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_第1页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_第2页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_第3页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_第4页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

二〇一四年三月5/9/2024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甘油片0.5mg*100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欣康)20mg*48片硝酸异山梨酯片5mg*100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60mg*7片5/9/2024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甘油注射液5mg:1ml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氯化钠注射液(欣康)20mg:100ml5/9/2024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二、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

三、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四、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5/9/2024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1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提供外源性一氧化氮(NO)分子而起到扩张静脉、小动脉(管径0.3~1mm

)、冠状动脉(冠脉)作用。促进合成前列环素(PGI2)、抑制血栓素A2(TXA2)、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及阻断血小板活性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延缓心室肥厚及心室腔扩张,改善心室重构。5/9/20241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适应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或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5/9/20241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抗心肌缺血药物5/9/20241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心房除极心室除极心室复极早期心室复极晚期5/9/20241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1、硝酸酯类药物具有血管扩张作用,通过减轻左室前负荷,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使心肌氧耗量下降;

2、扩张外周动脉作用,降低左室后负荷3、扩张冠脉的心外膜血管、病变区及非病变区的冠脉和侧支血管,使血液易从心外膜向心内膜缺血区流动5/9/20241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在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不引起微动脉(管径在0.3mm以下)扩张。冠脉窃血×5/9/20241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在ACS治疗中的定位改善缺血相关症状:硝酸酯类首选治疗措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5/9/20241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ACS时应用指征ACS起初发病48h内为控制心肌缺血,或为控制合并存在的高血压、心衰需要持续静脉应用硝酸酯。症状缓解后12-24h可停止静脉用药5/9/20241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ACS时硝酸酯类应用注意事项(1)处理好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关系5/9/20241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ACS时硝酸酯类应用注意事项(1)处理好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关系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均为抗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ACS时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常联合应用,如合用出现低血压等不能耐受情况时,应优先保留β受体阻滞剂,停用硝酸酯类药物。5/9/20242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ACS时硝酸酯类应用注意事项因β受体阻滞剂既可改善缺血症状又可改善预后,而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改善症状,尚无改善心血管预后的证据。如果已经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仍有心绞痛发作,或考虑为痉挛性心绞痛时可选用钙拮抗剂(1)处理好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关系5/9/20242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ACS时硝酸酯类应用注意事项(2)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时慎用硝酸酯类药物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常因右室功能障碍,而致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减少,出现低血压,硝酸酯类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易致左室前负荷进一步下降,加重低血压状态,不宜使用。但如出现血压升高伴心肌缺血相关症状或心衰时,在严密监测下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5/9/20242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适应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或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5/9/20242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改善心衰的作用机制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静脉,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降低前负荷;扩张阻力血管,降低后负荷,被广泛用于心衰的治疗。5/9/20242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定位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是首选治疗措施。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后一旦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应转向能够改善心血管预后的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以及基础疾病本身的治疗。如病情需要可辅以口服的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症状的治疗5/9/20242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应用指征ACS、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病(扩张性、围产期心肌病、酒精中毒性等)、瓣膜病(以瓣膜反流为主的)、高血压等合并的急性左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5/9/20242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控制心衰时注意事项(1)硝酸酯类药物与硝普钠的选择:硝酸酯类药物与硝普钠作为血管扩张剂均为控制急性左心衰的首选药物之一。但不建议硝普钠用于冠心病所致心衰。5/9/20242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控制心衰时注意事项硝普钠因扩张微动脉作用,应用后主要使非缺血区的微动脉扩张,由此造成冠脉血流流向非缺血区,形成冠脉“窃血”现象。5/9/20242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控制心衰时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硝普钠后导致病死率升高;此外硝普钠还可产生羟自由基及过氧亚硝酸根而致脂质过氧化,出现细胞水平的毒性作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硝普钠代谢及清除受到影响,易致氰化物蓄积5/9/20242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控制心衰时注意事项硝普钠良好的扩张动脉及静脉作用,降压作用明确,可用于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适用于不伴有血压升高的心衰患者,如扩张性心肌病等。5/9/20243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控制心衰时注意事项对于严重二尖瓣狭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包填塞等心室充盈受限的疾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以及以右心衰为主的心衰发作,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易致低血压,应慎用5/9/20243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5/9/20243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适应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或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5/9/20243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高血压急症

概念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180/120mmHg)伴靶器官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5/9/20243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高血压急症

静脉给予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在高血压急症中降压起效迅速、疗效明确。但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外周动脉的作用相对较弱,呈剂量依赖性,且存在个体差异,故需要监测血压,逐渐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对于ACS、心衰合并高血压者较为适宜。5/9/20243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高血压急症

硝酸酯类药物可引起颅内压升高,降低脑组织灌注压,不建议用于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对于其他非ACS相关的高血压急症,应优先使用指南推荐的其他降压药物。5/9/20243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适应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或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5/9/20243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CABG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5/9/20243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CABG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CABG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也是决定患者术后转归的关键因素。围手术期因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创伤、应激、局部炎症反应、冠脉和桥血管痉挛等均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血压升高。5/9/20243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CABG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40%的CABG术后死亡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CABG围手术期高血压发生率为33%-61%。静脉硝酸酯类可用于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心肌缺血。5/9/20244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CABG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冠脉内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后若狭窄迅速明显减轻或消失,提示由冠脉痉挛所致;若狭窄更加严重,提示其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因为硝酸酯类药物扩张了正常冠脉,使原有狭窄显得更加严重5/9/20244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二、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

