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232-2018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_第1页
HYT 232-2018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_第2页
HYT 232-2018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_第3页
HYT 232-2018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_第4页
HYT 232-2018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2018-02-13发布HY/T232—2018 I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测试参数和测试条件 25测试准备 6海水冷却塔热力性能测试 7海水冷却塔噪声测试 8海水冷却塔飘水率测试 9评价结果 10测试报告 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1海水冷却塔测试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噪声和飘水率的测试程序,以及参数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湿式机力通风和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的验收测试。非验收性质的海水冷却塔测试可参照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烟塔合一”的海水冷却塔的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785电声学声级计GB/T719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7378.4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T23248—2009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海水冷却塔seawatercoolingtower用于海水冷却过程的一种构筑物。海水被输送到塔内,通过海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单位时间内从冷却塔上方飘出的水量与进塔水量之比。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mechanicaldraftseawatercoolingtower靠风机进行通风的海水冷却塔。靠塔内外的空气密度差或自然风力形成的空气对流作用进行通风的海水冷却塔。2[HY/T203.1-2016,定义6.4]容积散质系数coefficientoftransfermass表示海水冷却塔淋水装置单位体积的热质交换能力的特性数。[HY/T203.1-2016,定义6.15]冷却数numberoftransferunits;NTU表示海水冷却塔内包括喷淋区、淋水填料区和填料下的雨区在内的淋水装置的热、质交换能力的特性数。[HY/T203.1-2016,定义6.14]淋水密度waterdrenchingdensity单位时间内通过每平方米淋水填料断面的水量。[HY/T203.1-2016,定义6.12]环境空气干、湿球温度ambientairdry-wetbulbtemperature在海水冷却塔上风向,不受出塔空气回流影响条件下测得的空气干球、湿球温度。进塔空气干、湿球温度inletairdry-wetbulbtemperature在海水冷却塔进风口处测得的空气干球、湿球温度。进入海水冷却塔的干空气与循环水的质量流量之比。[HY/T203.1-2016,定义6.13]表示海水冷却塔的淋水填料的性能和体积所确定的冷却数Ω与气水比λ的一条关系曲线Ω=f(λ),在双对数直角平面坐标系中为一直线,其特征是当λ增大时Ω相应增大。[HY/T203.1-2016,定义6.16]表示由设计气象参数和进出海水冷却塔水温所确定的冷却任务与气水比之间的关系曲线Ω'=f(a)。在双对数直角平面坐标系中为一曲线,其特征是λ增大Ω'相应减小。[HY/T203.1-2016,定义6.17]4测试参数和测试条件4.1测试参数4.1.1测试时间新建或改建的海水冷却塔在投入正常运行后,应及时完成其热力性能、噪声和飘水率等的单项或多3a)机械通风干湿表,或精度不低于该表的其他测温仪表: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精度应不低于0.5级。12阿斯曼通风干湿表3百叶箱球状干湿表自然通风4百叶箱柱状干湿表自然通风5阿费古斯特湿度表自然通风4风杯式风速风向表,或精度不低于该表的其他仪表: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m/s,精度应不低于1.5级。液体流量仪表选用的基本要求:a)皮托管、电磁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用于测量压力进水管流量,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b)量水堰或流速仪用于测量无压出水渠道流量。热电阻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等: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1℃,精度应不低于0.2级。空气流量仪表选用的基本要求:a)手持式风速表或精度不低于该表的其他仪表: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m/s,仪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b)皮托管与微压计: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1Pa,精度应不低于1.0级。4.2.1.7精密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精度Ⅱ级及以上。