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安装计算书_第1页
吊篮安装计算书_第2页
吊篮安装计算书_第3页
吊篮安装计算书_第4页
吊篮安装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1风载荷计算 19.2钢丝绳型号选择与计算 29.3、稳定性计算 39.4、前后支架受力计算 4PAGE8关于吊篮系统:ZLP系列高处作业吊篮,已广泛使用近十年,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4根钢丝绳重:120Kg(不足110m按照110m计算);最大活动载荷(安全载荷):300Kg;为满足GB19155-2017《高处作业吊篮》要求,根据其第6.3.2及6.3.3条规定:可将提升机构的极限工作载荷进行降级,因此本项目中提升机ZDT63的极限工作载荷规定为500kg,即ZLP630型吊篮额定载荷为500kg(500kg×2-480kg=520kg取整数规定为500kg),安全载荷应控制在额定载荷的80%,即500kg×0.8约为400Kg,考虑风载、偏载等因素,为确保安全对吊篮限制载荷将至300kg。9.1风载荷计算9.1.1、根据《建筑结构载荷规范》GB50009-2012规定计算:Q式中:QwF风载荷标准值wk其中:βμμzωo--基本风压值kN以上按离地面或海平面标高100m,C类地面粗糙度类别取值。吊篮受风面积计算:(1.816m2为6.0m吊篮平台受风面积;1m2为施工中其它物品受风面积;1.4m2为施工人员的受风面积,每人按照0.7m2计算)F=9.1.2、根据《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2017、《起重设计规范》GB/T3811规定计算:正常工作风载荷:P=CpA其中:CpA综合上述两种情况为安全计取大值,即风载荷为:Q9.2钢丝绳型号选择与计算GB19155-2017《高处作业吊篮》6.6.1.3规定:钢丝绳安全系数:单作用钢丝绳悬挂系统大于或等于8;双作用钢丝绳悬挂系统大于或等于12。GB19155-2017《高处作业吊篮》6.6.1.2钢丝绳安全系数按式(15)计算:Zp=式中:ZFS--Zp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确定:选择钢丝绳型号:4x31SW+FC-8.3-2160吊篮系统采用的是标准号为Q/320281PM02-2010的4x31SW+FC-8.3航空用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F0=53.00kN。钢丝绳满足设计要求9.3、稳定性计算GB19155-2017《高处作业吊篮》6.5.5.3规定:在配重悬挂支架外伸距离最大,起升机构极限工作载荷工况时,稳定力矩大于或等于3倍的倾覆力矩(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吊篮悬挂机构的抗倾覆力矩与倾覆力矩的比值≥3)。标高50m~110m时:悬挂梁机构前吊点WIIW4根钢丝绳自重:120kg;6.0m吊篮平台自重:480kg;最大额定起重量:300kg;标高0m~50m时:悬挂梁机构前吊点WIIW4根钢丝绳自重:54kg;6.0m吊篮平台自重:480kg;最大额定起重量:300kg;4.375kN整个悬架横梁系统:在稳定性计算中,此值起到防倾覆作用。

S以下计算均按最大数值计算。9.3.1、标准架设形式已知:前端距离LO=1.7m;后支架处Mw=倾覆力矩:M1=4.5kN×1.7m=7.65kN.m抗倾覆力矩:M2=5.35kN×4.4m=23.54kN.m安全系数n=M2/M1=23.54kN.m/7.65kN.m=3.08≥3国家标准规定防倾翻安全系数不小于3,所以以上方案满足国家标准要求。9.4、前后支架受力计算标准架设形式(正负号说明,正表示楼面承受重力,负号代表拉力已知:技术参数表如下:规格名称型号单位参数规格名称型号单位参数横梁(前、中、后梁)自重Kg65上支撑Kg15前支架Kg35后支架Kg35其它Kg25悬架总重Kg175横梁和其它之和重量Kg90前支架和上支撑重量Kg50配重GKg500吊篮平台最大活动载荷(安全载荷)Kg300最大前挑尺寸m1.7前后间距尺寸m4.4=1\*GB3①悬杆自重引起的前后支架受力如下:前支架处楼面承受重力为:F后支架处楼面承受重力为:F=2\*GB3②当吊篮平台闲置时,悬杆只承受自重、配重和钢丝绳重量,这时候楼面承受重力为:前吊点为:Q前支架处楼面受力:F后支架处楼面受力:F=3\*GB3③当吊篮平台满载运行时,楼面承受重力为:最大6.0m吊篮,自重480kg前吊点为:Q前支架处楼面受力:F后支架处楼面受力:F综合上述可知:前支架处楼面的受力范围为:1.95~7.36kN;后支架处楼面的受力范围为:3.89~5.4kN。悬挂机构所在楼面的载荷校核由前面计算可知,每个悬挂机构对楼面的载荷主要在前支座和后支座,分别为:前支座处楼面受力:后支座处楼面受力:现场技术说明:前支座底部枕木尺寸:1.2×0.25×0.05m;(后支座同理)前支座离楼板短边距离(a):≥0.5m;前支座传递荷载标准值:;(后支座受力小与前支座)板的计算跨度:。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的规定可得:枕木作用面平行于板跨宽度:枕木作用面垂直于板跨宽度:S为枕木厚度,h为楼板厚度,0.12是楼板的厚度。图8简支板上局部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GB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