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149-2013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_第1页
HYT 149-2013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_第2页
HYT 149-2013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_第3页
HYT 149-2013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_第4页
HYT 149-2013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Thespecificationofclassificationandjudgmentfor2013-04-25发布HY/T149—2013 I 2术语和定义 3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原则 24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体系 25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类型 26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判定 参考文献 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第二支队。许莉莉、王玉红。1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与判定规范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的分类原则、分类体系、事件类型和判定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的统计、分析、判定等工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海洋执法监察事件marinesurveillanceaffairs违反海洋相关法律、法规,损害海洋环境、违法使用海域、破坏海岛保护、破坏海底电缆管道以及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各类违法事件。海域使用seaareause持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的排他性用海活动,或使用特定海域不足三个月的排他性用海活动。海岛保护islandprotection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保护,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保护和特殊用途海岛的保护。包括海底电缆和海底管道。海底电缆是指铺设于海底用于通信、电力输送的电缆,包括海底光缆、海底输电电缆;海底管道是指铺设于海底用于输水、输气、输油或输送其他物质的管状设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foreign-relatedmarinescientificresearch外方单独或者与中方合作,在我国管辖海域内进行的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等的调查研究活动。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或其他海洋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原油及其炼制品泄漏事故。海洋工程oceanengineering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海上倾倒dumpingatsea海洋倾倒oceandumping利用船舶、航空器、平台及其他载运工具向海洋处置废弃物和其他物质的行为。23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原则3.1海洋执法监察事件以事件查处适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和规章为分类依据。3.2事件类型划分应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便于海洋执法监察人员进行事件统计、分析和判定。4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体系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分类体系由五个类型、四个层级组成。五个类型分别为: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和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执法监察事件。层次是对事件类型的细化。根据不同类型事件的具体情况,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类型细化为二个层次;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执法监察事件以及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执法监察事件细化为三个层次;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细化为四个层次。5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类型5.1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5.1.1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执法监察事件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具体包括:1)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2)海洋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或者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改变,未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3)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海洋工程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未重新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b)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方面,具体包括:1)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批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即投入试运行;2)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3)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4)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未按要求采取整改措施;5)围填海使用的填充材料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6)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被侵蚀、淤积或者损害;7)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污染物大范围悬浮扩散,破坏海洋环境;8)在海上爆破作业前未按规定报告海洋主管部门;9)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信号;10)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311)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时,未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未按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2)海洋工程未落实海洋环境保护监测计划。c)污染物排放管理方面,具体包括:1)向海域排放禁止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他物质;2)未按规定报告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或者污染物的排放、处置情况,或者在报告时弄虚作假;3)未按规定缴纳排污费;4)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者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5)未经批准擅自在海上焚烧废弃物,或者未按批准要求焚烧废弃物造成海洋环境污染;重金属的废水及向大气排放含有毒和放射性物质的气体;7)不按有关规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d)污染物的预防和处理方面,具体包括:1)未按规定将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备案;2)违反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活动;3)在建设、运行期间,由于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时,未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消除污染。e)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具体包括:1)海上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未按规定和环评报告书的要求配备防污设备设施,或未经船舶检验机关检验合格,或未按规定配备和填写防污记录簿;2)未按规定报告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3)向海域排放含油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水基泥浆和钻屑;4)海上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及其他海上设施含油污水的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5)钻井作业试油前,未通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或试油期间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6)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及输油过程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环境污染;7)发生溢油事故时,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溢油扩大,或未按要求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接受调查处理;8)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者未编制溢油应急计划、未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未配备与其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油回收设施和围油、消油器材;9)储备和使用的化学消油剂未报海洋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或者化学消油剂的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10)固定式和移动式平台的位置未及时通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5.1.2海洋倾倒废弃物执法监察事件海洋倾倒废弃物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未取得海洋倾倒许可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b)向海域倾倒禁止倾倒的废弃物,或者超过标准倾倒废弃物,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c)不按照规定记录倾倒情况或者不按照规定提交倾倒报告;d)将境外废弃物运进中国管辖海域倾倒;e)伪造废弃物检验单、不按规定填报倾倒情况记录表;f)为紧急避险或救助人命,未按许可证规定的条件和区域进行倾倒,事后未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4g)获准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单位在废弃物装载时,未通知主管部门核实;h)在管辖海域非法弃置船舶、航空器、平台和其他载运工具。