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_第1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_第2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_第3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_第4页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5/8/20241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学习要求掌握止血的方法掌握缝合的基本原则和常见的缝合方式掌握十字交叉绷带和单眼绷带技术熟悉引流的方式和换药的基本原则5/8/20242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手术刀片的安装用持针器上刀片比血管钳好用。

夹着刀尖,顺槽往下一拉就上好了。

夹着刀片底端,往上一提就下来了5/8/20243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手术刀的执法执弓式:用于胸腹部大手术抓持法:用食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5/8/20244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执笔法法:动作和力量都在手指,灵活,精细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和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和气管的切开5/8/20245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显露:切口的设计减少组织创伤,尽可能避开神经、血管,有利于组织愈合注意维护美观和功能切口的长度5/8/20246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切开划线,切口两侧皮肤由助手绷紧手术刀要直入直出,一气呵成,深浅一直避免一次切不开多次切割从切点到止点,刀柄倾斜,与皮肤呈45度角5/8/20247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刀也不能乱开5/8/20248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分离:锐性分离钝性分离使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粘连的组织正常肌肉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工具手术刀手术剪是否直视是否优点组织损伤小,精确组织损伤较大,安全5/8/20249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止血1,压迫止血:常用于较广泛的渗血2,钳夹、结扎止血:大血管,重要部位止血3,阻断止血

4,药物止血:全身药物和局部药物5/8/202410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缝合

愈合的质量分类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5/8/202411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缝合的基本要求1.切口两侧组织要接触良好,缝线包括的两侧组织应该等量、对称,避免留有死腔,否则将出现积血或积液,不但会延迟愈合过程,而且易导致感染。

2.缝合应在无张力或最小张力下进行,以免术后裂开和愈后瘢痕过粗。根据手术性质、部位和术中情况确定合适的针距和边距,整形手术对此要求更高。

3.缝合顺序应是先游离侧,后固定侧,相反则易撕裂组织。

4.缝合面颈部皮肤时,除沿凹陷皱纹的切口可作内卷缝合、使瘢痕与皱纹的深浅一致外,均要防止创缘内卷及过度外翻,以免导致感染的愈合后瘢痕明显。为此,缝合应包括皮肤全层,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垂直,并使皮肤切口两侧进针间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间距,才可达到满意效果。切口两侧进出针间距大于皮下间距,造成皮肤创缘内卷;相反,进出针间距小于皮下间距则皮肤创缘呈现过度外翻。5/8/202412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5.皮肤缝合进针点离创缘的距离(边距)和缝合间隔密度(针距)应以保持创缘接触贴合而无裂隙为原则,一般整复手术以缝合边距2~3mm、针距为3~5mm,颈部手术缝合边距为3mm、针距5mm为宜,而组织极易撕裂的舌组织缝合时,边距和针距均应增至5mm以上。

6.缝合的组织之间不能夹有其他组织,以免影响愈合。

7.缝合后打结的松紧要适度,过紧不但压迫创缘,影响血供,导致边缘坏死和术后遗留缝线压迹,而且可造成组织撕裂;过松则使创缘接触不良,出现裂隙,以致发生渗血、感染,还可使组织愈合过程中瘢痕增粗。

8.在功能部位(如口角、下睑等)要避免过长的直线缝合,否则愈后瘢痕直线收缩,导致组织器官移位,临床上常以对偶三角瓣法换位呈“Z”曲线缝合。

9.选用合适的缝线,口腔颌面外科常用l~0、3~0和1号线,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10.张力过大的创口缝合,应作潜行分离和减张缝合。5/8/202413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常见的缝合方式内“8”字缝合外“8”缝合5/8/202414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单纯连续缝合间断水平外翻褥式缝合5/8/202415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打结打结应掌握要点1,两手用力应该相等,用力点以及结扎点应该在一条线上,原位打结2,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结不能松扣,以防滑结。5/8/202416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拆线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切口包括缝线,拧起线结,把2根线剪断一根,把线拔出来,然后再用碘酒酒精消毒。有消毒纱布的话,可以把伤口包一下。如果需要伤口长得好一些、疤痕不明显,伤口可以擦一点退疤痕的药膏。对于较长的伤口,可以分次拆线,防止伤口二次裂开5/8/202417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引流适应症1,脓肿、积液等部位切开后放置引流2,污染严重的外伤,不能彻底清创者3,手术创面较大,术后有渗血、积液可能4,胆胰、泌尿道放置由于瘘造成积液5,肠梗阻造瘘、总胆管探查后“T”管引流5/8/202418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引流的方式

