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1、基本情况:《信息技术环境下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验研究》”课题于2014年4月提出申请,2014年9月经渭南市电化教育馆批准立项为一般课题,课题主持人为王会芳,具体实施人员包括赵光明、由小红、刘军锋、王小非。2、提出背景:的目的是为解决学校实际困难,为其他农村学校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随着农村规模办学工作的进程,作为农村基层学校,基本上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招生困难,在校生整体知识水平低,自学能力差;二是师资搭配不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日趋凸显出来:一是课堂教学有效时间少,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好;二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择不准确,教学效率低。而这些又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教学愿望之间形成了一对十分尖锐的矛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增加学生的课业量,就成了教师的唯一法宝,所以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日益加重,为此学生怨声载道,而且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3、课题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所谓教学效率是指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比值,是指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的效果,它不但是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而且是评价教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和整个教学过程运作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上,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学生的课业消弭于课堂教学,这是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在上个世纪初期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最优化是相对一定条件而言的,在这些条件下是最优的,在另一些条件下未必是最优的。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充分体现了辩证法的灵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经过几十年的教育研究,该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对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2001年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出版,提出了“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的教学改革观点,2002年魏书生先生提出了“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的“盘锦课堂教学模式”,随后又有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和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4,这些为我们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二、研究目标:1、学生课业负担形成原因2、课堂教学现状3、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索,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途径。三、研究内容:影响学生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因素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从教师教学出发,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1、关注知识与学习对象的备课策略。2、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本”教学原则和方法。3、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三、主要研究方法:1调研法:主要用于教学现状和课业负担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为课题研究寻找理论依据。3行动法:主要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考察两个方面。4经验法:运用于阶段性总结、研讨和经验总结几方面。5对比法:主要运用于教学研究。四、研究过程:本课题整体谋划,采取了单项研究与归类整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定期召开研讨会议,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第一阶段(2014年4月到2011年7月):期间完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工作。此过程中调查学生700多人,三个年级,调查教师69名在校教师,在课题组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两份调查报告。第二阶段(2014年8月到2014年11月):主要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的探讨和课堂教学实践工作。主要经历了组织学习、考察和课堂教学实践及其总结交流研讨等研究活动。第三阶段(2012年12月——2015年2月:在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第四阶段:2015.3——2013.5:1、方法探讨与实施:通过课堂调查和学生问卷等形式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修正,寻求最佳途径。2、课堂教学有效性行为的评价方法(论文)第五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2)、召开有关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4)、成果的整理和出版。如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录像、等加以整理、推广。(5)、结题鉴定。(6)、在本地区内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五、研究成果(一)、两个结论1、科学的分析,是寻找根源的重要手段:课题研究之初,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分析,做了三份问卷调查,最后形成了两篇报告。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在学生方面主要包括课外作业量、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完成的方法等10个问题;教师方面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20个问题,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下几个结论:第一学生的课外作业比较重,完成难度大,第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具体体现针对性差,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而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校教师流失比较严重,教师的综合素质明显下降;二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面对教育改革的发展,老教师墨守成规,年轻教师跟不上,中坚力量独木难支。(二)、一个工程:落实参研角色,提高参与研究的能力,是保证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觉得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师入手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难的问题,二是解决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其间课题组设计出台了“新竹计划”教师培养工程,落实三年,在新教师的提高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方面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实地教学观摩和对比反思。与此同时,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方面做工作,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和培训工作,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翁”的思想意识,二是可以教给他们参与学习的方法。“新竹计划”的落实,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学习小组”的培训和组织建设,为学生开展互助学习,提供了保障条件。(三)、一个模式:具有校本特色的“三主四段”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最主要成果是,学校推出了“三主四段”这样一个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参考了杜威的“在做中学”、“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课题,情境必须与实际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产生要了解它的兴趣;第二步:给学生足够的资料,使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研究该课题的性质和问题所在;第三步: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暂提出一些尝试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第四步:学生自己根据设想,进行推理,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学生要根据明确的假设方案亲自动手去做,以检查全过程所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的。