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_第1页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_第2页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_第3页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_第4页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第十六章5/9/2024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药物现代色谱法及其应用5/9/20242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一、毛细管气相色谱法1957年提出应用5/9/2024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二、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5/9/20244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一)、手性药物的现状手性药物(579)药物(1992)天然和半合成药物(556)合成药物(1436)非手性药物(857)单一异构体(73)外消旋体(506)手性药物(547)非手性药物(9)单一异构体(537)外消旋体(10)5/9/20245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二)、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效学差异1.治疗作用完全依赖一种异构体如:S(-)-α-甲基多巴2.药理作用差别不大如:异丙嗪3.药理作用类似,但反应强度有差别4.药理与毒理作用存在“质”的区别5/9/20246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二)、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动学差异1.吸收2.蛋白结合3.代谢5/9/2024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1.间接法拆分对映异构体即衍生化试剂法(CDR)2.直接法拆分对映异构体手性固定相法(CSP)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CMP)(三)、手性药物拆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非手性固定相5/9/20248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四)、拆分原理1.CDR(R)–SE+(R)–SA→(R)–SE–(R)–SA(S)–SA→(R)–SE–(S)–SA5/9/20249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5/9/202410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手性衍生化特点:需要高光学纯度的手性衍生化试剂;反应繁琐费时;衍生化反应速率重现性较差只需使用价格便宜、柱效较高的非手性柱衍生化过程可同时纯化样品5/9/20241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酮洛芬对映异构体S-(

)-酮洛芬R-(-)-酮洛芬5/9/202412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酮洛芬对映体的柱前衍生化示意图**5/9/20241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酮洛芬对映体的柱前衍生化方法酮洛芬对照品溶液(1mg/mL)0.1mL加入正己烷0.6mL二氯亚砜溶液0.2mL75℃1h冷却至室温吹干后加入S-NEA溶液0.2mL5min振摇加入2.0mol/LH2SO40.5mL混匀吹干后溶解进样二氯甲烷:乙醚2:15/9/202414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色谱条件色谱柱:HypersilC18,5

m,1505.0mmID,

流动相:乙腈水-乙酸-三乙胺(55:45:0.1:0.02,v/v),流速:

1ml/min,检测波长:254nm5/9/202415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酮洛芬对映体衍生化物色谱图RS酮洛芬对映体衍生化物的保留时间为tR=7.3min,tR=8.5min,分离度为1.95/9/202416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2.CSP利用手性固定相与对映体消旋物相互作用,其中一个与手性固定相生成不稳定的短暂的对映体复合物,使两种异构体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得到分离。5/9/20241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常用的手性固定相:1.Pirkle型相2.合成多聚相3.环糊精键合相5/9/202418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特点适用范围广制备分离方便定量分析的可靠性高价格昂贵5/9/202419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奈基乙脲键合硅胶柱拆分苏氨酸(A)和苯丙氨酸(B)的p-溴代苯甲酰胺衍生物对映体色谱图5/9/202420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3.CMP将手性试剂添加到流动相中,利用手性试剂与药物消旋物中各对映体结合的稳定常数不同,以及药物与结合物在固定相上分配的差异,实现对映体的分离。5/9/20242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常用的手性添加剂:1.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2.手性离子对络合剂3.环糊精添加剂5/9/202422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特点可采用普通的非手性固定相不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手性添加物的可变范围较宽5/9/20242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三、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5/9/202424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HPCE是经典电泳技术与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液相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2.高速3.微量4.低消耗5/9/202425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高压电源毛细管恒温系统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毛细管缓冲液/样品缓冲液(+)(-)毛细管电泳装置示意图5/9/202426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一)基本原理:

v=veo+vep=(μeo+μep)E

veo:电渗流速度μeo:电渗流淌度

vep:电泳流速度μep:电泳流淌度E:电场强度5/9/20242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电渗的产生5/9/202428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毛细电泳中不同组分的迁移示意图5/9/202429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二)主要分离模式1.毛细管区带电泳(CZE)2.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MECC)3.毛细管凝胶电泳(CGE)4.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

5/9/202430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模式缓冲液体系分离机理CZE自由缓冲液离子淌度MECC胶束-缓冲溶液疏水性/离子性相互作用CGE凝胶-缓冲溶液分子大小和荷电数目CIEF两性电解质等电点5/9/20243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1.毛细管区带电泳最基本、最广泛的分离模式。适用于所有具有不同淌度的荷电粒子的分离,但不能中性物质及质荷比相同的组分。

5/9/202432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2.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用离子胶束溶液代替简单的缓冲溶液,使中性组分可按其疏水性的不同及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分离。采用手性分配相,可用于手性化合物的分离。5/9/20243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3.毛细管凝胶电泳凝胶的网络结构对溶质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分离质荷比相同但分子大小不同的组分。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化学上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5/9/202434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4.毛细管等电聚焦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而进行分离。AAAAAABBBBBBCCCCDDDDDEEEEEFFAAAABBBBCCCCDDDDEEEEFFFFpH梯度高低5/9/202435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应用:1.监测药物生产过程如:监测青霉素发酵液中有关物质的量5/9/202436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青霉素发酵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图1.青霉素G钠;2.6-APA;3.对羟基苯乙酸;4.邻羟基苯乙酸;5.苯乙酸5/9/20243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2.中药成分分析如:黄酮及其甙类分析5/9/202438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黄芩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图1.汉黄芩甙;2.黄芩素;3.黄芩甙;4.千层子素;5.汉黄芩素;6.内标水杨酸;7.白杨素5/9/202439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3.手性拆分4.体内分析5/9/202440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药物现代光谱法5/9/20244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特点应用5/9/202442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质谱法及其应用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真空系统5/9/202443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一、离子源及离子化技术

1、EI(电子轰击离子化)V加速电压试样蒸汽阴极阳极电子束离子xyz电子轰击质谱示意图5/9/202444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优点:灵敏度高,有丰富的碎片离子信息和成熟的离子开裂理论,是结构分析、鉴定的有力手段;重现性好,有标准图谱,可以通过谱库检索对未知物进行结构鉴定。缺点:样品须汽化后才可离子化适用化合物:易挥发、热稳定化合物。5/9/202445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2、CI(化学离子化)软电离技术优点:可以得到较强的准分子离子峰,有利于分子量的测定缺点:样品须汽化后才可离子化适用化合物:易挥发、热稳定化合物5/9/202446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3、FAB(快原子轰击离子化)软电离技术优点:样品不须汽化;既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又给出结构信息。适用范围广,仪器商品化较早,普及率高。缺点:重现性差,灵敏度较EI低。

适用化合物:极性、高分子量、非挥发性及热不稳定化合物。5/9/202447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快原子枪样品靶原子束质量分析器二次离子束快原子轰击质谱示意图5/9/202448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4、MALDI(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软电离技术优点:通常只给出分子离子峰(或准分子离子峰)。

适用化合物:蛋白质、多肽、寡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5/9/202449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5、API(大气压离子化)软电离技术(1)ESI(电喷雾离子化)

特点:能够产生多电荷离子。

适用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及其他分子量大的化合物的分析较有利。5/9/202450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毛细管+4kV含离子的液滴随液滴蒸发,电场加强,离子向表面移动离子从表面蒸发离子蒸发机理5/9/202451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2)APCI(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最软的电离方式之一特点:一般只给出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通过源内CID(碰撞诱导分解)可同时获得结构信息。

适用化合物: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