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第1页自然环境包含海陆分布、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自然资源包含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世界地理主要选择了“海洋与陆地”“气候”两大部分,而将地形、水文、自然资源等内容有选择地分散到分区地理中学习。中国地理中把“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集中在一个部分中学习,为认识我国地域差异大这一基本国情,在分区地理学习之前,单列一部分学习“地理差异”。第2页一、海洋与陆地1.利用地图和数听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百分比,描述海陆分布特点第3页第4页第5页世界海陆分布有何特征: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不论怎样划分两个面积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第6页2.利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地理分布和概况第7页(1)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略)。(2)七大洲面积大小次序(面积数据不用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洋。(3)大洲与大洲之间分界限:a亚洲与欧洲之间界限: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b亚洲与非洲之间界限:苏伊士运河。c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界限:白令海峡。d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界限:巴拿马运河。第8页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停运动和改变之中(1)沧海桑田:海变陆(如喜马拉雅山脉上发觉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围海造田等)和陆变海(如我国东部海底发觉古河床遗址;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2)现在海陆仍在不停运动和改变之中(如珠穆朗玛峰还在“生长”,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第9页4.知道板块结构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关系(1)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2)板块结构学说: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停运动着,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3)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第10页(4)世界两大山系名称: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第11页六大板块名称,周围是以大陆命名,中间是以大洋命名。第12页1.解释A处多或少火山、地震原因A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稳定。第13页2.解释A处形成山脉或裂谷原因A位于……板块与……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张裂运动,所以形成山脉/裂谷。如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生碰撞挤压,所以形成山脉。第14页二、世界气候1.知道“天气”和“气候”区分,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天气:一个地域短时间里大气情况,它是时刻在改变。如明天大风降温。气候:一个地域多年天气平均情况,普通改变不大。如昆明四季如春。第15页2.识别惯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天气图(1)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不一样地域,云层厚度是不一样。云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地方普通是阴雨区。第16页(2)惯用天气符号天气符号表示天气情况。比如,表示晴,/表示小雨转中雨。第17页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主要性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数量相关,能够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不一样空气质量,生活感受不一样。如:第18页第19页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第20页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域为高温地域(高于20℃);两极地域为低温地域(低于-10℃)。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第21页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差异第22页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域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温带地域)沿海地域降水多,内陆地域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域——乞拉朋齐,最少地域——阿塔卡马沙漠第23页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改变规律第24页在气候直方图中,气温曲线表示气温改变,降水柱表示降水改变。怎样读气温呢?假如整年大于15℃,读为整年高温或酷热,假如整年小于5℃,读为整年严寒。假如不属于这两种情况,就分冬季、夏季表述,最高气温大于20℃,读为夏季高温或酷热,最高气温小于20℃,读为夏季清凉;最低气温小于0℃,读为冬季严寒,最低气温大于0℃,读为冬季温暖。降水量小于50mm,读为干旱或少雨,50~100mm,读为湿润,大于100mm,读为多雨。第25页第26页7.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地域第27页(1)气候类型分类(见上图)(2)气候类型分布地域:纬度位置范围(热带地域、温带地域、寒带地域)和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如亚欧大陆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第28页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影响各原因对气候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和降水,比如,热带与寒带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差异,而同处热带地域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降水差异。影响气候原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原因是最基本,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比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域东西向气候差异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地形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第29页9.列举日常生活中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影响(1)不一样地域气候差异引发人们饮食习惯差异;如我国南方人多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多喜欢吃馒头。(2)同一地域不一样季节人们生产、生活差异。如我们冬季穿棉袄,夏季穿短袖。第30页三、中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利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第31页(1)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3)三级阶梯界限山脉: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限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限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32页(4)地势影响:①气候: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②河流: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③交通:河流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联络。(5)各级阶梯主要地形区(见上图)。第33页2.利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原因第34页第35页(1)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受纬度影响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域外,大部分地域普遍高温。从北到南划分了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第36页(2)我国降水分布特点: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配,大部分地域夏季多,冬季少;年际改变大。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地域:湿润区(800mm以上;森林、水田)、半湿润区(400~800mm;森林草原、旱地)、半干旱区(200~400mm;草原、牧区)、干旱区(200mm以下;戈壁、荒漠)。第37页(3)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自南向北跨热带至寒温带;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地域;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高原山地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包含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第38页(4)影响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5)气候特征作评价:如与同纬度其它地域比较,我国亚热带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绿洲”,我国温带地域与欧洲西部相比气温、降水改变较大(大陆性气候特征)等。第39页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概况(1)我国主要河流:黄河、长江、珠江、塔里木河等。第40页(2)长江概况及开发、治理:①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是宜昌和湖口。②开发:开发其“水能宝库”,即利用上游地域丰富水能进行发电(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开发其“黄金水道”即开发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与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沟通沿海内地,联络南北)。第41页③治理:a上游——滩多流急川江——长江三峡;中游——九曲回肠荆江——裁弯取直。b上游——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含有优先地位;中游、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防灾减灾最优先区域;入海口及沿海——污染高风险区。第42页第43页(3)黄河概况及开发、治理:①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是河口和桃花峪。②开发:塑造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引黄浇灌(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利用丰富水能资源进行发电。③问题:a上游:荒漠化、凌汛;b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c下游:“地上河”、凌汛。第44页④a中游水土流失:原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治理: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b下游地上河:原因:中游泥沙下泄;下游河道变宽、坡度变缓使得水流变缓;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治理:加固大堤,疏通河道(人造洪水)。第45页4.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1)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除矿产资源外,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2)我国自然资源总特征:我国自然资源总特征是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46页5.利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特点(1)我国土地资源特征:①有利条件: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上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经营。②不利条件: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土地资源组成百分比不合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且破坏严重等。第47页(2)土地政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第48页6.利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①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改变大。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丰北缺。(2)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域此时旱彼时涝。第49页7.利用实例,说出我国为处理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大型工程办法:调整水资源季节分布——兴修水库;调整水资源地域分布——跨流域调水(主要工程南水北调:把长江流域丰富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域)。第50页四、中国地理差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主要分界限,具有主要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河流有没有冰期界限、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限、800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域和半湿润地域分界限、水田和旱地分界限、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限、温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