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绥江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语文试题卷(全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在广袤的大地上,______着连绵不绝的山脉,它们像一道道屏(píng)障。山脉之间云蒸霞蔚,仿佛有神灵居住其中,为人们辟(bì)邪驱凶,守护一方安宁。然而,在这片土地上,也存在着无形的枷锁,束缚着长者的心灵。或许是养家糊口的压力让他______,或许是学习书法路上的重重困境,让他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理想。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更加珍视自己的梦想,更加______地追求书法艺术的成就。他的眼眶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手中的毛笔在纸上挥洒自如。他的字迹粗犷豪放又苍劲(jìn)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______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他完成了一幅作品,嘱名于右下角。他喜欢临帖,尤其是那些既有指导意义又有收藏价值的书帖是他最爱的东西。他稽(qǐ)首向天,感谢生活的磨砺,也感谢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他知道,只有不断追求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屏(píng) B.辟(bì) C.劲(jìn) D.稽(qǐ)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枷锁 B.眼眶 C.粗犷 D.嘱名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挺立马不停蹄义无反顾深挚 B.屹立疲于奔命义无反顾深厚C.挺立疲于奔命理所当然深挚 D.屹立马不停蹄理所当然深厚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 C.语义重复 D.否定不当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丝弦是河北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石家庄、邢台、保定一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石家庄丝弦的风格是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势下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②在发展过程中,丝弦受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语言的影响,逐渐形成风格流派相对独立的五个品种,即东、西、南、北、中五路③石家庄丝弦就是中路丝弦的代表,是石家庄独有的地方剧种④如此复杂的风格是因为石家庄丝弦除大部分为本剧种的剧目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昆曲、京剧、河北梆子、晋剧、老调等剧种移植而来的⑤据记载,丝弦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以后渐渐成为具有成熟声腔的舞台戏曲艺术A.⑤②③①④ B.⑤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⑤③ D.②⑤③①④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在广袤无垠的蓝天下,我梦想着有一栋栋巍峨的建筑,能让每一个寒冷的灵魂都能找到归宿。如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述的一样。我深知人生挫折不断,但李白在《行路难》中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我们坚定劈波斩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一定能够穿越重重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好男儿志在为国建功。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能够为统治者收复失地,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美名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才能可能不会被及时发掘,但也不要灰心。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学习与探究。(4分)材料一:4月24日,第三届银龄阅读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作为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龄阅读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并推动形成助力老年阅读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阅读的比例为23.9%。老年人的阅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材料二:材料三:数字阅读对于青少年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数字阅读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阅读材料。青少年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类型的电子书、网络文章、博客、微博等,这些阅读内容涵盖了文学、科普、历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拓宽了青少年的阅读视野。