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课件 第17、18章 一般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_第1页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课件 第17、18章 一般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_第2页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课件 第17、18章 一般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_第3页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课件 第17、18章 一般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_第4页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与技术(第三版)》课件 第17、18章 一般决策方法、群体决策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章一般决策方法引例

一头饿的发昏的驴子,一头钻进谷仓,发现有两堆谷子,大小差不多。驴子站在中间不知道该吃哪一堆。时间慢慢过去,驴子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饿死在谷子中间。在吸引力大致相同的选择中做取舍是最难的,如何避免陷入困惑僵局则正是决策研究的效果和潜力所在。决策的基本概念

所谓决策,狭义上是指要从若干可能的方案中,按某种标准选择一个,而这种标准可以是:最优、满意、合理,等等;广义上相当于决策分析,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从一些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分析过程,是对影响决策的诸因素作逻辑判断与权衡。

按决策环境的不同,决策问题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面对的自然状态是确定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往往是比较清楚的,可以利用决策因素与决策结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决策。

这里介绍一般性的决策方法,如动态规划方法和其他规划方法等。确定型决策

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方法。

由于每一个阶段可供选择的方案往往不止一个,因而就形成许多可供选择的策略。每个策略都有可以度量的效果。策略不同,效果也不同。多阶段决策问题就是从可供选择的策略中选择一个最优策略,在预定的条件下使目标达到最好的效果。1.动态规划方法

规划方法还有许多。对于线性规划,若问题要求决策变量取整数值,这就形成了整数规划。当线性规划的决策变量取值为0或1时,该规划就是0~1规划。当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表达式呈非线性时,就形成了非线性规划。一些较简单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有成熟的求解方法,而大多数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尚无有效的求解方法。2.其他规划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那些难以获得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甚至对未来状态都难以把握的决策问题,如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等。

这里主要介绍不确定型决策的表格表示、决策规则等。

不确定型决策

决策问题除了可以用决策树来描述以外,还可以用表格表示,这种表格叫做决策表,也叫决策矩阵。如果决策问题的后果是用损失表示的,亦可称作损失矩阵。1.决策问题的表格表示—决策表

(1)乐观准则乐观准则是假定各种状态中有益有利的情况必然发生,决策者在最好的情况下追求最大收益的相对冒险的决策准则,也称为“大中取大法”。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

(1)乐观准则的基本思想:只考虑行动ai,各种可能的后果中最好的(即损失最小的)后果,定义行动ai的乐观主义水平oi为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

oi是采用行动ai时可能导致的最佳后果于是乐观主义的准则是使收益极大化,即选择ak,使

这种准则的实质是在收益值表中找出收益最大的元素xhk及决策人选择xhk所对应的行动ak。

(2)悲观准则

悲观准则是以各种状态中最不利的情况必然发生为前提,决策者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追求最有利结果的相对保守的决策准则,也称为“小中取大法”。

悲观准则的基本思想可表示为:决策人应选择行ak犽使最大的损失si尽可能小,即选择ak,使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

(3)折中准则

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决策时所持的态度不是完全的乐观,也不是完全的悲观。为此我们用一个系数λ(0≤λ≤1)反映乐观与悲观的强度。折中准则决策结果为用λ、1-λ加权平均乐观与悲观准则结果的折中结果。方案犻期望收益值的计算公式为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

(4)最小后悔值准则

应用最小后悔值准则时,是以某一自然状态为参照点,在此状态下各方案中最大收益为该状态下的理想收益,各方案在此状态下的收益与此状态下的理想收益的差额为各方案的后悔程度(后悔值),将各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后悔值构成后悔值表,确定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最后从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中选择最小的所对应的方案。2.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决策规则

风险型决策是指那些具有多种未来状态和相应后果,但只能得到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而难以获得充分可靠信息的决策问题,如企业在市场预测基础上,开发新产品的决策问题等。风险型决策

