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_第1页
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_第2页
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_第3页
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_第4页
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刘毓庆5/8/2024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三个内容一、关于国学的概念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三、国学的基本内容5/8/2024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

一、关于国学概念

“国学”,指本国的传统学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国学”概念出自日本“国学”、“中学”、“汉学”5/8/2024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传统文化包括了由传统而来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征、艺术风格、法律规则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自然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国学,则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梳理出的系统知识、学问。这种研究也是一个存优汰劣的过程。因而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一些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东西,不断被国学排出体外。5/8/2024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国学的性质国学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一个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中有两大亮点,一是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一是以人类万世太平为终极目的的生存智慧。5/8/2024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2、挑战西方价值观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筹划的能力5/8/2024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5/8/2024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中国人失去了自我洋符号走俏(CZ、WTO、MPI之类)黑发变黄发汉族人没有了自己的服饰中国人没有了自己的路(跟着美国佬走)机票、登机牌5/8/2024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美国哈佛大学林同奇教授:有些国人一个劲地骂自己的祖宗,这在世界上很少见。5/8/2024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台湾学者王尔敏20世纪是一个十分没有出息的世纪,出生了一群丧心病狂攻伐自己过出的知识分子。我们20世纪的中国生出这类人才,形成这种风气,我深以为是中国的不幸。5/8/20241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2)挑战西方价值体系5/8/20241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价值观颠倒从电脑游戏说起功利主义合法化“现代化”变成了西化“与国际接轨”变成了接受西方价值观5/8/20241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正是为了挑战这种支配人类行为二百年的西方价值观,我们再出提出了国学,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中国人甚至世界民众,了解建立在五千年智慧基础上的价值体系,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它是如何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保证的。5/8/20241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

筹划的能力5/8/20241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基本判断能力的丧失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西方的昨天已成为我们的今天,西方的今天一定就是我们的明天,西方人引领着人类的发展。民族基本的为未来筹划的能力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丧失殆尽。5/8/20241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中国智慧拯救人类以五经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支配东亚世界,平稳地走过了两千多年。西方文化支配世界只有两百来年,便使人类感受到了种种危机,此中有一种大智慧在。五千年的大脑思考与五百年大脑的思考犹如五十岁成人与五岁孩子思考的差别5/8/20241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

三、国学的基本分类

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子学: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世界。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国学的基本内容。5/8/20241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小学:开启中国文化

之门的管钥5/8/20241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小学的概念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

汉字有三个要素:形、音、义,由此滋生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最根本的是文字5/8/20241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文字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说文》说:“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耻、聑(即妥帖之“帖”本字,安也)(童谣:羞!羞!羞!,羞掉耳朵打烧酒。)5/8/20242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晋5/8/20242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晋”字,《说文》:“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臸。”《仪礼·大射仪》郑注:“古文箭作晋。”因箭前射,故《释名》说:“箭,进也。”

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鲁、秦、豫、晋之命名。5/8/20242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神智体:苏东坡《晚眺》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雲斷斜日暮,曲江倒蘸小山峰。

返5/8/20242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汉字与人本精神《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5/8/20242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大莫过于天地,而在汉字中“天”和“地”都是以人为本建造出来的。“天”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大”上面加一笔。《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地”字是由“土”与表示女阴的“也”字构成的,《说文》说:“也,女阴也,象形。”土地生长万物,它是伟大母性的体现,故而用女阴表示。5/8/20242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

265/8/20242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什么是经学?

“经”指儒家经典,关于儒家经典以及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叫经学。

5/8/20242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关于经《说文》说:“经,织纵丝也。”《释名》说:“经,径也,常典也。”《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四库全书总目》说:“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5/8/20242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关于典《说文》:“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典籍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或木牍书,每一简写24或25个字。这是当时的大开本,表示重要。解释文字则写在八寸或六寸的小简上,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开本。5/8/20242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经书的范畴十三经:《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

庸》《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5/8/20243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五经的基本性质《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以修德为旨归。《尚书》述三代以求治道,以敬德保民为本。《诗经》顺人情不违礼义,表达道德浸润下的人生情怀。《礼》制礼义以倡人道,坚持道德原则。《春秋》正名分以明责任,以礼为价值尺度。五经从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

5/8/20243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经典体系建立的意义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没有遭到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的命运,赖在中国有以五经为核心的经典文化体系。没有五经,就没有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血统概念。5/8/20243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

5/8/20243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释“史”《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江永说:“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也。故掌文书者谓之史。”5/8/20243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事、吏、史古此三字为一字,执书谓之史、治人谓之吏、职事谓之吏。5/8/20243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中国史籍之富

梁启超说:“试一翻四库之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之书居十六七乎!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名家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

黑格尔道:“中国‘历史学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5/8/20243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史学之性质

1、中国史学是在“经典”的道德精神哺育下生成的一个以记事为主旨的价值判断系统。 2、中国史学像人类行为的一个监督系统与导航系统,对历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价值评断的三个系统(分类传、史断、史评)

5/8/20243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史学的意义

刘知几:

记事载言

劝善惩恶5/8/20243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在历史的面前,任何人都会作出思考,都会考虑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一个有历史意识的人,决不会苟且自己的行为,而是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生与死。而一个丧失了历史意识的人,一个漠视历史存在的人,我们则很难想象他们怎样对待历史的。(人生四重境界之一)

5/8/20243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史家的精神与传统1、史官是政体中的执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2、“据法守职”是史家坚持的精神

3、秉笔直书是史家坚持的传统4、史官有抗权力干扰的有制度保证5、史家有抗权力干扰的技术手段5/8/20244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1、史官是政治体制中的

一个执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国语·晋语》中提到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向献公进谗言的事。

