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强“解”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以“问”强“解”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以“问”强“解”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问”强“解”获奖科研报告摘要: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就如何强化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强化离不开思考、逻辑推理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全面提升。众所周知,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创新的钥匙,是推理的基础。因而,教师要组织问题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教学的环境中不断地迸发思维活力,不断地思考探索,不断地求新求异,让数学素养获得千锤百炼,从而生成强大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以“问”抛“问”,培养学生思考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强大的理性思维能力。说到理性思维能力,就不得不提“思考力”。思考力是理性思维的核心动力。因而,思考力是学生学好数学、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呢?教师可以组织问题教学,用一些可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思考习惯,增强思考力,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条件,最终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我组织了问题教学,通过一些可以质疑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具体来说:

师:x>0、x2>0,x>0是x2>0的什么条件?x2>0、x>0,x2>0是x>0的什么条件?(目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生1:x>0是条件,x2>0是结论,如果x>0此条件成立,那么x2>0结论一定成立。所以,x>0是x2>0的充分条件。

生2:你怎么知道x>0是x2>0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问题诱导,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奠定了下一步思考探究的基础。)

在整个问题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学生培养了思考习惯,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

二、一“问”多“解”,强化举一反三能力

条条大路通罗马。由于知识内部联系紧密、融会贯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灵活多样的。但是,由于数学视界较窄、内部知识体系不健全、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高效解决数学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组织问题教学,利用一些知识较为综合的问题强化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能力,最终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抛物线”时,我组织了问题教学,通过实际问题的多种求解训练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增强解决问题的实力。比如,“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点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1/p+1/q等于多少?”这一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读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即,抛物线的焦点为F、直线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线段PF长为p、线段FQ长为q;之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展开联想想象,将文字信息变成数学知识点。在想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想到了几何知识,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出F点的坐标,然后,根据抛物线定义求解;有的学生想到了极坐标方程;还有的学生想到了三角函數知识点,丰富了解题方法。而在一“问”多“解”的训练中,学生建立了知识内部联系,提高了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有效强化了问题解决能力。

三、基“问”求“创”,增强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具备思维创新能力,学生永远都是单一角度看待问题,不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因而,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也是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基于问题教学,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教师可以基于某个主题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并进行求解,从而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在巩固练习阶段,我组织了问题教学,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主题,引导学生创新性的提出问题,辅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提供样例,引导学生模仿,设计新的问题。样例为:已知数列{an}中a1、a2、a3、a4…an…构成一个新数列a1、(a2-a1)…(an-an-1)…此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是多少?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开动脑筋,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如学生A:随着经济发展,电力汽车逐渐要代替燃油汽车。假设2019年电力汽车投入使用128辆,以后每年投入量比上一年增加50%,那么,到2030年,投入了多少辆电力汽车?最后,深度探讨创新性问题蕴含的数学知识并加以解决。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自主设计问题、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加深了等比数列的理解,增强了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