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安陆市五校2024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A.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B.由中国共产党领导C.反对清政府与北洋军阀统治的不同D.彻底地爱国主义3.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4.宪法应是“限权(力)之法”,是“众法之法”,也是“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尊严。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第一步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5.下图材料描述的是A.苏联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戈尔巴乔夫改革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④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2019年是列宁逝世95周年。他曾经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他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①领导十月革命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成立苏联④实现农业集体化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A.B.C.D.9.在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帝制的历史进程中,孙中山投身其中,挟数十次起义的经历成为共和元勋,可以说,“为理想而执着,因理想而无所畏惧”,下面关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正确的是①创建中国同盟会②直接领导发动武昌起义③发表《讨袁檄文》,号召护国战争④创建黄埔军校⑤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10.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国家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增长率(%)6.75.65.32.93.59.6A.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英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C.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居各国之首D.联邦德国是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11.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12.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在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造”,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他的“创造”是指A.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基础B.打败了欧洲各国封建势力,使欧洲走向联合C.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D.在所侵占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推行资产阶级的理念14.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参加重庆谈判;④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15.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来,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16.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当时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成立欧洲共同体B.成立欧洲联盟C.推行马歇尔计划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17.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世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可以为该探究活动提供史实依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B.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C.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D.美国实施新政18.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亚、荷兰等20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对日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这表明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欧洲第二战场开辟C.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亚洲觉醒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指亚洲进入了资产阶圾民族民主革命时期,其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下列人物属于“亚洲觉醒”范畴的是①章西女王②孙中山③甘地④玻利瓦尔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0世纪初,有“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之称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红军长征C.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D.第一次国共合作21.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为纪念哥伦布发行了纪念币,下图是多米尼加为纪念哥伦布发行的500比索,这是因为他()A.领导了文艺复兴运动 B.发现新大陆C.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他是工业革命中重要发明家22.对于下面课目内容命制一个单元,符合此单元主题的是第一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节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第三节抗日战争的胜利A.中日全面战争B.全民族抗日战争C.内战危机迫近D.国共第二次合作23.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主要措施的提纲,其中①处应该填写的是A.军机处B.文字狱C.锦衣卫D.东厂24.2019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与会者明年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庆典。这次“卫国战争”开始于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东侵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莫斯科保卫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代东西方文明各有特色。大约公元前1894年,西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________王国。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的制度是________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在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的是________27.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铜5432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30.(7分)材料: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的繁盛期。指南针的发明与运用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1)指南针发明的时间?(2)罗兹.墨菲的说法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故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场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此可知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是反帝。故A正确。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诞生,故排除B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封建统治,体现不出来不曾有过的姿态,故排除C项。两者都是爱国的,故排除D项。故选A。3、B【解析】

依据题文中的“打破封锁的努力”的信息可知,材料指的是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决定性转折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AC都在打破封锁的努力之前,故选B。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C符合题意;中共一大、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A【解析】

根据图片中文字信息“对战胜希特勒起到保证作用”可以判断时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结合图片中的关键词“工业化任务”可知图片描述的是苏联模式,A选项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发生在经济大危机时期,是美国为了成功度过经济危机而进行的改革,B选项不符合题意。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是为了反对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并不是为了完成工业化任务,C选项不符合题意。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熟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1928-1937年苏联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6、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加快了统一步伐。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著名的有商鞅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所以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而④表述不正确,排除。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7、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促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22列宁领导时期成立了苏联。实现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领导时期。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主义区分列宁时期和斯大林时期对俄国探索的史实,不要混淆知识点。8、D【解析】试题分析: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答案是D。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9、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发表《讨袁檄文》,号召护国战争,创建黄埔军校,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①③④⑤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没有直接领导发动武昌起义。②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0、A【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认识。分析题文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50﹣70年代英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居各国之首;联邦德国是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一时期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虽受到冲击,但是没有丧失。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解析】

