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总结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近当代中国先进思想1/102/10一、近代西学东渐历程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层次上3/10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利用革命伎俩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把反封建推及至思想文化深层从学习制度层次到思想文化层次,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4/10阶段阶级(派别)主张及其实践阶段特征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认识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胜利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思想历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表达强烈反封建、反侵略性质;学习西方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停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次复杂历程;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实,真正适合中国国情就是社会主义道路5/10[理性思索]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俄学习,走“十月革命道路”,终于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革命道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学习”是一个不停深化过程,而且在“学习”中又有创新。6/10二、比较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1.相同点:前期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标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不一样点(1)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但其主张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则主要是学习西方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7/10(2)不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个性解放,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以后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文化运动主流。[理性思索]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反封建政治运动,在思想上对封建制度批判并不彻底,并没有撼动封建思想主导地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单纯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地位。8/10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结果思想体系创建者处理问题思想精华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以毛泽东为关键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为关键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关键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党和怎样建设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加紧推进社会主义当代化9/10[理性思索]

20世纪以来出现四个理论结果中,只有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理论,另外三个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承和发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详细表现。其中毛泽东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