5.1.3违反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事件违反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擅自移动、修改或者破坏海洋自然保护区界标;b)未经批准进入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c)经批准在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的单位和个人,不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d)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非法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砂等破坏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活动;e)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保护区内修筑各类设施、建筑行为;f)未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在保护区内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实习、考察等活动;g)在保护区内开展的旅游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保护对象及影响其生存的海洋生态环境;h)未经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与外方签署涉及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协议,以及外方人员到上述保护区从事有关活动;i)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自然保护区开展参观、展览、旅游活动;j)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属性、用途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或不按照批准方案开展参5.1.4其他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除以上事件外的其他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包括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如放射性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等。5.2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未经批准或者骗取批准而非法占用海域(用海方式包括填海造地、构筑物、围海、开放式和其他方式);b)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c)海域使用权期满,未办理有关手续,继续使用海域;d)海域使用权终止后,原海域使用权人不按规定拆除用海设施和构筑物;e)不按期缴纳海域使用金,在期限内仍拒不缴纳的;f)阻挠、妨害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g)其他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5.3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5.3.1有居民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有居民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未经批准,通过填海、围海改变有居民海岛岸线和填海连岛;在有居民海岛周边海域进行违法开发利用活动;b)采挖、破坏珊瑚和珊瑚礁,砍伐有居民海岛周边海域红树林;5c)向有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违法排放污染物;d)未经批准,在有居民海岛沙滩上建造构筑物或者设施、擅自采挖海砂。5.3.2无居民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无居民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b)未经批准,进行生产、建设或者组织开展旅游活动;e)经批准在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利用活动的,未按照海岛保护规划实施,或者未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具体方案的内容实施;开展旅游活动的,存在建造居民定居场所的行为;临时性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存在建造永久性建筑物或者设施的行为;f)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排放;产生的固体废物,未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向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违法排放污染物;g)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单位未依法交纳海岛使用金。5.3.3特殊用途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特殊用途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未经批准改变海洋自然保护区内海岛的海岸线,或者填海、围海改变海岛岸线和填海连岛;b)在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内未经批准进行工程建设或其他可能改变该区域地形、地貌的活动;损毁或者移动领海基点标志;c)破坏国防用途无居民海岛的自然地形、地貌;破坏有居民海岛国防用途区域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国防用途无居民海岛用于与国防无关的活动;d)特殊用途或者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岛,存在其他违反相关保护规定的行为。5.3.4其他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除以上事件外的其他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5.4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执法监察事件海底电缆管道铺设与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调查、勘测方面:1)海上路由调查、勘测活动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获准的路由调查、勘测发生变动后,未报告主管机关或未经其批准;3)外国籍船舶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路由调查、勘测活动期间(包括作业、锚泊、检修、漂泊等),未按时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船位;4)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进行海底电缆管道的路由调查、勘测施工时未及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告。b)海底电缆管道铺设方面:1)海上作业者未持有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铺设施工许可证;就有关损失赔偿等问题达成协议,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施工;3)获准铺设施工发生变动后,未报告主管机关或未经其批准;4)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铺设活动期间(包括作业、锚泊、检修、漂泊等),未按时向6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船位;5)铺设施工完毕后,未将有关资料报主管机关备案;6)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进行铺设施工时未及时公告;7)海底电缆管道的铺设遗留物未作妥善处理,对正常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构成威胁或妨碍。1)外国籍船舶需要在中国内海、领海进行海底电缆、管道维修、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维修、改造、拆除活动期间(包括作业、锚泊、检修、漂泊等),未按时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船位;3)紧急维修时,所有者在维修船进入作业现场作业的同时,未按要求在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前说明紧急修理的理由;4)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进行维修、改造、拆除施工时未及时公告;5)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拆除工程的遗留物未作妥善处理,对正常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构成威胁或妨碍;d)海底电缆管道保护方面:1)作业者需进入海底电缆管道保护区从事可能危及海底电缆管道安全和使用效能的作业活动的,未与海底电缆管道所有者协商并报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所有者对海底电缆管道采取的定期复查、监视和其他保护措施未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养殖或者其他破坏海底电缆管道安全的海上作业;4)任何单位和个人造成海底电缆管道及附属保护设施损害;5)海上作业者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而造成海底电缆管道及其附属保护设施损害。e)海底电缆管道废弃方面:1)所有者在废弃前未按要求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2)废弃的海底电缆管道对正常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构成威胁或妨碍。f)其他海底电缆管道铺设和保护执法监察事件。