而且还具有互动性和社交性,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青少年可以通过在线评论、分享、点赞等方式与其他读者互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但数字阅读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进行阅读,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进而引发视力下降。况且数字阅读平台通常伴随各种推送通知、广告等,这些都会分散青少年的注意力,影响阅读效率和质量。再者数字阅读内容往往呈现碎片化,这种阅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形成深度思考和系统性理解。7.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信息。(2分)8.针对材料三中数字阅读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请你提出两条建议。(2分)(二)名著阅读。(4分)9.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片段一:A是加拿大人,两手非常矫捷,在这种危险的叉鱼职业中,他还没有碰见过敌手。他又灵敏又冷静,又大胆,又机智,本领很高强,要不是一条狡猾的长须鲸,或是特殊聪明的大头鲸,是很难躲过他的鱼叉的。A大约四十岁。他身材魁伟,有六英尺多高,体格健壮,神气庄严,不大爱说话,性情很暴躁,容易发脾气。他的风度特别引人注意,尤其是他那双目光炯炯的眼睛,使他面部的表情更显得突出。(1)阅读片段一,请点明文中的“A”是谁并写一件关于“A”的事件。(2分)(2)以下名著中的人物本领十分高强,你最喜欢谁呢?请说明理由。(2分)《水浒传》武松 《西游记》孙悟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赫来(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观察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简体汉字,用正楷临写在田字格内。(2分)11.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下列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2分)A. B. C. D.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13题。(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回顾了个人的身世,点明了自己已经有四年抗击外敌的经历。B.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点出了国破家亡的哀伤。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让人敬佩。D.尾联中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13.同样是写到战争,本诗与《十五从军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①,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②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注】①故事:办事的制度、例行的事。②冠盖:指使者。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晓雾将歇 歇:______ (2)夕日欲颓 颓:______(3)书问不绝 绝:______ (4)屡加礼聘 屡:______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16.甲文作者在写景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17.甲乙两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体现了陶弘景怎样的乐趣?(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切莫“以学自损”沈栖①古今中外,诸如“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之类的名言,不胜枚举。然而,我国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强调“夫学者所以求益耳”的同时,提出“以学自损,不如无学”的理念。②何以“以学自损”?③最为“自损”的是,读书读成了“两脚书橱”,俗称书呆子。这类人平时手不释卷,貌似博学,但食而不化,把自己的脑袋弄得就像一大块放满五彩缤纷、斑驳不一颜料的调色板,哪怕各种颜料放置得很有条理,整块调色板仍旧欠缺和谐、连贯。鲁迅曾翻译的日本学者鹤见佑辅的《徒然的笃学》,称这种人读书“就像戈壁的沙漠吸收流水一样,吸收了知识,却并非一泓清泉,也不能喷到地面上”。他们看似笃学,一本正经,实为徒然,一事无成。徒然的笃学或如计时的沙漏,把沙注进去又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留下;或如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④读书就得像宝石矿床里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要纯净的宝石,以期学以致用。“学以自损”者往往为读书而读书。有的人读书,“但能言之不能行之”,还有人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高人一等,到处炫耀,夸夸其谈,甚或凌忽长者,轻慢同列。其实,这种人只是“半桶水——晃得很”,何来真才实学?一旦遇到“瓷器活”,只能是捉襟见肘,尽出洋相,岂不“自损”?⑤从界定“启蒙”就是人类脱离不成熟状态而言,读书委实是一种启蒙的必由之路。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启蒙运动的口号是“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智”。“以学自损”者则不然。倘若一个人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刻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他们其实是把自己给读蠢了。