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基础砌筑技术交底_第1页
砖基础砌筑技术交底_第2页
砖基础砌筑技术交底_第3页
砖基础砌筑技术交底_第4页
砖基础砌筑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砖基础砌筑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和外砖内模结构的基础砌筑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2.1.2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3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版M5

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2.1.4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2.1.5其它材料: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

2.1.6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铐、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

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2.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

办完预检手续。

2.2.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

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

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2.2.4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

左右为宜。

2.2.5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拌捌眇浆-酹定组砌方法一力祐携戒一砌筑一一防潮层

3.2拌制砂浆:

3.2.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

±5%o

3.2.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一水泥一掺合料一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2.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

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3.2.4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nl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

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3.3确定组砌方法:

3.3.1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3.3.2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

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4排砖搭底:

3.4.1基础大放脚的播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

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3.4.2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石专墙放四块,

以此类推。

3.5砌筑:

3.5.1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

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3.5.2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5.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

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3.5.4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

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

杆一致。

3.5.5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3.5.6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3.5.7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

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3.5.8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

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3.6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

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机

3.7冬雨期施工:

3.7.1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等掺合料应有防冻措施,如遭冻,必须融化

后方可使用。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

3.7.2砖应清除冰霜,冬期不浇水,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3.7.3砌砖一般采用掺盐砂浆,其掺盐量、材料加热温度均按冬施方案规定执行。砂浆使

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3.7.4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天砌筑

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2.1同品种,同强度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抗压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

4.1.2.2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O

4.1.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1.4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砖砌体上下错缝,每间(处)无四皮砖通缝。

4.2.2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

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4.2.3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

一皮彼。

4.2.4留置构造柱的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6-1。

表6-1

项次攻目允许偏控(nt)检U方法

1轴块位置僚移10阳经玮仪或拉线和尺fit

2我砒顶标高±15用水准仪和尺改检衣

注:基础墙超过2m时,允许偏差项目可按混水墙检查。

5成品保护

5.1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

得碰撞。

5.2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5.3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5.4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

挤裂。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5.5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砂浆配合比不准: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

要求。

6.2冬期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6.3基础墙身位移:大放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

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6.4墙面不平: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

6.5水平灰缝不平: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

砌筑时要左右照顾,避免接槎处接的高低不平。

6.6皮数杆不平:抄平放线时,要细致认真;钉皮数杆的木桩要牢固,防止碰撞松动。皮

数杆立完后,要复验,确保皮数杆标高一致。

6.7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不准;应随时注意正在砌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标明的位置

放拉结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并保证其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6.8留槎不符合要求;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斜槎。

6.9有高低台的基础应先砌低处,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

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6.10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一步架的高度。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

和750nlm。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2.1.2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X150mmX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X150X900mm

(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X250mmX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

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

2.1.3连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

柱模定型箍。

2.1.4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

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

2.1.5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2.1.6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

车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设计:

2.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

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

的作业量。

2.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

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

与位置。

2.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

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

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

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2.2.1.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

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

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2.2.1.5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

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2.2.3模板承垫底部,治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外柱的

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干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2.4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

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2.5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

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6预组拼装模板:

2.2.6.1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2.2.6.2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2.2.6.3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2.2.6.4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

效、牢靠。并徐刷脱模剂,分规格fwyg放。

3施工工艺

3.1柱模板安装工艺:

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3.1.2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3.1.2回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

连接。

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销铁插牢。

3.1.2.4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对

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钱、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

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

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

3.1.2.6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

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第一片柱模就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

位连接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

正斜撑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群体柱模固定

3.1.4单片在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带一角模。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I;形卡卡紧。

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

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钱、平整度和外形

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

3.1.4.3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L形。并用U形卡

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

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方桶型。

3.1.4.5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钱。

并做支撑,同3.1.3.5。

3.1.4.6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

及剪力支杆的固定。

3.1.5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吊装就-A安装支撑一全面质量检一柱模群体固

查位71

3.1.6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6.1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

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

从顶部套入。

3.1.6.2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

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当柱高

超过6m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

3.1.6.3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

接槎通顺。

3.2墙模板安装工艺:

3.2.1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安装口囱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安装内钢

