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措施的实施,最能说明法国1959年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1963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1964年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A.已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在世界上占有它应有的地位B.已成为独立的国家,不再受美国的控制C.成为欧共体成员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D.坚持独立外交政策,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2.“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A.得到大规模开发B.自然条件优越C.人口数量增加D.社会环境安定3.在《告同胞书》4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A.尊重两岸制度差异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加强两岸经贸往来4.顾炎武曾批评明朝一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了A.锦衣卫 B.内阁 C.六部 D.八股文5.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6.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国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A.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B.道路曲折最终失败C.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D.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7.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A.玄奘 B.鉴真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8.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B.国民党统治腐败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9.“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领着她的儿子耶律隆绪,率二十万大军长驱南下,再次攻打宋朝。……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亲率大兵北上抗辽……”材料所述史实为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澶州之战D.郾城大捷1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成为这粒“火星”的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C.萨拉热窝事件 D.军事集团扩军备战11.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12.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当地居民取名为“印第安人”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迪亚士C.达伽马D.麦哲伦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1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一一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一一开凿隋朝大运河一一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一一15.写出二战期间,粉碎德军和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题干的“法国宣布接受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自决,由此开始告别殖民主义;法国和联邦德国签订《法德友好条约》,从此与宿敌德国和解;法国与新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并限令美国在一年内撤除在法国领土上的驻军和基地”可知,法国坚持独立外交政策,成为世界格局的制衡力量,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法国已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排除A;法国是独立的国家,坚持独立外交政策,排除B;1967年,欧共体成立,排除C。故选D。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含义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AD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错误,大陆实行和平统一政策,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排除ACD,故选B。4、D【解析】

教材中顾炎武的原话是“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可见,顾炎武批评的是八股文,不是锦衣卫、内阁、六部等。故答案选D。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北方人为了远离战火而开始向人烟稀少的南方迁移,,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根据“第—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为了救亡图存,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7、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A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B不符合题意;阿倍仲麻吕是日本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C不符合题意;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在元朝来到中国。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解析】依据题中材料“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可以看出,解放区的百姓全力支持解放军的作战。所以民众的大力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9、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1004年、寇准、宋真宗”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澶州之战。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故C符合题意;巨鹿之战、牧野之战、郾城大捷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004年、寇准、宋真宗”是解题的关键,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前锋直指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寇准坚决要求宋真宗率兵亲征,宋军重挫辽军。1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故成为这粒“火星”的是萨拉热窝事件。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C【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选C。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海活动,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给当地人取名叫印度安人,A项符合题意;迪亚士是发现好望角的人物,B项不符合题意;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人物,C项不符合题意;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文艺复兴。(4)人文主义精神。【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根据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产生了巨人,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弘扬和宣传了人文主义精神。14、(1)秦始皇(2)汉武帝(3)隋炀帝(4)唐太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用来削弱诸侯的势力,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于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等,对西藏的社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