读书,毕竟是学习别人的知识,要经过思考,要消化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思想养分,并从中激发出新的见解。倘若没有放开眼光,便不能取其精华,如此迂腐之举,毫无主见,更无创见,唯有盲从,“自损”至极!⑥“以学自损”最甚莫如“损”了自己的性命。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认为“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他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了沧州儒生刘羽冲,他“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刘羽冲得到一本古代兵书,在家潜心“伏读经年”,自以为有统帅百万兵马的军事才能。适逢当地土匪猖獗,州官派他带领乡兵剿匪,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险些被擒。他后来又得到一本古代水利书籍,读了一年就夸口能使千里变沃土,结果开的沟渠反而引起大水,造成水灾,哀叹:“古人怎么欺骗我?”其实“书不误人人自误”。一是迂,过于迷信;二是狂,过于自信,结果害了卿卿性命。⑦明代关中大理学家吕柟在“云魂精舍”讲学,弟子廉介请教“观书”问题。师答“观书”有三个层次:“其上,以我观书;其次,以书观我;其次,以书观书。”弟子不解,吕柟诠释道:第一个层次,指行有余力而学文,可以作圣;第二层次指领会圣人之言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层次,有“记诵之博,却无身心之实”,“误天下苍生者,皆以书观书者也”。18.阅读全文,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述的。(3分)19.文中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20.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在学习中如何避免“以学自损”。(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1分)王婶余清平①太平庄的王婶每年要去一次省城。她到省城是去看儿子的。②王婶今年六十五岁,身体硬朗,丈夫十几年前去世,儿子在省城工作。许多农村人若不打麻将、不串门、不进城,就会闲得慌。王婶就没这些爱好,但她自有消磨时间的办法。丈夫去世那几年,她喜欢养猪,肥肥的猪,嗷嗷叫,很喜人。王婶养的猪不多,就一头,不吃饲料,专门吃她扯的野猪草和种的玉米、大豆。猪苗也不是城里买的,是乡下农户养的母猪生的。这样的猪肉柔嫩、细腻、香甜,煲汤、小炒、焖红烧肉,一屋子的香气藏不住,吃起来,一不小心,连舌头也会卷到肚子里。③每到腊月中旬,王婶请人杀年猪,将猪肉用盐腌了,挂房屋横梁上熏。腊肉一般熏十来天,又黄又香,闻一闻,就给香得不知道东南西北。王婶就通知儿子回来拿。十几块腊肉,足有一百多斤。儿子回来时也会带来很多从省城买的食品,分给邻居吃。④邻居李大娘直夸,说王婶养了个值得骄傲的儿子,做警察,还管着很多人,有大出息。⑤王婶谦逊地说,哪里哪里,是托大家的福。⑥后来,农村没人养母猪了,没有了猪仔,王婶就将养猪改成种农产品。王婶种的是绿豆、黄豆、玉米、辣椒、豆角、扁豆、雪里红芥菜等,这些东西能晒干,便于储藏。⑦自那时起,到了秋末,王婶就开始进省城。王婶说,这些东西轻,自己拎得动,不用儿子回家取,儿子忙。这些蔬菜,儿子说是绿色食品。儿子、媳妇喜欢吃,也送给同事、朋友,说让大家分享母亲的收获。⑧王婶回家,儿子也会给她带回很多食品。她也挨家挨户分给大家吃,让村邻分享儿子的孝心。⑨几年前,省城通了地铁,省城到市里也通了城轨,王婶在儿子家住了十几天。儿子孝顺,特地请假陪王婶坐地铁,一条线一条线地坐。王婶回家,儿子也陪她从省城坐高铁到市里,再买了市里到县城的车票,送王婶上车。⑩回家后,王婶的笑,洒在村里的屋顶上,洒在村旁的树梢上,洒在村邻们的脸上。她一边挨家挨户分带回来的食品,一边讲城轨地铁的舒适。王婶说,城轨就像孙悟空,“呼”一下就跑十万八千里;地铁呢,比土行孙还快,在地下钻来钻去,人坐在里面,不热也不闷。⑪可是这两年,王婶进城在城里待的时间短了很多,一般是头天去,第二天就回来,给邻居分食品时,笑容似乎被刀划了一样,有伤痕。分到李大娘家,李大娘关心地问,他婶,你没事吧?⑫王婶答非所问,嗨,能有什么事?是我儿子,他太忙了,太忙了。⑬王婶分到刘大妈家。刘大妈边接过食品边赞呀,他婶,你就是有福气,儿子孝顺,日子舒服。⑭是呀,儿子孝顺才心安,他每次总是买很多,直到我说,儿呀,妈实在拿不动了,再买,妈就拿不回去了,他这才不情愿地少买一些。你看吧,这些都是省城里最好吃的东西。⑮可是,有一天,不知道谁说,王婶越来越小气,儿子官越做越大,分给我们吃的却都不是省城里的食品,这鸡爪、这蛋糕、这饼干、这瓜子……包装上打印的是县城的商场,还有羊肉干、牛肉干,没几样是省城的,她却说是省城的,这不是骗人吗?⑯大家说的话,终于被风刮进王婶耳朵里。王婶不由得手抖起来,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她看着家里的那些食品袋子,都印着“玉清县中心超市”的字样,心惊得战栗起来。⑰更有风言风语,说好久没听到王婶儿子的消息,估计是贪污受贿被双规了。⑱李大娘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她让她当村主任的儿子去了一趟省城。两天后,村主任带回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说王婶的儿子是为了破一个大案,十多天没睡觉,心脏病发,走了。⑲农村人口里的“走了”就是死了,医学上讲就是猝死。大家惊悸、沉痛,就这样沉寂了好久,才有人唏嘘着轻声说,不是还不到四十岁吗?正是身体棒的时候,怎么就去了?⑳李大娘抹了一把眼泪叹道,我要是生一个她那样优秀的儿子,折我十年阳寿也值啊!李大娘又说,难怪近两年,王婶都是清明节才去省城。21.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述王婶每年去省城的主要目的。(2分)2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2分)王婶的笑,洒在村里的屋顶上,洒在村旁的树梢上,洒在村邻们的脸上。(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她看着家里的那些食品袋子,都印着“玉清县中心超市”的字样,心惊得战栗起来。23.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婶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24.