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些设想、假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五步教学法充分的体现了杜威“在做中学”的教学论)和郭思乐教授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理论,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的,经过二年多的教学运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阐释如下:“三主”:即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学习目标为主导的原则,以小组学习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为主线的原则,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学模式和方法重点关注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而忽略了教师行为,而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关注教师入手,我们确立这样三个原则分别指向了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即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1、以学习目标为主导总体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说明的要求,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第一,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不要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相混淆。第二,一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避免以偏概全,要具体到学生要通过什么手段学习什么学会什么,或者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一定要体现梯度性和针对性,一般目标和重点目标要有区别。第四,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述要求:①教学目标应尽量能描述得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②教学目标的描述应反映学习结果的类型和相应的学习水平。③教学目标的描述要体现出较强的情感驱动力,使目标具有吸引力和认同感。一般说来,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行为动词(可测可评、具体明确),行为条件(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学目标实例——朱自清《春》知识性目标: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新词。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陈述朱自清简况及其主要作品.;会读会解12个词语,不少于10个。理解性目标:理解情景描写的美感。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优美的语句,能简单的陈述其美妙之处。综合性目标:掌握本文的情感情脉络。在朗诵与默诵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的自然顺序列出作者抒发的感情,并进行概述。运用性目标:把握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确定文章感情脉络的基础上,找出你喜欢的语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活动性目标:体验与感受景物描写的和谐美,写一段描写景物的话表达一种心情。2、以小组学习为主体。含义: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综合来看,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学习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互动性——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关爱理解,共同分享、鉴赏等。②互助性——教学任务要包含不同层次的要求,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分化或理解、掌握上的屏障,会自然地形成求助与助人的需求。③协同性——学习任务是经过小组成员责任分工、角色轮换,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汲取别人的长处相结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协作共事、齐心协力才能完成。④辨析性——教学任务需要经过争辩、探讨、质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在相互磨合中坚持自己合理的想法,同时也吸收别人好的创意。操作中的几个要求:①成员组成要经过认真考虑,搭配合理,一般采用4人组或6人组,学生搭配上采用ABBC式或ACBBCA式。②成员间有明确的组织和分工。③活动要适时,要用而不乱。④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要有一定的研讨和交流的价值。⑤展示和评价交互使用。3、以问题为主线:教学中要“遵循问题知识化,知识层次化”的设计原则,设计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设计。如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低起点,高要求,阶梯性,照顾全体,突出两头,知识问题化是分解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手段。“四段”:按着教学的需要,我们按着常规的分类方法,把课堂教学分为四个阶段,或者四个环节,即:前置学习和预习导入;明确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习和研讨交流;课堂评价和学习反思。1、前置学习和预习指导。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因此,要从观念、策略的高度看“先学”。学习过程就是个循序渐进过程,要循序渐进,必须做好两件事预习和复习。预习是学习准备。学习新课前教师可以预留一些常识性与研讨性相结合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预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通过学案在前一天分发给每一个学生,由学生通过自学或小组学习自主完成。复习是为了做好知识的衔接。复习,可以通过学案进行设计,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前进行临时检测,方式有很多,需要灵活掌握,但是一定要避免随意性,要在教案中有所体现,设计的宗旨是温故知新。2、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目标是学习的纲领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目标一定要展示,方式和时机要灵活把握。在学案的设计中,目标与问题必须相统一。对目标的达成要体现具体的过程和方法,这个过程要体现在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中,对于难点和重点更要有突破方法的设计。3、引导学习和研讨交流。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师生的具体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进行课堂达标的过程。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几个问题①教材永远都是教学的第一蓝本,教学要围绕教材展开,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材的教学要求组织进行,那些偏离教材,放弃教材不用或者凌驾于教材之外的任何设想都是错误的。②避免教师一言堂,要留出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研讨学习,当然并不是不要教师讲,必要的讲解是需要的,如常识性的知识等。③教师的引导要适时:如学生学习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学习偏离了目标,学习中不能透过表层做更深一步的挖掘等等。④小组活动要有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确实需要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⑤展示不要流于形式,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展示的问题具有代表性,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主要的是展示错误,为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服务。⑥评价和展示穿插进行,要起到激励作用。4、课堂小结、评价和学习反思:一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一次总结;二是达标情况回顾;三是归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从形式上说可以分为教师小结和学生小结,更多的是师生共同小结,一般以口头叙述的形式进行。通过小结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必要的反思,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所反思。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任何事情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两面性,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它给我校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学生学习、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空前培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得到了空前的减轻。但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遇到的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课堂教学改革为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广泛的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的展示自己搭建了一座平台,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村学校学生都是经过城里学校筛选过的学生,他们具有起点低,基础薄弱,能力差,而且参差不齐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带头作用的学生实在太少,所以小组学习及其展示、评价总是围绕在小组中几个人之内展开,如果全部兼顾教学任务又失去了必要的保证,久而久之,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为完善“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个研究主题,我们正在研究完善两个方案:一是以减轻教师工作强度为出发点,完善教师业务考评制度;二是以继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困生学习压力为出发点结合“三主四段”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研究。参考文1、《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张金凯,《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年第2期。2、《优化课外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者姜丽华,《辽宁教育》2012年第17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方法与措施》,作者范禄燕,基础教育论坛》2012年4、《如何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作者于艳华,《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9期。