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_第1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_第2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_第3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_第4页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笔记

1鼻部解剖

思考题

1、简述外鼻静脉的特点?

1.外鼻的静脉经内眦静脉及面静脉汇入颈外、颈内静脉,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眼下静脉

相通,最后汇入颅内海绵窦。

2.面部静脉无瓣膜

危险三角区

2、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

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该复合体是鼻窦炎发病和转归的重要部位,也是功能性鼻窦内窥

镜鼻窦手术(FESS)的重要部位。

3、各鼻窦的重要毗邻关系?

鼻窦(nasalsinuses)为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筛窦、上颌

窦及蝶窦,共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和

蝶窦才开始出现。

根据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各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上颌窦、前组筛窦、额窦

后组:后组筛窦、蝶窦

(―)上颌窦(maxillarysinus)

在上颌骨体内,为鼻窦中最大者。

顶壁:即眼眶的底壁。

前壁:尖牙窝,行Caldwell-Luc手术时从此处进入窦腔。

后壁:与翼腭窝和频下窝毗邻。

内壁:即鼻腔外侧壁下部。

底壁: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

左上颌窦口

(二)筛窦(ethmoidsinus)

位于鼻腔外上方和眼眶内壁之间的筛骨内,呈蜂房状小气房,有筛迷路(ethmoid

labyrinth)之称。筛窦以中鼻甲基板为界,分为前后组筛窦,前组筛窦(anteriorethmoid

sinus)开口于中鼻道。后组筛窦(posteriorethmoidsinus)开口于上鼻道。

筛窦各壁

1.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

2.内侧壁即:鼻腔外侧壁上部,附有上鼻甲和中鼻甲。

3.顶壁:筛顶

4.下壁:即中鼻甲外侧壁结构,筛泡,钩突,筛漏斗

5.前壁:有额骨筛切迹,鼻骨峭和上颌骨额突构成。额隐窝

6.后壁:蝶筛板

(三)额窦(frontalsinus)

位于额骨内,出生时尚未形成,一般至三岁开始出现,成年后才告完成,但其大小、形

状极不一致,有时可一侧或两侧未发育。

额窦的前壁:含有骨髓,细菌感染时可致额骨骨髓炎。

后壁:由导静脉通硬脑膜下腔,是鼻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额窦开口于窦底内侧,经鼻额管(nasofrontalduct)通入中鼻道前端。

内壁:两侧额窦之中隔。

(四)蝶窦(sphenoidsinus)

位于蝶骨体内,一般三岁才出现,成年发育完成,形状大小不一。由蝶窦中隔分为左右

两侧,两侧常不对称。顶壁与颅前窝及颅中窝相隔,顶壁凹陷形成蝶鞍底部,故可通过蝶窦

行垂体肿瘤摘除术。外侧壁有视神经压迹和颈内动脉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压迹;与颅中窝、海

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管毗邻。后壁为蝶骨体。前壁与筛骨垂直板及犁骨后缘相接。下壁

即后鼻孔与鼻咽顶。蝶窦开口位于前壁的上方,位于蝶筛隐窝。

4、鼻腔有哪些生理功能?

鼻腔主要有呼吸、保护、嗅觉、共鸣及反射机能。

慢性鼻炎v

思考题

1、慢性鼻炎的分型?

慢性单纯性鼻炎(chronicsimplerhinitis):可逆性;急性鼻炎发展而来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hypertrophrhinitis):不可逆性;多由前者发展而来

组织学上两者间常有过渡型。

2、两型慢性鼻炎病理表现的特点?

1、慢性单纯性鼻炎:鼻粘膜深层血管慢性扩张,通透性增加,以下鼻甲的海绵状血窦最为

明显,鼻甲肿大;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

分泌增加。

2、慢性肥厚性鼻炎:以鼻粘膜、粘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

生肥厚为特点。

3、两型慢性鼻炎临床表现的特点及诊断要点?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

慢性单纯性鼻炎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

粘液性鼻涕、多

伴发症状少

鼻粘膜肿胀光滑暗红

柔软有弹性

粘膜收缩明显

非手术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

持续性鼻塞

粘液性粘脓性鼻涕、不多

伴发症状多

鼻粘膜肥厚结节状桑根状

硬实无弹性

粘膜收缩不明显

手术治疗

变应性鼻炎

思考题

1、变应性鼻炎分为哪两种类型?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常由植物花粉作为季节性变应原引起,如树木、野草、农作物,在花粉播

散季节,花粉随风飘游,吸入呼吸道导致本病,故又称花粉症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则因与人起居密切相关的常年性变应原引起,如居室内尘

土、螭虫、真菌、动物皮屑、羽毛、棉絮

2、简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理属I型变态反应。机体吸入变应原后产生的特异性IgE结合在鼻粘膜浅层和表

面的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细胞膜上,此时鼻粘膜便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次吸入鼻腔

时,变应原即与肥大细胞、嗜碱细胞表面的IgE发生桥连,继而激发细胞膜一系列生化反应,

导致以组织胺为主的多种介质释放、这些介质通过其在鼻粘膜血管、腺体、神经末梢上的受

体,引起鼻粘膜明显的组织反应。

3、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1、喷嚏每天常有阵发性喷嚏发作,每次多为连续性,少则3〜5个,多则十几个

或数十个。

•2、鼻涕大量清水样鼻涕,又称鼻漏。患者每天携鼻十余次或更多。

•3、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季节性鼻炎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鼻塞常很重。

•4、鼻痒多数患者有鼻痒,季节性鼻炎尚有眼痒和结膜充血。

•5、嗅觉减退由于鼻粘膜水肿明显,部分患者尚有嗅觉减退。

4、变应性鼻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怎样鉴别?