文末结尾处画线的李大娘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四、写作(40分)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题目一:爱的传递题目二:原来我可以______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绥江县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1.C(劲jìng)2.D(署名)3.B4.B5.A6.(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一)(4分)7.(2分)①老年人的阅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②近三年老年人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纸质图书和数字阅读为主且比例逐年增长。8.(2分)示例:①限制使用时间。家长应设定合理的数字阅读时间,并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视觉疲劳。②选择高质量内容。引导孩子选择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数字读物,避免接触不良信息。③培养深度阅读习惯。鼓励孩子进行纸质书籍的阅读,培养他们的深度阅读习惯和系统性思维能力。(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二)(4分)9.(1)(2分)尼德·兰(1分)。事件示例:①尼摩船长一行人在采珠场和鲨鱼搏斗时,最终是尼德兰杀死了鲨鱼,救了尼摩船长(1分)。②当鹦鹉螺号遇到危机,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和尼德·兰被囚禁在潜艇中时,尼德·兰也积极参与了逃离计划,并最终成功逃离,重回陆地(1分)。(2)(2分)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嫉恶如仇,对待妖魔鬼怪毫不留情;他机智过人,总能在危急关头想出妙计;他忠诚善良,对待师傅和师弟们始终如一。我喜欢武松。首先,武松的英勇无畏让人敬佩。他在景阳冈独自一人打死凶猛的老虎,为民除害,展现出超凡的勇气和实力。其次,武松行侠仗义,具有正义感。他在得知哥哥武大郎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所害后,毅然决然地走上复仇之路,为哥哥讨回公道。我喜欢朱赫来。首先,朱赫来与保尔的结识和友谊让我深受感动。朱赫来作为装配工,不仅与保尔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而且教会了他英国式拳击,培养了他朴素的革命热情。这种跨阶级的友情和对革命理想的共同追求,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此外,朱赫来还具备无私、乐于分享的品质。他愿意将自己的本领和革命知识传授给他人,不保留任何私心。他对朋友雪中送炭,给予实际的帮助,这种无私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三)(4分)10.(2分)略。11.(2分)D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4分)12.(2分)D13.(2分)本诗通过回忆自己与元廷的战争经历,表现了诗人忠贞为国、舍生取义的决心,以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崇高气节(1分)。《十五从军征》则细致地描绘了一个入伍多年的老兵,返乡后看到家破人亡的凄惨情景,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也反映了长期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1分)。(二)(10分)14.(2分)(1)消散(2)坠落(3)断(4)多次15.(4分)(1)(2分)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2)(2分)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没有一件不前来向他咨询的,当时的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16.(2分)①山水的动静结合:高峰为静,流水为动。②光色的动静结合: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③景物的动静结合:高峰石壁为静,猿鸟沉鳞为动。(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17.(2分)①欣赏山林之美的乐趣。②酷爱山林,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乙文参考译文】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等到长大,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不到二十岁,他就被封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批改翻阅文稿。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造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陶隐居”。他游历遍访各座名山,寻求仙药。本性喜爱山水,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一听到松涛响,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他对弟子说道;“我见到权贵之家,华屋大厦,虽然见识过华贵之欢愉,却没有向往之心。远望高高的山,俯瞰广阔的湖,(虽然)知道这难以容身居住,但却常常想要接近它们。”梁武帝早年已经和他有交情,等到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经常派使者前去探望他,多次给他送去礼物。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