4.2.1.8三相功率表或功率因数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4.2.1.9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1海水冷却塔热力性能测试时,环境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试工作宜在夏季接近设计的气象条件或气温较高季节的白天进行。b)测试工作不应在雨中或雨后立即进行。雨后的测试开始时间宜在雨停1h以后。c)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的环境平均风速应不大于4.5m/s,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应不大于7.0m/s;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的环境平均风速应不大于3.0m/s,阵风每分钟平均风速应不大d)在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在地面目测从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风筒出口排出的湿热空气流应充满风筒出口。e)当大气存在逆温层时,不应进行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测试。其中,大气逆温层的判定宜采用下列方法:1)测量大气的干球温度,测点选择在海水冷却塔的上风向,距海水冷却塔的进风口边缘30m~50m,不受热辐射及其他热源干扰处;2)在距地面1.5m高处设低位测点一处,用绳索或氢气球将感温元件升高至25m以上高度设高位测点一处,分别在两点测量大气的干球温度;3)如低位测点的大气温度低于高位测点,或低位测点的气温虽高于高位测点,但两者相差小于0.15℃(按温度变化梯度0.65℃/100m计),则视为大气有逆温现象。海水冷却塔噪声测试时,环境气象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测试应在无降水的条件下进行。b)每次测试期间阵风风速应不大于5.5m/s。当风速超过5.5m/s时,应停止测试。c)环境温度应在拾音器的允许范围之内。5d)测试时间分为昼、夜两部分,昼间和夜间的时间按所在地人民政府划定的时间计算,当地政府对昼、夜时间无划定时,宜按白天在9点~15点,夜间在23点~3点进行测试。海水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时,环境气温应在0℃以上,测试过程中没有任何自然降水,取样区内没有4.2.3.1.2海水冷却塔验收测试中,各项主要参数允许偏离设计值的范围见表2,非验收性质的海水冷却塔测试可根据测试需要确定各参数的测试范围。当进塔水温偏离设计值较大,水温差与设计值相差较大时,应计算进塔水温对海水冷却塔散热性能的影响。表2主要参数允许偏离设计值的范围允许偏离设计值范围进塔干球温度/℃进塔湿球温度/℃士8.54.2.3.1.3各项参数的测试应在海水冷却塔试验工况调整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单格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应不小于0.5h;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群和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应不小于1h。4.2.3.1.4测试过程中每一试验工况各项主要参数的每次测定值,与该工况各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允许变化值范围见表3。表3主要参数允许变化值范围允许变化值范围进出塔干球温度/℃士3.0进出塔湿球温度/℃土0.5进出塔水温/℃4.2.3.1.5测试工况的各项参数应取多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工况的代表值。4.2.3.1.6海水冷却塔的验收测试有效工况点应不少于3组。4.2.3.2.1噪声测试应在海水冷却塔的设计水量和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风机的设计参数下进行。噪声测试开始和测试过程中,冷却水量和风机轴功率与设计值的偏离应不大于10%。4.2.3.2.2海水冷却塔噪声测试时,背景噪声的声级值应比海水冷却塔噪声的声级值低10dB(A)以上,若所测得的海水冷却塔噪声的声级值与背景声级值相差不足10dB(A)时,应按表4进行修正。当6差值小于2dB(A)时,海水冷却塔的噪声可不测定。表4噪声修正值3修正值/dB(A)4.2.3.3.1海水冷却塔的循环水水质应符合GB/T23248—2009中6.1.34.2.3.3.2海水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时,冷却塔各项主要参数允许偏离设计值的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4.2.3.3.3海水冷却塔飘水率测试时,每一试验工况各项主要参数的每次测定值,与该工况各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允许变化值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5测试准备5.1测试塔应由委托单位指定。当对海水冷却塔群中的单格塔进行测试时,也可由委托单位和测试单位协商选择测试塔。5.2测试单位在测试前应到测试塔现场调查。5.3海水冷却塔测试前,测试单位应编写测试大纲。测试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a)测试目的和要求。b)被测试海水冷却塔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概况,包括下列内容:1)海水冷却塔的塔型、主要几何尺寸及设计淋水面积;热力和阻力特性;4)配水系统的型式和布置、喷头的型式和塔内不同配水分区的喷嘴直径、喷头间距和各种5)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风机的型式、叶轮直径、风机的特性曲线及设计工作点风量和全压、风机的设计轴功率;6)海水冷却塔设计的热力特性曲线;7)海水冷却塔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8)循环水水质分析报告。c)被测试海水冷却塔的竣工图或施工图,包括:1)海水冷却塔在厂区总平面图中的位置图;2)海水冷却塔的平面图、剖面图。