5、变应性鼻炎可以使用哪些药物治疗?

1)类固醇激素:全身长期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故现多主张局部应用以治疗本病,对肥大

细胞,嗜碱细胞和粘膜炎症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常用制剂有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伯

克纳),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舒良)。内舒拿

副作用:鼻出血,鼻粘膜萎缩

2)抗组胺药

•多用HI受体诘抗剂因其应用方便,奏效迅速,为治疗本病一线药物。传统将抗

组胺药分为五组:乙二胺类,代表药物有扑敏宁、安替根和新安替根等;乙醇胺类,代表

药物有苯海拉明等;烷基胺类,代表药物有扑尔敏等;哌嘘类,代表药物有氮他定、赛庚嚏

等;哌嗪类,代表药物有羟嗪、克敏嗪等。扑尔敏、赛庚噬由于其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

从事精密机械操作和司乘人员应慎用,息斯敏、特非那丁等新型长效抗组胺药则无上述副作

用。

3)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色甘酸钠:肥大细胞稳定剂,有阻止该细胞脱颗粒释放介质的作用。为鼻内应用。

以其极细粉末喷入鼻腔,每日每次5〜10ms.或2%溶液喷雾。

•曲尼司特: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非抗组胺药。每次100~200mg,每天3次,作为预

防用药,发作前1个月开始使用。

•酮替芬:既可稳定肥大细胞膜,又有抗组胺作用,Img/片,每次「2片,每日1〜2

次、司乘人员宜慎用。

4)减充血药

•减充血药大多数为血管收缩剂,可鼻腔局部应用,也可全身应用。最常用的是麻黄

素,可局部应用,也有口服剂型。减充血药局部使用生效快,可以很快地消除鼻堵塞的症状,

但其药效持续时间不长,如麻黄素仅持续1-2小时,因此需每日用药4次;羟甲哇咻持续

时间较长.可达6—8小时,可每日用药两次。

5)大佛水鼻喷雾剂

•含有多种综合性变应原及麻黄素,属局部脱敏药,经鼻粘膜吸收后,能激发机体

产生封闭性抗体,可解除鼻粘膜过敏状态。晨起后用大佛水喷雾剂两侧鼻腔各喷1次,治疗

初期可每天用药1次,症状改善后改为4-5天用药1次。鼻出

血.ppt

鼻出血

1、鼻出血的病因?病因

(一)局部原因

1.外伤:鼻及鼻窦外伤或手术、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气压性损伤:鼻腔和鼻

窦内气压突然变化,可致窦内粘膜血管扩张或破裂出血。

2.鼻中隔疾病:偏曲、糜烂、溃疡、穿孔

3.炎症: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

等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因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4.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鼻窦

血管瘤、恶性肿瘤等,可致长期间断

性鼻出血。

6.其他:鼻腔异物、鼻腔水蛭,可引起

反复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区,因相对

湿度过低、而多患干燥性鼻炎,为地

区性鼻出血的重要原因。

(-)全身原因:凡是能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张力改变的全

身疾病都可引起鼻出血。

1.血液疾病:①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②凝血机制的异常:血友病、多发性骨髓瘤

2.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鼻白喉、麻疹、疟疾、猩红热、伤寒及传染性肝炎等,因发

热而引起血管扩张破裂出血。

3.心血管疾病:①动脉压过高:高血压、动脉硬化

②静脉压增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

5.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磷、汞、神、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引起鼻蜘。

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而易出血,抗凝药物的使用。

6.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常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

量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张、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所致。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O

2、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好发部位(1)90%中隔易出血区

(2)鼻咽静脉丛

(3)中隔偏曲凸面

3、鼻出血的治疗原则及止血的方法?

)原则:镇静、止血、预防并发症、病因治疗

2、止血:

按病因和病情不同区别对待。

(1)止血药:仅有辅助作用。

安络血一毛细血管出血;EACA一凝血功能障碍;维生素K—凝血酶原减少

(2)指压法:此法作为临时急救措施,用手指压紧出血侧和鼻翼10〜15分钟。

(3)收敛法:用浸以1〜2%麻黄素液或0.1%肾上腺素液的棉片填入鼻腔内止血,然后

寻找出血点。

(4)烧灼法:适用于反复少量出血并有明确出血点者。在出血处进行表面麻醉后,用

30~50%硝酸银或三氯醋酸烧灼或电灼、电火花法或YAG激光凝固法,微波,射频等。

(5)冷冻止血法:对鼻腔前部出血较为适宜。

(6)翼腭管注射法(腭大孔注射法):

可封闭上颌动脉的分支蝶腭动脉。

(7)填塞法:

鼻腔填塞法(nasalpacking):

①常用凡士林纱条或纱球行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

②用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可吸收性填塞物填塞或医用生物胶粘合。

③膨胀海绵

(4)还可用乳胶或硅橡胶气囊或水囊填入鼻腔,注入空气或水使气囊膨胀,进行压

迫止血。

慢性鼻窦炎

思考题

1、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鼻窦炎)轻重不等,可有精神萎靡,疲倦,头晕,记忆力减退,纳差,

失眠等。

局部症状:

⑴脓涕或多脓痰:牙源性者有腐臭味,炎症轻者或窦口阻塞者,脓涕极少或者

没有,称为干性鼻窦炎。

⑵鼻塞、头痛:

不一定有,如有,则具鼻源性头痛的特点:

①有鼻病症状

②有“三定”特点:定性,定时,定位。

③休息或治疗后头痛减轻,头部V压上升时头痛加重,烟、酒和情绪激动时头痛加重。

⑶嗅觉障碍

2、慢性鼻窦炎的分型分期?

