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_第1页
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_第2页
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_第3页
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_第4页
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年月第一页,共77页。1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9/2024(优选)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年月第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5/9/2024静脉输液治疗输液治疗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会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使患者置于发生局部或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当中,包括局部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静脉炎以及其他一些迁徒性感染灶(如肺脓肿、脑脓肿、骨髓炎等)。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第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5/9/2024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治疗是一个程序,而不仅仅是一项操作第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5/9/2024输液治疗工作内容3穿刺部位选择4穿刺工具选择

2病人状况评估1治疗方案评估5正确准备穿刺部位6正确应用输液工具7静脉通路的护理、维护及管理第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5/9/20241、护士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评估不足,导致静脉输液并发症(第1根鱼骨代表的程序)2、护士静脉穿刺时对穿刺部位、工具的选择不当(第2、6根鱼骨代表的程序)3、护士在穿刺时进针角度、力度、送管方法的探讨(第3、4根鱼骨代表的程序)4、护士对患者病情、皮肤状况、血管的评估不当可能导致静脉输液并发症(第5根鱼骨代表的程序)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隐患

第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5/9/2024

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隐患

5、护士缺乏无菌意识,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液体污染,出现输液反应(第7根鱼骨代表的程序)6、导管的冲管、封管、更换敷贴等维护不当(第8根鱼骨代表的程序)7、其他护士暴露伤医嘱处理中的失误第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75/9/2024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导管阻塞静脉炎液体渗出或坏死血肿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等第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85/9/2024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病人因素

-不可变因素静脉状况皮肤状况疾病状况免疫状况已往输液史并发症

-可变因素穿刺失败静脉炎渗出/组织坏死堵塞医护人员因素

-可变因素知识评估技巧穿刺技术产品应用第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95/9/2024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主要有三种类型:导管相关局部感染: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隧道感染:隧道式导管出口位置或植入式输液港的开口位置,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临床表现: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温度改变和渗出。全身感染症状同菌血症、败血症

第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05/9/2024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原因:导管接口是导致导管内微生物定植的一个重要原因,与不规范的操作有很大关系。未注意手卫生。紧急置管时未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疾病严重程度导管类型、不熟练的人员进行置管和护理。第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15/9/2024如何保证输液治疗安全通过鱼骨图分析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规范护理行为,达到最佳实践:程序化操作;减少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减少针刺伤;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安全,使输液治疗更趋于正规化、专业化。第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25/9/2024输液治疗感染控制感染是指发现并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增长。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是指对动、静脉治疗时可能引起的感染所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适应范围:所有静脉输液和动脉穿刺治疗的感染控制。第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35/9/2024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有证据显示:手握活塞进行抽吸药液的污染随抽动活塞的次数增加而增加。在配药过程中,注射器污染的细菌种类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及护理人员所带菌相一致,微粒污染与穿刺橡胶塞次数成正比。在稀释药液过程中,液体污染的程度与针头插入瓶塞的角度、次数、针头大小、注射器使用时间有关。第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45/9/2024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据文献报道,溶液放置3~5h,细菌可呈对数生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认为,导管接口是导致导管内微生物定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留置导管。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致的相关感染占51%。与不规范的操作有很大关系。与外周静脉导管相比,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更高。显微镜下显示:在感染的导管中,微生物主要附着在导管外径的表面,葡萄球菌是一种皮肤表面常驻的细菌,是导致2/3的静脉相关感染的微生物,它是最常见的导致菌血症的革兰阳性菌。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第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55/9/2024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英国一项研究表明:86.2%的护士在导管留置72h按操作规程更换外周静脉导管,而有13.8%的护士没有按规定时间更换导管,延长了导管保留的时间,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美国过去20年研究报告中显示:感染的危险性随着无菌操作的标准化而下降,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静脉治疗小组人员对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并发症有显著作用。同时护理人员的数量降低时,会导致人员教育培训和输液治疗操作、导管的维护等问题的出现,感染的危险性增加。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第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65/9/2024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国内的研究证实,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高达20~30%。在护理过程中、中途中断操作和洗手之前对戴手套的手进行采样培养,接触患者、患者衣物或病床后会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平均17%(9%~25%)从患者身上传到医务人员的手套上。戴假指甲的手已被证实比不戴假指甲的手携带更多的革兰阴性菌。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第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75/9/2024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在输液系统中,导管型号、置管部位与血液感染具有相关性,使用单管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双腔导管的患者。导管的连接装置可导致0.4%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慨率将成倍增加。精密输液器输注中药注射液、脂肪乳、粉剂抗生素等高微粒静脉注射用药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使用普通输液器。