d)测试内容和试验工况。e)测试项目、测点位置、测试方法和使用的仪表以及需要加工制作的设备。f)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g)测试结果的评价方法。h)测试人员的组成和分工。i)测试工作进度计划。j)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采取的安全措施。k)需要委托单位(业主)配合的事项。75.4海水冷却塔测试开始前,应对海水冷却塔进行全面检查,按设计和试验要求消除海水冷却塔各部分的缺陷。为了保证海水冷却塔在良好的运行工况下进行测试,海水冷却塔的各部件和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海水冷却塔的配水系统应清洁、通畅,无杂物堵塞、无漏水和溢水现象,喷嘴应完整无损、喷溅正常;b)淋水填料外观应整齐、无缺损、无变形,填料表面不应有藻类、油污及其他杂物;c)海水冷却塔的淋水填料应充满填料层;d)收水器表面应清洁,不应有阻碍空气正常通流的杂物、藻类和其他附着物;e)收水器应布满收水器层,不应有空气的旁路通道;f)海水冷却塔的进水管闸门、海水冷却塔之间的联络管闸门应启闭灵活,便于调节;g)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的风机、电动机和减速装置应运转正常;h)海水冷却塔的集水池内水位应处于正常运行水位或测试要求的水位。5.5海水冷却塔测试前应在测试现场完成以下各项工作:a)确定各测试项目的测点位置;b)搭设测试平台及气象亭;c)架设临时电源;d)加工和安装测试设备及仪表,备好测试时安放仪表的台、架等。5.6海水冷却塔测试中应使用经检验合格并适用于海水体系的仪表。使用中应注意检查仪表感测元件在测试过程中不受海水环境影响。6海水冷却塔热力性能测试6.1环境气象参数测试6.1.1环境空气的干、湿球温度6.1.1.1测量仪表应符合4.2.1.1的规定。6.1.1.2测点布置在4.2.2.1e)中1)和2)描述的低点上。6.1.1.3测温仪表应悬挂在通风良好的气象亭内,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仪表的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6.1.1.4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6次,间隔不少于10min。6.1.2大气压力6.1.2.1测量仪表应符合4.2.1.2的规定。6.1.2.2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6次,间隔不少于10min。6.1.3环境风速和风向6.1.3.1测量仪表应符合4.2.1.3的规定。6.1.3.2测点布置在被测海水冷却塔的上风向,距塔边缘30m~50m的开阔地带。6.1.3.3风速风向计的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1.5m~2.0m处。6.1.3.4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间隔不少于20min。86.2海水冷却水浓缩倍率6.2.1测试方法6.2.1.1海水冷却塔系统水与补充水的取样应同时进行。6.2.1.2海水冷却塔系统水与补充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量按照GB17378.4的规定执行。6.2.1.3每个水样取样次数不少于2次。海水冷却水浓缩倍率按式(1)计算:式中:N——海水冷却水浓缩倍率;Ca——海水冷却系统水水样中氯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Ca.m——海水冷却补充水水样中氯化物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6.3.2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可根据塔的大小和周围环境条件,沿塔周围均匀布置测点2处~4处。测点距塔进风口下缘的距离为3m~5m。仪表的安装高度为距水池上缘1.5m~2.0m处。也可采用环6.3.3单侧和双侧进风的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的测定位置:在每侧进风口宽度的1/2处设测点一处。测点距进风口百叶窗的距离在2.0m内,仪表安装高度在集水池上缘1.5m~2.0m处。6.3.4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6次,间隔不少于10min。6.4进塔水流量6.4.1测试方法6.4.1.1测量仪表应符合4.2.1.4的规定,安装位置应严格按仪表使用说明书要求设置。6.4.1.2进塔水流量宜在进水压力管上测量。当在进水压力管上测量有困难时,也可在海水冷却塔的出水管(渠)中测量。但要考虑冷却过程损失水量及补充水量。6.4.1.3采用皮托管测量进塔水流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测点前保持5倍~8倍、测点后保持3倍~5倍进水管直径的直管段,在此直管段范围内不得设有截流阀门。b)在进水管道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上分别设置观测点。当管径小于500mm时,测点可布置在一条直径上。c)在进水管道测试断面上划分等面积环,等面积环的划分数目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等面积环划分数各等面积环测点与管中心的距离按式(2)计算:9R₄——从管中心到各测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R——测试断面内管道内半径,单位为米(m);n——从管中心算起的测点编号;6.4.1.4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3次,间隔不少于30min。