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

1期:单发鼻窦炎

2期:多发鼻窦炎

3期:全组鼻窦炎

II型:慢性鼻窦炎伴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单发性鼻息肉;

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3期: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

III形: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性鼻窦炎伴多发性,复发性鼻息肉或/和筛窦骨质增生。

3、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改善鼻窦通气引流、控制感染、防治并发症。(同急性)

4、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原则?

1.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窦内黏膜,尤其是保留中鼻甲:

2.建立良好的以筛窦为中心的各窦通畅引流,其中最重要的是开放和扩大上颌窦和额窦的

自然开口;

3.建立良好的鼻腔通气。

鼻窦恶性肿瘤思考题

1、鼻窦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

鼻部

⑴鼻塞:初为单侧间歇性、进行性鼻塞

后为持续性鼻塞,可出现双侧鼻塞

鼻腔底部:早期出现

鼻腔上部、鼻窦:晚期出现

⑵鼻出血或流血性分泌物

成人一侧鼻腔分泌物带血、有特殊臭味

⑶嗅觉减退或丧失

2、口腔颌面:常就诊于口腔科

⑴上唇上列牙麻木:眶下神经受累

⑵牙痛:上齿槽神经或牙槽

⑶张口困难

侵犯翼腭窝、撅下窝、颛窝一翼内外肌、咬肌、撅肌一下颌关节运动受限

⑷面颊膨隆、腭部肿块

3、眼:

⑴流泪一鼻泪管阻塞

⑵复视、突眼一眼球受压、眼肌瘫痪

⑶视力下降一眶尖受侵犯

4、神经、颅脑:头痛

5、耳:耳鸣、耳聋

6、颈部、全身症状:颈淋巴结肿大、

7、恶病质

2、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3、上颌窦癌的早期症状和向邻近器官(如牙、眼等)发展的相应症状?

(-)早期症状

1.面颊部疼痛与麻木:顶部肿瘤侵犯眶下神经引起神经痛或麻木感,对早期上颌

窦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磨牙疼痛和松动:底部肿瘤,侵及牙槽骨引起,常误诊为牙病,治疗无效。

3、鼻蝴或脓血性鼻涕:常为一侧,量不多,或涕中带血,晚期可出现大出血。

4、鼻塞:一侧进行性加重,内壁肿瘤使鼻腔外侧壁内移。

(二)晚期症状

1.癌肿逐渐长大,破坏骨壁,侵入邻近器官出现面部外形改变及各种症状.

(1)向内壁可侵入鼻腔,引起鼻阻、流脓血涕和流泪。鼻镜检查可见鼻腔外侧壁有肿

物突出,组织脆易出血,多伴有溃疡及坏死。

(2)向前壁穿破尖牙窝骨壁致面颊部隆起畸形,皮下可触及境界不清之肿块。

(3)向底壁侵犯牙槽骨,则同侧磨牙或前磨牙疼痛、松动或脱落,局部有肉芽或菜花

样组织,同侧硬腭亦可隆起。

(4)向顶壁侵入眶内,使眼球向上移位,突出,运动受限,复视等。

(5)向后侵入翼腭窝压迫上.颌神经和翼内肌,有神经痛和张口困难。

2.头痛:癌肿侵犯神经和颅底,引起剧烈头痛。

3.恶病质:表现为衰竭、消瘦、贫血等。

4、上颌窦癌的处理原则?

根据肿瘤性质、部位、大小及患者全身情况采用综合疗法:

放疗敏感:单独放疗/手术+放疗

放疗不敏感:广泛手术切除+放疗

肿瘤小:手术切除+一期整形修复

肿瘤大:手术一年后整形

咽思考题

1、咽的分部?各部的重要结构?

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咽的分部

(-)鼻咽部(上咽部)

在鼻腔的后方

1、前壁:中隔后缘、鼻后孔、软腭游离缘后面、悬雍垂后面。

2,顶后壁:顶:蝶骨体、枕骨底

后:1、2颈椎

交界:腺样体(pharyngealtonsil.adenoid)

(增殖体或咽扁桃体)

3、侧壁: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orificesoftympanopharyngealtube):

咽鼓管圆枕(torustubalis)

咽隐窝(pharyngealrecess)

咽鼓管扁桃体(tubaltonsil)

鼻咽侧壁

鼻咽侧壁

(二)口咽部(中咽部)

第二、三颈椎的前面。

口咽部有:

咽峡

腭扁桃体(palatinetonsil)

舌扁桃体(lingualtonsil)

咽侧索(lateralpharyngealbands)

腭舌弓

腭咽弓

舌会厌正中裳

舌会厌外测裳

会厌谷

口咽部

(三)喉咽部(下咽部)

自会厌软骨上缘以下部分,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通食管。

杓会厌皱裳

梨状窝(pyriformsinus):此窝前壁粘膜下有喉上神经内支经此入喉。

环后隙

2、咽的筋膜间隙?临床意义?

