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喑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_第1页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_第2页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_第3页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_第4页
北京启喑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答题时间为40分钟题号一(60分)二(18分)三(8分)四(14分)总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当我们仰望苍穹时,往往会惊讶于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这种“惊讶”()A.是人人都有的哲学思想B.是哲学产生的根本源泉C.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D.会引导人们思考世界的根本性问题2.人们以各门具体知识为基础,思考和研究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还有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规律,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就是世界观,世界观指的是()A.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B.人类早期形成的对整个世界自发的朴素的看法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表明()A.哲学是对全部科学的总和B.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C.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4.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哲学的任务是()A.追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获得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5.如何看待自然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1\*GB3①水是万物的本原=2\*GB3②物理学的万有引力理论=3\*GB3③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界=4\*GB3④要尊重自然地客观性A.=1\*GB3①=2\*GB3②B.=1\*GB3①=3\*GB3③C.=2\*GB3②=4\*GB3④D.=3\*GB3③=4\*GB3④6.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B.世界观和方法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7.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在,这个问题叫作()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9.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A.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现实物质世界是神灵所创造的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10.我们应该这样认识“真正的哲学”()=1\*GB3①是绝对科学的,不应有任何错误=2\*GB3②仅仅只马克思主义哲学=3\*GB3③能指导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4\*GB3④能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1\*GB3①=2\*GB3②B.=3\*GB3③=4\*GB3④C.=1\*GB3①=3\*GB3③D.=2\*GB3②=4\*GB3④11.对于哲学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关系,以下认识正取的是()=1\*GB3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GB3②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3\*GB3③任何哲学都会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4\*GB3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A.=1\*GB3①=2\*GB3②=3\*GB3③B.=2\*GB3②=3\*GB3③=4\*GB3④C.=1\*GB3①=2\*GB3②=4\*GB3④D.=1\*GB3①=3\*GB3③=4\*GB3④12.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C.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D.反映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13.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1\*GB3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GB3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3\*GB3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4\*GB3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A.=1\*GB3①=2\*GB3②=3\*GB3③B.=2\*GB3②=3\*GB3③=4\*GB3④C.=1\*GB3①=2\*GB3②=4\*GB3④D.=1\*GB3①=3\*GB3③=4\*GB3④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这里所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A.一切现象B.万事万物C.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15.某国曾考虑在一条河流上建大坝,这将影响一种小鱼的洄游,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终放弃了大坝的修建。这就是著名的“小鱼胜大坝”。“小鱼胜大坝”体现了()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B.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客观规律C.人们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D.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16.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了行业、地区、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环境与民生问题,食品安全与空气质量问题,上学、就医、房价、养老、堵车等等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GB3①社会问题是时代精神的反映=2\*GB3②社会的变化带来了社会问题的变化=3\*GB3③社会问题是社会变革的先导=4\*GB3④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精神的指引A.=1\*GB3①=2\*GB3②B.=3\*GB3③=4\*GB3④C.=1\*GB3①=3\*GB3③D.=2\*GB3②=4\*GB3④17.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A.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否认了绝对运动的存在C.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D.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些俗语都告诉我们()A.运动是有规律的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19.《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由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无条件的D.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20.“随大流”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重要心理原因。这种随大流行为()A.缺少了人对正确价值的自主选择B.是由人口素质不高的国情决定的C.是一种主观上无过错的无意识行为D.是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无意识行动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存在C.意识是人脑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22.读右图。“生活在不同高度的人,会有不同的视野”,要扩大自己的视野,就要()A.承认世界的客观性,有一颗随遇而安的心B.听从命运的摆布,承认客观环境对个人的制约作用C.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寻找生活中的新“站位”D.把个人意志放在决定客观环境的位置,肆意而为23.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科技手段对灾害性天气实施局部干预,减少或避免灾害,成为人们经常性的选择。人们能够改变灾害性天气的不良影响,其哲学依据是()=1\*GB3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可循,并可以被认识利用=2\*GB3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3\*GB3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利用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4\*GB3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了物质运动的规律A.=1\*GB3①=2\*GB3②B.=1\*GB3①=3\*GB3③C.=1\*GB3①=4\*GB3④D.=2\*GB3②=4\*GB3④24.韩非曾经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社会发展观。他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此人们必须“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的观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B.人们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意识活动反映并推动事物的发展进步D.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A.改造自然的物质性活动B.改造社会的物质性活动C.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的总和2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的话告诉我们,实践是()A.认识的唯一来源B.认识的最终目的C.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7.下列观点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A.四川人喜辣,江浙人喜甜B.牛顿力学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运动C.唐朝以胖为美,今人以瘦为美D.古人认为天圆地方,现在已知地球为略扁的球形28.认识的对象、来源和目的分别是()A.客观事物、实践、检验真理B.实践、客观事物、改造世界C.客观事物、书本知识、获得真理D.客观事物、实践、改造世界29.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培根也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这些观点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真理是因人而异的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30.西瓜因注入膨大剂而爆裂,以至一些西瓜棚内出现“地雷阵”奇观。还有鸡蛋大小的草莓,乒乓球一样的葡萄,它们体量明显增大,既“早熟”又“增产”,可是品质却明显下降了。这警示我们()A.牺牲农产品品质换取高产,并不可取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C.人们能够改变植物生长规律提高质量D.不应违背事物发展规律任意而为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31.当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世界观就成了。32.哲学是关于的学问,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和的统一。33.“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观点属于。34.当我们感叹时光流逝时会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我们表达憧憬未来的乐观情绪时又会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两句名言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哲学道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之中。35.人们出于恻隐之心将一只出来探路的小海龟从海鸟嘴里救出,却使窝里的海龟误以为外面安全而倾巢出动,结果成为海鸟们的丰盛美餐。人们的“义举”害惨了海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36.宇宙初生时,亿万物质是一锅由自由的夸克和胶子组成的浓稠的“汤”,俗称“夸克汤”。中国、美国、印度科学家通过合作,确定了从普通物质转变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温度——175万电子福特,相当于2万亿℃。人类对宇宙初生状态的推演,说明意识具有。37.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经验时,经常讲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骛远”是指要充分发挥;“善于实事求是”是指要。38.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行之,明也。”这一名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39.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前进或的上升。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40.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的定理。到19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