优点片状引流可用于小创口纱条引流杀菌,除臭管状引流大创口、作用强,可冲洗,注药负压引流封闭式引流,作用强,不易感染5/8/202419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引流的注意事项宜于液体引流的低位,气体引流高位引流物最好不要跨过血管、神经体腔引流装置一般不通过原切口一般不宜留置过久,24小时引流量不超过20-30毫升,即可拔管负压引流要固定,创口封闭5/8/202420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第五节,创口的处理一,创口分类1,无菌创口2,污染创口3,感染创口二,创口愈合时间分类1,一期愈合2,二期愈合5/8/202421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感染伤口的处理1,创口一般不做一期缝合,清创术过后进行,缝合不宜过紧何为清创面大量肉芽组织产生并有脓液,需要湿敷,依沙吖啶,醋酸或者庆大霉素引流装置酌情使用抗生素:可细菌培养或者药敏试验5/8/202422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换药什么是换药?更换伤口周围或内部敷料或者药物,即为换药什么时候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1,医者业务素质

2,操作中无菌观念

3,井然有序(无菌-污染-感染),避免交叉5/8/202423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第六节绷带技术

基本原则

1.包扎绷带应力求严密、稳定、美观、清洁。

2.压力均匀,并应富有弹性。

3.松紧适度,利于引流。

4.注意消灭死腔,防止出血。

5.经常检查,发现绷带松动、脱落时,应及时予以加固或更换。如有脓血外溢或渗出,应酌情加厚或更换。5/8/202424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注意事项1.无菌创口在包扎时应注意无菌操作,覆盖的无菌纱布,应有一定的厚度和范围。感染创口也要防止其再污染,引流应保持通畅;

2.绷带在包绕颌下区和颈部时,应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压迫喉头和气管;

3.所施压力应均匀适度,防止组织因过度受压而坏死;

4.腮腺区创口的包扎,应施以一定压力,并应富于弹性,以免发生涎瘘;

5/8/202425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5.对于切开引流的创口,第一次包扎应加以适当压力,以利止血,以后换药包扎时,应注意引流通畅,而不宜过紧;

6.整形手术后的创口包扎,压力不宜过重,以免影响组织的血运。游离植皮米后包扎时,覆盖创面的纱布应力求平整,外加疏松纱布和棉垫,再以绷带作适当的加压包扎;

7.骨折复位后的创口包扎,应注意防止错位。5/8/202426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口腔颌面常用的方法交叉十字绷带在颌面外科中应用十分广泛,适用于颌面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创口包扎。包括双侧面部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颌下区及颏下区伤口包扎。该方法固定范围广,加压可靠、牢固,不易滑脱。

5/8/202427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5/8/202428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5/8/202429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单眼交叉绷带

常用于半侧头部、眼部、耳部、上颌骨、面颊部手术后的创口包扎。5/8/202430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课件方法:于鼻根健侧先放置一截30cm左右、上下斜行的绷带条或纱布条,并在患侧眶周、耳前后垫以纱布卷,以免包扎时绷带压迫眼球或耳廓,出现眼球胀痛和耳痛。绷带自额部开始,先绕额枕两圈,继而斜经头后绕之患侧耳下并斜行向上经同侧颊部,眶下至鼻背,健侧眶上,如此环绕数周,每周必须覆盖前一层绷带的1/3~1/2,直至包妥为止,最后将留置的短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暴露健眼。5/8/202431口腔颌面外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