咽筋膜间隙

1.咽后间隙(retropharyngealspace)

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至上纵隔,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组

织。鼻、鼻窦及咽部的淋巴都汇入其中,因此,这些部位的炎症可引起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

脓肿多偏于一侧,临床上以3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

2.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space)

位于咽后间隙两则,左右各一,呈三角形漏斗状,上起颅底,下达舌骨,内含疏

松蜂窝组织。茎突及其附着肌肉将此间隙分为茎突前隙和茎突后隙两部。扁桃体的炎症常扩

散至茎突前隙;茎突后隙较大,内有重要神经血管和颈深淋巴结上群,因此咽部感染,可以

从颈深淋巴结向此隙蔓延。

3、咽的淋巴组织有哪些?内外环的组成?

咽内淋巴环咽外淋巴环腭扁桃体

(一)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

内环;主要有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腭扁桃体及舌扁桃体。

4、咽的生理功能?

(一)吞咽功能

当吞咽的食团接触舌根及咽峡粘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

吞咽过程包括口腔期、咽腔期、食管期三期。

(-)呼吸功能

正常呼吸时的空气经过鼻和咽腔时,软腭必须保持松弛状态,若鼻或鼻咽有阻

塞,就将影响鼻腔的正常呼吸作用,而张口呼吸。咽腔粘膜内富有腺体,故仍有继续对空气

加温、湿润的作用。

(三)保护和防御功能

主要通过咽反射来完成

咽肌运动对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吞咽和呕吐时,咽肌收缩可暂时封闭

鼻咽和喉部,使食物不致返流入鼻腔或吸入气管。若有异物进入咽部,可因咽肌收缩而阻止

下行,产生呕吐反射,吐出异物。

(四)免疫

来自免疫学的深入研究,认为扁桃体内具有B细胞和T细胞,并含有数种免疫

球蛋白(IgG、IgA、IgM、IgD、IgE等),具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双重抗感染的免疫功

能。

(五)共鸣作用

发音时咽腔可改变形状而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其中软腭的作用尤为重

要。

(六)调节中耳气压

慢性咽炎思考题

1、慢性咽炎的病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

・2、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疾病(如鹏齿)引起;

•3、慢性鼻病致张口呼吸或鼻涕后流刺激咽部引起;

•4、外界刺激因素:烟、酒、辛辣食物、粉尘、有害气体;

・5、职业因素(如教师、歌唱家)、体质因素;

•6、全身因素:各种慢性疾病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存在于正常人咽部的致病菌引起感

染。

2、慢性咽炎的病理分类?

1、慢性单纯性:病变主要在粘膜层,咽粘膜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鳞状

上皮增厚,粘液腺肥大,分泌亢进。

2、慢性肥厚性:粘膜充血,粘膜下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粘液腺周围淋巴组

织增生,形成多个颗粒状突起。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肥厚,条索状。

3、萎缩性/干燥性咽炎:腺体分泌减少,粘膜萎缩变薄。常伴萎缩性鼻炎。

3、慢性咽炎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耳鼻咽喉的检查

全身检查:注意与鼻、咽、喉、气管、食管、颈部乃至全身的隐匿病灶相鉴别。如:早期食

管癌、喉癌(声门上型)、茎突过长症、肺结核、胃溃疡等

咽异感症: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各种异常感觉

急性扁桃体炎思考题

1、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及处理原则?

致病菌:(1)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致

病菌;

(2)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流感杆菌、鼻病毒、腺病

毒;

(3)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

一般治疗:休息、营养

抗菌素的应用:首选青霉素

局部治疗:漱口剂的应用

其他:中医中医

2、急性扁桃体炎的典型症状,主要鉴别诊断?

全身中毒症状:畏寒、发热等

局部症状:咽痛、吞咽困难、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临床分类: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非化脓性、充血性)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包括病理滤泡

性和隐窝性

鉴别诊断:(1)咽白喉:

(2)樊尚咽峡炎:

(3)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

(4)粒细胞缺乏症性咽峡炎:

(5)白血病性咽峡炎:

3、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型?

单纯型:偶发、症状轻、无全身并发症

病灶型:发作频繁、有全身症状、常伴全身并发症: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心肌炎、关

节炎等。

鼻咽癌思考题

1、NPC的三大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

病毒感染

环境因素

具有遗传的易于受到EB病毒作用的鼻咽上皮细胞,受到EB病毒感染后,以一种潜在的感染

状态存在数年到数十年,以后再受到一种或多种协同因素在细胞繁殖过程中,使其发生变异,

促使鼻咽癌的发生。

2、NPC的临床表现?

(-)原发癌症状群

1、鼻出血:初期少,后期多

2、鼻阻塞:先为单侧,后可双侧

3、耳部症状:耳闷、耳鸣、听力下降

(-)颅神经症状群

1、V、VI、W、HI、II颅神经症状:经破裂孔入颅,首先侵犯第V、VI颅神经,继而累及

第IV、IlkII颅神经,致头痛、面部麻木、复视、视物模糊,眼球外展受限,眼球固定,

失明等。

2、IX、X、XI、刈顿神经症状:肿大的颈部淋巴结压迫出颅底的IX、X、XI、刈颅神经及

颈交感神经,出现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耸肩无力、Horner综合征

(三)转移症状群

1、直接扩散:

±:眼眶一突眼,复视;

侧:咽旁隙、颗下窝一张口受限;

下:口咽、扁桃体、软腭、中耳腔

2、颈淋巴结转移:

早期即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常为病人初发症状和就诊原因(占60%)。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

