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三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九年制学校联片教研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1.(2分)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期人类都是过着群居生活,比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远古时期自然环境恶劣 B.早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C.远古时期猛兽多 D.早期人类不会种植粮食作物2.(2分)夏启实施王位世袭,虽然是权力的争斗,但是却在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家”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A.造成社会公平丧失 B.顺应历史的发展C.开创地方行政模式 D.推动文明的出现3.(2分)据甲骨文记载,妇好(注:商王武丁的妻子)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等各类重大活动,并任占卜之官……至于征战四方,更是妇好的强项。材料可以说明甲骨文()A.出现年代最早 B.造字方法多样C.具有史料价值 D.发现数量很多4.(2分)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A.南方土地开发 B.地方治理强化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5.(2分)(2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6.(2分)(2分)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但短命 B.都大封同姓诸王导致国家衰亡C.都是篡位夺权建立的朝代 D.之后中国出现上百年的分裂7.(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民族交融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就的是()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8.(2分)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造船、矿冶颇具规模C.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9.(2分)“宋代士阶层(文人士大夫)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宋代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B.科举制度得到发展C.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0.(2分)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以上叙述表明宋朝()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具备发展海外贸易的技术条件C.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D.财政收入中外贸所得占比增加11.(2分)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诗 B.词 C.戏剧 D.小说12.(2分)据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近代我国文物大量流失,主要由于()A.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到位B.国家落后,列强侵略C.闭关锁国,文物走私 D.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冲击13.(2分)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A.推翻君主专制制度B.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推翻了封建制度D.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4.(2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古田会议15.(2分)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是()A.国共合作 B.中国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 D.美国和苏联16.(2分)李大钊曾写道:“礼节上,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允许纳妾的习俗”。这反映近代中国社会()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 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 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17.(2分)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下选项,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民问题关切的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全部财产B.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C.对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8.(2分)图④构建的知识结构反映的是()A.科技教育史 B.经济发展史 C.民主法制史 D.政治制度史19.(2分)14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鼠疫至少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受疫情影响,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享乐,劳动力市场得以解放,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卫生观念得到更新。由此可见,这场疫情()A.导致劳动力短缺 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C.激化了社会矛盾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0.(2分)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以电灯、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科技创新是美国崛起的重要力量B.科学和技术是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弟”C.资产阶级革命是美国强大的前提D.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21.(6分)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乌廷玉《隋唐史话》(上)材料二: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材料三:唐代的对外交流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文化发展,日本“遣唐使”来华以及鉴真东渡对日本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二,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社会的繁荣。一方面,对外贸易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也赋予唐朝精神文化以新的内容。第三,产生了重大的政治意义。对外开放扩大了唐朝的政治影响,至今海外多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人的居住地为“唐人街”“唐人城”。——朱有铭《浅论唐代的对外开放》(2分)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二中的“释教”指的是什么?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2分)据材料三,概括对外交流对唐朝的积极影响。22.(7分)材料一:从鸦片战争时期“师夷制夷论”的提出,到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被经过维新的东邻小邦战败的强烈的历史震撼,使许多中国人从“洋务救国”的梦中惊醒,把中国近代化运动推进到效仿西方改革政治的阶段。——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1935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1)(2分)材料一中“中国一败涂地”的严重后果是什么?甲午战争后,“效仿西方改革政治”指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件?(2)(2分)根据材料二,分析“全面觉醒”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一特点?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那些条件?(3)(3分)根据材料三,结合歌曲的创作背景,指出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危险的敌人是谁?歌曲凝聚了这一时期怎样的民族精神?23.(7分)材料一:18世纪初,英国棉花输入每年不过100万镑,1764年约380万镑,1789年则增至3200多万镑。煤的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795年更增至1000万吨。生铁产量1740年仅17000多吨,1788年为68000多吨,1796年增至12.5万吨以上……材料二:英国铁路时代到来,火车巨大的轰鸣声和冒出的滚滚黑烟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人们突然感到时间和空间都缩小了,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乡村的火车站也许只是一间遮风挡雨的棚屋,却仍然成为重要的聚会地点和公共空间。批评家认为铁路这种旅行方式是过于“民主”了。激进政治家约翰·布莱特认为,“难道铁路不是让三等车厢的乘客在旅行时甚至跟王室成员享有同样的速度吗?”——摘自(英)阿萨·布里格斯著《英国社会史》材料三:19世纪的最后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1)(2分)分析出导致材料一中“棉花产量”“煤产量”“生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写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标志性技术成就。(2)(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3分)据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

答案1-5BBCBD6-10ABDC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