5、《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者田荣。第二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题报告学生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教育改革的背景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减负的目标。事实上,邓小平同志就作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这“三个面向”的指示,既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在这“三个面向”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核心。它的内涵包括:首先,教育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担负起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同时,它也要求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要求教育成为新型的现代教育,而现代化的灵魂就是高效益,即在相同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投入的条件下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益。目前,改革课堂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课堂教学”的研讨蓬勃开展,各地区都在探讨如何实施现代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但现代课堂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各个地区、各个学校自身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出一套适应自己学校实际的评估方法,有利于促进学校现代课堂教学的开展。(二)我校教学现状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校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思想陈旧、教法单一、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有些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法,他们出于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而废寝忘食地工作,教学上出现了“四多”的现象,即“讲得多、作业多、考试多、资料多”,而这是一种偏向于“背书”的教学法,机械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师生们加班加点,取消了节假日,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学生甚至变得沉闷、厌学,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难以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三)“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理论思考首先,对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应该如何界定。学生是应该有一定的课业负担的,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劳动,要学到真正的科学文化知识,就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升上一所好大学,将意味着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学生的学习是与考试成绩、升学、就业等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学生心中形成的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这些负担的压迫下,学生只得压抑自己的天性,放下自己的爱好,成天捧着书本,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培养出来的,也只是书呆子,背书工具。早在七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就提出了教学最优化理论。他指出,要更完善地描述教学过程的“各组成部分”,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防止过度消耗教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面对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改革目前存在的陈旧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便成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大纲,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应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应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就在课堂上解决,精选作业和练习,这样就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克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各学科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系统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达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的。具体内容: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成因;2、通过理论学习,转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现代课堂教学新观念;3、在学校的指导下,各学科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对策与方案;4、构建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评价体系。三、课题含义及有关概念的界定:优化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选定一种建立教学过程的优化方案,在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并取得尽可能最大的效果。具体含义有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的形成、良好思想品德与健康身心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人的发展的教育。2、学生作为学习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其主体性和潜能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并给予展现。3、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应是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关系,课堂气氛既是紧张的、严肃的,又是生动的、活泼的,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和情感交流。4、课堂教学应体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和师生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收获。5、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关系密切,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校条件等选择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6、应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培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四、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校七、八、九年级各班。将各班以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作为参照,与实施优化课堂教学后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成绩进行对比。所有文化课学科均参加本课题研究,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五、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各班教学现状及教师现状,并分析成因;通过调查对研究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2、文献研究:对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论文及有关理论进行研究。3、实验研究:把所形成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案投入实践,进行实验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4、经验总结:及时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六、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对策思考1、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努力提高师德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和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直接原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成才观,不以升学率作为成绩,不以分数作为指挥棒。如果教师死抱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变,那么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的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思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观念。2、学校领导要为“减负”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应仍按传统意义上的的“好教师”的标准。传统意义上的好教师,就应象“老黄牛”一样,整天辛勤地工作,从来都没有闲着的时候。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出现在教室里,出现在学生面前。早上他最早到校,晚上他最晚回家,回家后他仍然要备课、查阅资料、批改作业到深夜。