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垃圾全消除工作标准(试行)_第1页
裸露垃圾全消除工作标准(试行)_第2页
裸露垃圾全消除工作标准(试行)_第3页
裸露垃圾全消除工作标准(试行)_第4页
裸露垃圾全消除工作标准(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重要

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爱国卫生运

动的工作部署,切实抓好裸露垃圾全消除各项重点工作,特

制订本工作标准。

1.裸露垃圾消除

1.1工作范围

1.1.1城乡建成区。县(市、区)、乡(镇、街道办)

政府驻地建成区范围内道路路面、背街小巷、广场公园、公

共厕所、建筑工地、河道湖面、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景区

等区域。

1.1.2交通沿线。公路、铁路沿线和航道内等区域。

1.1.3村庄。行政村村委会驻地,自然村(组)户外

道路、公共活动场所、水塘沟渠等区域。

1.2工作内容

清理整治积存垃圾、未按时清运垃圾和动态垃圾。

1.2.1积存垃圾。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和村庄范围

内乱扔乱倒,经过一定时间堆积后形成的积存垃圾。

1.2.2未按时清运垃圾。经环卫保洁后收集于垃圾中

转站、公共垃圾桶(箱、房)等公共垃圾收集设施内,未按

时清运的生活垃圾。

2

1.2.3动态垃圾。日常生活中每日产生的散落于各种

室外区域的生活垃圾(如落叶、尘土、零散乱丢的烟头、废

纸、饮料瓶、塑料袋等)。

1.3工作要求

1.3.1积存垃圾

1.3.1.1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和村庄范围内积存垃

圾在清理整治前应进行彻底摸点排查,制定清运方案。

1.3.1.2堆体量较小的积存垃圾直接清运到城镇终端

设施治理。

1.3.1.3堆体量较大的积存垃圾,要制定防坍塌等安

全施工措施,施工期间合理控制开挖作业面积,开挖应自上

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施工区域严禁明火,施工过程注意及时

通风和监测现场填埋气浓度,以防填埋气爆炸和中毒。挖松

后的垃圾应立即转运,防止空气渗入到挖松后的垃圾层中和

甲烷混合形成含氧混合气体。同时,施工现场应配备可燃气

体和有毒气体检测设备,一旦现场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应立

即迅速采取疏散人员等安全措施。

1.3.1.4积存垃圾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喷洒杀虫灭鼠药

剂及除臭剂,降低臭气污染;做好雨污分流措施,减少雨水

汇入垃圾堆体。开挖过程中产生渗滤液严禁直接外排,应收

集后妥善处理。

1.3.1.5积存垃圾清运后需要进行场地处理的,可结

3

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如对场地铺设植被土层,上部种植草

皮或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植物等。

1.3.1.6整治完成的积存垃圾堆放点要加强管理,杜

绝垃圾复倒、偷倒等行为的发生。

1.3.2未按时清运垃圾

1.3.2.1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和村庄范围内公共垃

圾收集设施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人口规模

较小的乡(镇、街道办)、村庄可结合实际制定清运时间,

按时清运。

1.3.2.2合理配置密闭垃圾箱(桶)和建设垃圾房。

结合实际,采取加盖等形式因地制宜对露天垃圾池进行改造,

做到防风、防雨,垃圾不见天。

1.3.3动态垃圾

1.3.3.1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应认真落实城乡环卫

保洁制度,合理配置环卫清洁工人,并按规定对动态垃圾进

行日常清扫作业。

1.3.3.2村庄应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门前三包”

责任制,按照自然村规模配备保洁员,实现自然村保洁机制

和保洁员全覆盖,保证村庄垃圾有人清扫、有人清运,不乱

堆乱放,环境干净整洁。

2.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2.1工作范围和内容

4

录入住房城乡建设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

系统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2.2工作要求

2.2.1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参照2019年9月印发的

《云南省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技术指引(试行)》执

行。

2.2.2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的,要及时上报国

家信息系统申请销号,并加强管理,杜绝垃圾复堆,偷倒等

行为的发生。

3.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

3.1县(市、区)政府驻地建成区以及距离较近的乡

(镇、街道办)政府驻地建成区、村庄,应采取城乡一体化

模式,将收集的生活垃圾纳入县(市、区)级建成的卫生填

埋场、焚烧(发电)厂等终端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治理

3.2距离较远的乡镇、村庄,因地制宜就近治理。

3.2.1纳入乡(镇、街道办)、村庄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热解等终端设施治理。

3.2.2纳入简易填埋场、指定堆放地点等方式进行简

易治理。采取简易方式治理的,要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专人

负责。遵照有关规定,定期覆土,对填埋气体进行有效控制,

定期对蚊蝇等进行消杀,加强上下游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周

边大气环境的监测。结合实际设置围挡、挂牌标示等。简易

5

填埋场、指定堆放地点应避开水源、河流、湖泊等环境敏感

区域,一旦发现或发生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采

取有效措施尽快整改。在停止使用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收运

至邻近县(市、区)或乡(镇、街道办)进行应急治理。

4.工作时限

4.1总体要求

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7月;集中整治阶段:2020年8

—12月);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12月。

4.2具体要求

4.2.1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范围内积存垃圾应于

2020年8月中旬前完成摸点排查,并同步开展整治,10月

底前基本完成整治。11-12月对工作不力地区进行重点督导,

2021年进行巩固提升。

4.2.2村庄范围内积存垃圾应于2020年8月底前完成

摸点排查,并同步开展整治,10月底前完成60%以上村庄积

存垃圾整治,12月底前完成整治。2021年进行巩固提升。

4.2.3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应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整

治。

6

录入住房城乡建设部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信息

系统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2.2工作要求

2.2.1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参照2019年9月印发的

《云南省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技术指引(试行)》执

行。

2.2.2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的,要及时上报国

家信息系统申请销号,并加强管理,杜绝垃圾复堆,偷倒等

行为的发生。

3.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治理。

3.1县(市、区)政府驻地建成区以及距离较近的乡

(镇、街道办)政府驻地建成区、村庄,应采取城乡一体化

模式,将收集的生活垃圾纳入县(市、区)级建成的卫生填

埋场、焚烧(发电)厂等终端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治理

3.2距离较远的乡镇、村庄,因地制宜就近治理。

3.2.1纳入乡(镇、街道办)、村庄垃圾卫生填埋、

垃圾热解等终端设施治理。

3.2.2纳入简易填埋场、指定堆放地点等方式进行简

易治理。采取简易方式治理的,要制定管理制度,明确专人

负责。遵照有关规定,定期覆土,对填埋气体进行有效控制,

定期对蚊蝇等进行消杀,加强上下游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周

边大气环境的监测。结合实际设置围挡、挂牌标示等。简易

5

填埋场、指定堆放地点应避开水源、河流、湖泊等环境敏感

区域,一旦发现或发生污染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采

取有效措施尽快整改。在停止使用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收运

至邻近县(市、区)或乡(镇、街道办)进行应急治理。

4.工作时限

4.1总体要求

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7月;集中整治阶段:2020年8

—12月);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12月。

4.2具体要求

4.2.1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范围内积存垃圾应于

2020年8月中旬前完成摸点排查,并同步开展整治,10月

底前基本完成整治。11-12月对工作不力地区进行重点督导,

2021年进行巩固提升。

4.2.2村庄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