据所学知,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2、B【解析】

B.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在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符合题意;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不符合题意;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意;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D【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时法军所到之处,赶走了封建贵族,宣传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对欧洲起了进步作用。《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在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D选项符合题意;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基础,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A选项不符合题意;拿破仑战争打败了欧洲各国封建势力,使欧洲走向联合的说法不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帝国,1804年建立,性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帝国。不同于过去的封建波旁王朝,所代表和捍卫的仍然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1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2月,中印谈判时,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刁难和反驳,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①②④项都是周恩来的外交成就,D项符合题意;③项是国共两党之间的谈判,不属于外交成就,需排除含③的ABC三项。故选D。15、C【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这是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故选C。16、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实施了冷战政策,为了遏制苏联经济的发展,1947年美国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的复苏,所以1948年至1952年欧洲经济发展迅速。A项欧洲共同体成立的时间是1967年,与题意不符;B项欧洲联盟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与题意不符;D项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是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的政策。故选C。17、D【解析】

依据题干“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世界为主题”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缓解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罗斯福实行新政,D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与题干信息不符,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8、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l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依据题干信息“珍珠港事件第二天,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澳大利亚、荷兰等20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对日宣战”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故D符合题意;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故A不合题意;1944年诺曼底登陆标志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故B不合题意;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二战的转折点,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珍珠港事件”是解题的关键,l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①章西女王是亚洲的印度民族英雄,但她的事迹是在19世纪中期;不符合题干强调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时间;④玻利瓦尔是南美洲的民族英雄不符合题干强调的亚洲这个地区,据此可排除ACD三个选项;孙中山在1911年领导了辛亥革命,甘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③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党史发展角度来看,是我党从无到有的开始,因此具有开天辟地的历史意义。A正确。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的关键,B错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C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错误。综上故选A。21、B【解析】

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出生于热那亚。他相信地圆说,认为自欧洲大西洋沿岸西行,可达东方。1492年10月,哥伦布率船3艘,水手87人,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1493、1498、1502年他先后三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沿岸进行实地考察。但他至死都误认为他所到达的美洲大陆是印度,故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B选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2、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共同抗战;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紧密合作,有利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日本对中国侵略,主要突出中国的抗日,A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C项不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但是不能体现整个三节的特征。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主题类选择题的关键是选项必须包括题干中所给的事件。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全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共同抗战;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两个抗日战场相互配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知反映的主题是全民族抗战。23、B【解析】

依据“中国历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结合框表信息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时,为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结合课本所学,清朝时期,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B项符合题意;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A项不合题意;明朝为了监视官民,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强化了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4、B【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庆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德战争,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这标志着苏德战争的爆发,B符合题意;德国突袭波兰是二战开始的标志,与题干内容无关,A排除;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C排除;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卫国战争”时期,不是开始的标志,D排除。故选择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西周

(2)秦朝

(3)东汉

(4)唐朝

(5)北宋【解析】

(1)根据题干“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姬发灭掉商纣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2)根据题干“筑城凿墓”“焚书坑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朝代是秦朝。秦朝兵役徭役沉重,征发大量民工修建长城和秦始皇陵墓;秦朝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根据题干中的“光武中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任用清廉官吏,使国家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4)根据“神勇玄宗”“盛世号开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唐朝有关。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5)根据“陈桥兵变陈桥兵变代柴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有关。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26、古巴比伦种姓制度罗马共和国【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大约公元前1894年,西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一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2)依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3)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7年屋大维任罗马皇帝后,发动多次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27、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二战后,美苏加紧在全球的扩张,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所谓共产主义扩张提出了“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关系的破裂和冷战的开始,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点睛: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依据,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应该重点识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原因:两年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等。(4)苏联解体。(5)要有改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平衡发展。【解析】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之前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是农奴制。依据材料一,经过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分析材料,依据“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可知是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3)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其原因是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4)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长期积聚的矛盾,他着手进行改革。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他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