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第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85/9/2024输液治疗中易致感染的相关证据超过10%葡萄糖和5%蛋白质的肠外营养液,PH﹤5和﹥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液体或药物,不适合周围静脉输注。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2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存在感染20多种血源性疾病的潜在危险。来源信息: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第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19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根据循证医学建立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引入有效的干预方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第二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0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一般原则:

1、输液治疗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标准预防措施。(A)

2、操作前、后应实行合格的手部清洁,不允许佩戴假指甲,戴手套前和脱手套之后也需洗手。(C)

3、根据患者情况、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无菌输液产品和器具,并确定所用产品、器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C)

4、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需使用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C)

5、需要重新消毒的非一次性物品,要严格依照生产商提供的产品说明和指南进行重新消毒和灭菌(C)第二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1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6、所有被血液污染的一次性物品和(或)锐器(包括但不局限于针头、导丝、探针、手术刀等)应丢弃在不透水、防穿透、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并定时更换(A)

7、有效实施监督静脉输液感染控制预防措施并进行感染监控,出现异常应及时记录、评估、报告、整改。(C)

8、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排班与工作量应与感染控制工作要求一致。(C)9、确保输液管各通路入口的无菌,将污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A)第二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2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10、教育医务工作者正确掌握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正确的置管和维护操作。(A)

11、定期对操作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指导方针遵守情况进行评估(A)。

12、委派受过培训或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指导新手操作。(A)第二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3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操作中相关环节感染控制措施

第二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4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一、手卫生

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我们有责任自觉实施手卫生控制医院感染,共同为实现医院感染“零容忍、零感染”

目标而努力。第二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5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1、实施临床操作前、后应洗手,戴手套前和脱手套之后也需洗手。(C)2、实施输液治疗过程中操作者不允许戴假指甲,或使用其他指甲产品。(B)3、操作者手上有可见体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应立即用抗菌或非抗菌皂液和水进行洗手(A)4、消毒后的输液穿刺部位不要用手再进行触诊,除非进行再消毒。(A)5、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A)6、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或使用液体洗手液,盛放容器要保持清洁。(C)7、在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手消毒液。(A)。第二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6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WHO: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环境后态度决定一切第二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7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二、无菌容器

1、使用前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按厂商提供的说明使用输液无菌器具。(C)

2、在有效期内使用,必须保证使用器具的完整性和安全性。(C)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发生并发症(感染和非感染)危险度低的导管、置管技术和部位。(A)

4、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选用防针刺伤的穿刺器具。(C)

5、输入特殊药品时,根据厂家的建议和使用情况,选择输液管路,以及更换时间。(C)

6、当留置的导管不再需要时,应考虑尽快拔除。(A)

7、确保输液系统附加装置的安全使用,防止漏液和损坏。(B)

8、确保输液管路各通路连接装置无菌,将污染的危险性性降到最低。(B)第二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8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三、无菌溶液

1、所有的常规液体的配制都应在空气清洁的环境中完成,最好在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C)

2、配制液体时,必须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规程。(A)

3、药液配制和使用时,应根据药典和药物配伍禁忌标准执行。(C)

4、在配制及输注液体和药物之前,需明确药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C)

5、配制液体的注射器应一次性使用,并选择18G(直径1.2mm)以下针头配制液体。(D)第二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29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四、有效期和过期

1、应遵循生产厂商有关药品和仪器储存的使用说明和指南,以保证有效期和使用期限的可靠性。(C)

2、进行输液治疗前应核对有效期和使用期限。(C)

3、使用输液工具的附加装置时也应严格遵守有效使用期限,例如敷料、接头、延长管等。(D)

4、使用长期留置的输液工具时,要记录使用起始时间等相关内容,以保证及时更换。(B)第三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0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五、皮肤消毒

1、静脉穿刺前,对皮肤不清洁者先行清洁后,再行消毒(A)

2、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由内向外旋转涂擦,消毒面积不少于5×5cm(如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其消毒面积应不少于无菌敷料面积)(C)

3、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再行穿刺(B)

4、用于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乙醇、氯已定、络合碘、碘酊(A)

5、使用消毒措施后不要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除非再次消毒(A)

6、对于年龄<2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氯已定消毒皮肤(B)

7、避免对新生儿使用碘酊,因为它对新生儿甲状腺有潜在影响(B)第三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1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六、锐器、危险材料和危险性废弃物的处理