三、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四、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5/9/20244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合理剂型应具备如下特点:

迅速起效并达到稳态;不易引起心动过速;不易引起低血压;半衰期较短,方便调节。硝酸甘油及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具有上述特征5/9/20244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5/9/20244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5-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无肝脏首关清除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100%。静脉滴注的起效、达峰和达稳态时间明显迟于同等剂量的口服制剂,静脉推注虽可明显加快起效时间,但可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和难以预计的后期药物蓄积效应。5/9/20244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制剂起效缓慢,药物作用滞后,不利于剂量的调节。连续静脉给药需近24h才能达到稳态浓度;血药浓度不断升高,有潜在药物蓄积和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半衰期长,一旦产生副作用,很难通过调整剂量来改善。5/9/20244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因此,从药代动力学及用药经济学角度5-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剂型缺乏合理性,应予以摈弃。欧美国家亦无该剂型。5/9/20244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硝酸酯类静脉制剂特点硝酸酯为脂溶性物质,为生产成稳定的注射液常需要特殊的生产工艺或助溶剂,常用的助溶剂有无水乙醇、丙二醇等。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使用助溶剂的种类及含量不同。不同厂家生产的硝酸酯制剂渗透压亦不同。不含助溶剂且为等张溶液的硝酸酯类制剂临床应用更便捷且安全。5/9/20244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二、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三、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四、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5/9/20244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一)硝酸酯类药物初始应用指正常血压者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10%,高血压者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30%,但收缩压不能低于90mmHg。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尤其是初次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者,避免出现明显低血压。血压效应5/9/20245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二)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硝酸甘油:起始剂量5~10μg/min,每3~5分钟以5~10μg/min的步距递增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200μg/min。硝酸甘油注射剂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常用剂量为200μg/次。若冠脉痉挛持续存在,可以持续静脉滴注。5/9/20245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二)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硝酸异山梨酯:初始剂量1~2mg/h,根据个体需要每5~l5分钟以1mg/h的步距调整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8~10mg/h。硝酸异山梨酯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剂量为2mg/次。5/9/20245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对于心衰伴有血压升高者,静脉硝酸酯类药物剂量一般较大。大多数患者在上述剂量范围内可以缓解症状。个别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硝酸酯类药物。

5/9/20245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文献报道硝酸甘油最大剂量可用至640μg/min,硝酸异山梨酯最大用至50mg/h。紧急时,为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有报道可以静脉推注硝酸异山梨酯1~2mg/次,继之持续静脉滴注

5/9/20245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三)静脉用药持续时间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目的是为了迅速控制心肌缺血、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症状,一旦病情稳定,应逐渐减少静脉用量,过渡至口服药物控制。5/9/202455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三)静脉用药持续时间2、控制心肌缺血时,一般在病情稳定后12~24h逐渐停用。5/9/202456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三)静脉用药持续时间3、控制心衰时,一般在病情稳定后24~48h逐渐停用。在减量或停止静脉用药后病情反复,常需重新静脉用药,同时调整口服用药,直至病情稳定。5/9/202457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三)静脉用药持续时间4、用于控制血压时,一旦血压控制达到靶目标,口服药物已经起效时,即可停用静脉药物,转为口服药物进一步控制血压。5/9/202458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四)停止静脉用药静脉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停止静脉用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出现症状反跳。一般硝酸甘油减量至5μg/min、硝酸异山梨酯减量至1mg/h时可停用。5/9/202459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二、硝酸酯类药物不同的静脉制剂

三、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剂量及方法

四、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5/9/202460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一)正确处理药物疗效与耐药性的关系任何硝酸酯类制剂连续应用48~72h后,均可产生耐药,而经过一个短的停药期(24h)后,耐药迅速消失。有研究表明,静脉硝酸甘油较硝酸异山梨酯更易产生耐药性。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持续静脉输注硝酸异山梨酯产生耐药性时,通过追加剂量仍可达到药物疗效5/9/202461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一)正确处理药物疗效与耐药性的关系在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等病情不稳定时,应该关注静脉硝酸酯类药物有益的治疗作用,不应过度担心耐药性的问题而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当确系病情需要较长时间应用静脉硝酸酯类药物时,可通过联合用药(如β-R、ACEI、利尿剂等)和/或增加硝酸酯剂量等措施减少耐药性;5/9/202462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一)正确处理药物疗效与耐药性的关系同时应联合药物及非药物手段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最终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一旦病情稳定,应尽早停用静脉用药,以减少耐药性以及长期静脉输注对内皮功能等的不良影响。5/9/202463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一)正确处理药物疗效与耐药性的关系病情不稳定时,应主要考虑药物的有益治疗作用,可持续静脉用药。病情稳定时,应避免耐药性的问题,尽早停用静脉用药,过渡至口服间歇给药。(24h内至少保证6h无药期)5/9/202464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策略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相关问题

(二)避免过度应用及应用不足过度应用表现在对于ACS患者心肌缺血已控制稳定,但仍长期持续小剂量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对于胸闷、胸痛病因待定的患者长期应用静脉硝酸酯,在不能除外ACS的初期,可以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