侧)楞

调整模板平一调整模板平一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一安装内钢楞调平一

直直模板直

安装穿墙螺栓-A安装外钢楞―►加斜撑并调模板平—>与柱、墙、楼板模板连

直接

3.2.2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

3.2.2.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

等。

3.2.2.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

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助上,调整两侧

模的平直。

3.2.2.3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

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

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

3.2.2.4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3.2.3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

3.2.4预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2.4.1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

及预埋件或木豉。

3.2.4.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

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

3.2.4.3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清模

内杂物。

3.2.4.4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

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

3.2.4.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

密。

3.3梁模板安装工艺:

3.3.1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搭设梁模支―►安装梁底楞或梁―►安装梁底模

复核架卡具板

3.3.2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施工要点:

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共复核。

3.3.2.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

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柱一般采用双排(设计

定),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固lOcmXIO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

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

3.3.2.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

上应拼上连接角模。

3.3.2.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粱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

角模用U形卡连接。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当粱高超

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或穿墙螺栓)加固。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3.3.2.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

板模拼接固定。

3.3.3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搭设梁模支—►预组拼模板检f底模吊装就位安

复核架查装

起拱一侧模安装-A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

定寸

卡梁口卡一与相邻模板连固

3.3.4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检查预组拼模板的尺寸、对角钱、平整度、钢楞的

连接、吊点的位置及梁的轴线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架上,与支架连固并

起拱。分别吊装梁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安装侧支撑固定,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将钢筋骨

架吊装就位,或在梁模上绑扎入模就位。卡上梁上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其操作细节要点同单块就位

安装工艺。

3.3.5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3.3.6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短向两支

柱间安装木(钢)楞。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复核预组合梁

模的尺寸。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吊装就

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梁侧模用斜撑固定。

3.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

3.4.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一安装横纵钢(木)|一1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一

楞拱

□铺设模板块—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3.4.2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

3.4.2.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3.2.2.1的有关内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

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一

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

楞间距一般为40〜60cm。

3.4.2.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

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

3.4.2.3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

模。相邻两块模板用U形卡满安连接。U形卡紧方向应反正相间,并用一定数量的钩头螺栓(或按设计)

与钢楞连接。亦可用U形卡预组拼单元片模再铺设,以减少仰面,在板面下作业。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

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3.4.2.4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4模板拆除施工工艺

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4.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4.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

4.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4.1.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

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4.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

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2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4.2.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

原则。

4.2.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

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

保护都有利。

4.3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

4.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m,使模下-►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A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支柱

4.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4.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

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4.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然后拆下U形

卡和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

不可用钢根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

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4.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

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4.3.2.2条要求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摸支柱时,

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4.4柱子模板拆除工艺:

4.4.1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一|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一

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钢框竹编模—>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zk4.2分片拆模工艺流程:

拆掉拉杆或斜自上而下拆掉柱箍-A

拆掉柱连接角一侧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离—>吊运片模板

zk4.3柱模拆除要点:

4.4.3.1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

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根从柱

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

4.4.3.2分片拆除柱模板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

支撑或在柱上口留一个松动穿墙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

4.5墙模拆除工艺:

4.5.1墙模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一|自上而下拆掉穿墙螺栓及|一分层自自上上而而下下拆拆除除内内楞楞及及竹竹编编模模一

外楞板板

模板及配件运输及维

□护

4.5.2墙模整体拆除工艺流程:

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框使底脚离开

地面

4.5.3墙模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4.5.3.1分散拆除墙模的施工要点与柱模分散拆除相同。只是在拆各层单块模板时,先拆墙两端

接缝窄条模板,然后再向墙中心方向逐块拆除。

4.5.3.2整拆墙体组拼大模板,在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地时,以模板脱离墙体后与地面

呈75°为宜。无工具型斜支腿时,拆掉斜撑后,拆除穿墙螺栓时,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使

之松开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离时;以防倾倒。

5质量标准

5.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

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士,必

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5.2基本项目

5.2.1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5.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满刷隔离剂的累计面积,墙板应

不大于1000cm2;柱、梁应不大于400cm2。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量计算统计。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

表4-3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高层框多层大高层大

层架模模

墙、梁、柱轴线位移5353尺量检查

标高±5+2-5±5±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

检查

墙、柱、梁截面尺寸+4-5+2-5±2±2尺量检查

每层垂直度3333用2m托线板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22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5522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333