(1)存在决策者要达到的一个明确目标。

(2)存在决策者可以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

(3)存在不以决策者意志为转移的两种以上的客观状态,也称为自然状态。

(4)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可以计算出来。

1.风险型决策基本特征

(1)期望收益最大(损失最小)准则

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人们往往从多种可能的结果中权衡。这种综合权衡实际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平均”,期望收益值最大准则正反映了这种心理。当然这种期望从多次重复决策中取得平均收益最大的做法符合概率统计规律。但是,对于大量存在的那些短期内不重复出现的风险型决策问题则显得意义不大。2.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2)机会均等准则

机会均等准则反映了一种简化矛盾的心理,忽略了各种结果的概率差异。因为概率本身只是一种主观估计,以算术平均值平衡各种可能结果,也是符合实际决策行为的。

2.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3)最小损失准则

最小损失准则以各种状态下最理想的选择为标准,求出最理想的期望收益,以此与各方案的期望收益比较,理想的期望收益与各方案的期望收益的差额就是各方案的期望损失,即2.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4)最大可能准则

最大可能准则认为,实际情况一般是概率大的状态总是必然发生,因而以概率最大的自然状态作为未来发生状态来评价各方案的收益值。2.风险型决策的准则

为了改进决策过程,提高决策水平,必须调查研究以获得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但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既有未掌握必要信息就匆忙做出决策的现象发生,也有为一点小事而四处调研的情况存在。那么,如何权衡信息带来的价值是否能补偿为其支出的费用呢?

贝叶斯决策原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手段。贝叶斯分析贝叶斯分析的具体应用例17.3

假定陈先生要买一台电冰箱。有一家商店正好有一台是他所需要的电冰箱,价格为1000元,而当时市价为1100元。正待购买时,听到有顾客在议论,“这种冰箱有70%是老厂生产的,质量好;30%是新厂生产的,质量不好”,并进一步说,这种冰箱共有10个部件,有压缩机、开关、箱体等。老厂生产的电冰箱有1个部件有缺陷,而新厂生产的电冰箱有6个部件有缺陷。贝叶斯分析的具体应用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呢?这个问题的决策树见下图:贝叶斯分析的具体应用

经过考虑后,陈先生又向售货员提出,能否开保修单。售货员同意并说:“如果卖出去的电冰箱修理费超过100元时,可由商店支付全部修理费,否则,双方各支付一半,但保修单要加付60元。”

决策结构又出现了新的形式:贝叶斯分析的具体应用

增加了一个新方案a3,其期望收益为26元。显然,新方案a3比原决策方案a1期望收益增加了14元。现在陈先生尝到了通过调查了解改变决策的甜头,因此,他又要求商店将电冰箱拿来试验检查,商店答应只准作两项检查。陈先生又了解到作这两项检查试验的费用共要15元。

经过计算后,陈先生认为不必要作试验,当他正在犹豫时,旁边有一位钱某告诉他:“我在这个工厂工作过,知道哪些电冰箱是老厂出的,哪些电冰箱是新厂出的,不过你要付20元的酬金。”陈先生考虑了一会儿后,就答应了他的条件,请钱某来辨认,结果陈先生采用方案a1购买了电冰箱且不保修。关键术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贝叶斯分析

本章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管理定量分析长安大学:刘兰剑第18章群体决策方法引例:两个人一起去吃饭,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实行AA制。他们会点什么样的菜,是贵些的还是便宜些的呢?对于一个需要决策的事项,如果参与决策的人有高度同质性,那么群体决策就相当于个人决策。但现实中,群体决策的挑战就在于参与决策的个体常常是异质的,因此决策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动力学问题———参与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决策的过程与结果,这也是群体决策的本质。

