕见自然美的地带;桂林喀斯特区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是地球生命演化的重要代表地之一;沉积物丰富,保留了大量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信息,反映了一种特有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和正在进行的地貌演化作用,桂林喀斯特是极为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具世界意义的自然遗产地。实践目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渴望知识,积极探索,希望能从对桂林喀斯特这一奇特的地貌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知识。同时作为一名未来的新生力量,我们也渴望亲临自然,深入自然。此次探究活动,我们实地探究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状况,并进行摄影;参观一些公园及风景区,对喀斯特地貌进行实践认知,探究桂林地区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地貌的结合及其经济价值。同时,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及培养个人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当然,我们还在活动中宣传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保护,宣传对奇特自然景观的保护,展现当代大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及热爱。实践过程:怀着对祖国大自然的新奇感觉,我们桂林小组一行九人于2012年7月7日至7月13日奔赴广西桂林进行实地探究喀斯特地貌。7月7日凌晨,抵达桂林北站,经过一上午休息后,下午游览漓江。沿江而下,行至象鼻山景区时,租用船只游览漓江十大名山,观察漓江沿岸多层洞穴特征及峰丛峰林地貌,晚上到市中心游览,看两江四湖,感受“桂林山水甲天下”。7月8日,游览七星公园,考察七星岩等典型溶洞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及景区区内外产业发展。7月9日,跟团乘船游漓江阳朔段,观赏沿江两岸峰丛景观,考察桂林—杨堤—兴坪—阳朔一带的漓江沿岸岩溶地貌。7月10日,租用自行车骑行阳朔十里画廊,探究峰林地貌以及其中各景区发展状况。7月11日,跟团到冠岩-古龙瀑布游览,考察冠岩内的地下河及溶洞特征,古龙攀爬瀑布,考察地质作用及景区内经济发展。7月12日,乘车到达十二滩漂流,深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7月13日,游览有着人字形大坝的灵渠,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实践成果:桂林喀斯特地貌探究活动用时7天,在这7天里,我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桂林多处地方进行过实地地貌探究,我们行动过,思考过,收获了许多。喀斯特地貌实地探究1.漓江沿岸喀斯特地貌漓江发源于桂北越城岭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是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漓江两岸拥有最美的岩溶峰林峰丛地貌,两岸的山地为峰丛洼地,石峰群的基部连成一片,形成峰丛平原。据资料显示:构成桂林-阳朔岩溶地貌最重要的条件是这里大面积分布着形成于3.2~4亿年前的碳酸盐岩。这些岩石年代古老而质地坚硬,沉积厚度在3000米以上。古老质坚的岩石在地表为造成拔地而起的峰林地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地下则为地下河的巨大洞穴厅堂提供了坚硬的支撑骨架。同时,桂林一带未遭受过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古老的岩溶形态大都保存完好,加上第四纪时的新构造抬升,不仅使这些岩溶形态发育得更加完美,还将各个时代形成的岩溶形态陆续抬升到不同高度,于是形成了保存的历史跨度最长、连续性最好的岩溶系列。桂林丰沛的降水既使地表水系发育、河流纵横,增大了地表溶蚀、侵蚀的能力,又能在地下同时进行强烈的化学溶蚀,使得地表峰林、地下洞穴和地下河配套发育。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繁茂的植物又使生物岩溶作用进一步加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漓江沿岸的地貌,我们用了约3天的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期间,租用船只对沿岸地貌进行总体认知,同时靠近一些峰丛进行实际考察。桂林市内的漓江两岸,有着十大名山:桂林城徽的象鼻山、一轮明月挂天空的穿山、天然屏障南溪山、仰首挺胸的斗鸡山、半枕漓江的伏波山、北斗七星的七星山、“江山会景处”的叠彩山、龟山、塔山、老人山。象鼻山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一个空洞,外围有一根柱子未被侵蚀,远看就像一只大象的鼻子在江面上。老人山因地形抬升,恰有一部分岩石酷似人头,还带着点点胡须,故名。整体上,这些山峰分布漓江两岸,且各自都有一段距离,造型奇特。沿岸除了几座较高的山峰之外几乎都是平原,是典型的峰丛平原。市区到阳朔有一段典型的峰林地貌。乘船沿江而下,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绿山绿水,有挺拔的峭壁,有耸立的山峰,还有高处流下来的山水。沿岸的峭壁上面黑白相间,近看是不同颜色的灰质岩,长时间经过流水冲刷,地形逐渐抬升而形成。山峰高低不同,一叠又一叠,极有层次感。两山之间多数形成风格各异的形状,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弯月,有的像鲤鱼,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来谋取生活需要。当然,各个景点开发,离不开各种旅游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介入。商人投资开发一些景区,拥有一定年限的经营权,政府可以从中收取税务,谋得利益,人民也可以利用旅游业这个庞大的消费体系来维持生活。2.桂林旅游开发的缺陷1)、景区的环境保护不够好。虽然大部分景区都能够治理好环境问题,但象鼻山和一些景区也有脏水塘,角落的垃圾。当然,一方面归咎于游客的素质问题,另一方面却也表明景区制度对游客的行为没有较强的约束力。2)、景区的旅游商品形式单一,没有特色,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很多景区都是清一色的在其他地方也可以买到的小饰品等。3)、景区的食宿条件不够好。景区内一般是当地人民自己开的餐厅等,有的菜肴言过其实,价格也出奇的贵。4)一些旅游区在装饰上还不够好,例如:冠岩景区内的灯光装饰有的设计得不合理,灯光掩饰了钟乳石的原生态。3.旅游开发的建议1)、保护好景区的环境及其原生态,尤其是桂林品牌——漓江。游客都希望看到的是一条原生态的漓江,天然的、不经过任何人工雕琢的漓江。2)各个景区要发展挖掘自己的特色景点,景点之间要形成互补,强化交流与协作,凸显桂林山水的整体形象。3)景区开发的时候可以增加展现风土人情的活动,尤其是展现少数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游”。4)改进各景区内的食宿条件。可以开展具有特色的“农家乐”。5)招商引资,以加快旅游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和开发旅游项目,加速城市经济发展。小结: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活动,我们对喀斯特地貌有了基本的认识,实地考察探究让我们对喀斯特地形地貌也有了较多的认知。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成员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