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重点名校中考押题历史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人类早期文明中有的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下列哪一幅图片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A.B.C.D.2.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3.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A.④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先秦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A.“道法自然”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兼爱”、“非攻”5.美国首都华盛顿因其第一任总统而得名,华盛顿深受美国人民乃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原因是()①他是大陆军总司令②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③废除了奴隶制④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建立联邦制共和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⑤6.伟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四位著名人物进行比较,你认为他们的共同点是(

)A.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B.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C.共产主义运动的引路人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7.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C.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9.小邓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相关内容包括A.“贞观之治”B.金与南宋的对峙C.蒙古族的兴起D.清朝在的建制10.恩格斯指出:俄国通过《瑷珲条约》“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相当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强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发生在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同志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可见西藏地理位置的重要。西藏自古就与中央政府关系密切,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转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唐朝B.明朝C.元朝D.清朝12.下图为解放战争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A.消灭国民党军主力B.推翻南京国民政府C.争取实现国内和平D.解放战争胜利结束13.柏杨《中国人史纲》:“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作者高度评价了唐太宗的贡献 B.唐太宗励精图治C.唐太宗在治国过程中没有决策失误 D.唐太宗为唐朝繁荣奠定了基础14.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十将军委员会D.陪审法庭15.日本明治维新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C.实行义务教育D.实行征兵制16.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对世界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是()A.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B.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C.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 D.殖民掠夺与扩张的道路的开辟17.某剧作家在编写《伟大的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以下与史实相符合的是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②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③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④中共一大的召开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下图是某部图书的目录(部分),请判断该图书的名称是第01部赫德逊河畔的望族少年第04部蛰伏中的苦斗第06部新政大夫第09部走向遏制与对抗第10部胜利大夫A.《华盛顿传》B.《林肯传》C.《罗斯福传》D.《杜鲁门传》19.观察美国和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据此指出西欧六国经济迅猛增长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是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9年西欧六国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95403597美国162524528475493516825443312957759487651223A.加强了两极格局 B.推进了一体化进程 C.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D.强化了雅尔塔体系20.1923年11月,孙中山在广东发表演讲时说:“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一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A.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B.创建革命政党,推进民主革命C.改组国民党,推进国共两党合作D.组建广东革命政府,发动北伐21.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2.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3.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印度文明24.《联合国宪章》规定“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表明联合国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B.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C.片面宣扬西方的价值观D.早期为美国所操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战争名称发动国家条约名称主要内容主要影响①战争英国《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②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日本《③》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④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法,德,日,俄、美、奥等《⑤》…请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6.________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________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7.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___;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材料三……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请回答: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请写出材料二中《人权宣言》的内容。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运行机制。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①②③的具体内容。①享有行政权;②掌握国家的立法权;③掌握国家的司法大权。结合英、法、美颁布的法律文献的内容及影响,请你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材料二: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年份项目1913年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产量(亿普特)39.7922.1334.5544.24材料三:1933年5月,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节选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材料四: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从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据材料二概括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说出其特点?根据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最终,哪一国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以上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0.(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统计时间参战国涉及人口动员军队仿亡战鲁时产战争费用财产损失1914~1918年33个15亿6540万3000多万2084亿美元3400多亿美元材料二:这次战争摧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同时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材料三: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如下两种观点:观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观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定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因为,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民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上述两个观点中哪个更有道理,请阐明理由。结合村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A是长城,B是汉谟拉比法典,C是金字塔,D是帕特农神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长城属于中国;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法典;C是古代埃及的金字塔,D帕特农神庙属于古代希腊的建筑;因此属于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的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使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符合题干的“投资+特权”,所以答案选C。3、C【解析】依据材料“始而言技(技术)”,指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学习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①项正确;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高举“民主”“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宣传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②项错误,AB两项不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③项错误,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C。4、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符合道家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选项B符合题意,“道法自然”是指顺其自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兵家相关;“兼爱”“非攻”与墨家相关;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就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北美独立战争。1783年《巴黎和约》的通过,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取得胜利。1787年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并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而废除了奴隶制的是美国内战时期的林肯总统,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6、C【解析】

据所学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引路人,为工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故C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是指列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指邓小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7、B【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择B。8、D【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A选项说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A选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B选项说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B选项不符合题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选项不符合题意;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所以正确答案是D。9、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对内: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建立卫所,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在北方与蒙古设立榷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和班禅,设驻藏大臣等措施都加强了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对外:抗击倭寇;收复,清朝在设立建制,抗击沙俄等维护了祖国的主权和统一。所以明清时期的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C项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其中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中俄《瑷珲条约》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是元朝,故C符合题意;唐朝、明朝、清朝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中,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因此,推翻国民党统治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3、C【解析】

通过“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可以看出作者对唐太宗的贡献进行了高度评价,“殷勤而小心地治理”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表明了唐太宗开辟的“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作者对唐太宗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因此,C选项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为主旨类问题,需要认真阅读题中所给材料,本题只需要找出材料中未涉及相关内容的选项即可。14、A【解析】

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民众法庭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元老院是一个审议的团体,它在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政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技术最能体现这次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是社会文化方面措施;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是军事方面措施。ACD不符合题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世界上从此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既竞争又共处的新格局,故A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道路的探索、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改良、殖民掠夺与扩张的道路的开辟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7、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红军长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18、C【解析】

依据题干图书的目录第06部新政大夫,结合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时间是1933年;主要内容还包括: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压缩农业产量;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等。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怀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C选项符合题意;华盛顿,带领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获得独立。主持制定了美国宪法,领导创立了共和政体。担任美国首任总统。A选项不符合题意;林肯,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B选项不符合题意;杜鲁门,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9、C【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欧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增强了“多强”的力量。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0、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23年11月”,“吾党欲求真正之成功一要靠党员的成功,不专靠军队的成功。”“从今以后,要以人民的心力为吾党力量,要用人民心力奋斗”;可知与国共两党合作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工作,并且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选项C符合题意;国民党有自己的革命纲领不可能全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1912年国民党创建;组建广东革命政府,以及发动北伐是改组之后发生的。信息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文起国家教育体系。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印度、④美国,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2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导致新旧制度更替,出现了社会大变革。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23、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人在民主政治、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4、B【解析】

依据题干“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强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材料表明联合国在推动世界发展并维护人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①鸦片;②香港岛;③马关条约;④工厂;⑤辛丑条约。【解析】

据表格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青蒿素【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7、中国同盟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2)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3)总统;国会;最高法院。(4)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解析】

(1)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材料一出自法律文献《权利法案》,文件是在限制国王的权力。由此,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2)材料二中《人权宣言》的内容是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3)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权。(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与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关。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三个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故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据英法美三国颁布的《权利法案》、《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可知,它们都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人类社会由专制转向民主,由人治转向法治。29、(1)新经济政策。(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粮食产量增长;实行了新经济政策。(4)罗斯福新政;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①消极影响:爆发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②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偏重重工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中国。(6)改革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在原有制度上加以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否则就会落后陷入挨打的局面。【解析】

(1)根据材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当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废除余粮收集制。(2)根据材料“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1921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反动敌人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苏俄爆发了内战,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打败敌人,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余粮收集制,国家对粮食垄断,禁止贸易、保存和私藏粮食,这项政策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非常经济措施,对于打败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3)根据材料“1913﹣1925年俄国(苏俄或苏联)粮食产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产量不断增长。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废除余粮收集制,到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