在穷人和富人共同点菜的决策活动中,情景不同,两个人之间相互的动力学过程也就不同。先考虑两种情景下的决策:引例:第一种情景:两人并不了解对方的财富状况,都认为对方与自己是同阶层的。富人可能会主张点自己喜欢的、比较贵的菜,而穷人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他至少有两种可能的选择:第一,赞同富人的观点,点贵一些的、也许自己并不喜欢的菜,希望由此掩盖自身的贫困,这样做大多是作为社会人、从自己的社会角色出发来考虑的;第二,点便宜些的菜,并声称自己喜欢这些菜,这样做大多是从自己的经济能力出发来考虑的。

如果穷人选择第一种方案,两人会取得一致的决策;选择第二种则会有分歧,而这种分歧表面上看来是各自偏好的结果,并非财富差距导致的。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群体取得一致决策的背后,每个人的出发点可能是迥异的;而如果群体不能取得一致决策,也未必是表面上个人所言的原因,也许还有背后深意。引例:第二种情景:如果两人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决策过程则又不同。穷人在点菜时,可能会主张选择大家都喜欢的菜,价钱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即可。富人的心情可能会复杂一些,他的意见更多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同情心时,会顾及朋友的脸面而表示顺从;如果有报复心,就会故意为难对方;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就会我行我素。因此,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群体决策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心理状态、利益权衡、价值判断和信念追求。如果三人或更多的人一起去吃饭,点菜时情况又如何呢?这就要考虑,目的是仅仅为了吃饱,还是一种交际?群体决策概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每一个部门所制定的每一项决策,必然要影响到一群人,因此每一项决策都应当尽量满足受它影响的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如何集中群众的意见以形成整体意见是制定决策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亦即群体决策问题。非排序式选举投票表决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多准则的群体决策方法。但是在用投票方式产生一个职位的人选时,每个投票人心目中存在的这些准则并不真正出现在计票过程中。投票表决的历史悠久,形式繁多。本节将介绍在选票上不反映投票人对候选人(或备选方案)偏好的非排序式选举制。只有一人当选的情况:有多个候选人可供选择,每个投票人只有一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给自己中意的候选人,这种选举称为计点式选举。当候选人数目超过两个时,这种方法并不可靠,即它不适合用于两个以上候选人竞争一个职位。当候选人多于两个时,有两种办法可以采用:一是按得票多少,即票数最多者获胜,叫作简单多数制或相对多数制;二是得票超过半数才能当选,称过半数代表制或绝对多数制。例1:有11个投票人,4个候选人。每个投票人对各候选人的偏好次序见表18-1。在这由11人组成的群中,有3个成员认为候选人a最好,其他所有成员都认为a是第二位的;虽然有4个成员认为b最好,但其他所有成员都认为b最差。看来应由a当选,但是按照简单多数票法则,b将当选。例2:有11个投票人,4个候选人。每个投票人对各候选人的偏好次序见表18-2。有近半数的投票人(5位成员)认为a最好,另外6人认为a是第二位的,而b在5位成员心目中是最差的,看来由a当选是比较合适的。而无论按简单多数还是按过半数票原则,都将是b当选,这是因为无论是简单多数还是过半数票原则都是非排序式选举,没有充分考虑投票人的偏好次序。例3:有11个投票人,4个候选人。每个投票人对各候选人的偏好次序见表18-2。按二次投票方法,第一次投票后无人当选,因为有4人选c,3人选b,2人选d,2人选a,所以a、d被淘汰,由c、b作为候选人进行第二次投票,c将当选。而事实上没有人认为a处于第二位以下,却有4个投票人认为c最糟,另有3个投票人认为c是第三位的。同时有两人或多人当选的情况:按简单多数票法同时选出两个或多个人的投票表决与只选一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多种方法可用于在某一选区中一次选出多个当选者的投票表决。(1)一次性非转移式投票表决法(2)复式投票表决法(3)受限的投票表决法(4)累加式投票表决法(5)名单制(6)可转移式投票表决法(7)认可选举法排序式选举与投票悖论

非排序式选举方法并不能可靠地解决两个以上候选人竞争单一职位的问题。正如例1到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