1、使用带有预防锐器刺伤安全装置的锐器盒。(A)

2、使用过的器械应作为单件丢弃。(A)

3、护士在实施可能导致飞沫或血液、体液飞溅操作时、应采用最大限度的保护屏障。(A)

4、所有受血液污染的一次性物品和锐器,包括但不局限于探针、手术刀、注射器和针头,应丢弃于防透水、防穿透、不能打开的专用医疗锐器盒中。(A)

5、针头不得回套头帽,折断或弯曲。(A)

第三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2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6、所有生物危险性材料、废弃物和药品应丢弃于恰当的容器内。(A)

7、不要分离被血液污染针头和注射器,注射器与针头应一起置于锐器盒中。(B)

8、锐器盒需在装至3/4时封口、更换,避免发生与丢弃锐器有关的损伤。

9、严禁将锐器转存入或倒入另一个容器。(B)

10、静脉输液治疗操作时应携带锐器盒。(B)第三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3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七、胃肠外营养产品的稳定性与相容性

1、在药剂师的指导下制定营养液配置程序。(A)

2、营养液的配制应由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在层流洁净台下,遵照无菌操作原则来完成。(A)

3、配制人员应具备配制无菌药液的知识和技术,包括:无菌技术,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剂量、储存、标记、计算以及仪器的应用等。(A)

4、在配制液体和药物之前,应明确药物的化学、物理、药理性质。(A)

5、在给药前应明确所配药液中药物的相容性、稳定性。(A)第三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4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6、未经确认的相容性药物不可推注或经侧支通路进入输液系统(脂肪乳除外)。(A)

7、所有配制的液体和药品应在标签上注明能正确识别患者的信息、配制日期及时间、给药途径和速度。药名、用量、浓度不能用缩写形成(A)

8、配制液体和药物时,应保证首先加入磷酸盐添加剂,并彻底混合,最后添加钙剂。(A)

9、胰岛素应在营养液输注前加入,以免丧失活性。(A)第三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5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

10、不建议在胃肠外营养液中常规加入肝素及其他药物(A)

11、胃肠外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一经输入需在24h内全部输注完毕(A)

12、新型双腔及三腔胃肠外营养液的保存时间要根据厂家的说明书(C)

13、胃肠外营养液如在冰箱内保存,应在输注前1h从冰箱内取出,以便在输入时使其接近室温(A)

14、所有输注的液体和药物须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A)

15、新近使用的药物必须由药剂师复核其相容性数据(A)第三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6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八、输液辅助器具的清洁与消毒

1、在患者使用前或同一个患者长期使用期间,应清洁和消毒医疗仪器设备,以预防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A)

2、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清洁消毒或灭菌(D)

3、需要清洁和消毒耐用医疗设备应包括但不仅限于输液架、电动和机械输液泵以及其他与输液相关的物品(A)

4、每根止血带只能用于同一个患者。(A)

5、使用的消毒剂应不对设备完整性及功能造成破坏(A)

6、执行医疗设备风险等级和消毒净化步骤。(A)第三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75/9/2024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应对措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依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第三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85/9/202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定义: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第三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395/9/2024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如何降低CRBSI?预防CRBSI要重视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医疗行为,进而降低CRBSI的发生率。如何降低CRBSI?第四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05/9/2024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手卫生穿刺导管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每日检查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其他建议第四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15/9/2024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第四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25/9/2024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其他建议:●导管材料的选择●敷料选择及更换●导管连接端口清洁●器具等达灭菌水平●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第四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35/9/2024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第四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45/9/2024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职业防护护士静脉输液治疗的职业防护第四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55/9/2024什么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第四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65/9/202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主要是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其中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最为常见。据相关研究表明:锐器伤占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80%。第四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75/9/2024HIV: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病毒,形象的说,在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病毒。12.3亿HBV:1毫升HbsAg(+)血液中有1亿个感染剂量。2每3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

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

每30秒钟一次也就是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第四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85/9/2024病毒传播差异

HbsAg(+)

27-43%HBV6-30%HCV2.7%HIV0.3%急、重症救护常在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大。我们必须重视职业性血液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也许你所接触的病人群体导致你感染的机率是较低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仅被一只病人用过的针头扎伤,就有可能引发你被感染。针刺伤后的感染机率%第四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495/9/2024被病菌感染的危险

乙肝(HBV)

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

丙肝(HCV)

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相信这种危险性很小,也曾有过报道。

艾滋病毒(HIV)

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乙肝(HBV)

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

丙肝(HCV)