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一骨、肺、肝。

3、NPC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原则

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

1、首选:是治疗鼻咽癌最有效的手段,据国外报道,单项放疗,5年生存率为39-43%,

早期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60-80%。

2、放疗后随访:观察有无复发、转移、和放疗后遗症,80%复发发生在放疗后2年内,

90%发生在3年内。

鼻咽癌放疗后6月复查

鼻咽癌放疗后致鼻后孔缩小

鼻咽癌放疗后5年复查

(二)化疗

适用于:

1、晚期癌肿;

2、放疗后局部癌肿复发,不宜手术或再放疗;

3、有远处器官转移者。

(三)手术

适用于:

1、经放疗后有残留病灶或复发者:

2、无颅底骨质破坏或颅神经侵犯、无远处转移、全身情况较好者;

3、对放射线敏感性差的局限病灶,如腺癌等;

4、经放疗后不消退的孤立性颈淋巴结结节,原发病灶已控制者可考虑作颈淋巴廓清术

喉癌思考题

1、喉癌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特点?

一、声门上型一晚、早、差

•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慢性咽炎。

•癌肿长大表面溃烂时,可有咽喉痛。

•晚期出现痰中带血.,若侵及声带,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

•早期可出现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声门上型喉癌

声门上型喉癌

二、声门型一早、晚、好

早期即出现声嘶,逐渐加重,可失声.

吸气性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一喉阻塞。

晚期肿瘤向声门上下区发展,出现放射性耳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频繁咳嗽,咳痰困难

等症状。

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声门型喉癌

声门型喉癌

三、声门下型

此型喉癌少见,因位置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极易误诊。

肿瘤长大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咳嗽,咳血等。

晚期出现呼吸困难。

四、跨声门癌

•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及声门区,癌组织在粘膜

下浸润扩展,以广泛浸润声门旁间隙为特征。该型癌肿尚有争议,UICC组织亦尚未确认。

由于肿瘤深在而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声嘶时,常已先有声带固定,而喉镜检查仍

未能窥见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甲状软骨时,可引起咽喉痛,并

可于患侧摸到甲状软骨隆起。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喉癌治愈率的关键。检查方法有:

•1、喉镜检查: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都有助于喉癌的诊断。

•2、影象检查:颈侧拍片,喉部CT扫描或MRI检查。

•3、活检:是喉癌诊断的主要依据。

2、喉癌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术式?

在彻底切除癌肿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或重建喉功能,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部分喉切除:全喉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

喉梗阻思考题

1、喉梗阻的定义及病因?

又称喉梗阻,系指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病变,喉部通道阻塞而引起呼吸困难。若不及时救治,

可窒息致死。

幼儿因其喉部解剖及生理特点更易发生喉阻塞

•外伤•异物•肿瘤•水肿•畸形•声带瘫痪

2、喉梗阻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喉喘鸣

吸气性软组织凹陷

声嘶

发组

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稍有吸气性喉喘鸣及吸气

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

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和吸气性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

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搏尚正常。

三度: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较响,吸气性胸廓软组织凹陷显著,出现缺氧症状:烦躁不安、

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组,定向力丧失,心律

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很快就可因窒息而死。

3、喉梗阻的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病因和呼吸困难程度决定治疗方法,如病因明确能够及时解决时应先行病因治疗,否则

应先行解决呼吸困难

4、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如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水肿、急性

会厌炎等。

2、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如昏迷、颅脑病变、多发性神经炎,呼吸道的烧

伤、严重的胸腹外伤和大手术后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或疼痛抑制了咳嗽导致下呼吸道

分泌物潴留。

3、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如颌面部、口腔、咽喉部手术时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或者术

后局部肿胀阻碍呼吸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4、气管切开便于安人工呼吸机。

5、去除较大、难取的呼吸道异物。

OSAHS思考题

1、OSAHS、AHI定义?

OSAHS睡眠时上气道的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的紊乱、频

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其严重程度达到了夜间7小时的睡眠时间内至少

有30次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每次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至少持续10秒钟以上,或者呼吸暂停

和低通气指数大于或等于5。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

指平均每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次数

2、0SAHS病因?

1、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导致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

3个容易发生狭窄和阻塞的部位

2、肥胖:

病因

•3、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减退、

女性绝经后。

4、神经系统病变:

舌、咽和喉部肌肉

5、老年期组织松弛,肌张力减退。

6、性别: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好发于男性成人及更年期后的女性。

3、OSAHS分度?

•阻塞性(OSA)无口鼻腔气流,

但有胸腹动度

•中枢型(CSA)无口鼻腔气流,

又无胸腹动度

•混合型(MSA)指一次呼吸暂停中开始时为CSA,继而表现为0SA

气管、支气管异物思考题

1、颈段气管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颈前正中一上纵隔

12~20个气管环

气管软骨环马蹄形,气管周径2/3

缺口向后

膜性组织

占周径1/3

颈前正中*—-上纵隔

12~20个气管环

环状软骨下缘一气管杈/隆突(隆崎)

C6下缘■1—•,T5上缘

颈部气管:7~8气管环

C6下缘-一胸骨上窝

胸部气管:胸骨上窝以下

长度:10-12cm

左右径:2〜2.5cm

前后径:1.5〜2cm

通气、呼吸调节

清洁、加湿、温度调节

免疫

非特异性

特异性(体液,细胞)

防御性咳嗽、屏气反射.

2、食管的四个生理性狭窄?

食管入口.

