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学校管理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学校管理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学校管理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学校管理学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一、管理定义:管理者遵照事物发展规律,利用管理伎俩,采取科学方法、程序,经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使管理客体发挥整体效应,从而到达预期目标过程。二、管理意义:1、坚持管理社会主义方向;2、清醒地对待西方管理经验;3、总结管理历史经验教训;1/76三、学校管理性质:⒈自然属性:表达于学校教育及其管理普通规律或共性职能方面,又称为普通属性或科学属性。⒉社会属性:表现在学校管理是与一定阶级利益,意志和一定社会制度需要联络在一起特殊过程。2/76第二节管理学对象与研究方法一、概述:1、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基本管理关系,管理规律及普通方法学科。2、规律:①管理系统整体规律——着眼大局;②管理过程控制规律——不可失控;③管理对象激励规律——物质精神;3/76二、特点:1、综合性(综合学科);理论OR应用?2、历史性(总结教训);法治OR人治?3、应用性(重视实践);现实OR愚民?4、社会性(服务社会);特权OR大众?4/76三、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民意、真相;2、比较研究方法——对比日本、欧美;3、系统分析方法——不能够以偏概全;4、案例分析方法——经典案例研究;5、数学研究方法——统计测量应用;5/76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一、当代管理基本理论:1、系统整体原理:把握全局;2、以人为本原理:服务意识;3、权宜应变原理:突发事件;4、信息传递原理:掌握信息;6/765、平衡友好原理:不一样力量,左右逢源;6、量质统一原理:数量达标,质量保障;7、群策群力原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8、控制反馈原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9、规律效应原理:掌握规律,利用规律;7/76二、传统学校管理思想:1、人文治术性;3、兼容性;2、管理协调性;4、谋略性;三、当代学校管理观念:1、开放观念;2、战略观念;3、创新观念;4、系统观念;5、竞争观念;6、素质教育观念;8/76第四节管理当代化一、特点:1、系统化;2、数量化;3、信息化;4、职能化;二、内容:1、管理思想当代化;2、管理体制当代化;3、管理人才当代化;4、管理方法当代化;9/76三、发展趋势:1、经验管理→局部科学管理→全方面科学管理;2、生产型→生产经营型→生产经营开拓型;3、事后管理→预防管理→进攻管理;4、定性管理→定量管理→综合管理;10/765、慢型管理→快型管理→高速有效型管理;6、无方案决议→指定方案决议→多方案系统优化决议;7、在计算机管理中,记忆储存→优化计算→模拟管理;8、重视硬件管理→重视软件管理→重视硬软件全方面管理;11/76四、怎样推行当代管理:1、推行管理当代化与技术革新同时;2、推行管理当代化与管理体制改革同时;3、推行管理当代化与加强基础管理同时;4、推行管理当代化与健全规章制度同时;5、总结国内经验与学习国外科学管理同时;6、推行管理当代化与提升管理者素质同时;12/76第二章管理者第一节管理者及其工作特点一、定义:管理者是指担任某一职务,含有对应权力,责任,为实现预定目标,使组织活动有效进行人员。二、特点:1、复杂性;2、风险性;3、特殊性;4、创造性;5、政策性;6、结果间接性;13/76第二节当代管理者素质一、政治素质:1、含有社会主义觉悟;2、含有政治理论涵养;3、含有较高政策水平;4、含有良好思想作风;5、含有较高品德涵养;二、知识素养:1、含有很好知识结构;2、善于把知识转化能力;14/76三、心理素养:1、观察力;2、了解力;3、记忆力;4、想象力;5、健康情感;6、坚强意志;7、良好个性心理;15/76四、思维素质:1、归纳演绎;2、分析综合;3、立体思维;五、管理能力:1、创新能力;2、策划决断能力;3、组织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表示能力;6、专业技术能力;六、身体素质:16/76七、怎样提升管理者素质:1、勤奋学习;2、刻苦锻炼;3、总结经验;4、严于律己;5、接收监督;17/76第三节领导班子结构优化一、定义:领导班子是在一个组织或团体中,由若干组员组成领导者群体,是该组织或团体关键。二、结构:1、互补专业知识;2、梯形年纪结构;3、合理知识结构;4、最正确职能结构;5、友好气质结构;6、精干组织结构;18/76三、校长基本职责:1、办学指导思想管理;2、做好教职员队伍建设,依靠教职员办学;3、全方面主持学校工作;4、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配合;19/76第四节对管理者考评一、定义:对管理者考评指从一定目标出发,经过科学方法,对管理者德能勤纪进行考查审核。二、标准:1、客观公正;2、重视贡献;3、民主评议;4、标准适宜;5、内容全方面;6、方法科学;20/76第三章管理职能(上)第一节调查和预测一、概述:1、特点:①系统化;②当代化;③科学化;④专业化;2、要求:①计划性;②真实性;③及时性;④科学性;⑤深刻性;21/763、方法:①普遍调查法;②经典调查法;③抽样调查法;④民意测验法;⑤现场观察法;⑥个别访谈法;22/76二、预测程序:1、确定预测目标;2、搜集分析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数学模型;5、进行预测计算;6、对结果进行评定判别;23/76三、集体预测:1、德尔菲法;①确定预测课题。②选择相关教授。③咨询教授意见。④继续咨询意见。⑤分析处理结果。