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333

中心线位移2222拉线和尺量检查

外露长度+100+100+100+100

中心线位移10101010

截面内部尺+100+100+100+100

每层垂直度3333用2m托线板检查

6成品保护

6.1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要搭

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

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6.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

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

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6.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1梁、板模板: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防治的方法是,梁、

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

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

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7.2柱模板:

7.2.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

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坚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7.2.2柱身扭向: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或拉锚),

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

即使柱模不扭向。

7.2.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

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支模时,先立两端柱

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项技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

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7.3墙模板:

7.3.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

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

7.3.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处跑浆;防治方法是,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塞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

7.3.3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产生的原因是,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

支撑不足或失效。

7.4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支、拆模及运输时,应轻搬轻放;发现钢框

和加劲肋有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模板分类分规格码放,对钢框、钢肋要定期涂刷防锈漆;对木竹胶

合板的侧面、切割面、孔壁,应用封边漆封闭。

8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8.1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8.2模板工程预检记录。

8.3模板工程质量评定。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管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机械挖土。

2施工准备

2.1主要机具:

2.1.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1.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

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

错挖或超挖。

2.2.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

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2.2.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

宽等准备工作。

2.2.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的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

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2.2.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运形起伏等情况加以

确定。

2.2.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2.2.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3.2坡度的确定:

3.2.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

不加支撑。

3.2.1.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3.2,1.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一一1.25m;

3.2.1.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一一1.5m;

3.2.1.4坚硬性粘土——2.0m。

3.2.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

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的规定。

各类土的边坡坡度表1-3

项边坡坡度(高:宽)

土的类别

次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1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

2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

3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

4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

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

6老黄土1:0.101:0.251:0.33

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

注:当有成熟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3.2.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

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4确

定: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4

项次_________________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

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15

坚硬1:0.75—1:1.00

2一般粘性土

硬塑1:1.0-1:1.25

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1:0.5-1:1.00

3碎石类土

充填砂土1:1.00—1:1.50

注: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3.2.4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做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3.2.5城市挖方因邻近建筑物限制,而采用护坡桩时,可以不放坡,但要有护坡桩的施工方案。

3.3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3.3.1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把土堆向中部或

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士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3.3.2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

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3.3.3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3.3.3.1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

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3.3.2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槽)或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3.3.4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管沟深度的1/2。

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3.4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3.4.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

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3.4.2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

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

左右为宜。

3.4.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

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3.5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

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

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5.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5.2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

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3.6雨、冬期施工:

3.6.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3.6.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

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6.3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冬期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3.6.4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

度应根据当地气温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3.6.5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基土受冻。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

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5。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表1-5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表面标高+0,-50用水准仪检查

2长度、宽度-0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3边坡偏陡不允许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5成品保护

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

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5.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

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5.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

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

线,造成严重事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自理方法应取得设计

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

标高以上留出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6.3施工顺序不合理: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

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4施工机械下沉: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

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

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6.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

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6.6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

750mmo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

2.1.2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X150mmX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X150X900mm(1200,

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X250mmX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

板和连接角模等。

2.1.3连接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

定型箍。

2.1.4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

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

2.1.5脱模剂:水质隔离剂。

2.1.6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

2.2作业条件:

2.2.1模板设计:

2.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

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

2.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

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和替代流向与位置。

2.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

志出不同形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

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

周边的关系。

2.2.1.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

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2.2.2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

好预检手续。

2.2.3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外柱的外边

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2.2.4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

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

2.2.5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6预组拼装模板:

2.2.6.1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2.2.6.2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

2.2.6.3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

2.2.6A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

靠。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准放。

3施工工艺

3.1柱模板安装工艺:

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架子一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一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一

安装柱箍一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一安有梁口的柱模板一

全面检查校正一群体固定

3.1.2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

3.1.2.1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黄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连接。

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销铁插牢。

3.1.2.4以第一层模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对竖向、

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

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

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

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

3.1.2.6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

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一第一片柱模就位一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一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一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一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一全面检查安装质量一群体柱模固定

3.1.4单片预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

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带一角模。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大截面

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

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

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

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