5.5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执法监察事件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执法监察事件包括以下几种类型:a)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我国管辖海域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活动;b)涉及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和海上船只活动计划的执法监察事件,具体包括:1)未按照经批准的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和海上船只活动计划进行海洋科研调查活动;2)未征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对有关计划作出重大修改;3)因不可抗力不能执行经批准的海洋科学研究计划或海上船只活动计划的,未及时报告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c)所携带的科研仪器设备不符合申请项目时申报的和经批准的项目申请书的有关内容;d)擅自钻探或使用炸药作业或将有害物质引入海洋环境;e)不按时报告调查船船位及活动情况;f)拒绝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g)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同意擅自公开发表或转让有关原始资料和样品;7h)外方未履行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无偿提供所获资料复制件和可分样品,并于一年内提交有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等义务的;i)涉及中外合作项目,具体包括:1)中方合作单位在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一个月之内未将合作调查研究所获资料和样品目录一式两份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2)中方合作单位在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一年之内未将合作调查研究所获资料和样品目录一式两份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在一年之内未将有关阶段性研究成果或最终研究成果一式两份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j)其他涉外海洋科学研究执法监察事件。6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判定6.1判定原则6.1.1依法判定原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判定海洋执法监察事件。6.1.2公正、合法原则: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判定应以事实和科学为依据,判定过程中做到公正、合法。6.1.3依法接受监督原则:重视当事人陈述、申辩、听证和复议权利,接受系统内监察和系统外监察。6.2类型判定6.2.1违法事实判定6.2.1.1现场事实判定(包括违法事实的申辩)海洋执法监察人员根据工作任务、举报线索或当事人的报告,进入事发现场进行调查。调查、询问违法事件发生的相关当事人,检查事故部位现状,查阅相关证明、资料和记录,分析判断事件发生的原因,确认违法事件影响的海域范围以及可能发展的趋势,事件发生后相关责任人采取的处理措施等情况。对检查、询问情况进行记录,并制作《现场笔录》和《询问笔录》,由相关人员签字,以确认违法事件的基本事实。调查过程中,应尊重当事人违法事实申辩权利,并制作《陈述、申辩笔录》。6.2.1.2依据相关资质部门出具报告(证据)进行判定对违法事实,可直接判定的,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描述记录并判定;不能直接判定的,制作《鉴定委托书》,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技术单位进行现场勘察、采样分析和鉴定,并出具分析鉴定和评价报告。根据分析鉴定和评价结论,对违法事实做出判定。6.2.2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类型判定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类型见第4章和第5章规定。对于某一事件,通过现场事实和分析鉴定评价报告,首先进行主要违法事件与次要违法事件划分,应首先判定事件的主体违法活动,之后罗列随主体违法活动所带来的其他违法活动,并依据第5章进行归类。6.3级别判定6.3.1通用级别判定因素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级别分为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四种级别。级别判定依8据主要包括手续是否合法齐全、改变海域和海岛使用属性程度、生态环境损害程度等三个主要因素。另外,部分类型的海洋执法监察事件具备该类型所独特的级别判定要素。通用级别判定因素包括:1)未办理批准手续;2)批准手续不齐全或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3)所开展的活动与批准内容存在小范围差异。b)改变海域和海岛使用属性程度,分四个级别:1)严重改变海域海岛的使用属性: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填海50hm²以上、围海100hm²以上、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700hm²以上的事件;2)重大改变海域海岛的使用属性: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填海超过批准面积50hm²以上、围海超过批准面积100hm²以上、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超过批准面积700hm²以上的事件;或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50hm²以上的事件;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100~700hm²的事件,或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10~50hm²的事件;4)一般改变海域海岛的使用属性:较大改变海域海岛的使用属性规定以下的事件。1)严重生态环境损害:根据具有资质的相关技术单位鉴定和评价结果,影响面积大,影响时间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或污染发生在或波及环境敏感海域,环境修复成本高,造成海域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的事件;2)重大生态环境损害:根据具有资质的相关技术单位鉴定和评价结果,影响面积较大,影响时间较长的事件,或对环境敏感海域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的事件;3)较大生态环境损害:根据具有资质的相关技术单位鉴定和评价结果,影响时间较长的违法事件,或对环境敏感海域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事件;4)一般生态环境损害:根据具有资质的相关技术单位鉴定和评价结果,污染未对环境敏感海域造成生态环境损害,凭借海洋自净能力生态环境可短时间恢复的事件。6.3.2.1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分级海洋环境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a)特别重大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严重生态环境损害事件,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被态环境损害事件;时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未按要求采取整改措施;海上爆破作业未经批准,或未按规定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或者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事件;d)一般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一般生态环境损害事件。6.3.2.2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分级海域使用执法监察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9a)特别重大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严重改变海域使用属性的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严重生态环境损害事件;b)重大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重大改变海域使用的属性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重大改变海域使用的属性事件;海洋资源违规采挖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c)较大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较大改变海域使用属性的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一般改变海域使用属性的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较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一般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海域使用权期满,未办理有关手续,继续使用海域的事件;海域使用权终止后,原海域使用权人不按规定拆除用海设施和构筑物的事件;不按期缴纳海域使用金,在期限内仍拒不缴纳的事件;禁渔区禁渔期内违规较大规模捕捞事件;拒绝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或者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事件;d)一般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一般改变海域使用属性的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一般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禁渔区禁渔期内违规捕捞事件。6.3.2.3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分级海岛保护执法监察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a)特别重大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严重改变海岛使用属性的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海岛周边海域严重生态环境损害事件;b)重大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重大改变海域使用的属性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的重大改变海域使用属性的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较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海岛资源违规采挖事件;损毁或者擅自移动领海基点标志事件;破坏、危害设置在海岛的军事设施事件;损毁、擅自移动设置在海岛的助航导航、测量、气象观测、海洋监测和地震监测等公益设施事件;c)较大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较大改变海岛使用属性的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一般改变海岛使用属性的事件;未按批准内容开展活动,造成较大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造成一般海洋环境污染事件;采挖、破坏珊瑚、珊瑚礁,或者砍伐海岛周边海域红树林事件;在无居民海岛采集生物、非生物样本事件;拒绝海洋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或者不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事件;d)一般事件:未办理批准手续;未按批准内容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