2、集合意见法;3、头脑风暴法;24/76第二节决策一、定义: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依据占有信息,利用科学方法,构想各种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过程。二、特点:1、目标性;2、理智性;3、选择性;4、风险性;5、明确性;6、实施性;25/76三、程序:1、提出问题;2、确定目标;3、拟制方案;4、方案评定;5、方案选优;6、试验实证;7、方案实施;8、监督检验;26/76四、种类:1、确定型决议;2、非确定型决议;3、风险型决议,又称随机型决议;4、竞争型决议,又称反抗型决议;四、管理者:1、心理素质优化;2、发挥智囊人员作用;3、对不一样类型决议有不一样处理思绪;27/76第三节计划一、定义: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行动之前进行自觉策划和安排。二、标准:1、统筹标准;2、求实标准;3、平衡标准;4、效益标准;5、民主标准;28/76第四节组织和指挥一、组织功效:1、聚集功效;2、放大功效;3、承载功效;4、有序功效;5、调整功效;29/76二、组织管理辩证法:1、集权与分权;2、职能与机构;3、分工与协作;4、跨度与层级;5、责任与权力;6、有序与无序;7、指挥与参谋;8、稳定与变革;30/76三、指挥:1、特点:①强制性和约束性;②严厉性和统一性;③自觉性和示范性;2、标准:①主客观一致标准;②统一指挥标准;③机动灵活标准;31/76第四章管理职能(下)第一节激励一、定义:激励指激发人动机,诱发人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过程。二、标准:1、平等性标准;2、有益性标准;3、客观性标准;4、针对性标准;5、适度性标准;32/76三、作用:1、有利于发挥员工潜在能力;2、有利于激发员工精益求精精神;3、有利于发挥员工创造与革新精神;4、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5、有利于增强组织凝聚;四、模式:1、人需要;2、人动机;3、人行为;33/76五、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论:代表人物:马斯洛;代表观点: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爱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需要;34/762、期望理论:代表人物:弗鲁姆;代表观点: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3、公平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代表观点:当一个人作出成绩并取得酬劳后,他不但关心自己所得酬劳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酬劳相对量。所以他要进行比较来确定酬劳是否合理,比较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主动性。35/76六、激励方法:⒈成就激励;⒉物质激励;⒊荣誉激励;⒋参加激励;⒌表率激励;⒍信任激励;⒎情感激励;⒏信息激励;⒐竞赛激励;⒑关心激励;36/76第二节协调一、要素:1、协调者;2、协调对象;3、协调内容;4、协调程序;5、协调方式;二、特点:1、联结性;2、平衡性;3、变通性;4、确保性;37/76三、类型:1、计划协调;2、目标协调;3、关系协调;4、利益协调;5、权力协调;6、工作协调;三、标准:1、整体标准;2、服务标准;3、协商标准;4、求实标准;5、团结标准;38/76四、沟通:1、类型:①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②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③书面沟通与语言沟通;④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2、提升:①提升组织组员素质;②提升信息沟通科学性;39/76第三节控制一、定义:控制指是控制者对控制对象施加一个主动影响,目标是为了保持事物状态稳定性或促使事物由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转换。二、模式:1、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2、随机控制与经验控制;3、逻辑控制与优选控制;4、目标控制与程序控制;5、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40/76第五章管理对象(上)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一、概述:1、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推进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劳动者各种能力总称。2、特点:①不可剥夺性;②一个活资源;③受时代制约;④考究时效性;⑤含有主观能动性;⑥含有巨大潜力;⑦开发含有连续性;⑧一个可再生资源;41/76二、劳动效率:1、定义:劳动者经过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效率。2、提升:①制订科学劳动定额;②合理地编制劳动定员;③不停提升科学技术水平;④加强对职员培养教育工作;⑤坚持物质,精神结合标准;42/76第二节物力管理一、物资管理内容:1、物资开发管理;2、物资分配管理;3、物资流通管理;4、物资使用管理;二、物资管理方法:1、物资定额管理;2、经济订购批量;43/76三、能源管理:1、能源开发;2、能源节约;四、设备管理:1、设备选择与使用;2、设备维护与修理;3、设备改造与更新;44/76第三节财力管理一、分配使用标准:1、统筹兼顾,全方面安排;2、量力而行,留有余地;3、精打细算,厉行节约;二、财务管理:1、筹集资金,确保需求;2、安排资金,充分利用;3、降低花费,增加盈余;4、计算收入,合理分配;5、认真监督,加强控制。