最窄

环咽肌一收缩所成

平第4胸椎

主动脉弓:左前方跨压

平第5胸椎

左主支气管:前方跨压

平T10/T11

食管穿过膈肌处

3、气管的分段,左、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纵轴的夹角?

4、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主要症状及并发症?

气管异物:

剧烈呛咳憋气、呼吸不畅拍击音

(咳嗽时或呼气末期)

临床表现

支气管异物:1、异物进入期

症状2、无症状期

3、症状再发期,并发症期:支气管肺炎

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

5、气管、支气管异物X线检查的特点?

6、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处理原则及抢救措施?

及时诊断、尽早取出

喉思考题

1、喉的软骨有哪些?

单个软骨

会厌软骨epiglotticcartilage

甲状软骨thyroidcartilage

环状软骨cricoidcartilage

成对软骨

杓状软骨Arytenoidcartilage

小角软骨corniculatecartilage

楔状软骨cuneiformcartilage

2、喉腔如何分区?各区的范围?

从喉口到环状软骨下缘以声带为界分三区。

声门上区喉入口laryngealinlet喉前庭laryngealvestibule室带false

vocalcords喉室

.声门区声带vocalcords男20〜25mm.女15〜20廊

前连合recommissure后连合postcommissure

声门裂trueglottis一喉和气道最窄处

.声门下区从声带游离缘至环状软骨下缘.

3、支配双侧声带运动和感觉的神经是哪些?

神经

①喉上N:内支-声带以上感觉。外支-环甲肌运动。

②喉返N喉的主要运动神经。感觉支一声门以下感觉。运动支-环甲

肌以外喉内肌运动。

4、简要回答喉的生理功能?

一.呼吸respiration:

(1)喉是空气出入肺部的必经之路;

(2)声门的大小控制出入的气流量;

(3)声门为呼吸道最狭窄处。

二.发声phonation(基音.共鸣)

三.保护protection(下呼吸道)

四.屏气breathholding:室带声带关闭,增加,控制和固定胸腔内压排便,分娩,

呕,咳…用力。

分泌性中耳炎思考题

1、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主要病理基础

⑴机械性阻塞一

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肿瘤、鼻咽淋巴组织增生、长时间鼻咽填塞

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一主要病理基础

⑵功能障碍一

(小儿)肌肉无力、软骨弹性差、

咽鼓管宽短平;

腭裂时腭肌无中线附着点:

粘膜纤毛功能障碍、表面张力受损、变态反应(例:头颈肿瘤放疗后中耳炎).

病因

2.中耳局部感染

中耳积液细菌阳性1/2-1/3低毒轻型

3.变态反应

小儿高发和慢性的原因

2、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变化?

充血(急性期)

内陷(光锥锤骨柄)活动受限

鼓室积液(鼓膜黄橙色液面气泡)

3、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通气引流、去除病因

4、分泌性中耳炎须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排除鼻咽癌

鉴别诊断

2.传导性聋与鼓室硬化,听骨链中断鉴别一

鉴别诊断

3.鼓室积液与脑脊液耳漏外淋巴漏鉴别一

鉴别诊断

4.蓝鼓膜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体瘤(颈静脉体瘤)鉴别一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思考题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

1.耳内长期或间隙流脓

2.鼓膜穿孔

3.听力下降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分型及各型特点?

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

单纯型(粘膜型、咽鼓管鼓室型)最常见,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

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

骨疡型(坏死型、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组织破

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

胆脂瘤型

3、胆脂瘤的形成机制?

1.对周围骨质直接压迫;

2.产生多种酶和前列腺素等物质;

3.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

4、三型中耳炎的治疗原则?

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恢复听功能、预防并发症

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脓液停止,穿孔小者可自愈,穿孔大者不能自愈可行鼓膜修补术;

骨疡型:

(1)引流通畅者可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2)有肉芽及息肉者行姑息性手术

(3)引流不畅,疑有并发症者,行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型:尽早施行乳突根治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梅尼埃病思考题

1、梅尼埃病的定义及特点?

是一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以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觉障碍、耳鸣及

耳胀满感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

2、梅尼埃病的病理改变?

1、蜗管和球囊膨大明显,前庭膜推向前庭阶;

2、前庭膜破裂,内外淋巴混合;

3、感觉上皮改变;

4、内淋巴囊上皮改变。

3、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眩晕:

无先兆、突发旋转性;

持续时间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伴自主神经反射症状;

无头痛、意识障碍;

转头或睁眼可使其症状加重。

临床症状

耳鸣

多与眩晕同时出现;

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眩晕发作前后耳鸣可有变化;

多次发作后耳鸣转为永久性,并在眩晕发作时加重。

临床症状

听力下降

初期听力波动性改变,间歇期听力常能部分或全部自然恢复。

早期听力损失以低频为主,随发作次数增加,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可转化为永久

性、不可逆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临床症状

其他症状

耳闷塞感

耳压迫感

复听

头闷胀、头重脚轻感

耳聋思考题

1、耳聋的定义及器质性耳聋的分类?

听觉传导通路中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

器质性聋

-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感音性聋

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

颈思考题

1、颈部分区及各区重要结构?

颈前区

舌骨上区额下三角

下颌下三角

颈动脉三角

舌骨下区肌三角

★胸锁乳突区

★颈后外侧区

枕后三角

锁骨上三角

2、颈部淋巴引流及临床意义?

颈下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

颈浅淋巴结

颈深淋巴结

颈部肿块思考题

1、颈部肿块的分类,7字律、80%规律?