5/8/20244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2、“据法守职”是史家坚持的精神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太史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崔杼杀齐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5/8/20244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3、秉笔直书是史家坚持的传统《汉书·司马迁传》:“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5/8/20244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

4、史官有抗拒权力干扰的制度保证

《贞观政要》卷七:“贞观十三年,禇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记者,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5/8/20244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诸子:中国人的

治世思想与生存智慧5/8/20244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关于“子”商人姓“子”,故“子”姓在商地位高贵,非他姓可比。周人继统,子姓作为先王之后,地位仍异于他姓,“子”便由此衍生出了尊、美之意。非“子”姓者,亦喜于名字中嵚入“子”字,故周时出现了大量以“子某”为字的称谓,也使“某子”之称这一形式得以延续,同时“子”也具有了现代汉语中“您”的意义。5/8/20244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子书的性质《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总序》:“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5/8/20244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子”与“经”的关系“经”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核心,诸子则是根植于此核心而产生出的思想与智慧。“经”是修己治世的大典,而“子”则是在这经典精神的滋润下制作出的治世方略与社会理想图景。5/8/20244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基本原则以儒墨为本以老庄为用以名法为权5/8/20244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儒家:如何实现人类和谐核心思想:仁价值取向:义行为规范:礼5/8/20245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墨家:如何实现天下和平“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簒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5/8/20245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老子:如何处于不败之地“道”:世界万事万物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德”:得也,是道在万物的体现。具体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治国之道。二是处世之道。三是养生之道。5/8/20245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庄子:如何超越痛苦的人生让生命超越“物累情牵”的俗世泥淖,开拓一个新的人生境界,获取充分的自由与快乐。他认为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因而生命才是人生最根本、最宝贵的东西,人的一切追求,都应该以保持生命的健康、独立、自由和快乐为原则。5/8/20245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公孙龙子:如何以诡辩取胜白马非马鸡三足臧三耳牛羊足五5/8/20245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韩非子:如何以术取胜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5/8/20245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韩非八种进说谋略(一)一、借公义之名劝急私之行:“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二、以卑下为高尚,鼓励其不能自已之行:“其意有下也(如犬马声色之好),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三、以高尚为卑下,劝止其无法达到的目标追求:“其心有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5/8/20245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韩非八种进说谋略(二)四、给君主提供自我夸耀的根据:“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根据),使之资(借)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五、纳言必以合于私利以相诱:“欲内(纳)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5/8/20245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文学:中国人的

人生情怀与心灵世界5/8/20245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关于“文学”一、“文学”概念引自日本。二、舶来“文学”概念所携带的意义与中国传统所谓的“文学”固有的意义冲突。三、外来“文学”概念所携带的意义与汉语体系语义的冲突。四、所谓“文学”准确的命名应该是“文艺”。《新唐书》、《金史》均有“文艺传”。5/8/20245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文学的功能一、抒情性二、道德性三、娱乐性5/8/20246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抒情性(医疗作用)《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司马迁:“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5/8/20246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道德性(教化作用)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序》:“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唐)李汉:“文者,贯道之器也。”周敦颐:“文所以载道也。”5/8/20246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娱乐性(以文为戏)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苏轼:“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5/8/20246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6、文学的三重世界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文学的三重世界:语言、生活、心灵5/8/20246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5/8/20246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叶梦得《避暑録话》子瞻在黄州……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辞,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5/8/20246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7、文学中的“心灵世界”文学之所以能脱离学术之附庸地位而独立,就是因为她表现了史学、哲学等无法表现的心灵世界,她的独立品格,正是在对民族心灵世界的展示中体现出来的。

5/8/20246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5/8/20246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5/8/202469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唱赞奥义书》乌达勒恪·阿垄尼对儿子说:“孩子,从树上摘一颗无花果来。”儿子摘来了,又说:“把它打开!”“打开了,父亲。”“里面有什么?”“有籽。”“把籽破开!”“破开了,父亲。”“在里面看见有什么啦?”“什么也没有!”阿垄尼于是说:“孩子,看不见的才是最精妙的东西,一棵大的无花果树便是由此诞生的!”5/8/202470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月红于二月花。5/8/202471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寒山”意象:

(与凄凉、寡欲、感伤等相联系)《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李白:“沙带秋月明,水揺寒山碧。佳境宜缓棹,清辉能留客。”杜甫:“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巳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5/8/202472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石径”意象:

(曲径通幽)李白:“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刘长卿:“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泉源通石径,磵户掩尘容。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白居易:“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5/8/20247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白云”意象:

(归隐、息驾之心)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恱,不堪持寄君。王绩: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张说: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长歌紫芝秀,高卧白云浮。李白: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5/8/202474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于谦《村舍桃花》野水萦纡石径斜,荜门蓬户两三家。短墙不解遮春意,露出绯桃半树花。5/8/202475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朱诚泳《山行》万木阴阴石径斜,乱山深处有人家。春风满耳多啼鸟,涧水流来半落花。5/8/202476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8、“心灵世界”的四个层次一、个性的层次。二、群体性的层次。三、民族性的层次。四、人性的层次。5/8/202477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个性层次:这是表层的、我们接触作品首先能感受到的、研究者难以回避的一个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往往是意识与无意识相交织着,而更突出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作者着意要表现的思想倾向、情感状态方面的东西。在展示这个层面的时候,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他要向世界公布的就是“我”,是一个独立于任何外物而存在的“我”,用文学批评术语说,就是“这一个”。5/8/202478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群体性层次:这是在个性层面下覆盖着的一个层次。所谓的阶级性、典型意义,都是在这个层面上立说的。社会有各个不同的群体、集团、阶层、行业、地域等等,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群体心理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