45/76第六章管理对象(下)第一节信息管理一、作用:1、信息是决议,计划依据;2、信息是管理组织脉络;3、信息是控制前提;46/76二、特点:1、普遍性;2、无限性;3、相对性;4、转移性;5、动态性;6、转化性;7、共享性;8、可扩充性;47/76第二节时间管理一、时间特点:1、永恒性和连续性;2、有限性和瞬逝性;3、均等性和流逝性;4、次序性和不可逆性;5、不间断性和间断性;二、时间管理目标:1、发展生产力客观需要;2、人类对社会贡献和成就需要;48/76三、节约时间技巧:1、对时间进行计划管理;2、对时间使用计算成本;3、把常规工作标准化;4、有效利用零碎时间;5、提升单位时间利用效率;6、有效利用节约时间工具;7、创造一个强化时间意识环境;8、用最正确时间办最难最主要工作;49/76第三节教师管理一、教师职业特点:1、工作对象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2、工作任务全方面性和艰巨性;3、工作方式个体性和独立性;4、工作过程长久性和复杂性;5、工作结果集体性和社会性;6、工作价值迟效性和间接性。50/76二、教师心理特点:1、责任感强;2、自尊心强;3、求知欲盛;4、思想活跃;5、严于律己;三、教师管理标准:1、平等尊重标准;2、用人之长标准;3、激励为主标准;4、整体效应标准;51/76四、调动教师主动性主要方法:1、加强思想教育,提升教师思想境界;2、协调人际关系;3、满足教师需要;4、明确教师职责和权利,建立责任制;5、加强监督、检验,建立科学评定体系;6、建立奖惩机制;52/76第四节学生管理一、学生管理标准:1、科学性标准;2、集体性标准;3、全方面发展标准;4、主客体统一标准;5、平等与尊重标准;53/76二、学生常规管理机制:1、加强教育,讲清道理;2、重视训练,形成习惯;3、加强经常性检验;4、树立先进经典;5、开展恪守常规评选;54/76三、班主任基本职责:1、负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经常与各任课教师联络;3、组织和领导学生参加生产和公益劳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4、组织领导班委会工作,指导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与家庭和社会联络,做好校内外配合、沟通工作;55/76第七章管理方法第一节管理思想方法一、功效:1、认识功效;2、指导功效;3、规范功效;二、方法:1、实事求是;2、辨证思想;3、系统思想;4、优化思想;56/76三、标准:1、民主平等标准;2、真诚善意标准;3、因人施教标准;4、理论联络实际标准;5、表彰与批评结合标准;6、身教与言教结合标准;7、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结合标准;8、处理思想问题与处理实际问题结合标准;57/76第二节管理普通方法一、行政方法: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保密性;5、时效性;二、法律方法:1、确保必要管理秩序;2、加强管理系统稳定性;3、有效调整管理要素关系;4、能够促进管理系统发展;58/76三、经济方法:1、伎俩:①宏观:价格;税收;信贷;利息;②微观:工资;奖金;福利;罚款;2、特点:①间接性;②有偿性;③利益性;④范围性;⑤选择性;59/76四、社会心理方法:

1、心理压力与作业成绩关系;

2、群体凝聚力与集体战斗力;五、数学方法:1、抽象性;2、准确性;3、公理化;4、普遍性;60/76第三节管理系统工程一、系统:1、定义: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络,相互依存要素组成含有特殊功效有机整体,这个系统又属于另一个大系统。2、类型:①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②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③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④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61/76二、管理系统工程:1、定义:管理系统工程为使管理客体到达预期目标,从整体观念出发,通盘策划,合理安排整体中各个局部,求整体最优规划,最优管理,到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财尽其效。2、特点:①系统知识;②系统思想;③数学方法;④电脑技术;62/76第五节管理艺术一、特点:1、灵活性;2、多样性;3、实践性;4、技巧性;5、创造性;6、综合性;二、举例:1、多谋善断;2、审时度势;3、统筹兼顾;4、上下结合;5、扬长补短;6、掌握火候;7、层序分明;8、精粗相宜;63/76第八章管理思想举要第一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一、政治管理思想:1、孔子:①强调德治;②重视仁孝;2、孟子:①行王道,施仁政;②主张贤能政治;③和为贵思想;④重民思想;⑤仁义思想;64/76二、经济管理思想:1、孔子:①义利论;②崇俭思想;③惠民论;④富民思想;2、范蠡:①掌握时机和规律;②注意价格改变;③价格改变要有限制;④提出注意商品质量;⑤商品和资金周转;65/76三、组织管理思想:《周礼》:1、分封诸侯和行政区化;2、定编定级定员人事管理;3、对官员录用和任职要进行监查;四、人才管理思想:1、孔子:培养君子;2、老子:知人者智;66/76第二节西方管理思想一、泰勒科学管理理论:⒈劳动方法标准化原理;⒉精挑细选第一流工人;⒊掌握标准化操作方法;⒋实现差异工资制度;⒌劳资双方加强合作;⒍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⒎实施职能管理制度;⒏机构设置上实施控制原理;67/76二、梅奥人际关系理论:1、职员是社会人;2、存在非正式组织;3、提升职员满意度;68/76第九章教学管理第一节概述一、教学管理主要要求:1、按教学规律和教学标准管理教学,防止主观主义或长官意志瞎指挥;2、以法治教,摒弃以权代法,以人代法做法,以言代法违法乱纪行为;3、依靠教师,尊重教师实践经验,创造精神和个性格调,防止强求一律;69/76第二节教学思想管理一、定义: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看法、信念、主张等总称。教学思想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