这种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如果工作效率低下,只是靠时间和精力去“堆”,那么即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学校领导也应转变观念,大力宣传新型教师的形象,按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来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3、教研要与教学相结合,综合推进素质教育。教研员要走出办公室,走进学校,真正做到深入教学一线。通过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理论说教来传输新课改的精髓。实行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组织互动式听评课,与骨干教师同台示范,进行案例研讨,由“权威”转变成教师成长的伙伴、建议者、引导者、促进者,与教师合作探究和建立平等对话关系。4、以学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打造高效课堂,增效减负。要求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要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根据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重点是精心设计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尊重、展现和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四步阶进”教学模式,由“预学”、“分享”、“拓展”和“评价”四大板块组成,减少教师讲授时间,设计灵活多样的学生活动,如阅读、讨论、练习、实验、表演等,增加学生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实践体验的空间,把方法教给学生,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我们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坚持多法结合,优化组合。同时,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熟悉常用教学媒体的性能,熟练操作常用教学媒体,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使用现代媒体。当然,教学媒体的使用要恰当,讲求实效。6、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反正该我讲的我已讲到了”,而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便让学生尽可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益,增强学习的兴趣。7、精心选择练习题,及时反馈评价。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练习题量的多少并不是与学习成绩成正比的,如果学生内心反感,无论做多少练习题都是无用的。我们教师应该想到,学生是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的,并不只是你的这一门学科。实际上,我们教师多布置的作业中有许多都是机械重复的,做多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产生反感心理,反而影响他正常地掌握知识。突出表现在原来成绩好的失去积极性,学习中等的变差,学习差的更差: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所以,教师在布置练习题的时候事先一定认真考虑,精心选择,争取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学生认真做,仔细体会。教师认真研究学生做的练习题,从中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切忌作业练习一大堆,学生为完成任务马马虎虎地做,教师收到作业后辛辛苦苦地改,作业发下后学生往书包里一丢,就万事大吉了。我感到有的学生字体潦草,甚至不如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写的好,作业多,一味为了完成雪片般的卷子、达标训练、练习册、作业本,以至于没有写字的兴趣是根本原因。《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结题报告李台镇中学李明月第三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途经、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途经、方法研究结题报告单位:枣庄市第二十八中学课题名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策略、途经、方法研究》主持人:王家石课题组成员:蔡成芳、王金云、周艳、王学勇、张宝一、提出背景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与完成新的课程改革的难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但收效不大。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已成为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深入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学习负担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减轻中学生过重负担,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让中学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对于减负问题,近十几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下发了大量的专门文件,做出具体规定。我国教育界专家也做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由于教育体制所限,特别是高考和中考制度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原因,造成我国的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这个问题一直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最新一次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城市初中生为55.22%;农村初中男生为35.5%,女生为44.6%。对中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初中学生在视力、耐力、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指标上已经出现下降趋势。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过重的心理压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我们确立的研究主要内容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突破口,探索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具体措施。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校乃至我市初中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提高质量的办法。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省教育厅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也制定了《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以上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思想。(二)课题研究的原则1.减负增效聚焦课堂的原则中小学在认真落实教育部门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的同时,应重点做到,“减负增效”,把减负重点聚焦在学校课堂上,引导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2.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对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原则。3.创新性原则减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此课题研究要遵循创新性原则,创造性地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国家颁发的教育方针和《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二)中小学课程改革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是我们研究减负问题的最好的理论依据。另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少,为了使学生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拥有一颗阳光的心态,必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也实现了减负的目标。(三)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现代的基础教育,应遵循全面发展的学说,就是让中小学生身心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德、智、体、美等都得到发展。中小学生减负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四、课题的研究目标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减负”的主要任务:一是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减轻初中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从而减轻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力求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方面,实现教学的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研究找到适合我省中小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措施,从而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及课业负担。以人为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2.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一个让初中学生学业负担不过重,保证身心健康学习的途径,让中小学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3.通过课题的研究,丰富课堂教学理论,发展基础教育科学。五、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减负途径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减负途径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一)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死记硬背,大量的作业练习,满堂灌、注入式教学,要求受教育者按照书本和教育者的意图去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强调思维的求同性。