6.4.2.1利用皮托管测量进塔水流量时,海水冷却塔的实测进塔水流量按式(3)计算:式中:Q,——实测进塔水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pw——测点海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D——管道的平均直径,单位为米(m);vw——管道内海水的平均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pw=(A₁F₁+A₂F₂+A₃F₃+A₄F₄) (4)式中:p,w——海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A₁=4.032219G₁+0.115313G₂+3.26×10A₂=-0.108199G₁+1.571×10-³G₂-4.23×10A₃=-0.012247G₁+1.74×10-³G₂-9×10A₄=6.92×10-*G₁-8.7×10-⁵G₂-5.3×10t——海水水温,单位为摄氏度(℃);6.4.2.3管道内海水的平均流速按式(5)计算: (5)vw——管道内海水的平均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K、——管道内流速分布系数;psw——海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6.4.2.4管道内流速分布系数按式(6)计算: (6)b)在出水渠道中测定时,测点布置沿宽度方向不少于3处,沿深度方向不少于2处,当测试断面a)设集水槽时,集水槽受水面积不宜小于集水池面积的10%,根据集水池面积大小,集水槽不宜少于4条,槽宽不宜大于300mm。b)设集水容器时,每个容器受水面积不宜小于0.05m²,集水容器等间距布置,每一测点负担的淋水面积不大于4m²。)6.6进塔空气流量6.6.1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6.6.1.1测量仪表应符合4.2.1.6的规定。6.6.1.2测试断面宜选在风筒的喉部、接近风筒出口不受外界风速影响的断面或塔内收水器以上不低6.6.1.3采用划分等面积环的方法布置测点,视测试断面的尺寸大小划分10个~20个等面积环,测点布置在有代表性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等面积环上测点与塔中心距离按式(2)计算。6.6.2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进塔空气流量6.6.2.2测点宜布置在风机吸入侧的风筒断面上,被测定断面气流应稳定,且气流方向与断面垂直,测试断面与风机叶片轴线间垂直距离不宜小于0.4m。6.6.2.3测点布置采用等面积环方法,每个等面积环不宜大于3.0m²,并选择两条有代表性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布置测点,各等面积环测点与风筒中心距离按式(8)计算:R₀——从管中心到各测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R——测试断面内管道内半径,单位为米(m);r——测试断面无效区半径,单位为米(m);n——从管中心算起的测点编号;6.6.2.4计算风量时应扣除无效区面积。6.6.2.5当无条件在风机吸入侧风筒内测量时:a)进风口未装进风百叶窗,在海水冷却塔进风口测量;b)进风口装有进风百叶窗,在海水冷却塔风筒出口测量,并按6.6.2.3规定布置测点。6.6.2.6逆流式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不淋水时可进入塔内,在淋水填料上方或收水器上方0.5m~0.8m处测量空气流量。6.6.2.7每个工况中每个测点逐点测试次数不少于2次,间隔不少于30min。a)进塔空气流量按式(9)计算:G——进塔空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F——有效通风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v.φ——塔内测定断面平均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b)塔内测定断面平均风速按(10)计算: (10)6.6.3.2当不能按6.6.1的规定测量自然通风海水冷a)根据设计工况参数计算进塔湿空气密度pa,出塔湿空气密度pm,进出塔湿空气平均密度pam,以及进出塔湿空气密度差Apa。b)根据实测工况参数计算进塔湿空气密度pa,并假定4组进塔空气量G;分别计算出4组出塔湿空气密度pe,进出塔湿空气平均密度pm,以及进出塔湿空气密度差△p,。 (11)假定4组进塔空气流量G值,计算出4组相应的湿空气密度差△pe。 (13)6.7.1.2补充水和排污水流量测量应按6.4有关规定执行。HY/T232—20186.8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风机轴功率和风机叶片的安装角度6.8.4风机叶片的安装角度应按风机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位置和方法及用专用量角器进6.9.1测试方法取为98%。6.9.2数据处理宜大于7%,可按公式(17)进行计算:HY/T232—2018间距布置8个~15个测点。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在集水池水面上布置测线,测线不少于4条,视塔的6.12.1测试方法右,测压孔总面积不宜大于笛形管内截面积的30%。h=f(q,vo)…………HY/T232—20186.13.1测试方法pw=pj+pa+p₂ a)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沿进风口周围均匀布置采样点应不少于4排。每排采样点应位于进风口外,距集水池上缘内壁或进风口百叶窗外沿的水平距离为1.0m,沿进风口高的1/4和3/4处各布置测点1个。b)机力通风海水冷却塔的噪声测试应符合GB/T7190的有关规定。7.2.2海水冷却塔声源测点的噪声值应汇总各采样点噪声值,并按式(21)计算出声源点的噪声代d)在塔内用于固定吸湿滤纸的支架夹子,当夹紧滤纸时,夹子在滤纸迎风面上的挡风面积应小于4.75cm²(相当于直径11cm滤纸面积的5%)。a)将直径11cm~15cm的圆形干燥滤纸按测点数目和顺序分别编号并放在密封塑料袋或称量b)将滤纸从塑料袋或称量器中取出并迅速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支架水平方向送入测点,使滤c)将放吸湿滤纸后的塑料袋或称量器用分析天平称量。吸湿前后称量值之差即为该片滤纸所测测点控制面积内的飘滴损失水量。根据全部测试滤纸的吸湿量之和8.1.5每个工况的测试应不少于2次,并以各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工况的飘滴损失水量代HY/T232—20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