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学习目标1.结合典例,说明大都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生过程。(综合思维)2.结合典例,提出促进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综合思维)课程标准以某大都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导入新课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处,可谓全国的门户;上海背靠富庶的苏南地区和杭嘉湖平原,可谓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北依长江,东滨东海,有黄浦江穿越其境,可谓得天独厚的水陆枢纽。上海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是其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其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问题:1.分析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2.议一议,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括哪些地区?目

录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一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三

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上海市纽约市1.大都市的概念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拓展延伸我国将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北京、上海)、特大城市(武汉、佛山、长沙)、I型大城市(南宁、厦门)、II型大城市(兰州、银川)、中等城市(宁远)、小城市。根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300万~500万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的为Ⅱ型大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大都市,从希腊语而来,具有“母城”(‘mothercity’)的意思,最初是移居者被派去发现和殖民其他地区的地方。从那以后,它发展成了一个描述性的术语,指的是作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大城市,与全球化城市有着许多相同的特点。现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五大城市2.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随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进而,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集聚作用辐射带动作用大都市人流资本流物流信息流大都市人流资本流物流信息流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3.集聚作用集聚前期集聚后期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集聚受限集聚衰退阻碍集聚因素凸显经济利益下降生产成本上升集聚作用衰退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如地价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集聚超过一定规模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4.辐射带动作用概念:表现:联系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大都市将原有的部分工业转移到周边地区,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从而形成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紧密合作的区域经济格局。通过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来完成,其作用与距离和关系紧密相连,距离越近,关系越密切,辐射带动作用就越充分。一、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上海市辐射带动作用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特色的产业产业转移梯度分工合理各展所长紧密合作上海市嘉兴市拓展延伸——大都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路径人口流动产业转移与扩散交通设施的完善判断题(1)人口庞大的城市就是大都市。(

)(2)大都市的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发展。(

)(3)大都市是逐渐演变的。(

)(4)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只表现在人才和资金方面。(

)✖✔✖✖

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地理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发展目标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条件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辐射功能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分析上海建设洋山港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2、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上海建设洋山港的有利条件1、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黄金水道入海口,交通便捷;2、陆地地形平坦开阔,能满足建筑用地需要。3、水深、有避风浪的港湾。4、经济发达,腹地广阔;5、以上海市为依托。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辐射带动功能集聚物流、人流资本流、信息流二、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方法技巧——图示法理解大都市辐射功能P37活动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处,可谓全国的门户;上海背靠富庶的苏南地区和杭嘉湖平原,可谓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北依长江,东滨东海,有黄浦江穿越其境,可谓得天独厚的水陆枢纽。上海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是其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条件;同时,也为其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分析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条件。①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②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③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议一议,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可能包含哪些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区以及其他长江下游地区。大都市圈是依托空间经济集聚和扩散机制发展起来的。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完成1~2题。1.大都市圈发展过程是①多中心孤立集聚阶段②多中心强联系阶段③多中心郊区化扩展阶段④空间聚合阶段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课堂小练2.上海市的主要辐射功能有①城市核心功能②金融服务功能③农业带动功能④交通运输枢纽功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小练

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3.“两个扇面”对外影响三、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P46阅读苏州——新型工业强市

苏州又称姑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众多风景名胜。苏州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工业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大宗。全市现有8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苏州、昆山两个高新区,张家港、昆山两个保税区。苏州港由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组成。如今,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之首,2020年苏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