学生是接受机与考试机器。这种教学结构与方法特点必然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实践已总结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洋思之路”成功的“洋思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应推广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成功经验,他们应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与方法后,学生没有课后作业,学习轻松快乐,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而学生考试成绩年年平均90分以上,在中考时,70%学生考上高中。科学施教,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一个农村中学成了全国的名校。洋思中学成功的经验,为初中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洋思经验给我们以思考,也带动了我们的行动。(二)科学布置作业,采取“三化”(多样化、量化、典型化)策略中学生之所以负担过重,是因为部分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素养,导致“满堂灌”、“题海大战”、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效率低,造成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譬如,一个生字写多少遍效果最佳?很少有老师研究。辽阳市教育科研所实验研究75%的学生一个字写8遍效果最佳,东港市某学校实验研究结果,一个字写4遍最佳。而很多教师一个字常常让学生写一页或两页,而沈阳市铁西某小学一名教师,一个字让学生写3千遍,不仅造成学生厌学,还造成一名学生自杀的状况。让学生掌握一个公式、一个定理,做多少道题最佳?它应有一个最佳量。教师掌握了这个量,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保证了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提高。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深入地探索。科学布置作业,采取“三化”(多样化、量化、典型化)策略。1、作业多样化:科学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对学习后进生要布置一些基础题;对中等生布置一些综合题;对优秀的学生布置一些创造型题。2、作业典型化:布置练习题要精选典型题。使之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3、作业科学量化:量化习题数量,针对学生实际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使之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天的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这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有利于减负。由于我们布置作业采取“三化”策略,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能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这样充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三)重视音、体、美课,让学生健心健身学生负担过重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对于身心不健康的学生,一天学习5个小时,就感到负担过重,而身心健康的学生,一天学习10个小时,他们也感到,课业负担不重。所以,初中教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较有效的办法就是重视音、体、美课程与活动,通过开展音、体、美活动使学生身心愉悦,精神快乐。这也是减负行之有效的手段。(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减负开展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减负好的办法之一。因为,心理减压技术与考试焦虑调节方法都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与压力的好办法。(五)强化管理,加强检查监督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加强检查监督。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除学校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外,还要加强社会监控。六、课题研究的方法鉴于本课题研究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有教育行动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一)、行动研究法以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实施研究方案、及时反思等方式展开,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二)、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信息资料的比较研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减轻学生负担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少走和避免走弯路。(三)、经验总结法及时积累研究案例,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做法、体会,总结筛选新的经验、方法,根据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提炼课题成果,并经常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四)、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课题设计相应的问卷,对全市十所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学科及学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城关中学全体师生。研究学科:语、数、外等学科。八、本课题研究过程(一)掌握减负内涵,统一认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当前,学生的课业负担之所以越来越重,既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有教育部门自身的直接原因。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大背景,教育部门名目繁多的竞赛活动和各种考试、课程教材的内容过深过难以及大量的机械重复性练习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初中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生理上和精神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因此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非常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减负”的真正内涵。“减负”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若认为“减负”就是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减少作业量或不让学生做作业,禁止举办补习班、辅导班,取消各种考试或大书包换小书包等,这些所谓的“减负”,显然过于简单、肤浅、片面。实际上“减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一场具有持久性的教育革命。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其精神实质,认真研究本地本校的实际,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改革落后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才是真正的“减负”。如果过重的负担不减,素质教育就无法落到实处,也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的思考,并查找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后达成共识。学生学习负担与压力是一把双刃箭,学生没有压力,就没有奋斗精神,就不能努力学习。有压力,才能有智慧的清泉之水喷射而出。如果压力过大,就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学生的学习负担,既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大。为了确保课题的有效实施,我们课题组为此专门召开了课题的开题报告会,2007年11月26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学校阶梯教室召开了开题会,真正将课题研究落在实处,课题组成员针对方案中提出的“减负提质的策略、方法、措施”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同时在开题会上,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对每一研究阶段的内容和目标进行设计,对研究阶段进行了科学划分,使参与人员明确了每一研究阶段要达成的目标及研究的主功方向。最后,课题主持人针对会上大家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确定了本课题研究应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教学模式;以布置习题“三化”为抓手等五种途径,宣告本课题研究正式开始。同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根据开题会上的布置(二)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负担现状2008年3月中旬,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认真的思考,精心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在全校范围内对仅2000名师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通过严格把关,去掉无效问卷后,对余下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是:①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时间量,每天的睡眠时间量,能参加的课外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量等;②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减负意见”规定学校执行情况,如周课时总量、学校加课、学校为学生代购习题练习册、占用学生休息时间集体补课等;③与学生课业负担有关的若干问题,如初中入学是否考试、测试或面试,是否参加有偿家教等。1、学生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时间量及睡眠时间量等情况统计显示,本学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1)关于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所需时间的情况统计显示,学生全体调查对象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外作业时间,50%左右在一小时之内,30%左右在一个半小时之内,20%左右在二个小时及更多时间。