根据发病时间分类:

先天性肿块

后天性肿块

根据肿块来源分类:

器官源性;血管源性;

神经源性;淋巴源性。

七字规律

炎症:7天

肿瘤:7周-7个月

先天性肿块:7年

颈部肿块之80%规律

颈部肿块中80%是肿瘤;

肿瘤中80%是恶性;

(其中:男80%、女20%)

恶性中80%是淋巴结转移;

转移者80%可明确原发灶;

(20%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癌!)

原发灶80%位于锁骨以上。

2、颈部肿块的诊断程序?

病史

体检

辅助检查

活检

3、颈部肿块盲目活检的不良后果?

1、促使病灶扩散和癌细胞在切口内的种植;

2、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形成瘢痕粘连,妨碍日后颈廓清术的进行;

3、扰乱和减少局部血供,降低日后放疗的敏感性;

4、推迟原发灶的寻找和治疗;

5、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丧失警惕性

第二部分

耳鼻喉重点

1.梨状孔的构成:鼻骨(上)与上颌骨额突(外)及腭骨突起(下)共同形成

梨状孔。

2.危险三角区的概念: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由于面部

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

脉炎。

3.鼻腔外侧壁各结构

由上颌骨、泪骨、鼻甲骨、筛骨(内壁)、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

4.鼻腔总鼻道、溪沟的概念: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

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在该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

腔隙则总称为鼻道。

5.0MC的概念:窦口鼻道复合体。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

钩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称之为窦口鼻道复

合体。

6.FESS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

①重建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气引流功能

②恢复异常粘膜功能的纤毛清除功能

7.鼻窦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

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

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8.慢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①慢性单纯性鼻炎:鼻塞、多涕、鼻腔粘膜充血,下鼻甲肿胀。分泌物较

黏稠。

②慢性肥厚性鼻炎: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无交替性。鼻涕不多,黏液

性或黏脓性,不易排出。常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闭塞感以及有头痛、

头晕、咽干、咽痛。少数患者可能有嗅觉减退。

9.AR的发病部位、临床症状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

10.鼻息肉的发病部位、症状

部位:鼻腔和鼻窦粘膜

症状:

①鼻塞鼻息肉多为双侧发病鼻塞重者说话成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鼻

息肉蒂长者可感到鼻腔内有物随呼吸移动。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经鼻

呼气困难。

②鼻溢液鼻腔流粘液样或脓性涕。

③嗅觉功能障碍多有嗅觉减退或丧失

④耳部症状当鼻息肉或分泌物阻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⑤继发鼻窦症状息肉常阻塞并妨碍鼻窦引流,继发鼻窦炎,患者出现鼻背、

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

11.鼻出血的部位:

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中老年者则发生在鼻腔后段

12.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头痛的区别

⑴急性鼻窦炎头痛:前组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额部和颌部,后组鼻窦炎的

头痛则多位于颅底或枕部。

①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颌磨牙痛。晨

起轻,午后重。

②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

③急性额窦炎: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晨起即感头痛,逐渐加重,至午后开

始减轻,晚间则完全消失,次日又重复发作。

④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

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⑵慢性鼻窦炎:常为钝痛和闷痛

①伴随鼻塞、流脓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

②多有时间性和固定部位,多为白天重、夜间轻,且常为一侧,若为上侧

则必有一侧较重。前组鼻窦炎者多在前额部痛,后组鼻窦炎者多在枕部

③经鼻内用减充血剂、蒸汽吸入等治疗后头痛缓解。咳嗽、低头位或用力

时头痛加重(因头部静脉压升高)。吸烟、饮酒和情绪激动时头痛亦加重。

13.鼻中隔偏曲的概念: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发鼻腔

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和头痛等。

14.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分型

I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

1期:单发鼻窦炎;2期:多发鼻窦炎;3期:全组鼻窦炎

II型:慢性鼻窦炎伴息肉

1期:单发鼻窦炎伴鼻息肉;2期:多发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3期:全组

鼻窦炎伴多发性息肉。

山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和筛窦骨质增生。

15.鼻源性框内并发症、颅内并发症的种类

鼻源性框内并发症:①眶内炎性水肿;②眶壁骨膜下脓肿;③眶内蜂窝织炎;

④眶内脓肿;⑤球后视神经炎;

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

窦血栓性静脉炎

16.真菌性鼻窦炎的病理学类型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真菌球、变应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

侵袭型真菌性鼻及鼻窦炎:急性型和慢性型

17.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①上颌窦恶性肿瘤:单侧脓血鼻涕、面颊部疼痛或麻木感、单侧进行性鼻

塞、单侧上颌磨牙疼痛或松动

晚期破坏窦壁,向邻近组织扩展则引起:面颊部隆起、眼部症状、硬腭

隆起、张口困难、颅底受累、颈淋巴结转移。

②筛窦恶性肿瘤:当肿瘤侵入鼻腔时,则出现单侧鼻塞,血性鼻涕,头痛

和嗅觉障碍。

③额窦恶性肿瘤:肿瘤发展则出现额部胀痛、皮肤麻木和鼻出血

④蝶窦恶性肿瘤:晚期则有颅顶、眼眶深部或枕部顽固性头痛

诊断:

①前后鼻镜检查:鼻腔内新生物呈菜花样,基底广泛,表面常有溃疡或坏

死,触之易出血。

②鼻内镜检查:肿瘤原发部位、大小、外形

③病理检查及细胞涂片

④影像学检查:首选鼻窦CT或MRI检查

⑤手术探查

18.咽峡的概念:系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下方舌背、两侧舌腭弓和咽腭

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

19.Waldeyer的概念

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

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

滤泡及舌扁桃体构成内环。

20.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

①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脓肿。

②扁桃体过渡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功能。

③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

关联。

④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

⑤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

21.腺样体面容

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骨发育,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

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22.扁桃体周围脓肿的临床表现

初起如急性扁桃体炎症状,3-4天后,发热仍持续或加重,一侧咽痛加剧,

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天后,疼痛更剧,吞

咽困难,唾液在口内潴留,甚至外溢。患者头偏向病侧,颈项呈假性僵直;

口微张,流涎,言语含糊不清。喝水时,常像鼻腔反流。重患者因翼内肌受

累而有张口困难。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纳差、肌酸痛、便秘。

23.鼻咽癌的临床症状

①鼻部症状:回缩涕中带血或摞鼻涕中带血;瘤体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引

起鼻塞。

②耳部症状:肿瘤发生于隐窝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口咽口,引起

该侧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

④脑神经症状

24.OSAHS的概念及上气道狭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

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

下降、白天嗜睡等病症。

25.喉软骨及喉肌分组、喉腔分区

喉软骨:单块软骨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软骨为灼状软

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共计九块。

喉肌:喉外肌和喉内肌

喉外肌:升喉肌群,包括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腹肌、茎突舌骨

肌;降后肌群,包括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咽中缩肌及咽下缩肌。

喉内肌:声带外展肌、声带内收肌、声带紧张肌、声带松弛肌、使会

厌活动的肌肉

喉腔: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

26.喉部神经:为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

27.急性会厌炎的症状、治疗

症状:

①全身症状:畏寒发热,老人或儿童症状更重,表现为精神萎靡、脸色苍

②局部症状:剧烈咽喉痛,吞咽时加重,严重时连唾液也难咽下。讲话语

音含糊不清。会厌高度肿胀时可吸气时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治疗:抗感染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气管切开术、其它

28.喉癌的概念、转移、表现

概念:

扩散转移:直接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

临床表现:

①声门上型:

②声门型:

③声门下型:

④声门旁型:

29.喉阻塞的概念、表现、分期

概念:又称喉梗阻,系因喉部或其邻近组织的病变,使喉部通道发生阻塞,

引起呼吸困难,是耳鼻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临床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嘶、发

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或哭闹时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稍有吸气

期后喉喘鸣及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

二度:安静时也有轻度吸气期呼吸困难,吸气期喉喘鸣和吸气期胸廓周围软

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无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脉

搏尚正常。

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喉喘鸣声较响,吸气期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显

著,并出现缺氧症状,如烦躁不安、不易入睡、不愿进食、脉搏加快等。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患者坐卧不安,手足乱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始,

定向力丧失,心率不齐,脉搏细数,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

则可因窒息以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30.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并发症

适应症:喉阻塞(3-4度)、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阻塞、某些手术的前置手术

并发症: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拔管困难

31.气管异物症状:可分四期

①异物进入期:立即引起剧烈呛咳及憋气甚至室息,随之症状可缓解

②安静期:异物停留在气管或支气管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咳嗽及喘鸣。

③刺激与炎症期:异物刺激局部粘膜产生炎症反应还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

咳喘、痰多等症状。

④并发症:有支气管炎和肺炎、肺脓肿时,表现为发热、咳嗽及咳浓痰、

呼吸困难等;异物阻塞气道影响通气时,

32.食道异物的诊断、症状

症状:吞咽困难、团眼疼痛、呼吸道症状

诊断:详细询问病史、间接喉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食管镜检查

33.鼓室结构

以鼓膜紧张部的上、下边缘为界,将鼓室分为3部:上鼓室,或称鼓室上隐

窝、中鼓室、下鼓室

鼓室六壁:外壁、内壁、前壁、后壁、上壁、下壁

鼓室内容物:听骨、韧带、肌肉

34.内耳结构

按解剖和功能分:前庭、半规管、耳蜗

按组织学分:骨迷路、膜迷路

35.面神经分支:

自上而下的分支:岩浅大神经、镣骨肌神经、鼓索神经、面神经出茎乳孔后

面神经分段:运动神经核上段、运动神经核段、桥小脑角段、内耳道段、迷

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颈骨外段

36.声音传导途径

空气传导:外耳一鼓膜一听骨连一前庭窗一内耳淋巴

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

产生听觉。

37.耳聋分类: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

38.鼓膜外伤的治疗

①清除外耳道内存留的异物

②避免感冒,切勿用力撰鼻涕,以防来自鼻咽的感染

③禁用外耳道冲洗或滴药。穿孔愈合前,禁止游泳或任何水液入耳

39.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病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

症状: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

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听力检查结果,诊断性鼓膜穿刺术可以确

诊。

鉴别诊断:1排除鼻咽部肿瘤2传导性聋须与鼓室硬化、听骨链中断鉴别3

鼓室积液须与脑脊液耳漏、外淋巴漏鉴别4蓝鼓膜者须与胆固醇芽肿、鼓室

体瘤相鉴别。

治疗原贝U: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病因治疗

治疗:①非手术治疗:抗生素、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促纤毛运动及排泄

功能、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辅助治疗

②手术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室置管术、积极

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40.三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特点及鉴别、颅内外并发症的种类

书图表

41.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①眩晕:多为无先兆突发旋转性眩晕,少数患者发作前可有轻微耳胀满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