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相信这种危险性很小,也曾有过报道。

艾滋病毒(HIV)

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腔平均感染率0.1%,含有HIV的血接触到皮肤上的感染机率估计小于0.1%,少量的血液接触到皮肤可能不会引起感染。被病菌感染的危险第五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05/9/2024被病菌感染的比例乙肝(HBV):

1982年乙肝疫苗问世,1985~1996年感染的医务人员下降90%,每年有800左右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乙肝。丙肝(HCV):研究表明1%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曾有过丙肝感染。艾滋病毒(HIV):1985~2000年,57名医务人员通过医源性途径被感染上HIV,其中25例发展成艾滋病。乙肝(HBV):

1982年乙肝疫苗问世,1985~1996年感染的医务人员下降90%,每年有800左右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乙肝。丙肝(HCV):研究表明1%在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曾有过丙肝感染。艾滋病毒(HIV):1985~2000年,57名医务人员通过医源性途径被感染上HIV,其中25例发展成艾滋病。被病菌感染的比例第五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15/9/2024你知道病人是否感染?—冰山图

不要认为只有在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个体才具有传染性。很可能,一个被感染的人看上去和健康人一样。第五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25/9/2024“如果让我说是在哪一次操作中感染的,我哪里说得清,我们做护士的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太多了!”——一名职业获得性艾滋病护士“如果让我说是在哪一次操作中感染的,我哪里说得清,我们做护士的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太多了!”——一名职业获得性艾滋病护士第五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35/9/2024教育和培训不到位个人工作粗心、存在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心理因素防护设施欠缺原因第五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45/9/2024刺伤深度深度刺伤引起感染几率大于浅度刺伤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接触路径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时间长短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数小时后锐器刺伤相关因素第五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55/9/2024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机率0.33%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因素有:

1、刺伤的深度;2、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感染者(病毒载量高);6、引起感染的因素:7、病菌种类;8、接触的方式;9、接触的血量;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针头刺伤后危险性第五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65/9/2024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危害最严重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

主要表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远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主要表现: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高敏体质者:接触后出现过敏反应第五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75/9/2024护士吸收抗肿瘤药物途径打开粉剂安瓿及抽取瓶装药液后,拔针时肉眼看不见的药物逸出.通过裸露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第五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85/9/2024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抽血:拔出针头时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抢救患者时;配合手术传送器械时;清洗手术后器械时;第五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595/9/2024

职业暴露常见原因

直接接触分离输液器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收拾、处理用后污物第六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05/9/2024标准预防原则是指护士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护士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原则

是指护士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

传染性的病原物质,护士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第六十一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15/9/2024标准预防的措施第六十二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25/9/2024不同手套的用途作用: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病人、其他进行操作的人员应配戴手套的操作: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时。塑胶手套:大部分常规性操作、清洁卫生、清洁血液。橡胶手套:需手指灵活度高的操作、静脉穿刺。化疗操作时特殊手套:特殊操作要求下使用。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时;手术、接产、换药插尿管、特殊病人护理操作时。第六十三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35/9/2024标准预防措施1——手套

手套作为标准预防的措施之一,为了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是必须使用的。

戴手套时接触的由针头转移的血量减小50%。第六十四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45/9/2024标准预防措施1——手套

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戴手套的进行操作次数越多就越习惯在开始操作时戴手套。

治疗过程完毕和整体处理完毕后摘手套,摘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还应进行手消毒。保持手套的完整。第六十五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55/9/2024标准预防措施1——手套

手套作为标准防护的措施之一,为了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是必须使用的。

但是: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第六十六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65/9/2024标准防护的措施2——手卫生

来自皮肤的致病菌是感染的重要来源,经手接触是医院感染的最重要途径。

手卫生是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第六十七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75/9/2024标准防护的措施2——手卫生1、实施临床操作前、后应洗手,戴手套前和脱下手套之后也需洗手。2、实施输液治疗过程中操作者不允许戴假指甲,或使用其他指甲产品。3、操作者手上有可见体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应立即用皂液和水进行洗手。4、消毒后的输液穿刺部位不要用手再进行触诊,除非进行再消毒。5、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6、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或使用液体洗手液,盛放容器要保持清洁。7、在没有流动水洗手,并无明显体液、血液污染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手消毒液。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之手卫生推荐意见第六十八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85/9/2024标准防护的措施3——防护用具

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防护镜和穿隔离衣,可以减少血液、体液感染的机会第六十九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月695/9/2024标准预防的措施4——安全输液工具安全真空采血系列第七十页,共77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