初三年级超过12%的学生作业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2)关于学生平时睡眠时间的情况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长短,在当前是衡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指标。统计显示,近10%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到7个小时;约70%的学生睡眠时间在8-9小时;20%的学生,每天能有10个小时的睡眠。近30%家长说,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不到8个小时;21.66%家长说有8小时左右;13.88%的家长说有10个小时。(3)关于学生课后自由活动场所、时间与音体美课的情况学生课后能有比较充分的自由活动场所和时间,是中学生“减负”的重要手段,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显示,学生认为课后自由活动场所“很多”和“比较多”的,有48%;认为课后自由活动时间,一个小时以内是38%,一个半小时以内的是23.89%。2、学校执行“减负意见”有关规定情况(1)关于占用学生休息时间补课的情况“减负意见”规定,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我校没有组织集体补课。(2)关于随意增加课时的情况“减负意见”规定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统计显示,我校没有此种情况。(3)关于学校为学生订购习题集、练习册的情况“减负意见”规定,学校不得组织、推荐学生购买习题集、练习册等应试材料。我校也没有此类情况。(4)中小学的课业负担是递增的数千份问卷统计结果发现:初中一年级有37%学生感到学习累,压力大;初三有54%的学生感到压力太大,有厌学的倾向。(5)课堂教学结构与布置作业方法陈旧落后虽然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多年,但是多数中学教师依然使用着陈旧的课堂教学结构,布置作业没有因人而异,针对性不强,没有因材施教,造成学习负担过重与厌学。“减负”问卷调查前后对比1、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每天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时间量及睡眠时间量,参加课外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量。研究前测对象内容完成作业时间睡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七年级90分钟8小时1小时八年级150分钟7-8小时30分钟九年级220分钟7小时没时间研究后测对象内容完成作业时间睡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七年级90分钟9小时1小时八年级120分钟8-9小时1小时九年级150—200分钟8小时1小时经过统计对比显示,七年级前后变化不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在睡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上有所增加,有效的休息和娱乐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2、关于艺术学科的开课情况及学生的反应社会需要和谐,校园也需要和谐。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更需要和谐。营造“和谐课堂”的艺术学科教研氛围是“减负”课题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参与研究的年级、班级研究前的统一要求,并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为:对象内容是否开体音美课喜欢音乐喜欢美术喜欢体育课后感觉情绪饱满初中开足开齐90%80%90%通过开足开齐艺术学科,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启迪了心智,提高了审美素养。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对学校的热爱,对其他学科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变苦学为乐学,真正起到了减负的功效。3、关于“减负意见”的落实情况问卷显示,学生无校内补课现象,也无加课时现象。(三)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负”的重要途径。作好充分的课前备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整个的课堂设计,并对课堂作好必要的预设。其实,真正的备课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每一节课,这样方能做到厚积而薄发,为实现高效课堂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研究中我们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学习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施教,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借鉴“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减负的目的。1、首先我们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弊端的反思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以下4大问题:(1)教师讲得太多,不利于学生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上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似乎是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2)跳不出“听、认、知”的怪圈。课堂上,重在传授知识,教师以为学生听懂了,就万事大吉,这样,教学脱离了实践,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难以达到要求。(3)针对性差、造成学困生多。教师主观地照本宣科,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大量的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4)学生课外作业太多,负担极重。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被动接受,作业压到课外,各科都是这样,则课外作业负担就必然过重,恶性循环,就会影响课外活动的开展。教师认为“深挖洞”——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得就越快、越好,教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要来得更快一些。可事实上,恰好相反,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由于“深挖洞”造成“广积粮”,积压大量的作业。由此可见,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必须改革。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解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堂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思考,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语文课是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分析课文;数学课由学生自学例题,自己做练习题;理化课变成了游戏课,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也不需要教师讲解和演示。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课堂上教师始终以问题为牵引,精彩的引导学生走上自学的轨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洋思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全校每个学科的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样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1)“先学”A.讲“先学”的要求。“先学”之前教师三言两语揭示学习目标,明确地提出自学指导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问题引路,走上了自学的快车道。B.鼓励多快好省地学。限定时间,高效率地指导学生自学,在“先学”过程中,教师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C.检测性地练习。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D.教师巡视指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掌握学生在自学中暴露的问题,发现问题记下来,但不大声讲话,不干扰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和暴露的问题,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必要时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普遍性还是个别性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生生互学,师生互教。(2)“后教”“后教”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A.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只教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会的问题一概不教。B.明确教的方式。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C.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中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3)“当堂训练”在“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人教学致胜的法宝。3.洋思中学的经验给我们研究减负课题的启示洋思中学的经验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洋思中学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是解决中小学减负问题的钥匙。(2)洋思中学经验既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了应试的需要。(3)让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学能减轻他们的课后负担,学生自学有利于解决后进生问题。