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微粒限2023年年度检查P_第1页
不溶性微粒限2023年年度检查P_第2页
不溶性微粒限2023年年度检查P_第3页
不溶性微粒限2023年年度检查P_第4页
不溶性微粒限2023年年度检查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老师:陈郁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目录CONTENTS01、制剂质量检查项目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制剂质量检查项目PART01

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基本概念制剂质量检查什么是颗粒物(ParticularMatter)、PM2.5?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头发丝(≈70μm)细沙(≈50μm)PM10(<10μm)PM2.5(小于2.5μm)不溶性微粒带来的问题静脉炎过敏反应血栓组织坏死肉芽肿内脏功能损伤严重者死亡粒径<2μm的微粒可通过肾脏排出粒径2-10μm微粒无法经肾排出微粒带来的危害部位:肺、脑、肾、眼处大微粒直接造成局部循环障碍血管栓塞、肉芽肿2-10μm微粒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大细小微粒造成的危害更大小粒径不溶性微粒可进入体循环,健康危害最大0.65-1.1μm可钻进肺泡,进入体循环7μm可进入鼻腔2.1-3.3μm进入支气管PM2.5与居民健康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最为显著,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1静脉输液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安瓿切割、消毒,玻璃微粒污染酒精棉球的棉絮纤维,掰开安瓿手卫生的二次污染药物配伍,稳定性改变瓶塞穿刺,针头带入加药过程中产生不溶于水不能被代谢肉眼看不见的颗粒杂质注射剂在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定义不溶性微粒限度检查PART02光阻法-首选光阻法-不适用黏度高和易结晶制剂-进入传感器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显微计数法-光阻法不适用时,选择*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不溶性微粒检测方法不溶性微粒规定≥10μm≥25μm未规定<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婴幼儿毛细血管内径3-5μm,人体微血管最细仅2μm临床普通型输液器过滤孔径平均15μm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限度标准每1ml含≥10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25粒含≥25μm的微粒不得过3粒≥100ml静脉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液(每瓶、每袋)含≥10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6000粒含≥25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600粒光阻法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限度标准每1ml含≥10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12粒含≥25μm的微粒不得过2粒≥100ml静脉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液(每瓶、每袋)含≥10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3000粒含≥25μm的微粒不得不得过300粒显微计数法

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原理不溶性微粒检查操作步骤不溶性微粒检查一、开机接通仪器电源,打开开关。二、登陆

点击【操作员】登陆,进入主菜单。三、清洗管路

向取样杯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进入【清洗】界面;按【自动】键,进入自动清洗界面,通过数字键盘改变自动清洗次数。操作步骤不溶性微粒检查1、供试品前处理取供试品4支,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泡。2、设置测试体积选择【返回】-【设置】-【系统】-【体积】-【针剂测试体积】-【设置】(例:实测体积:2.5ml,单支规格:3ml)-【确定】-【返回主界面】。3、

取样取供试品1支,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4、测试并储存【测试】-【针剂】-【测试】,仪器自动检测供试品1并排液,依次测试剩余3支供试品,第4次排液结束后,按【储存】储存数据;5、打印数据

选择【打印】-【资料】-【切换】输入供试品批号-【确定】-【打印】,仪器自动打印数据。五、供试品检测(以注射液-针剂模式为例)操作步骤不溶性微粒检查1、冲洗管路向取样杯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返回】主界面,进入【清洗】界面;按【自动】键,进入自动清洗界面,通过数字键盘改变自动清洗次数。2、排空管路将进样针脱离液面,按【排空】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