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4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家思想发展。课标要求1/23明清时代基本政治特点是什么?在经济上有出现了什么新气象?假如你生活在这一时期,你是否有勇气挑战几千年来封建正统思想孔孟权威?是否敢把九五至尊封建帝王批得体无完肤?2/23一、明清儒学活跃背景(封建社会晚期)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政治腐败,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废丞相,设军机处;农民起义打击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迟缓发展;商品经济活跃(江南)3、思想:传统理学维护封建统治,扼杀人性,妨碍社会进步。(“存天理、灭人欲”)4、阶级关系: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5、外部:西方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了人们视野,为思想界注入新生机3/23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明末进步思想家。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处处奔走。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黑暗和官场腐败。晚年毅然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8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迫害致死(于监狱割喉自杀而死)。著作被列为禁书。正是这么生活经历,形成了李贽“离经叛道”不羁性格。著作有《焚书》《藏书》等各种。1、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生平二、李贽离经叛道4/23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续焚书》材料三“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李贽“异端”思想:否定孔子学说地位、批判程朱理学,反对绝正确思想权威,批判道学家虚伪。材料四阳为道学,行若猪狗。——《焚书·何心隐论》5/23材料六

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须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李贽“异端”思想:“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人必有私,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人自然权利。反对男尊女卑。材料五“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

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

长”。6/232、李贽“异端”思想:(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虚伪;3、评价李贽“异端”思想:(2)批判了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私欲和个性发展。

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含有鲜明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要求。7/23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共同时代背景

政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吞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迟缓发展(根源)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8/23黄宗羲多才博学,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以及释、道无不研究。而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更是一位最先从“民主”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者,真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

其学说关键是“非君说”。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

黄宗羲时人称之为“梨洲先生”9/23三、黄宗羲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下为主,君为客”;1、黄宗羲思想主张(1)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反对传统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之法”“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

——《明夷待访录》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对反专制斗争起了主动推进作用。2、黄宗羲思想影响10/23

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路,明、清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品德涵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顾炎武(1613-1682)时人尊称为“亭林先生”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11/231、顾炎武思想主张(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重视实践。四、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2、顾炎武思想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学风和锲而不舍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12/23王夫之1619-1692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阳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一个总结,而且把它推向新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地位。王几十年坚持天天打伞穿木履,表示与清廷不共戴天、不踏清朝土地。著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13/23五、王夫之唯物思想1、王夫之主要思想①世界是物质,事物是客观存在实体。事物改变有规律可循。②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发,一切事物都是可知;③静止是相正确,运动是绝正确。2、王夫之思想影响王夫之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思维方法,含有划时代意义。14/23在一定意义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含有解放思想历史进步性。批判: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含有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继承:①主张友好发展②勇于探索,强调力行六、影响: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15/23小结○明清之际思想批判,是在当初政治经济发生巨大改变条件下萌生,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6/23单元小结时间代表人物发展阶段时代原因孔孟荀秦始皇董仲舒二程朱王李黄顾王形成沉重打击正统严峻挑战复兴理学(心学)反封建进步“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罢”适应时代佛道盛行三教合一三教融合封建妨碍春秋战国秦西汉魏晋南北隋唐宋明明末清初17/231、李贽提出人人都能够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思想冲击了理学什么观点?( )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灭人欲C、致良知 D、三教合一B2、以下经世致用思想中,最具现实意义是( )A、土地赋税制度改革 B、整理吏治 C、司法制度改革 D、工商皆本D18/23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根本原因是( )A、明清之际政治、经济、思想发生猛烈改变社会环境B、宋明理学盛行C、明清商品经济发展D、君主专制腐败A4、王夫之说:“知必以行为政。——行可有知之效;——知不得有行之效。”材料反应出王夫之什么思想()A、精神与物质并存 B、无神论思想 C、认识起源于实践D、自然界改变有规律C19/23

5.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针对A儒家学说B孔子思想C理学宣扬道统观念D明朝专制统治者C6.在明清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社会进步D不适合社会发展A7.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封建专制③含有一定民主色彩④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A20/23中国宋代后逐步形成一个治学思潮,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络起来,并从中提出处理重大现实问题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经世致用”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新学风。“经世致用”明末“经世致用”提出背景: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现实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