本课题为着力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方法,我们大力开展了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鼓励教师大胆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方法,鼓励教师大胆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在每个教室装配了电视机、投影机、录音机和大型屏幕;学校装配了远程教育地面站卫星接受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电化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四)布置作业科学化,精选巧练,“三化”策略由于教师缺乏教育科学与心理学的素养,导致“满堂灌”、“题海大战”、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课堂教学效率低,造成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1.布置作业多样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分层对待学困生。对学习后进生,主要布置适量的基础型练习题,让他们基本掌握课标的内容;对中等学生布置适当的综合练习题;对优秀的学生,布置一些创造型的练习题。这样解决了作业“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现象,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布置作业,虽然教师累了一些,但是学生考试成绩都能得到提高,课业负担得到减轻。2.作业量量化课题组研究人员集中精力在每个字、每个公式甚至在某个原理定律上下苦功夫,争取研究出最科学的量化标准,以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记忆最佳效果。3.布置作业典型化:对每一节课布置的作业,教师都精挑细选,力求做到习题典型化、代表化。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消化课程内容,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五)利用音、体、美课程,减轻学生身心负担为了避免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减轻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学校一定要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六)进一步重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通过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这些都是减负的好办法。(七)强化行政管理,经常监督检查对于减负问题,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下发了大量的专门文件,做出了很多的具体规定。我国教育界专家也做过一些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由于教育体制,特别是高考和中考制度与传统的原因,造成我国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一直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行政部门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要求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解决学校不执行课程计划的问题。(2)改革中考出题形式与内容。改革综合能力测试中“提供信息、设置情境、考查能力”的形式,要通过自己理解、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3)改革评价制度。改革当前单纯以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教师质量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做法,建立起科学的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制度,从而推动学校由片面追求升学率转到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轨道上来。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4)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5)进一步科学地解决中学生在校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多、考试次数过频、补课过乱等的问题。(6)解决学校存在的按考试成绩排座位,公布学生考试名次的问题。(7)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8)要为中小学生减负制订科学的量化指标。(9)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制止乱补课与乱征订现象。八、课题研究的成果经过了两个学期的研究,我们课题研究人员在付出了辛苦的同时收获颇丰,特别是在理论方面得到了升华。具体表现为:(一)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把握了目标“减负”并不是只减不加,而是有减和有加的辩证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减与加的关系。实质是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只注重知识灌输,轻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考试科目教学,轻非考试科目教学;重文化知识传授,轻体、音、美、劳等基本素质的训练;重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轻学生思想变化、心理状况、行为仪表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校要加强和突出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刻苦探索、博闻慎思、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和礼貌、文雅、友爱、自尊、自重的交际习惯等,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减负”不是降低教育标准,不是不要负担,而是要正确把握负担的“合理度”,使负担适度,把负担控制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同时,这种负担和压力应该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和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学生发展的阻碍力量。“减负”能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学校教育必须变传统的知识教育论为主体教育论,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因此,“减负”不是让学生自由散漫的发展,而是使他们的发展更具有科学性,更能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得成功我们课题组在学校三个年级均进行了用洋思中学的经验进行减负的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通过一年的实验,学生作业减少了三分之一,课业负担减轻,而考试成绩提高,实验班成绩比对比班高出平均分10分,教师与学生都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学生负担减轻了很多,考试成绩有所提高。(三)科学布置作业,练习数量科学化研究有了成果一个生字写多遍效果最佳?很少有人思考这类问题。让学生掌握一个公式、一个定理,做多少道题最佳?它是有一个最佳量。教师掌握了这个量,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保证了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提高。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深入探索。一个勾股定理,优秀学生做10道题就能掌握;中等生做17道题就可以了;后进生要做24道题就掌握了。没必要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数量习题了。这样既浪费时间,增加学生负担,又造成学生厌烦学习。另外我们结合自己在实践中日渐逼近教学本质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它。我们提出了“资料少、习题精、教法巧、效率高”的练习训练思路,要求学生手上占有的资料要少,教师占有的资料要多;所做练习要“精”,即数量少、质量高、有典型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要求教学方法要巧妙,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尽可能高的训练效率。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素质教育的推进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减负效果明显。通过开展心理放松训练、减压技术、心理调适、挫折教育、智力训练、学习方法辅导等,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身心负担过重的问题。九、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的设想(一)学习洋思中学的经验减负,障碍不少1.我们本地的教育体制缺乏激励机制我们在实验过程发现:学生负担减轻了,教师相对要累一些,要认真备课与上课,深入研究教材与教法。当前有不少教师备课与上课应付,混日子,把重负压给学生。这是我们课题组下一步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2.下一步重点要找到改变教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当代的教学理念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落后,学生负担过重,除了体制问题外,主要的是多数教师,教育观念太传统,过份陈旧,基本还是过去前苏联凯洛夫的理论与做法。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好多年,新的课改理念虽然很先进,但是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接受,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人生最难的不是接受一种新理念,而是消除一种旧观念。旧的教育观念是障碍中小学减负与推行素质教育发展最大的阻碍之一。这是我们课题组在利用推广洋思中学的经验减负过程的感悟,很多教师与学校领导,对传统的旧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已非常习惯了,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习以为常了。所以,下一步要加强宣传新的课改理论,更新老师的教育观念。(二)布置作业科学量化研究需要很长时间布置作业科学量化研究,是一个很复杂的研究任务,在研究过程中感到比想象要复杂得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科学的结果,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三)重视音体美课程的开设初中学校初上好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外,更要重视体音美的教育教学工作。(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像以前那样重视起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减负的最好的精神工具之一。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心理放松训练、减压技术、心理调适、挫折教育、智力训练、学习方法辅导等,这些都是减负最好工具,也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专业课程。总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力以赴,共同致力于本项课题的研究。我们坚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我们有信心经过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取得最终的研究成果。第四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题总结报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题总结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孩子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应当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我们应当深入研究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标本兼治,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素质教育在今天已是如雷贯耳,教育成果斐然,可在1995年之前,在全国上下追求升学率正酣,媒体对应试教育慷慨陈词,痛斥批驳正酣,而在实际工作中这“应试教育”成了一闻臭起来,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令不少人难于割舍之时,校长江洪英、副校长王艳芬大胆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其全面素质提高”的办学思想,制定了《第一小学素质教育》方案,并在全校全面推行。至此,第一小学开始了大胆的、创造性的素质教育实验工程。二、实验的目的我们第一小学是全市最大的一所学校。多年来,学校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大胆创新,为师生开辟了一片主动发展、自由翱翔的天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教育战线提出了一项紧迫任务。第一小学的这项课题实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灵魂,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在全校各个方面全面推行。我校制定本实验课题,其目的在于全面贯彻“两会方针”解决“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认识问题,针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全面素质整体提高的操作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一个真正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三、实验假设及依据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其全面素质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是人的先天秉赋和后天社会诸因素影响相结合,促进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多年来我校只凭统考试卷成绩衡量质量,虽说教学质量相对一直在全市前面,但师生过重的负担和全面质量稳中很难上长,学生个性不能得到健康主动发展,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又不得其法,存在伴读、帮读现象,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无形中转嫁在家长身上。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大胆尝试,引导广大教师对考法、教法、学法进行教研更新,使他们更加坚定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信念。实验证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能促使学生全面素质提高,能克服“应试教育”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弊端,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四、实验的过程1、对象的确定本实验采用整体实验与个体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整体实验:全校6个年部67个教学班个体实验:二(3)班、三(3)班2、变量关系⑴自变量:本课题自变量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⑵因变量:a.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b.教学质量稳中有升;c.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合理开发;d.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⑶干扰变量:a.实验个体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实验效果;b.社会各层次认识水平影响实验效果;c.教师自身素质影响实验效果。3、变量的控制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学生,学校是随机分班的,对2004年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显示,基本呈正态分布。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对比班与实验班均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相当的骨干教师任教。实验班实验期间不布置课外作业。对比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不作任何控制。4、实验时间:三年⑴准备阶段(2004年9月)学习教育改革理论、转变观念,查阅资料,调查学情,了解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⑵实验阶段:(2005年9月—2007年7月)2004年9月—2005年7月,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实验研究,侧重于在二(3)班、三(3)班进行跟踪实验研究(原实验班)积累数据,实验目标要求全部到位,继续进行形成性检测,定出实验报告总结。⑶总结阶段:(2005年9月—2007年7月)a.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b.总结规律、撰写实验报告、论文。五、实验的开展几年来,我校始终把本项实验与研究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致力于全面提高师生素质,以实验促进学校整体改革深化,从而把学校办出特色。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整个实验过程突出了“两个重视”,即:学校重视教研工作、重视学生活动。1、转变观念,领导重视创新就是要换思想,转观念。学校调整了长期以来以听话,老实就是好孩子的育人观。克服德育工作把学生管死、管严,看住才是实效的工作观。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模式。校全体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查阅资料,调查学情,了解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培训实验教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形成条块结合,层层有人抓,处处有落实,全方位育人的网络,研究检查、指导实验的全面性和过程的有序性,尽快形成抓德育、促校风、抓教研、促教学、抓素质、促提高、抓特长、促特色的喜人局面。2、加强培训,造就科研型教师,推动学校教研工作上水平。教师素质的培训提高,既是实验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之一,也是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为确保研究工作顺利,尽快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对教育科研理论、教育技术的操作、应用等进行全方位培训。(1)设立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科研组织与管理,保证教师队伍业务能力提高,保证实验顺利实施。(2)注重校本培训,学校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研讨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李岚清、陈至立、柳斌等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讲话。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研究方向、研究目标进行探讨,深刻理解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发展自我的信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3)“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横向交流,让校外一流的教育行家来校做学术报告,搞专题讲座,教师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养成了专家、学者特有的思考、探索、讨论问题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老师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加有关业务能力提高的培训、交流、参观和访问,与一些兄弟学校进行业务交流。派教师到外地学习、外出请教专家,实地考察,掌握信息。推荐和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安排他们汇报学习培训情况,做专题讲座。为学校带回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使他们较顺利地进入状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4)抓紧岗位技能培训,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拟定了《第一小学教师现代技术培训计划》,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常用电教设备的使用,计算机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举办现代教育技术示范课表演,让素质好、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教师技能大赛、以点带面,让更多教师运用媒体手段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日臻成熟。(5)重视教育科研工作,鼓励教师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学校按照《实验课题研究方案》有条不紊的实验。围绕课题人人制定教研专题参与教改实践。实验教师重视平时实验检测数据的收集、归类、整理与分析。每学期撰写一篇实验论文,整理优秀教学案例,认真汇总、填写实验情况统计表。学校领导不定期检查实验进展情况,及时交换意见。协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期末安排分析整理实验情况,由课题组参与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